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奥唇膏热门色号:王立群的BLOG - 王立群 - 新浪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8 22:08:00
 



  •  

        先说个题外话,最近在采访台湾导演侯孝贤时,他正在筹拍《聂隐娘》,这是他的第一部武侠片,他说他希望做到简单与深邃并重,就是要做到表里如一,于是,最近花了两个月,他把《资治通鉴》翻过来倒过去地看,甚至包括研究那个时代饮食的细节,他说:“这些你都要了解,你不见得要用,但是你不了解就会出状况。我认为所谓的戏剧性就在日常生活的规范、社会的习俗、普世价值观等人们习以为常的方面,违背了这些,就会发生冲突。” 于是在《三国演义》影视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们找来百家讲堂最有学术分量的王立群为影视改编作场外指导,有趣的是他首先推荐易中天的《品三国》给主创人员,认为期间当代学者对三国的理解很有价值。

     

     

    新京报:旧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你看过吧,你认为长处和败笔分别是什么?

    王立群:旧版电视剧《三国演义》我看过,最为成功的地方是较为真实地通过人物与事件再现了那段令所有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历史。这是它最成功的地方。至于有些细节的穿帮,至多是粗疏,谈不上是败笔,说败笔,言重了。

    新京报:你认为总体把握上接近历史吗?我记得,里面有个穿帮的细节是关公抬手看手表,你有印象吗?

    王立群:应当说旧版《三国演义》没有拿历史当个小姑娘任意打扮。拿历史随意摆布是最令人不能容忍的。尽管电视剧是创作,剧作家与导演有解读历史的权力。但是,剧作家与导演还是不能游离于历史事实之外。尽管它是《三国演义》,不是写的三国史,但是,观众仍然有理由要求编导忠实历史于历史的真实。

        您所说的那个穿帮的细节我记不得了,如果有,那肯定是粗疏;但是,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历史绝对不仅仅是历史学家的领地。历史学家的责任是“实事求是”,文学家(含剧作家)是“失事求似”。他们都有解读历史的权力。因此,剧作家不必因此而束手束脚。我们希望的是不要文人相轻,而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如果过度关注“史”,而忽视了“剧”,那就不是历史剧了。电影《三国》最终还是“剧”,不是“史”。

    新京报:学界对电视剧版《三国》大致是什么评价?

    王立群:我个人感觉还比较认可。既然拍的是《三国演义》,其实,忠实于《三国演义》就可以了,不必再强调忠实历史,忠实于《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固定链接 评论(86) 引用 阅读(5969) 圈子 编辑 有奖举报
  •   史记与孙子兵法 编辑 2007-10-21 23:59:45 标签:人文/历史  

     

     

        《史记》与《孙子兵法》的关系非常密切,《孙子·吴起列传》是《史记》的重要一篇,太史公是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家孙子立传的第一人,孙武的生平也是通过《史记》第一次被载入史册。

    一、《史记》与《孙子兵法》的名称

        《史记》的《孙子·吴起列传》并没有明确提出《孙子兵法》。“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二句,也没有说“兵法”之名就是《孙子兵法》。《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当含《孙子兵法》等)。”所以,《史记》并未明言《孙子兵法》,而只有《孙吴兵法》之称;而《孙吴兵法》应当是《孙子、吴起兵法》的合本。

    《史记》的《孙子吴起列传》:“太史公曰: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孫子十三篇》《吳起兵法》;据此可知,《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以《孙子十三篇》作为《孙子兵法》的称名。

        《汉书·东方朔传》东方朔自称学过兵法时,也说“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鼓之教。”可见,东方朔学的《孙子兵法》也是孙子、吴起兵法的合订本。

        《汉书·艺文志》明确记载的是《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可见,《孙子兵法》在汉代确实单独流传;但《汉志》前冠了“吴”字,是为了区别于《齐孙子八十九篇》。

        可见,在司马迁写作《史记》之时,更多流传的应当是《孙吴兵法》。

        《后汉书·礼仪志》、《舆服志》使用的也是《孙吴兵法》,可见,南朝刘宋时期《孙吴兵法》仍然相当流行。

         《后汉书·冯异传》:“好读书,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注:孙子名武,善用兵,王阖庐之将也,作兵法十三篇,见《史》。”《孙子兵法》之名《汉志》有载,而《汉志》缘于刘歆《七略》,可见,《孙子兵法》与《孙吴兵法》在西汉都有流传,即既有单本又有合本。

       

    二、《史记》中的战争描写与《孙子兵法》

       《史记》中描写了许多著名的战争,这些战争对《孙子兵法》有继承也有补充。

        1、巨鹿之战——投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固定链接 评论(145) 引用 阅读(146872) 圈子 编辑 有奖举报
  •   荆轲与拉登 编辑 2007-10-04 12:49:48 标签:人文/历史  

    荆轲与本·拉登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是中国流传最广的历史故事之一。

        近年来,由于国际恐怖组织的肆意猖獗,有些网络写手常常把荆轲与拉登扯到一起:指使荆轲行刺秦王赢政的太子丹被说成是拉登,荆轲刺秦王则成了秦朝宫廷中的9.11事件,荆轲本人则成为制造恐怖事件的恐怖分子。

        虽然这只是一种时尚化的说法,但是,此事还真不容不辩。因为此事关乎到对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的评价问题,有必要加以澄清。

        什么是恐怖分子?恐怖分子与中国古代的刺客有何区别?

        恐怖分子是一现代词汇,它与古代的刺客有很大的区别。恐怖分子最大的特点是以无辜平民作为劫持、杀戮的对象,以达到其政治目的人。是否以平民为伤害对象,是辩别恐怖分子与否的最重要的标志。

        太子丹并不是古代的拉登!太子丹之所以派荆轲行秦王,是想延缓、阻止自己国家燕国的灭亡。虽然秦王赢政统一中国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太子丹为保卫自己的国家不被秦王赢政吞灭而做的种种努力,包括徒劳无益的努力(荆轲刺秦)并非不具有合理性。

        荆轲刺秦王的目的有两个:如果能够生擒秦王,则要逼其归还侵占的诸侯国国土;如果不能生擒秦王,则要杀死秦王,造成秦国内乱,使山东诸国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以对抗强秦。

        中国古代的刺客,特别是《史记·刺客列传》写到的刺客,主要是两类人,一类刺客是为了报答个人的知遇之恩,为他人除掉对手,这类刺客是为个恩怨行刺;另一类刺客则是为国家存亡行刺。这两类刺客差别很大。

        荆轲兼跨了这两类,他既是了为报答田光、樊於期、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又是为了阻止秦国吞灭燕国。

        荆轲行刺绝不伤及无辜百姓,他的目标只有一个人,就是秦王赢政。因此,无论我们今天怎样评价荆轲,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荆轲决不是一个恐怖分子,指使荆轲行刺秦王的太子丹也决不是拉登!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固定链接 评论(282) 引用 阅读(17067) 圈子 编辑 有奖举报
  •   易中天与单田芳的区别在哪儿 编辑 2007-09-20 09:04:25 标签:教育杂谈 人文/历史

    易中天与单天芳的区别在哪儿

     

        单田芳先生是中国著名的评书演员,我非常喜欢听单田芳的评书,在那个没有电视机的时代,收听单田芳先生的评书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最大的人生享受。所以,“单田芳”这三个字早就镌刻在我的脑海之中。一直到今天我还深深地敬仰着这位全国闻名的优秀演员。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单先生的评书艺术在全国人民中是有口皆碑!

        易中天先生是我到《百家讲坛》之后才认识的。易先生是一位优秀的学者,他的学术著作曾经得到过教育部的奖励。我也是一位大学教师,深知得到这样一种奖励是何等不易!更何况易先生得奖的那个年代,评奖主要是看学术贡献啊!

        学者与学员不能进行横向比较,因为他们不在一个逻辑层面上!但是,有人连这么一个起码的常识都不尊重,非要把不在一个逻辑层面上的两个人进行横向比较!

        如果非要比,就像新浪博客上发表的《易中天单田芳没本质区别》一文,那么,我认为二者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单田芳是演员,易中天是学者。

        同样讲三国,学者与演员的区别就在于学者有丰厚的学术修养,因此,他的讲解有着学术品味。看看《品三国(下)》最后易先生对三国时代的总体分析,尊重事实的读者还看不出一个学者的学养吗?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一个非常注重制度建设的品牌栏目。《百家讲坛》的制度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主讲人制,二是准入制。前者讲的是该栏目是以主讲人的个人讲解为主,后者讲的是所有进入该栏目的主讲人都有一个资格审查。正如《百家讲坛》一再重申的选择主讲人的标准:学养,口才,亲和力。第一条就是学养,学术修养,这一条是雷打不动的,是一条不能逾越的底线!

        因此,单先生与易先生各自有着属于自己的舞台,有着各自发挥自己专长的平台.

        我希望网友们不要再拿这说事,因为,这对两位优秀人才都是一种伤害!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固定链接 评论(489) 引用 阅读(100393) 圈子 编辑 有奖举报
  •   我读孟子----强势由人
    编辑 2007-09-12 10:59:27 标签:人文/历史

     

        《孟子》是先秦儒家最为重要的代表性著作之一,它与《论语》并称为《论》《孟》,奉为儒家经典。但是,《孟子》虽与《论语》并称,二者的区别实在不小。那么,《孟子》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它又有什么魅力?

    一、实质

        《孟子》的精神实质有三点:

        1、心性学说:这是《孟子》一书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确信,人具有一种先验的善性: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

        2、“仁政”思想:由于孟子主张人性善,所以,他认为只有推行“仁政”,才能天下无敌。

        3、强势人格:《孟子》主张强势人格,这一点非常突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汉赵歧注:淫,乱其心也;移,易其行也;屈,挫其志也。三者不惑,乃可以为之大丈夫矣。

        杨伯峻译:富贵不能乱我之心,贫贱不能变我之志,威武不能屈我之节,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孟子》认为:在生与义的抉择中,应当舍生取义。

        《孟子》的这种强势人格在先秦诸子中是非常突出的,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最大、最积极的。

    二、性善

        性善,即是人心原本善良。但是,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

        善良是一种能力,它只可能发生在强势(至少旗鼓相当)的一方,弱者是没有资格谈善良的。因为,弱者的“善良”完全只能掩饰善者的无能和恶者的罪行。

        因为,“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梁惠王》)释:小国不可以和大国为敌,人口稀少的国家不可以跟人口众多的国家为敌,弱国不可以跟强国为敌。

        狼要吃羊,羊有什么资格谈善良?只有狼突发善心,将嘴中已经咬住的羊放掉了,善良才会产生。

        历史上那么多侵略战争,入侵者杀人放火,抢劫财物,被侵略的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固定链接 评论(134) 引用 阅读(8779) 圈子 编辑 有奖举报
  •   成都人的胸怀 编辑 2007-09-04 09:33:53 标签:教育杂谈  

        九月二日晚,应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盛邀,我在成都近年来颇副盛名的文化品牌“武侯夜话”作了《汉武帝评述》的演讲。

        当天晚上开讲前,天空飘着细雨,但是,我入场前整个会场已经坐满了好客好学的成都人;尚未开讲,我已经为成都人的好学所感动。最后,在半小的观众提问时,许多问题提得相当有专业水准。但是,在众多的传上来纸条中,我竟然没有发现一个询问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我所有演讲中的一个“保留节目”,每讲必问,但是,在成都演讲却没有人询问这一问题,这让我对成都人肃然起敬。

        我这样讲绝非是说不该询问这个问题。我在央视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系列中专门有一讲叫《琴挑文君》,谈到司马相如婚姻上的瑕疵。因此,招来了不少非议。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非议是说我借着向古圣贤泼脏水来成就自己的名声,有些非议还把我的演讲和把李白说成是古惑仔相提并论。我坚决反对将李白说成是古惑仔,这纯粹是无知的妄说!但是,我讲司马相如的婚姻瑕疵却是以大量的历史文献作为依据的,并非游谈无根。

        观众对这样具有颠覆性的意见提出质疑是他们神圣的权利,尤其是成都观众提出这一问题更在情理之中。因为,司马相如是成都人,而且是成都人心中的情圣。除了诗圣杜甫外,情圣司马相如在成都人眼中是成都人的骄傲。

        独独成都人没有一位观众递条子询问这一问题!真是耐人寻味!

        我赞赏成都人的胸怀!他们并不回避本地古圣贤为人的瑕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正因为人有缺点,有瑕疵,才让我们感到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非神仙!何况,神仙也有动凡心之时啊!正因为人有缺点,有瑕疵,才让我们感到一个人的可爱。

        我赞赏成都人的胸怀!他们好学,而且尊重知识,绝不因为有人讲了本地圣贤的瑕疵而盲目排斥。二号晚上演讲,下午在武侯祠还有一场签售。签售前,成都暴雨如注,举办方都担心:还会有人来吗?但是,苍天有眼,签售前半小时,雨突然变小了。我提前到达现场,数百观众已经冒雨前来排队。我心中的成都一直是一个休闲城市,未必有那么多人关心读书。可是,我估计错了!成都人热爱知识,热爱读书。他们宽广而极富包容的胸怀让我感动!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固定链接 评论(83) 引用 阅读(4504) 圈子 编辑 有奖举报
  •   <鸿门宴>项羽岂是"勇释"刘邦(正解鸿门宴) 编辑 2007-08-24 22:37:21 标签:人文/历史  

    二、“鸿门宴”上刘、项两人的表现究竟如何

        解读“鸿门宴”的关键是看刘、项二人在宴会上的表现。

        整个鸿门宴项羽一共说了六句话:

        1、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2、壮士,赐之卮酒;

        3、赐之彘肩;

        4、壮士,能复宴乎;

        5、坐;

        6、沛公安在;

        项羽的第一句话就出卖了告密的曹无伤。按常理而言,曹无伤已经成为项羽在刘邦集团的卧底。项羽为什么把自己不花钱不费力的卧底出卖了呢?我们先看项羽的第一句话是怎么说出来的:

        由于项伯的说服,项羽听说刘邦并无背叛自己之意,立即取消了第二天消灭刘邦的军事行动。

        第二天一早,刘邦带领一百多位随从来鸿门拜见项羽。刘邦见到项羽之后说了一段极为得体的话:

        臣与将军戳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

        刘邦这段鸿门说辞真是妙不可言,我们不妨细细品评一番:

        这段说辞可分三层:第一层是前三句,叙旧。

        刘邦在三年反秦阶段的确是项羽的战友,一个战河北,一个战河南。此言并不错;但是,对于秦朝灭亡之后刘、项两大集团来说,这已经是历史了。此刻的刘、项已经成为是独享亡秦之果,还是共享亡秦之果的政敌。项羽因为意识不到这一点,才轻率地放弃了军事消灭刘邦的良机,表现了项羽的政治幼稚和糊涂。居心叵测的刘邦偏偏还要大大地叙一番旧,目的就是要让糊涂的项羽更糊涂,以图逃避因把守函谷关阻止项羽入关招致的军事打击。所以,这种叙旧,彻彻底底是一场政治秀,完完全全是一派胡言。

        第四、五两句是第二层,奉迎。刘邦针对项羽的自视之高,卑躬屈膝地说他自己没有想到能先入关中,言外之意是他自己认为先入关亡秦应当是项羽。这是公开奉迎项羽,而且是奉迎的最高境界:浑然不觉。项羽听了这番话,对刘邦的奉迎可谓混然不觉,但是,心里头的那个爽甭提了。

        最后两句是第三层,化必然为偶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固定链接 评论(71) 引用 阅读(3942) 圈子 编辑 有奖举报
  •   <鸿门宴>项羽岂是"勇释"刘邦 编辑 2007-08-23 14:46:28 标签:人文/历史  

    《鸿门宴》项羽岂是“勇释”刘邦

     

        《鸿门宴》是建国以来高中语文课本的传统选篇,时间过了半个多世纪,但是,《鸿门宴》在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地位仍然牢不可破,实属罕见。时下,中学语文教材的选篇变换频繁,鲁迅的名作《阿Q正传》都“下课”了,《鸿门宴》却岿然不动。

        正因为如此,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鸿门宴》的解读一向非常重视,虽然诸多解读不太准确,尚未严重偏离主题。但是,近来疯狂的网络却出现了一篇《项羽鸿门宴上为何放刘邦》一文。此文首次提出,项羽在鸿门宴上放过刘邦是“勇释”刘邦。

        网络是第一媒体,但是,网络之文却是最不受检查约束的文章。网络要借奇文提高点击率,作手要借网络疯炒自己,于是网络往往成了最离谱之文的集散地。由于《鸿门宴》至今仍被高中语文课本选为经典篇目,由于众多的高中生或者高中文化水平的人是网络的主体,因此,有关《鸿门宴》的谬说不能不予以澄清。

        说到“鸿门宴”,不能不回答三个问题:第一,“鸿门宴”是在什么情况下举行的?第二,“鸿门宴”上刘、项两人的表现究竟如何?第三,“鸿门宴”写出了刘邦、项羽的什么?

     

    一、“鸿门宴”是什么情况下举行的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首举反秦义旗,轰轰烈烈的反秦大起义爆发。陈胜、吴广的最大贡献是点燃了星星之火,此火一发,天下云集响应。在声势浩大的起义军中,被秦始皇灭亡的六国掀起了一股强大的复国运动。楚、齐、燕、赵、魏、韩六国纷纷建国。六国的复国运动理所当然地成为秦王朝打击的对象。因此,在临危受命的秦将章邯消灭了陈胜、吴广之后,楚国的项梁、齐国的田儋均成为秦军的主要打击对象。其结果是田儋、项梁先后兵败被杀。此后,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盯上了赵国,而且合围赵国的两支秦军主力,一支是连败陈胜、吴广、田儋、项梁的章邯军团,一支是王离统率的秦国精锐的长城军团。一个刚刚复国的赵国面对这么强大的两支秦军主力,寡不敌众,败势日显。

        如果秦军顺利亡赵,秦军几乎可以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了。章邯军团也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岂图入关的刘邦。所以,赵国君臣被困的巨鹿已经成为秦军与反秦武装的一场生死决战。如果秦军胜利,秦王朝就完全可能重整旗鼓,五十万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固定链接 评论(204) 引用 阅读(87366) 圈子 编辑 有奖举报
  •   东方朔岂是胸无大志之徒 编辑 2007-08-04 11:19:44 标签:人文/历史  

     

     

        在广为流传的网络人物中,东方朔被说成是一位靠智慧博取金钱,靠金钱迎娶美女游戏人生的另类。

        《史记·东方朔传》记载:“取少妇于长安中,好女,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所赐钱财,尽索之于女子。”

        东方朔娶妻有三条原则:一是专娶京城长安的女人,二是专娶小美女(好女、少妇),三是一年一换妻。皇上赏给他的钱财,他全都用来告别旧美女,迎娶新美女。

        这便是网络戏说东方朔的文献依据。

        但是,读《史记》绝对不能只看《史记》,今传所有历史文献都只能称之为文明的碎片,它绝对不可能全面反映历史的全部真实。因此,读史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广泛流览一切历史文献,所以,读《史记》必须兼看荀悦的《汉纪》、班固的《汉书》、司马光的《资治通览》及其他各种文献。《史记》的东方朔传只是禇少孙的补传,内容单薄,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未为东方朔立传。

    如果参照《汉书·东方朔传》,就会发现《汉书·东方朔传》不像《史记·东方朔传》那样简单,而是内容非常丰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班固在《汉书·东方朔传》中增加了大量文献,使我们看到了东方朔不玩幽默的另一面。他阻止汉武帝扩建上林苑,他赞扬汉武帝杀婿执法,他坚决不许窦太主的男宠进入宣室。这一条条,一桩桩,都使人看到了东方朔的价值标准与正统文人并无二致。不同之处唯在于东方朔将自己的真相隐藏在另类的表相之中。

        东方朔其实是中国文人中最早感到被边缘化的人,因为,他通过上了一封另类的求职书而入仕,因此,他一入仕就被汉武帝定位为成弄臣,与公孙弘等朝堂重臣相比,东方朔在汉武帝眼中太一般般了。所以,东方朔骨铭心地体验到了身位弄臣的可悲,正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说的“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这种为人主所轻的社会地位决定了最酣畅的喜剧后隐藏着的更惨痛的悲剧。

        东方朔的这种痛苦是深层的,不为一般人觉察的痛苦。他的《答客难》、《非有先生论》都是为此而作。

        东方朔是一个特殊人才,面对这种不公正的人生际遇,他非常痛苦;他的各种搞笑、另类,只是这种背景下的一种特殊方式的发泄。

        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世界浩大而琐碎的表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固定链接 评论(209) 引用 阅读(20887) 圈子 编辑 有奖举报
  •   刘邦岂是私生子 编辑 2007-07-15 10:52:39  

    近日的网络简直是疯了,奇谈怪论频出。

     

    我刚刚写了一篇拨正网络文章《曹无伤岂是汉奸》,马上就看到了另一篇网络文章《汉刘祖刘邦是汉朝第一私生子》!

     

    本来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汉朝天空下  私生子闪闪放光》,但是,最终却以第一部分的小标题《汉刘邦是汉朝第一私生子》作为了全篇的题目。我理解网络生存必须吸引读者眼球,但是,这篇文章实在是离谱了!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出生的情况是: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与其上,已而有产,遂产高祖。

     

    这段高记纯粹是刘邦称帝之后自神其出生以威摄天下的谎言。无非说明刘邦是天生龙种,与赤帝子斩白帝子的斩蛇说如出一辙。

     

    这类现象学术界统称为感生说。

     

    感生说是古人对生育常识无知的表现。人与其他动物(特别是杜撰出来的龙)是绝对不会通过性交生育出后代的。

     

    中国古代典籍记载的感生说人物共有七例:其一是炎帝神农氏,其二是黄帝,其三是颛顼,其四是尧,其五是舜,其六是禹,其七是刘邦。这七人都非一般人物,而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特别是炎帝、黄帝,他是华夏民族的共同始祖。尧、舜、禹是中国古代的圣人,只有一个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采用这种说法写刘邦,证明刘邦像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国古代的圣人一样,是非凡之人,绝非一般常人。

     

    刘邦以布衣起家,三年亡秦,四年灭项,七年时间夺得天下成为开国之君。如果没有一番造神运动,让天下百姓知道刘邦绝非常人,就会产生一个严重的恶果:谁都可以夺取别人的天下成为新君。

     

    秦帝国如此强大,秦始皇如此威严,仅仅十五年便轰然坍塌。刘邦堂而皇之地成为天子,那么,我们这些普通布衣是否也可以夺取刘氏江山,也过一把皇帝之瘾?如果这种舆论广布天下,那么汉帝国面临的威胁在匈奴、诸侯王之外还有加上另一个更大的隐患:千千万万的“张邦”、“李邦”。因为谁都可以通过武装暴动夺得天下,天下岂不要大乱?

     

    刘邦夺取天下之后,杀死当年在彭城之战中放他一马的项羽部将丁公,说明刘邦在执政之后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