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加热器厂家:食品,也是先污染后治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23:46:10
杨青平.食品,也是先污染后治理[N]. 大河健康报,2011-05-03(01).         环境,先污染后治理。食品,竟然也是先污染后治理。似乎不可思议。发展之初完全可以不污染的嘛!却原来,宏观历史的发展,总是事前者迷,事后者清。正如微观历史之“当事者迷,旁观者清”。  环境污染,是工业化的副作用。工业化始于250年前的英国。中国的工业化始于150年前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的洋务运动,那时中国的江河跑着英国的火轮船,疾如烈马,朝发夕至。曾国藩欲“师夷之长技以自强”。他忘不了年轻时进京赶考,赶着骡车走了一个多月,在河南周家口住宿的那晚还写了一封家书寄了回去。曾国藩之后代代不乏“工业救国”的理想者、实践者,但成效甚微。新中国成立以后,从“超英赶美”的大跃进,到描绘“四个现代化”蓝图,工业化深入人心,司空见惯的宣传画里,总会有矗立的烟囱,冒着缭绕的烟雾。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哦,那就是工业化。那个时候,没有环境污染、环境保护这两个名词。2003年,确立“科学发展观”,此为分水岭。此前,保护环境的呼声彼伏此起,终于形成上下共识、全民共识。此后,人与自然、工业与环境和谐发展。  食品污染,也是工业化的副作用。中国几千年都没有解决吃饭问题,饥不择食,所以对市场的食品从不挑剔。正如俗话所说:“眼不见为净”;“不干不净吃了没病”。30年前,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大包干建立首功,接着,工业化再立新功。1978年以前,全国粮食年产量在6000亿斤以下徘徊;1984年,全国粮食年产量突破8000亿斤,这可视为大包干之功;1996年,全国粮食年产量突破1万亿斤,2010年接近1万1千亿斤,这可视为工业化之功。大包干之功就是调动农民种田积极性;工业化之功则是为农业提供农资(机械、柴油、电力、化肥、农药、薄膜)及农资补贴,良种及良种补贴,以及种粮补贴。工业化不仅带动农业,更带动食品工业和餐饮业,这在任何工业化国家都是庞大的产业,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不做饭了。食品工业和餐饮业,要满足色香味、保质保鲜、加工工艺等等要求,所以离不开添加剂。武大郎的炊饼、山东的煎饼、新疆的馕不需要添加剂,但是都不可以工厂化生产。工厂化食品的每一种添加剂都有限量,但是食品工业和餐饮业的从业者为了趋利,可能滥用食品添加剂,甚至添加非法添加物,这可视为食品污染。这种现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引发全民之忧之怨。像环境污染一样,需要治理,刻不容缓。  中国的工业化晚于西方发达国家,环境污染、食品污染也晚于发达国家。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工业化建设的时候,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污染已经暴露出来,产生了“酸雨”、“温室效应”等新名词。不仅如此,还有更严重的污染。化学工业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滴滴涕(英文缩写DDT音译)、六六六(分子式中含6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6个氯原子),这两种农药可以杀灭一切昆虫,使农作物产量成倍提高。现在人人皆知滴滴涕、六六六对环境的危害,但在当时所有科学家都在赞美滴滴涕、六六六,滴滴涕的发明者还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1962年,美国一位不擅长科研却擅长写作的女生物学家出版了一本书,叫《寂静的春天》,文笔优美,通俗易懂,读来振聋发聩,石破天惊,连续几年畅销不衰。作者虚构了一个旅游小镇,突然在一个春天里变得一片寂静,没有了鸟语虫鸣。原来,滴滴涕、六六六杀灭了一切昆虫,毒死了所有鸟类。此书引起巨大反响,让人们恍然大悟,从而改变了世界的观念,改变了历史的进程。1968年,数十位顶尖科学家受此书影响,组织起来研究环境问题。1970年,更多科学家参加“公害问题座谈会”。1972年,联合国召开环境大会,发表《人类环境宣言》。1980年以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自然环境得到根本好转。此时,中国开始加快工业化步伐。  西方工业化国家食品污染的发现和治理,早于环境污染的发现和治理,但在环境根本好转以后,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更加严格。早在1938年,美国就颁布了《食品安全法》。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在外用餐,90%的食品开支用于工厂化食品和快餐食品,这样的消费习惯推动了食品工业和快餐业的大发展,大发展之中,问题层出不穷,于是,1983年美国国会又通过《食品添加剂修正案》。食品工业和快餐业的发展在继续,新的问题也在继续产生,2010年年底,美国国会重新修订过去的法案,通过了食品安全新法案。  中外历史,趋向相同:工业化必须在保护环境、保证食品安全的轨道上发展,“先发展,后治理”的阶段已经过去,“治理好,再发展”的阶段已经开始。这是人心所向:宁要环境,不要工业;宁要安全,不要饱腹。人心所向,就是历史的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