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退税代理:诺奖得主诊脉中国经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6:06:04

特别报道:诺奖得主诊脉中国经济

                             2011-05-19

       

 

    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国经济表现惊人。然而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收入差距过大、社会保障不足、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更为紧迫的是,劳动力供给直线下降,以往的国际比较优势不再,工资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随之下降。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将向何处去?无疑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问题。为此,本报特邀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劳动力市场研究的权威学者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教授访问中国,在北、上、广、深四个中国一线城市与中国学者、企业家展开了深入讨论,共商中国经济的发展之道。



    ●诺奖得主把脉中国经济

    中国社会已经是一个老龄化社会,这是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背景。所谓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的转变,也是基于这个背景。那么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到底存在哪些变化,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又会造成哪些结果?对此,皮萨里德斯教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教授在北京做了深入研讨。

    老龄化社会必然带来社会福利要如何展开等相关问题,但是当前中国必须在相对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建立健全社会福利。社会福利和经济发展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十二五”规划中又有哪些调整值得注意?在上海,皮萨里德斯与中国学者给出了他们的思考。

    制造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是在过去三十年间支撑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支柱,广东省无疑是最好的范例。作为中国制造业的核心地带,广东也有着发达的城市带。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广东已经成为了中国人口第一大省,这充分说明了广东在吸纳劳动力方面的强大能力。但是随着国内宏观经济背景的变化,人口红利的消失,通货膨胀的压力进一步增加,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需要作出相应产业和发展战略的调整。皮萨里德斯教授特意来到广州、深圳,和中国学者就相关问题做了探讨。



    ●劳动力优势不再 如何转身

    在中国社会日益老龄化,未富先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时候,中国经济宏观和微观层面都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皮萨里德斯教授与中国学者和企业家就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展开了对话。



    ●皮萨里德斯的中国之行

    皮萨里德斯教授是一位低调的人,直到这次他来到中国,人们才知道,他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准中国女婿,因为他有一位中国未婚妻。英文名叫做Rachel的魏莉华女士出生于成都,但6岁的时候就随父母迁移去了香港,并在那里成长、学习,后来她去了欧美留学,在英国,她和现在的未婚夫皮萨里德斯教授相识并最终相爱。

    “教授真是一个非常儒雅的人。”这是整个中国之行过程中,听到的最多的对于皮萨里德斯教授个人的评价。他所到之处,无数人被其风度和修养所折服。在留下足迹的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所城市。他的一言一行,各种点点滴滴的细节,无不体现出其友善和随和。“他是一个很纯粹的学者。”这是在西方媒体上许多人对于皮萨里德斯的评价。而且,关于他的资料也非常纯粹,很难寻找到一些争议事件或者花边新闻。

    此次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国行活动中,每一场活动,主办方都安排了现场互动环节,我们实录下皮萨里德斯教授和嘉宾与现场观众的精彩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