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线烤炉:牛肉膏:名字俗,知识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1:41:54
杨青平.牛肉膏:名字俗,知识新[N]. 大河健康报,2011-05-10(01).      瘦肉精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还没有赶尽杀绝,又冒出一个牛肉膏。牛肉膏与瘦肉精,两个名字何其相似,消费者会以为都是一类货色。果然,媒体报道说,瘦肉精只是把猪的肥肉变成猪的瘦肉,而牛肉膏会把猪肉变成牛肉,比瘦肉精还邪乎!      其实,牛肉膏不邪乎,是媒体邪乎。媒体望文生义,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媒体看到的现象是:牛肉膏可以使猪肉产生牛肉味,不良商贩因此把猪肉当牛肉卖,多赚了消费者的钱。这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是食品欺诈,应该谴责不良商贩,而不能把牛肉膏妖魔化。媒体看不到的本质是:牛肉膏是新兴的香味物质,有很新的知识含量。媒体对此不懂,于是就望文生义,视为与瘦肉精朋比为奸。      也怪牛肉膏的生产者,怎么取个如此低俗的名字,让人看不出它是个好东西。      解释牛肉膏,需要介绍一个陌生的化学名词,叫“美拉德反应”。美拉德是很早以前法国的一位化学家,他在1912年发现,甘氨酸和葡萄糖混合加热,可以生成褐色物质,而使食品变成褐色。这个发现不是什么重要的发现,只是化学实验中的普通发现。但是,在美拉德之后,其他化学家继续研究这一发现,又有全新的发现:在食品中,特别是肉食品中,不光是甘氨酸,不光是葡萄糖,所有的氨基酸,所有的糖,混合加热,都能生成褐色物质,而使食品变成褐色;而且,还能产生各种各样的香味,这才是最重要的发现。能产生多少种香味呢?很多种,难以统计。为什么难以统计呢?因为这是复杂的数学题。这道题可以列出来:氨基酸有20种,两种以上的氨基酸可以组成肽,能组成很多种肽;糖也有很多种,有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有双糖如乳糖、蔗糖、麦芽糖,有若干个单糖组成的很多种低聚糖,有10个以上单糖组成的很多种多糖;这么多种氨基酸、肽、单糖、双糖、低聚糖、多糖混合加热;加热的方法有煮、蒸、烧烤,蒸又有不同的压力,烧烤又有不同的温度。如此这般,能产生多少种香味呢?真是难以统计。这些香味物质也难以一一分离,是混合物,是混合香味。数十年来,工业化食品极大丰富的发达国家的食品化学家一直在研究“美拉德反应”,研究出了数以千计的香味类型的香味物质。风味各异的包装食品、洋快餐的诱人香味、不同品牌的方便面的调料包,都是“美拉德反应”的产物。      我国的工业化食品,只是近几年才极大丰富,但是还没有发达国家丰富,对“美拉德反应”的研究才起步,更主要的是引进和模仿。弄出个牛肉膏来,也不懂得开个鉴定会或者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介绍“美拉德反应”,让孤陋寡闻的媒体开开眼界,免费报道报道,不声不响地就上市了,还起了个像是反面人物的名字,怎么不撞到惯于制造耸人听闻的新闻媒体的枪口上,落的个和“一滴香”同样的下场。如果起个名字叫“美拉德香料”,既有新意,又有知识含量,境况可能就大不一样。不过,这牛肉膏有可能是引进的,或者是模仿的,不便大张旗鼓,故而放弃了洋名字、洋知识,安上一个土得掉渣的名字,悄悄地给那些专门进行食品欺诈的不良商贩使用,这些不良商贩虽然既土且俗又没知识,却深谙“挂羊头,卖狗肉”之道,一看这名字,便心有灵犀一点通。  按照食品行业的标准、法律、法规,牛肉膏是合法的。它属于复合调味料,它的香味、它的原料,是同源的,在国际上公认为天然香精。香精有颗粒状、粉状、水状、浆状、膏状,它是牛肉香味的膏状香精,就起名牛肉膏。      《大河健康报》历来重视对科学的解读,不让伪科学大行其道,也不让真科学蒙受不白之冤。如今食品安全问题,全民关注。其实,安全的食品是“九牛”,不安全的食品只是“一毛”。消费者之所以产生“还有什么敢吃”的忧虑,原因多多,其中,一些媒体不懂科学,对一些食品的质疑报道、夸张报道、不实报道,起了推波助澜作用,消费者更不懂科学,于是,全民以食为忧,甚至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觉。5月5日,新华社播发《食品安全热点“九问”——访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的长篇报道,其中强调:“加大科普宣教力度。”这正是《大河健康报》已经做的,今后还要做得更好。     继续说“美拉德反应”。肉里含有氨基酸、糖,肉为什么越炖越香?红烧肉为什么要蒸透?油炸的肉为什么增香?烧烤的肉为什么更香?都是因为“美拉德反应”。烘烤的食品为什么比蒸煮的食品香?因为烘烤的温度更高,“美拉德反应”产生的香味更浓。街上的烤红薯为什么会吸引住你的脚步?因为“美拉德反应”,不过红薯含氨基酸少,还有糖受热后的焦糖反应。      “美拉德反应”也有温度限制,掌握不好火候,会产生苯并芘、杂环胺,这是致癌物。科学总是有它的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