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官网:政府不应成为“沉没声音”障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20:48:53

   在众声喧哗中,尽可能打捞那些沉没的声音,是社会管理者应尽之责。以政府之力,维护弱势人群的表达权,使他们的利益能够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渠道正常表达,这是共建共享的应有之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能让“说话”、“发声”不仅是表达诉求的基本手段,更成为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重要环节,成为社会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

 

   正如人民日报《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文中所说,深沉的声音需要管理者去打捞,为什么要去打捞呢?因为这些深沉的声音没有传声筒,没有媒介传达到执政者的耳朵里,甚至有些地方执政者把这些声音当做噪音故意屏蔽掉。特别是弱势人群遇到需要维护自己的权益,需要把自己的声音传达给管理者时,往往需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当地管理者不听不管,有的地方政府还要压制这些群众的声音以免影响了政府形象,这些被压制的声音,久而久之就会爆发,例如文中所提的儿子车祸致残,云南父亲欲法院“自爆”走上极端维权之路;幼女身患绝症,湖北母亲参与“跪行救女”网络炒作等等。有的群体只能作出所谓的“越级上访”的举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的群众为此付出“血的代价”。不听和压制广大群众的声音最后只能激化地方政府和群众的矛盾。

 

    造成现在这种现在“下情不能上达”的原因,一个是群众监督政府体制的不完善,群众的表达权被有些地方政府所限制。另一个是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的官僚作风严重,不把老百姓当回事,如近期吉林一个环保局长说“领导就得骑马坐轿,老百姓想要公平?臭不要脸!”。就是“臭不要脸”这个四个字,把群众拦在某些地方政府的衙门之外,使得有些弱势群众不得不做出封建社会才有的拦轿告御状,在衙门前下跪的举动来。这不仅仅是什么损坏政府形象的问题,而是在群众和百姓之间建起了高墙,让鱼离开了水。中央政府一直强调要以人为本,估计有些官员把这句话当成耳旁风了。

 

   正如文中所说的,“无效的表达,不是没有表达,更不是不愿表达”,而这些表达需要制度和法律来真正的维护,政府更不应该成为群众表达的障碍。“广州市领导公开接访,市民带上铺盖卷、排队3天,就是为了能跟领导“说上话”;首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公开自己手机号,却因每天上千个电话、上千条短信被迫关机”。群众还是很愿意和政府去说一说心里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