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卡侬招聘要求:《活着》:绛州城的百姓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23:24:51

绛州古韵

张跟慧 图/文(媒体转载须经腾讯网及作者授权)

绛州古城,像一尊黄牛静卧在山西南部。因地形酷似一头卧着的牛而被称作“卧牛城”。旧时,古城有两个城门,南门为嘴,北门为臀,东西天池是牛眼,东西城墙上的两个角塔是犄角,而南门口汾河浮桥则是牛舌,繁华的南北大街为牛脊,大街两侧的六十多条巷为牛肋,宝塔为牛尾。如今,城门、天池早已难觅踪影,只有那大大小小的街巷和巍然屹立的龙兴寺宝塔依然守护着卧牛城,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在城市布局上,绛州与一般县城的形制迥然不同,它不是方城十字,对称中轴格局,而是因地制宜地把街、楼、塔、寺、庙、观、三关五坊、两门六十四巷,犬牙交错,穿插其间就地而建,形成了国画般的城市布局,而这种布局早在一千多年的唐代就形成了。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绛州显得很低调。既没有盲目进行城市扩张,也没有破坏性地拆毁古老的街巷进行旧城改造,更没有急功近利地进行旅游开发,而只是不慌不忙地对城内的重点古迹进行修旧如旧的修缮。这样的修缮速度,与古城街巷内深宅大院的自然风化和人为损坏的速度相比显得缓慢了些,力度小了些。好在古建筑内的现有住户对古建筑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基本不改变老房子的主体结构,比如门窗坏了,也只做局部的更换,不影响院落的整体风格。有的四合院是几家共用,和睦相处,其乐融融。也许,这种生活方式也是古城百姓怀念昔日繁华绛州的一种情感表达。

前些年,当地政府对沿街的建筑进行了增飞檐加绿瓦的简单仿古修饰,虽然有些刻意,但是这些被修复过的低矮建筑群,还是为古城增添了几分古意。如今,绛州城的街头巷尾也被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各类广告画充斥着,但是现代商业气息难掩古城的厚重和清幽气质。特别是走进被称作牛肋的巷子里,一边在青石板上漫步,一边欣赏集精美石雕、木雕、砖雕于一体的古民居群,不禁为匠人的巧夺天工叹服,被门匾、楹联传达出的文化气息所感染。

从建于唐代的龙兴寺宝塔上俯瞰古城,昔日繁华的南北大街今日依旧车水马龙,尽管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取代了过去的车马,但是仍旧能看到农民赶着骡马车进城叫卖农家特产的情景,顿感亲切自然。马车穿街而过时,奏出的轻快马蹄声总能勾起诸多如烟往事。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绛州曾为晋都,战国时属魏。南北朝时,北魏置东雍州,北周明帝改为绛州。隋开皇三年( 583)州治从玉壁迁至今县城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汾、浍两河如玉带从绛州古城穿境而过,南来北往的商贾行船于汾河之上,进行各种商贸活动。独特的地理优势造就了绛州的繁华,也成就了一大批能工巧匠。钻石、皮毛、袜子加工,毛笔、版画、漆器、砚台等艺术品的制作,成为绛州文化的载体。

斗转星移,世事变迁。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地发达的陆路交通逐渐代替了对汾河水道的依赖,再加上现代化工业大生产对传统的小手工业进行的冲击,使得古绛州这个没有矿产资源的县级小城,逐渐失去了繁华,变得静寂,也许,正是这种静寂,才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气质,才使得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如漆器雕刻、毛笔制作、皮草加工、砚台制作等得以继承和发扬。使得这座小城自身的文化和内涵得以延续,并与坐落在古城内的大小古建筑、古街巷融为一体,彰显出独特的文化内涵。

无论时代怎么发展,生活在古城内的绛州人,依然喜欢操着当地独特的方言,按照老祖宗留传下来的生活方式,喝醪糟、吃火锅、做猪肉卷子,听蒲剧、看影戏、闹红火,悠哉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那遍布古城各个角落的古建筑早就成为了绛州人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他们心中的宝贵财富。当代中国文坛宿将之一,饮誉海内的著名书画家冯骥才先生考察绛州古城时说:文化凝聚着我们的心灵,文化是不灭的精神记忆,绛州丰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值得赞叹。也许,绛州人内心深处,始终对城里的古建筑怀着一种敬畏、一种祟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