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纳米硅溶胶:国人为何要“背井离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6:42:08
 国人为何要“背井离乡”?

    一不小心从网上发现这些电视荧屏上的熟悉“名人”已不再是“大陆同胞”了:李连杰、巩俐移民新加坡,斯琴高娃是瑞士华人,张铁林是英国人,杨澜、陈红、刘亦菲、王姬、宁静、蒋雯丽、顾长卫、陈冲是拥有美国国籍的曾经中国人,还有些甚至称不上“移”,葛优、郎朗、李云迪、章子怡、胡军、汤唯等摇身一变成为“中国·香港”人。这些露脸多的人仅仅是移民中的小部分,想想他们的摇钱树应该在中国才对,大陆有那么大的市场,那么多的支持者,为什么要移民?只是换个护照本而已吗?

 

    移民与爱国有没有必然联系?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中国正在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移民输出国家,并且移民中以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为主;国务院侨办又宣布,中国外海侨胞的数量已超过4500万。

 

    再看看美国国土安全部2010年公布的2009年移民年鉴,从2000年到2009年,共有349,450中国人成为美国公民。加入美国国籍的前提是必须先获得美国的永久居留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绿卡”。 从1980年至2009年这30年间,共有110万4669名中国人获得了美国绿卡。这仅仅是从美国一个国家的数据,还有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热门的移民国家没包括在内。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才、资金、技术的流动是合情合理的正常现象,进进出出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然而问题是,不仅是国人自己盲目乐观,认为中国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国家,在惊人的GDP面前,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觉得中国经济发展最快,市场需求庞大,商机诱人,赚钱迅速而容易,应该是人才、资金、技术源源不断往中国涌流,但为什么结果是身为中国人还拼命带着钱往外跑呢?

 

    抱着强烈爱国主义和颇具民族精神的人认为新富阶层的移民是“数典忘祖”“为富不仁”、“贪财避责”,他们忘却了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忘记了感谢祖国、感谢中央的富民政策,忘记了给他们带来财富的廉价的中国劳动力。笔者禁不住想提醒一句:试图用道德来感化富人,先别忘了道德是如何产生作用的。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当你用高尚的道德来干涉别人的自由时,别忘了自身的不道德。

 

    “迁徙自由”是人身自由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别人移民的自由我们不能够妄加评断,爱国与不爱国不能从表面上做文章。更何况,有些人移民并不代表他“不爱国”,“没有责任担当”。如李连杰,创办壹基金并让它成为全球一流的公益性组织,致力于帮助解决教育、医疗、环境等政府都头疼的与民生最关切的社会问题,问及他移民新加坡的最大理由,其中之一便是“想给孩子找一个学习的地方,一个他们能接受中英文文化教育的地方,一个我可以去做事又不用担心他们的地方。”

 

    想移民的只有精英吗?

 

    在晚清中国首富为什么想移民美国?一文中,我们看到生活在封建专制体制下的伍秉鉴是因为传统社会的“士、农、工、商”不平等的等级划分,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口袋有钱但命运却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下,官员可以随意搬弄出若干冠冕堂皇的理由让商人缴税、捐献,有时甚至是明目张胆的敲诈勒索。但眼下的中国早已非当日之中国了?国民生产总值在可预见的将来就要超过当今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中国已不再是积贫积弱的“东亚病夫”,中国是未来世界“负责任”的大国,如此的美好前景,为什么留不住比正常人更聪明更理性的“精英”?

 

    “移民对于我们而言,只是一种投资。”不断增长的带着资金离开的投资移民是人们对中国现状的一种应对,日益增长的劳资纠纷,廉价劳动力时代终结的若隐若现,本质上应代表工人利益的工会的改革提上日程,民众对公正社会和有尊严地生活的强烈要求,所有情况不得不让一些有钱人和私营企业家重新考虑自身的出路。另外,在明规矩和“潜规则”、权力与关系错综复杂,市场经济体系并不是很完善的中国,“合法经营”的企业如何做强做大?那些已经小有成就的企业主如何面对曾经苦心经营的关系网,心安理得地谋发展?移民是他们综合理性的选择。

 

    北京买房,不如移民美国!移民中介公司的广告吸引眼球,很有创意,但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在大城市奋斗着的精英的巨大生活压力。表面上在大城市中你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但当你算算,你任劳任怨工作、省吃俭用生活,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才够换来刚好过活的一个狭小天地,谁还会对“明天更美好”抱有希望,因为明天,就算是明天的明天,你过的还是蝼蚁般的生活。虽然做牛做马“奴隶式”地工作是自己生活的需要,没有人强迫,为国家的GDP保持高速增长做出了伟大贡献也只是附带产出,我们毫无怨言地生活,但等你还未来得及享受劳动成果,七十年的产权宣告了劳动人民世代劳动的光荣,你的生活,就是你后代的生活,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对于这种毫无希望地苟活,你还会默默地容忍多久呢!

 

    一位用心良苦的母亲的心声“投资移民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女儿能够获得国际教育,我们不想让女儿在国内挤独木桥。”面对着中国教育体制的僵化、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性、大学教育的浓厚功利色彩,对于教育这种足以影响到个人一生的至关重要的事情上,家长凭什么将子女的前途寄托在一个自己根本就不信任体制之下。

 

    6月10日,官方的《环球》杂志与新浪网联合进行调查,截至11日19时,7000余名受调查者中有移民意向的高达88.2%。还有人观察得出结论说,“在中国,现在年薪十二万以上的人士,几乎全部都想移民。”乍一听,觉得这个数字有点耸人听闻,但冷静思考一下现实情况,笔者觉得这个数据不是放大了,而是缩小了。

 

    想想在中国,如果你跟一个农民工讲:在国外,体力劳动赚的钱比坐办公室赚的还多;如果你跟矿工讲:国外的矿工可是高危职业,除了极高的工资之外,还有明确的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发生矿难的可能性比中国少得多;如果你跟一个大学毕业生讲:国外考公务员绝对是冷门,用不着被挤得“头破血流”;如果你跟耕作的农民讲:国外不但不收农业税,还有各种各样的政府鼓励措施和补贴措施……,你再追问他们:你愿不愿意生活在这样的国家之下?我想,答案已经在人们心中了。将那些十二万年薪以下的人也考虑进来,让他们知道在外面的世界中,人的生活原本可以多么美好——食品安全基本是有人把关的,工作是不用呕心沥血的,生病医疗是有保障的,考大学是与户口无关的,公务员的职位并不是人人都想抢着占的……,也许,只要情况允许,大多数连身无分文都想“移民”,或者说,越是底层的人越应该想移民,因为他们面临的“不公”和残酷的现实足以超过年薪有十二万的人了。

 

    还有一个更值得人们警醒的移民是那些有不可告人目的的“叛逃者”——那些在位的时候是精英,下马变成贪官的“裸官”及其有关系之人。细数一下已经被披露的贪官: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原行长余振东、福建省工商局原局长周金伙、河南烟草专卖局原局长蒋基芳、厦门市原副市长蓝甫、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杨秀珠、贵州省原交通厅长卢万里、黑龙江省石油公司原总经理刘佐卿、原云南省委书记、中国国家电力公司党组书记高严,这仅仅是冰山的一角。他们通过滥用职权审批项目收取回扣、接受贿赂、将政府开支公饱私囊、土地开发买卖、城市建设工程经费等等大肆敛财,并且在位时就已经想好了完全的退路,一面将配偶子女移居国外,一面继续留在国内当“公仆”吸金,一旦有风吹草动,便立马抽身出逃。这种人也算移民一族,但他们断然没有移民自由和迁徙的权利。

 

    留住精英,关键是要留住他们的心

 

    精英移民一定带来损失吗?有人认为对“精英移民”下“人才两失”结论太早,在中国大陆之前,中国台湾和新加坡、韩国甚至是一些发达国家,也曾出现过精英外流的移民潮,但是,后来通过“人才流转”反而又大为获益。笔者觉得中国“精英往外移民”,结果肯定是“人才两失”。据统计,仅仅加拿大一地,在短时间里,就有投资移民带入23亿加元资金之巨。有些 “精英移民”并没有给国家带来严重冲击,完全是由于后来采取的“人才流转”措施及时和有效才挽回了“流失”的损失。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前段时间,中央提出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至少我们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人才强国”战略这个口号已经唱响了多年,面对当紧迫的形势我们希望“规划纲要”不仅仅从前口号的更新和重复,国家和政府还应有具体的政策和实际的行动。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但改革的进程有没有可以预期的范围和时刻表?如何抚慰人民恐惧和不安的情绪?如何从机制的建立上获得人民对政府持续的信任?《纲要》中政府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民心所向,是国家凝聚力最根本的来源。当官员们一边跟着别人念叨着“为人民服务”,而私底下满脑子装下的只有个人的私利,例如上面讲到的那些采取的“狡兔三窟”战略的官员,其在位时就已经将子女和配偶千方百计送到国外移居,并将非法取得的黑色收入通过他人的账户转移海外。“一人当官,全家升天”,劳动人民辛苦几辈子的成果等于贪官光动手批几个条子,这样糟蹋人民赋予的权力,对社会造成的损失,对破坏政府形象的破坏,对国民士气的打击,就算有再多的遮掩,再多的政治宣传,恐怕也挽不回人民对国家的信任,对民族前途的信心。

 

    2009年9月,中纪委十七届四次全会首次提出要加强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公职人员管理。近日中央颁布的《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干部应该报告本人因私出国(境)的情况;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的情况;配偶、子女在国(境)外从业的情况和职务情况。虽然这是官员公示财产制度向前迈进的一步,但跟“阳光政府”的要求差距还很大。何谓阳光政府?就是指没有暗箱,没有见不得光的行为,政府的所作所为都在舆论和公众的监督之下。如果只是向上级组织报告,而没有人民群众的监督,“阳光政府”也就无从谈起,最多只不过是在“党政”的屋子里,打开了一盏日光灯,上级有关灯和开灯的权利,置于屋子外边的人,屋里是明是暗不得而知。“为政者,必先正也”,只有当权力的行使遇到了公众监督的边界,政者才能真正做到“正”,民众也才能放心地将权力交给政府代表。

 

    对民生的关注已经被提上日程,但人们依然生活在防不胜防的恶劣环境中。被严重污染的空气、江河湖泊,每年春天肆虐的“滚滚红尘”,地沟油、苏丹红、三聚氰胺、无数道不出名字的化学添加剂、农药残留厚重的瓜果蔬菜,说中国人百毒不侵不知道是自我调侃还是真实讽刺。对于那些经常关注央视《每周质量报告》、食品安全的来说,只能对健康地生活感到绝望!除非不食人间烟火,要么你就必然处在危险境地中。当人民连基本的生活质量都不能保证,每天呼吸“废气”、吃着不但是“垃圾”还是有毒“垃圾”食物,有尊严地活着除了是共同的“美好幻想”还能是别的什么?

 

    人们都希望自己的人身和财产权利得到保障,追求“免于恐惧”的自由和安全感,人性使然。当普遍的不安笼罩着中国,当连上幼儿园的孩子都成为社会报复的对象,当人们连基本的居住权力也被高房价、被强制拆迁的人剥夺时,能走的不走为上?难道留下任人宰割。人们向往居住在公正平等的社会,那里制度公开透明,司法公平公正,教育权利平等,医疗、养老、生育、失业都有保障,那里的人们不需要担心“被强制拆迁”、“被精神病”、“被维稳”,那里公民权利从来不需要向“国家权力”低头,那里国家永远是“人民当家作主”,政府只是“代表”——权力的被委托行使者。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说得太赤裸,有点过,一直被我们当成道德教育的反面教材。但是连自己都不为自己着想,还能够奢望能得到其他人的关心和保护吗?每个移民的人都有自己移民的理由,享受优美的环境、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寻找公平创业机会、获得人的尊严和权利、实现人生理想……虽然对幸福的定义不同,但没有人拥有阻止别人追求自身幸福的步伐。但如果真的如上面的调查所显示的,一个国家的大部分人都想移民,这个国家的政府应该是要进行深刻反省并进行检讨的。在民众失去了对国家的身份认同,并且不能肯定现有政府作为的情况下,政府的合法性就岌岌可危。要想留住精英,实现“人才强国”,除了国家自身做出改变,赢得人心,重新凝聚人民的力量,恐怕找不到第二条有效的途径。

 

    正在崛起的中国并没有真正强大,最多只能算个身体机能紊乱不协调的“虚胖”巨人,如果缺乏了能让中国真正“强壮”的“人才”所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她最终的命运可能是由于不堪庞大“躯壳”的重负衰竭而死。尽管我们已经认识到精英流失可能带来的后果,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我们应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怎样让留住国内的人才,让已经出走的精英还可能走回来,甚至是吸引国外人才以“中国为家”。软实力的提升是可行的实现途径,国家必须在政治体制的设计、对公民权利尊重和保护的态度和做法上、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上对人们具有吸引力,人们的心才会真正愿意为她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