迪普科技北京研发中心:常见五十五种鱼病的治疗方法 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8 10:39:29
查看文章 常见五十五种鱼病的治疗方法 二2011-04-29 11:05

26、锚虫
病原体:甲壳类寄生虫。
症状:其头部有一根锚状物,会刺入鱼体,体长约1—2公分,鱼体外观看来,如同长毛一般。和鱼虱一样,都是体表可见的寄生虫,但是没有鱼虱那么常见和普遍。
治疗:处理方式和鱼虱一样。只是锚虫不会像鱼虱一样游动,会固定在皮肤表层,身体深入体表内部。用镊子将锚虫逐一夹出,或置病鱼于比重1.025的海水或食盐水溶液之中,亦可在10公升的水里加50mg的过锰酸钾,也可使用底特松 (药性剧烈的农药)加以驱除。

27、鱼虱
病原体:甲壳类寄生虫,呈圆盘形,直径约5mm,会在水中游动,寄生鱼体,吸取鱼血,同时放出毒液。
症状:致使鱼儿表皮发炎,变红,鱼变的好动,无法休息,鱼鳍缩折,磨擦缸中砂石、装饰物,肉眼可见粉红色中心的小红点。通常是刚买回来的金鱼较常发现,而且很普遍。
治疗:一定要在隔离检疫期间解决它,因为鱼虱的抗药性很强(被训练出来的),用马速展或鱼虱专用水族成药,通常杀死成虫而已,过1—2周之后,又会发现小鱼虱出现。最好的方式是先将金鱼捞出,在脸盆的浅水中,用手或镊子将鱼虱全部夹除,再放置隔离缸中泡杀虫药(福尔马林25ppm或马速展,鱼虱治剂均可)1—2天。每周检查金鱼身体表面一次,有发现小鱼虱,立刻夹除,大约2—3周后,完全没有再发现鱼虱产生,才可放入饲养缸。或将病鱼放入百分之一的食盐水中,经过一、二天便可消除鱼虱,亦可将100公升的水溶入1公克的高锰酸钠,浸浴1小时。除鱼虱要有耐性,没办法一次OK!

28、线虫
此顽疾由白色到棕色的线虫所致,病鱼变得呆滞、消瘦、停止进食,有时可看到线虫悬挂于肛门外对付线虫是很困难的,可采用驱虫剂,但对鱼亦有毒害,最好是移开隔离或消灭病鱼

29、水蛭
细小的腔肠动物,约1公分,呈圆筒状,口腔周围有六、七根触手,会吞食仔鱼。将鱼移出鱼箱,加高水温至摄氏四十度以上,即可杀除水蛭。

30、蛭
对成鱼不具威胁,但会吃鱼卵和仔鱼。以高浓度食盐水,浸渍鱼箱,并搅拌刷洗底砂和岩石十分钟,即可驱除蛭。

31、钩头虫
少数的钩头虫可能对鱼的影响并不大,但是较重的感染会使病鱼消瘦、肛门发炎、虫卵附在消化管道内,阻塞消化管道此病是无法受到控制,因尚未有药物能影响在肠道内的寄生虫或其幼虫,其预防感染的措失,是停止喂食淡水虾、水虱、昆虫幼虫,并将罹患此病的鱼除去

32、双身虫
症状:肉眼可见灰棕色的虫状生物,常见于鳃的边缘,引发鳃部发炎、缩折及流血,鱼会头朝上不停冲出水面。
治疗:每1公升的水溶入15公克食盐,做短时间浸浴,亦可每100公升的水溶入1公克的叮啶黄素或阿涤平,做长期药浴、浸浴数天

33、休克
这个可以说不是病,但在罗汉鱼身上经常会发生。休克主要因为鱼在活动时猛力碰到硬的东西,这样鱼可能在缸底躺上好几天也站不起来,没药可治。只能在鱼缸里减少硬摆设,而且不要跟鱼太疯狂地玩,这样才能避免悲剧。

34、水痿病
病因:不良水质环境。表体受伤后造成,随后性水痿寄生感染。
症状:表体出现似棉絮状物质所附生。
治疗:加温乃是其中一个好方法。补充抗生素与抗菌剂等治疗,以孔雀绿或甲烯蓝等治疗。

35、脱水病
病因:水质不良所造成。细菌或元虫的混合所侵入感染。
症状:腹部肿大,眼球凸出,或会呈现鳞片竖立如松果状的状况。
治疗:马上改善水质。补充抗生素或抗菌剂等治疗,治疗不容易。

36、表体溃疡
病因:因捕捞运输时或在运输途中所造成伤害。第二次性细菌感染所引发。结合菌等慢性所感染。
症状:表体呈现溃疡伤口,初期呈现丘疹状红肿出血,随后他激变破损溃烂穿孔,逐渐深凹扩大。
治疗:以抗生素或抗菌剂投喂。凝似结核病菌感染之鱼只最好淘汰。

37、结核病
鱼缺乏食欲、逐渐消瘦、背脊弯曲或呈拱形、胃部凹陷、体色苍白、眼球突出及脱落、鳞片缺损、鳃部畸形、表皮发炎,鳍部受传染,长出小结疖,病鱼动作迟缓,游泳不正常只有少数的抗生素具有疗效,如四环素。

38、 瘦病
病因:水质不适宜或不良。饲料不适宜。缸侣不适宜,长期于惊呵及紧迫。慢性疾病所引起。
症状:食欲减退、体色变暗淡、活力减退迟缓不灵活、逐渐衰弱。
治疗:改善水质环境于食饵,并配合营养之维生素。严重消受者,最好将之淘汰。

39、气泡病 
鱼体表面或各鱼鳍长出粒状的气泡会逐渐变大,如同水泡一般,得此病会使鱼窒息或气泡栓塞致死。发病原因是水中氧气或氮气过剩,初期仅需换水,则于短期内即可痊愈,严重时,可使用绿F金、硝酸糖棕等水溶液药浴。

40、血行障碍症 
血液不足,造成背鳍与臀鳍供血不良,导致细胞坏死,呈锯齿状残缺但不会持续蚀烂,用烂尾病治疗法也不见疗效者。应注意水质情况及寄生虫的问题,于水中加入抗菌剂,同时强化营养,短期内可以复原。

41、不孕症
卵巢的退行性变化、脂肪变性、卵巢囊肿、卵巢石化、腹水、泳鳔病变、体内寄生虫感染、雄鱼在维他命缺乏一段时间后,生殖力即永远受损鱼类长期摄取脂肪过多的饵料,会发生脂肪变性,因此当鱼进入繁殖期时应减少喂食投饵量,并于产卵之前绝食3~5天,另外,使用煌绿、奎宁剂、叮啶黄、孔雀绿等,也会导致一时性的不孕。

42、鱼卵发霉
鱼卵在孵化过程中易变白发霉。其原因有三:一是鱼卵没有受精,因而不久死去,颜色变白并极易感染霉菌,并感染周围健康的鱼卵;二是因水质不良或缺氧等,使鱼卵在孵化过程中死亡,鱼卵变白并感染霉菌;三是正常孵化中的鱼卵被霉菌侵染,导致在孵化过程中死亡。
防治:
(1)在孵化缸内滴入庆大霉素数滴或孔雀石绿药液数滴,可有效地防止鱼卵的霉变。
(2)用0.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鱼卵1--2分钟,能预防受精卵的霉变。
(3)用吸管及时吸出发白鱼卵,防止其蔓延。
(4)改善孵化用水的水质,如提高水温或采用循环水过滤设备等,缩短鱼卵孵化的时间,减少被霉菌侵染的机会。

43、卵甲藻病(打粉病)
  看起来和白点病有些像,但是除了白点散布外,亦有白色黏膜增生,食欲降低,呼吸加速,传染很快,死亡率很高,通常是酸性水(大量喂食,换水过滤失去平衡)中感染。可加些珊瑚砂提高水的PH值,配合药物治疗,曾试用西德的治霉菌生虫剂,配合日本黄药交替使用,效果不错。

44、传染性腹水病
症状:此病有两种症状,即典型腹水病及溃疡性腹水病,其疾病症状眼球突出、眼睛衰退、肛门突出及发炎,鳃呈白色,严重烂鳍,并可看见表皮红斑,腹腔可能积存脓液,使腹部肿胀,溃疡性病症于溃疡患处为红色,被白色环围着,存于发黑表皮下,鳞片脱落处,可见到脓肿。
治疗:将氯霉素、链霉素、北里霉素等抗生素,以加入饲料方式治疗,对于罹患此病的鱼,应该立即捞除。

45、变体病
到目前为止,仍未得到结论,根据病情猜测可能原因:一为水中含有重金属盐类,刺激鱼的神经和肌肉收缩所致;另一为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如钙和维生素等)而产生畸形,可换水数次,改良水质并加强饲料管理,多投喂含钙质多,营养丰富的饵料,可减少此病发生。

46、冻伤
温度很低时,鱼就会被冻伤,造成各鱼鳍产生红色血丝,影响鱼类生活机能,严重时可引起死亡放入保温器材,并多投富脂肪饵料,以增加鱼的抗寒能力。

47、感冒
由于水温的急遽变更,刺激神经末稍,引起机能混乱,行动失常,甚至漂浮水面失去游动能力,严重时可使鱼死亡。换水时,要注意两个水体温度的差异情况不可相差太大(鱼苗不可超过2度,鱼种不可超过5度) 。

48、肿瘤
恶性肿瘤可分为五大类:软骨、骨骼、肌肉、神经、心脏癌瘤,其皮肤肿瘤或上皮癌可发现生长于表皮及鳞片良性肿瘤可因受外界刺激而形成,只需移走刺激物,通常会消失,恶性肿瘤则极少可治愈。

49、萎瘪症
病鱼身体干瘪、头大身小、体色发黑、背肌薄如刀刃、鳃丝苍白,呈严重贫血现象,往往于边缘迟钝地游动主要由于放养过密,食料不足,可掌握鱼种适当放养密度和加强饲料管理,使鱼有充足的饵料。

50、鱼鲤发炎症
发病初期,鱼停止进食,病情持续下去,则充满气泡或浓液的胞囊在腹腔后端形成,使鱼体膨胀,头部竖立,包囊变大时,泳鳔有发炎、增厚的征状,当病情再恶化,鳔壁崩坏,感染内脏器官此病具高度传染性,由病毒引起,施用抗生素仅可减缓病情恶化,最好还是杀除病鱼。

51、霓虹灯鱼病
鱼体褪色消瘦、腹部干瘪、体侧荧光带断落、肌肉变红发亮,带有乳白透明膜、行动呆滞及失去平衡、游泳不正常尚未有已知的治疗法,故当确定有鱼罹患此病时,应迅速将其捞除,并消毒清理水族箱。

52、金鱼拉白便之原因与治疗
金鱼拉白便不是肠炎而是肠寄生虫由体内六鞭毛虫引起的,金鱼症状是呆滞水中央或较底处,轻微蒙眼,尾鳍呈白雾纱色,不时拖着长长透明的便便,严重的透明便便还会快速喷出约十公分以上长,初期会有食欲但只吃一口,有的鱼肚侧腹鳞片明显浮现微血管,比正常鱼体色较深,尤其头瘤处。幸好这种病是较慢性的,当鱼浮到水面时表示要挂了,透明便便是肠黏膜脱落。很容易并发二类病症:
(1)类是体外原生虫,如呼吸急促、体表、头脸白色点或片状增生物;
(2)类是细菌性肠炎、如透明便便裹包着血或直接便血。
  治疗方法:用体内原生虫处理锭或六鞭毛虫治疗剂,如果并发(1)类症状就需同时合并使用体外寄生虫水处理剂,负作用是可能有鱼会有单边鳃盖不开或面壁拒食两种情况可能,但换完水后逐渐正常;如果并发(2)类症状,便血肠炎你就玩完了,除非腹腔注射。
活饵、生饵当然有一定的危险性,只须特别注意六鞭毛虫这种肠道寄生虫,几乎健康的鱼都会寄生,只是相安无事,有状况出现时才大举造反。

53、金鱼出血病
发病原因:引起金鱼患出血病的因素较为复杂,一般有病毒性、细菌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引发:
(1)病毒、细菌(一般认为由单胞杆菌)和寄生虫侵害鱼体致使鱼体周身或局部受损。
(2)水质关系:不管用自来水养鱼,还是湖水或井水养鱼,需经过静置或曝晒2—3天后,才可使用。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使用,轻则使鳍鳞充血,重则会使金鱼致死。
症状:周身鳍(基部更甚)、鳞间或局部充血、溢血、溃疡、鳞片脱落;重则口腔、眼及内脏均有出血现象,病鱼呆浮或沉底懒游,轻者食欲减退,重者拒食、体色暗淡、消瘦、分泌物增加,并发细菌性水霉病、败血症而死亡。
[发病季节] 终年可以发生,尤其以6—10月为多见。
防治方法:
(1)除注意上述致病因素的预防外,在溢血处检查有无寄生虫,有则捉除。同时,用红汞涂擦患处,然后放在小盆中漂洗一下再放回原池(缸)静养,每天1次,痊愈为止。
(2)把病鱼放入10—20毫克/升的呋喃西林或痢特灵的药液或2%一3%的盐水中浸泡10一15分钟后,过洗入池(缸),隔天1次。
  (3)严重者在10千克水中,加入100万单位的卡那霉素或8万一16万单位的庆大霉素,病鱼水浴静养2—3小时,多则半天后换入新水饲养。每天1次,一般2—3次即愈。

54、载头鱼的恢复、救治
很多金鱼特别是发头类、蝶尾类,在新买来的时候都会发生载头、翻身的情况,越是那些头瘤硕大、尾型漂亮的鱼越容易出现这种情况,那些头瘤大的鱼,和尾型特别平的蝶尾平衡能力确实差一些。鱼友们先要搞清楚载头和鱼鳔病的区别,载头只是鱼的平衡能力差,不能调整正常的姿态,这个是有希望治好的;鱼鳔病却是鱼儿无法调节鱼鳔的大小,也就无法调节自身的比重,鱼儿只能浮在水面或沉在缸底,这个基本没治。下面只说载头的情况:通常金鱼在新买来时,几经折腾,就算没生病,身体都很虚弱了。这时鱼的平衡能力也会变得很差,往往表现出载头、翻身的症状。因此最好的治疗手段就是让鱼充分的休息、适应新环境、恢复体力。通常鱼儿就会不治自愈,恢复漂亮的身姿。所以下面说得其实就是鱼在买来初期的养护。新鱼最好尽量放在静水中,有点水流也行,但不能影响鱼的休息。水质要保持好,最好有过滤,水质尽量稳定,让鱼在2天后尽快开口吃东西,保证恢复体力,2周后鱼的状态就好了,平衡能力会好很多。鱼的平衡能力恢复和健康的恢复是互相促进的,平衡能力好了,鱼就比较从容,体力恢复的快,平衡也会越好;反之则很糟糕,平衡能力不行,鱼就挣扎着费力保持游姿,体力透支,无法恢复。初期养载头鱼的容器也很重要,最好不用脸盆,一是只能从上面看,无法及时完全看清鱼的状态;二是不透明,看不清水质的情况,对鱼的恢复不利。还是用玻璃方缸好,最好有过滤,但水流一定要控制,实在不行通过每天部分换水的办法也行。水深要浅些,没过鱼身(背鳍)再加点就好,让鱼通过尾巴在水面的张力帮助平衡,总之达到鱼在不动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正常的姿态就好,这有助于鱼积攒体力尽早恢复。但也不可过浅,否则会引起鱼儿恐慌、挣扎。然后就是静养了,最好提供活食,注意保持水质。

55、金鱼鱼鳔失调症的防治
鱼鳔在鱼的消化管和肾脏之间,是由结缔组织和弹性纤维组成。金鱼的鳔分为两个鳔室,起着沉浮作用,鳔有细管与食道相连接,依*调节鳔的大小而在水中浮沉。鱼鳔失调症是金鱼的常见病。发病的金鱼横七竖八,或侧卧,或倒立,甚至腹部朝上,浮于水中或沉入水底。初期轻敲缸壁,金鱼还能转过身子,急速地游动一段,但过不多久又会翻过身子来。得这种病的金鱼并不会在短时间内死去。一般仍能吃食,特别投喂活水蚤后,捕食积极。这一点有别于由于烂鳃病、缺氧造成的浮头病状。漂浮在水面的金鱼身体的一侧会因为暴露在空气中溃烂、干瘪。沉在水底的金鱼会由于身体与缸底磨擦,发生感染发炎的症状。长期以往最终会由于体质下降,从而感染上其它疾病死亡。对于产生鱼鳔失调症的原因,一般认为是饲料营养不够,在冬季水温下降时由于体质原因造成鱼鳔失衡。治疗方式是提高水温和加强营养。可是在家庭室内饲养条件下,水温常年保持在15度以上,为什么金鱼还会得鱼鳔失调症呢?况且很多热带鱼、海水鱼也会患上鱼鳔失调症,可见温度的影响不是产生鱼鳔失调症的唯一因素。鱼鳔失调症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1)营养成分:现在市场上观赏鱼饲料品种丰富,组配非常精细,鱼粉、虾干无所不用其极。爱好者更是为了心爱的鱼儿不惜重金购买高档饲料。这些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往往远高于一般天然饵料。此外很多观赏鱼饲料是针对小型热带鱼的,营养组配也是根据这些热带鱼的生理特点研发的,用于喂养金鱼,会导致金鱼过度肥胖,过多的脂肪也会容易压迫鱼鳔,造成失调。
(2)饲料影响:金鱼在养殖鱼农的池塘里长期所吃的食物是天然活饵料,如水蚤、血虫和水藻等。当金鱼被爱好者购买带回家中,立即换喂人工饲料,包括颗粒饲料、薄片或者贴片饲料。这些人工饲料虽然包含了更为丰富的营养,但比天然活饵不利于金鱼消化,容易造成肠阻塞。造成鱼的肠道膨胀,使金鱼失去平衡,但和鱼鳔没有直接关系。
(3)病毒侵染: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弹状病毒会引起鱼鳔上皮组织发炎变性,鱼体内积存大量体液,压迫体腔管,造成鱼鳔内的空气无处可去,浮沉调节机能实效。发病的金鱼消瘦,体色发黑,反应迟钝,头朝下滚动。腹部膨胀,腹腔内有腹水,鱼体表有瘀斑,常并发肠炎。发病的金鱼会在一周左右死亡。
(4)水温变化:金鱼是冷血动物,对于水温的变化非常敏感,当急剧地改变水温时,降低和升高均能刺激金鱼皮肤的神经末梢,从而引起内部器官活动的失调。发病的症状是皮肤失去原有光泽,侧卧在水面或水底,懒于游动。金鱼特别是名贵品种长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精心呵护,换水时新旧水温一致,因此更为“娇气”。当水温突然变化在3度以上时,极易引发失衡的病状。
(5)体型因素:根据经验,很多金鱼的品种,如文种鱼中的珍珠,蛋种鱼中的兰寿,龙种鱼中的蝶尾会较其它品种更易患上鱼鳔失调症。体型因素并不是造成鱼鳔失调症直接原因,但这些品种的体型短小,在正常的情况下加速游动也容易失去平衡。因此一旦鱼鳔出毛病,更容易出现失衡的病状。
(6)生理缺陷造成,如金鱼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鱼鳍的不对称生长及鱼鳍的缺失,比如出现单臀鳍、无臀鳍或臀鳍的左右不对称,都会使鱼出现鱼鳔病症状。(具有遗传的可能)
(7)生理构型问题,。特别是发头类金鱼,如果体型过短,在越冬期就很容易出现鱼鳔病症状,所以在留选种鱼时,建议不要选择体型过短的金鱼当作亲鱼。还有一类构型问题就是尾鳍,当金鱼的尾柄与尾鳍面的交接处的夹角小鱼90度,尾鳍呈现一种上翘的感觉,随着金鱼肥胖程度的增加,就容易出现鱼鳔病。(这一情况常见于蝶尾金鱼),同时,尾鳍过小的金鱼也容易发生。(具有遗传的可能)
(8)缺氧造成。由于缺氧(闷缸)可以造成鱼体内酶活力的降低,就会使一些金鱼失去自身调节平衡的能力,从而发生鱼鳔病。一些体质较好的金鱼,在水体含氧上升后会自己恢复过来的。
和任何疾病一样,预防胜于治疗。根据以上发生鱼鳔失调症的病因。在家庭饲养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刚购买回来金鱼,不要急于喂食人工饲料。开始时喂一些新鲜水蚤,待一周以后,金鱼适应了新的环境,体质得以恢复后再开始少量喂食人工饲料。饲料尽量选用薄片类,这一类饲料吸水性强,不易在金鱼肠道内再次膨胀,造成便秘。颗粒饲料可以在喂食前用锤子砸碎再喂。粉状饲料由于易于氧化,容易变质,不推荐使用。喂食时以少至多,勤观察鱼的粪便,如果没有粪便或者出现白色粪便应该暂停喂食几天。对膨化饲料不适应的金鱼应立即换成天然饵料或沉底型的人工合成饲料,一般会很快痊愈的。
(2)金鱼的饲料最好能够交替饲喂活饵和人工饲料,并且穿插喂食青饲料。在阳光充足的饲养场所,金鱼可以自行啃食附着在缸壁上的青苔。水族箱饲养可以在缸壁上贴放植物性饲料贴片供金鱼随意啃食。最好购买专为金鱼研发的人工饲料,以防止营养成分的不均衡性。
(3)在给水族箱换水前,要将新水摆放在水族箱附近,并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确认水温一致后,再行换水,防止水温的突变。平日注意水质的保持(参见笔者之前的文章),使金鱼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体质强健才能抵抗病毒、病菌的侵袭。
(4)对于初学养金鱼的爱好者,选择金鱼品种时,最好先从一般品种开始,选择草金鱼、龙睛一类的品种饲养。这些品种可以适应较为粗泛的饲养方式。名贵品种不要选择体型过于粗短的个体。
(5)对于已发病的金鱼,需要单独隔离饲养,或者用漂浮在水面的小网箱。水位不要过高,只要能够没过鱼身即可。如果水温在20度以下,并且隔离水箱不是太小的话,无须使用充氧设施,减少金鱼被动游动的能量耗费。并在水中加入千分之一的粗盐,抑制水中病菌生长。并将水温缓慢提高到15度以上。在患病初期可以换喂些青饲料,如小浮萍等。开始金鱼可能不太爱吃,但是停喂其它饲料2-3天后,金鱼就会习惯接受的。一般一周左右金鱼即可恢复正常。对于由于肠胃阻塞造成失衡的金鱼,可以参照肠炎的治疗方法医治。对于重症病鱼,如果是侧卧在水面的,可以用小型注射器从体侧插入鱼鳔位置,抽出部分气体。减轻症状。(此操作要十分熟悉不同金鱼品种的解剖结构,并且具有风险。)对于侧卧在水面的病鱼,可以在背鳍上捆缚泡沫塑料,使病鱼直立悬浮在水中。无背鳍的蛋种鱼可用小网箱隔离缸底。对于重症病鱼经过以上治疗,最多还可延活一年左右。
(6)对那些有生理遗传可能的发病原因造成鱼鳔病的鱼,此类金鱼最好不要选作亲鱼。

56、鱼病简明判断
<1> 异常行为呼吸急促、鳃盖张开、磨擦缸底。
可能原因体外寄生虫及鳃部寄生虫感染。
处理方法使用除虫剂类药物驱除。
<2> 异常行为鱼只浮上水面、呼吸急促、行动迟缓。
可能原因缺氧、换水不当引起不适。
处理方法增加溶氧量,加入抗菌性药物,预防病菌乘虚而入。
<3> 异常行为 显色度差、颜色退化。
可能原因水质适应不良,pH振荡引起。
处理方法维持水质稳定,艳红素添加于饵料中喂食,可恢复艳丽色泽。
<4> 异常行为 鱼只检疫及移缸,造成不适。
可能原因预防感染体表寄生虫及生理机制降低,造成不适。
处理方法使用除虫剂类药物和抗菌性药物。
<5> 异常行为 眼球突出、倒吊、失去平衡。
可能原因肾脏炎、结核病、脑部、鱼鳔被感染。
处理方法使用抗菌性药物,加温至32℃,但治愈率不高。
<6> 异常行为皮肤有棉絮状物薄膜,同缸状况不一。
可能原因水霉菌感染及体表寄生虫感染。
处理方法使用除虫剂类药物和抗菌性药物。
<7> 异常行为体色变黑、缩鳍,鱼只无精打采,聚集缸底,并快速感染。
可能原因黑死病感染。
处理方法使用除虫剂类药物和抗菌性药物,加温至32℃。
<8> 异常行为鱼鳍破损糜烂,体表覆盖一层乳白色粘液。
可能原因霉菌及丝虫、斜管虫、指环虫感染。
处理方法使用除虫剂类药物和抗菌性药物。
<9> 异常行为鱼只面壁、食欲不佳,但腹部膨大。
可能原因可能感染绦虫、吸虫。
处理方法使用除虫剂类药物驱除。
<10> 异常行为鱼体消瘦,拉白便或排泄物成粘稠状。
可能原因六鞭毛虫、毛细线虫感染。
处理方法使用除虫剂类药物驱除。
<11> 异常行为体色变暗背脊瘦薄,摄食率降低。
可能原因水质恶化或感染体内寄生虫。
处理方法维持水质稳定,使用除虫剂类药物驱除。
<12> 异常行为聚集缸底一角,缩鳍等体色变暗。
可能原因 pH振荡或细菌性感染及体外虫交*感染。
处理方法使用除虫剂类药物和抗菌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