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同人之乌拉那拉:人究竟活到多少岁才算尽享天年(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4:38:00

 

 

  与疾病和平共处,带病照样可延年

  疾病并不是长寿的绊脚石,只要与疾病和平共处,慢慢调养自己的身体,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你身体里的正气就会把带来疾病的邪气打得落荒而逃。退一步讲,即使疾病一直存在,只要它没有肆意干涉你的生活,带病延年,你同样可以长寿。

  一位朋友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他有一个舅舅,在50多岁时查出了癌症,当时医生已经下了定论,说他最多只剩下几个月的寿命。多数人知道这个消息都会痛不欲生,每天精神委靡,可这个舅舅却不这样。他心想:反正我就剩下这么几个月了,辛辛苦苦了大半辈子,现在该好好享受享受了,于是该吃吃,该喝喝,还到处游山玩水。结果,医生的预言不但没有实现,反而优哉游哉地活到了85岁。

  这件事给了我极大的触动,它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疾病并不是长寿的绊脚石,并由此引发了我对“带病延年”这个概念的思考。“带病延年”是由清代医学家王孟英提出来的,出自《王孟英医案》。书中认为:患了慢性病(痼疾)很难治愈,只能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病情,所以王孟英用“带病延年”救助患者。今天,这句话可以被我们推而广之,作为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

  那么,让我们回过头来想一下,为什么带病也可以长寿呢?

  首先,带病者知道自己身体上的弱点,因此奉行“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道理,经常学习养生知识,善于休养生息、积蓄力量。比如做健身锻炼,他们不会像健康者那样自恃强壮而一曝十寒,而是持之以恒进行适当的锻炼。又如饮食调养,带病者因没有“本钱”放纵自己,常吃得谨慎、科学,不敢像强壮者那样敞开肚皮无所顾忌地胡吃海塞,因而不会导致体内垃圾堆积、脂肪过剩。带病延年者胜在时有远虑,对于身体,他们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长期坚持下来,这些“零存”的健康就成为“整取”的长寿了。

  另外,带病者一般体质不好,这使他们领悟到了“巧者有余、拙者不足”的道理,因而善于以“巧”取胜。他们一般不争强好胜,不做力不从心的事。一遇冷热气候,“病身最觉风霜早”,他们能及时防范,因而活得从容、仔细、不急不躁,这样,能量代谢便相对缓慢,自然节约了“能源”,使有限的生命得以“细水长流”。

  所以说,疾病来袭时不要害怕、哭泣,否则你首先就被自己打倒了。只要与疾病和平共处,慢慢调养自己的身体,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你身体里的正气就会把带来疾病的邪气打得落荒而逃。退一步讲,即使疾病一直存在,只要它没有肆意干涉你的生活,带病延年,你同样可以长寿。

  73、84,是老年人的“坎”吗

  “73、84,阎王不接自己去。”这是我国民间的一种说法。现实生活中73岁、84岁辞世的老人的确也很多,这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还是一种迷信,或者还是一种规律呢?

  在此次走访过程中,我发现“73、84,阎王不接自己去”这种说法在老人当中流传得非常广泛,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人活到天年的两道坎,老年人只要过了这两道坎,活到100岁就不是什么问题了。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有一种说法认为,人的生命活动有周期性的规律:生命活动高潮和低潮。这个规律以平均7年或8年为一周期,在每一个周期中,生命活动高潮和低潮是交替进行的,一般周期的中间年龄为高潮,而周期的始末为低潮。高潮称为健康稳定年龄,人的免疫能力较强,去世的人就少;低潮称为健康减弱年龄,人的免疫能力较弱,去世的人相对较多。7年的周期为7、14、21、28直至84岁;8年的周期为8、16、24、32至72岁,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各异,“健康减弱”状态持续长短也就不太相同,一般这种减弱状态平均持续一年左右或者更长些,而73和84这两个年龄都超过了古稀之年,人体的免疫能力减弱了,再加上处于生命周期的低潮期,去世的人相对就会多一些。

  我认为,这种说法并没有太多的科学依据。事实上,“73、84,阎王不接自己去”这种说法的出现与我国古代孔子和孟子死亡的年龄有关。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分别为虚岁73和84。因为人们对孔子和孟子十分崇敬,称他们为圣人,而圣人都在这两个年龄死去,平民百姓就更不容易迈过这个“坎”了。在孔孟那个时代,73和84已经是相当高的年龄了,随时都可能去世,因而他们的死是偶然性的,与生命周期的高低潮毫无关系。

  老年人的这种担忧,其实主要是由于惧怕死亡,尤其是上了年纪,更是谈死色变,一旦周围有人在这两个年龄去世,就更加印证了俗语的  “真实性”,加剧了人们的恐惧。要知道,一个人在进入老年期后,各项功能都开始衰老,患多种疾病的几率会逐渐增加,大部分人会患上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肿瘤、营养不良、焦虑、抑郁等疾病。在身体不好的情况下,又担心到了73和84岁时自己挺不过去,就会更加心烦焦虑,进而加重原有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北京电视台做过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在他们开启的30万份死亡人口档案中,73岁和84岁死亡的人数并不突出,近两年这两个年龄死亡的人数还在减少。这也进一步说明73、84岁并不是老人的死亡魔咒。

  因此,对于老年朋友来说,健康最大的“坎”就是自己。不管年龄多大,老人只要调整好心态,保持乐观情绪,广交朋友,懂得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积极乐观等养生之道,什么“坎”都能迈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