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都是谁的错 b站:概念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1 00:18:03
一、         概念图基础知识
(一)概念图的定义
概念图(concept map)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概念图的理论基础是Ausubel的学习理论。知识的构建是通过已有的概念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开始的。学习就是建立一个概念网络,不断地向网络增添新内容。为了使学习有意义,学习者个体必须把新知识和学过的概念联系起来。Ausubel的先行组织者主张用一幅大的图画,首先呈现最笼统的概念,然后逐渐展现细节和具体的东西。
概念图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奈儿大学诺瓦克(Joseph D.Novak)教授等人提出。概念图是用来阐述(表征)、组织和管理知识的一种工具,它通常是以综合、分层的形式表示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空间网络结构图。概念图又可细分为概念构图(concept mapping)和概念地图(concept maps)。前者注重概念图制作的具体过程,后者注重概念图制作的最后结果。现在一般把概念构图和概念地图统称为概念图而不加于严格的区别。
(二)概念图的图表结构和特征
概念图的结构主要由节点(结点)、连线和连接词三个部分组成。节点是指置于圆圈或者方框中(也可以不置于其中)的概念,可以由几何图形、图案、文字等表示。连线用来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既可以是单向的联系,也可以是双向的联系或者无方向;位于上层的概念可以分出多个知识分支,形成纵向联系,而不同知识领域或者分支之间概念的连线就是横向联系。连接词是指放在连线上的两个概念之间形成命题的联系词。
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是概念图的四个图表特征。概念通常用专有名词或符号进行标记;命题是对事物现象、结构和规则的陈述,在概念图中,命题是两个概念之间通过某个连接词而形成的意义关系;交叉连接表示不同知识领域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层级结构是概念的展现方式,一般情况下,是一般、最概括的概念置于概念图的最上层,从属的概念安排在下面。某一领域的知识还可以考虑通过超级链接提供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背景知识。
(三)绘制概念图的方法
概念图的绘制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可以采用徒手方式绘制,即“纸+笔”模式;二是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即“鼠标+键盘”模式。
1、“纸+笔”模式
材料只需要几张纸和不同颜色的笔。先把主题概念(可以是关键字或者图像)画在纸的中央;然后在“主题概念”的下面考虑“次主题”,在“次主题”后罗列更为细节的要点;充实概念图,把说明概念的具体例子放在概念旁边;修正和完善概念图。
2、“鼠标+键盘”模式
现代教学中,由于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从而在很多方面取代了“纸+笔”模式。在绘制概念图时,计算机也以它操作快捷、图像形式多样和容量大的特点显示了它的优势。针对概念图的特点,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制作概念图的软件,如Inspiration、MindManager、Kidspiration等,这些软件互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图1  用Mindmanager绘制的本文的概念图
(四)概念图用于教学的优势
根据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左大脑负责逻辑、词汇、数字,而右大脑负责抽象思维、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利用概念图可以充分激发我们使用大脑的左右两个部分,因为我们在创作概念图的时候,不但需要摘取语句中的关键知识点,而且还使用颜色、形状、图案和想象力,这样就使用了我们的视觉感官。通过使用概念图,学生不再被动地去设法记下老师的每句话和阅读一串串长长的句子,而是积极地对关键字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对知识进行系统化,并和老师积极进行对话。它会自动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它会使教师的教案不仅不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变得相对僵硬,反而会更有弹性,更容易更改;因为概念图只需要把相关的材料以非常清晰和容易记忆的形式提出来,因此学生倾向于在考试中获取更好的成绩。
二、概念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
(一)概念图有助于教师的教学
1、  辅助教学设计
可以利用概念图来归纳整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也可以充分运用概念图在集体备课中共同讨论,完成教学设计。
备课是完成课堂教学的必备步骤,通过备课,可以预知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可以准备教具、预设练习,并且前瞻性地预定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提高的备课效果呢?除了通常的我们自己研究教材、教学大纲,查阅相关资料外,教师之间的讨论也是提高备课效果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做到集思广益,更能通过互相的质疑来使自己的教学预想更趋成熟、合理。然而在实际的教师集体备课过程中由于缺少及时有效的记录和整理,集体讨论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大家围绕讨论内容展开话题时,由一位老师利用概念图软件记录下备课的过程,然后进行整理,最后复制给各位老师,这样大家就能得到一份凝聚集体智慧的教学设计了。图2就是在一次集体备课中讨论“线段的大小比较”的教学时最终绘制的概念图。
1、  展示教学内容
传统的展示教学内容方法都是通过板书设计罗列条款,这种方式不形象,容易使学生疲劳,也不容易直观地发现知识内容间的关系。概念图则不然,它是教师对知识理解过程的可视化,学生既能直观地看到概念,又能了解到教师的思维过程。
例如“分数的加法”,按照我们传统的教学习惯,“板书”内容是大纲形式的,如图3所示,是关于“分数加法”的典型板书形式,用这种大纲形式展示“教学内容”的弊端在于不利于学生学习观察,他们往往能够照猫画虎的完成运算,但是不能真正的理解两种情况下运算的异同点,因此为了能够掌握这种运算,唯一的方法就是大量的反复的机械的练习,势必造成负担过重。如图4是用概念图展示的教学内容,图中不仅显示出分数加法的运算过程,而且鲜明的比较了不同种情况——分母相同和分母不同——运算方法的异同,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运用法则。
图4 “分数的加法”的概念图展示
另外,在每一章教学内容结束后,教师也可以利用概念图制作本章的重点摘要回顾或者知识点的小结,来帮助学生整理概念和回忆所学习过的重要概念以及概念间的关系。如图5所示。
图5 长方体的再认识知识点小结
在数学复习课中使用Inspiration软件(又称"脑图"或"概念图"。)能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归纳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  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方法,但是教师以前都没有反思工具。通过对概念图的制作、修改、反思和再设计的往复循环,教师可以更加清晰地梳理教学内容间的关系,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经验。
(二)概念图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1、  记录课堂笔记
学生在做课堂笔记时,可以采用概念图式的方式。在以往的课堂学习中,学生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记笔记,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不容易记忆。采用概念图的方式记笔记,不仅可以让学生腾出时间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由于采用图和线的网状结构,更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使课堂学习效果增加。
2、  梳理知识结构
学生在归纳总结知识时,也可以采用概念图的方式。众所周知,学习知识不能仅靠单一的死记硬背,更多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灵活掌握,所以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非常重要。概念图的使用会使这样的归纳总结变得简单而且有趣,学生通过借助概念图能在大脑中清晰的展现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新旧知识间的关系,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强记忆,更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图6就是一位同学在学习列方程解一元一次应用题后利用Mindmaneger所归纳的本节的重点知识。通过这样一张图,学生自己就能非常清楚本节所要掌握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以及几种常规应用题中所要用到的等量关系。
图6 列方程解应用题知识小结
1、  学生小组讨论
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是开展非常普遍的一种学习方式,然而也同样会出现我们前面所说的辅助教学设计中讨论所出现的问题,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学效果不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要想改变这样的情况,只有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讨论的中心话题上来,这正是概念图所能解决的问题。同时利用适合的软件,还可以即时的记录下讨论的结果,体现集体思维的成果。
(三)概念图有助于师生交流
在应用概念图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天赋。在进行概念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作积极正面的引导,并指导和回答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师生间可以比较自由的交流和沟通,所以可以让学生有更大的发挥自我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各自的学习计划从而做出合理的安排。如果师生共同制作概念图,可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但能“教学相长”,使学生深刻理解学习内容,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关于概念图应用的几点思考
通过使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空间智能。所以我们认为将概念图引入教学,是为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另外这一在西方中小学科学教育中广泛采用的策略,必须结合我国学生的实际和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的现状,加以研究、探索。
1、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合画概念图。概念图可以为课程勾勒出框架,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可以表达和展示知识,可以促进师生交流等等,但有些时候在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时,并不需要概念图的参与。
2、概念图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应该是逐渐养成的。所以不要过分的要求学生,要学会逐步养成这样的思维方式,除了学习,其他的事务也可以用概念图的方式来清晰表达,将这种思维方式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3、概念图成为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的一种方式。在学科渗透上概念图成为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将信息技术和学科结合起来,现在有很多软件可以进行概念图的绘制,在概念图的修改和增删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和学生可以将绘制好的思维导图通过各种平台进行展示和发布,例如课堂、网络等,这不仅提升了师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学科知识的理解和交流,促进了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