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身兵王秦渊免费下载:形而上学的真理是什么样的真理?--学说连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30 00:01:17

形而上学的真理是什么样的真理?

作者:段拥军 更新时间:2010-11-10 来源:作者发布 【字号: 大 中 小】 浏览73次   真理,从形式上看,它是某种断言;从内容上看,它是人们对事物现象中稳定的、必然的、可重复的特性与联系的观念反映。简单的真理诸如:“雪是白的”,“地球是圆的”,“氧气会燃烧”,更为复杂的有惯性原理、几何学原理等等。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确定的测量尺度、观察范围和观察条件而言的。说地球或者苹果是圆的,那一定是相对于“圆形”这个尺度及其观念而言,没有圆形这个尺度及其观念,地球或者苹果是否是圆的,人们是不能做出判断的。“水加热到100度就会沸腾”,这个判断是众所周知真理,但要使这个判断成为确定不移的事实,首先要有摄氏温度计这个测量尺度,其次要有常压环境,再次必须要有沸腾标准或者说人们应对何谓沸腾达成共识。如此,“水加热到100度就会沸腾”这一断言才会成为真理。  如果不是常压环境,如果不是用摄氏温度计进行测量,如果人们对什么是沸腾尚有疑问,这一真理就不会产生。科学与常识的真理均如此,它们总是相对于确定的条件尺度范围表现出的对象特性的稳定性、必然性和可重复性。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  与科学、常识的真理不同,形而上学(研究世界本原或本性问题的本体论哲学理论)研究的往往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比如形而上学所谓“物质是永恒运动的”就是这样的真理。由于“物质”这个范畴实际指称各种各样的具体对象,而这些对象中一些是运动的,另一些则是静止的,因此“物质是永恒运动的”这个断言实际上并不确切。可是,教科书这样解释这一真理判断的确定性:一座房子相对于地面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我们可以说它是静止的;但相对于月球或太阳来说,它依在不着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而运动着。同时,构成这座房子的建筑材料的原子分子也在不停的运动着(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哲学教科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2月版,第42页)。这种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判断与上述相对的有条件的真理判断或者断言显然不同。  通常,人们做出的任何判断或者断言,都以确定的观察对象、观察条件、观察范围和测量尺度为前提的。人们判定某个房子是静止或是运动的,首先观察的对象一定是确定的:是房子就不是桌子或建筑房子的砖头,是这一栋房子就不是那一栋房子;其次,人们必须对什么是“运动”有统一的理解,如它表示位置的移动而不是某种其他的变化等等;再次,要有确定的参照系;最后,还要有具体的“运动”测量尺度。  假若我们观察某一栋房子,以房子所处的地面为参照系,以米为测量尺度,以0.1米以上的位移作为运动的标准,那么一般而言,人们是会得出“房子是静止而非运动的”结论的。因为这一结论,既可以得到经验的证实,又可以重复验证因而不会有太多的争议。至于有人提出,相对于太阳,地球本身存在自传和公转,作为地球表面的物体——房子——必然随之运动,因而房子是永远运动的。这一说法实际上改变了观察研究的参照系,参照物由房子所处的地面,变为太。而当人们说房子虽然不动,但构成房子的建筑材料的分子和原子依然在运动,则不仅改变了参照系,而且改变了的观察对象:由观察宏观物体——房子,变成了观察微观物体——建筑材料的原子分子。  如此这般的观察研究事物,则不仅静止的物体可以说是运动的,运动的物体也可以说是静止的。也就是说,既然你可以通过变换参照系乃至观察对象的方法,来证明物质是永恒运动的,我们亦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证明物质是始终静止的。例如,地球相对于太阳固然是运动的,因为存在着公转和自传。但相对于地面上的人,相对于与地球同步运行的人造卫星来说它又是静止的;太阳相对于银河系以外的参照物固然是运动的,但相对于绕太阳运动的地球和地球上的人而言,它又是静止的;行走的汽车,其后视镜和挡风玻璃,相对于地面当然是运动的,但相对于汽车中的乘客,它又是静止的,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终极意义的真理  形而上学的真理结论,除了是绝对意义的结论以外,它还是终极意义的结论,这一点同科学和常识对事物的认识亦有很不相同。科学或者常识对事物的属性判断乃至因果分析,往往是相对于确定范围的、直接的、有限的判断与分析。比如,我们说剪纸刀的诞生源于发明者的观念,说某一服装样式的诞生源于特定的服装设计理念,并不是说制造剪纸刀的铁,制作服装的面料,也是剪纸刀发明者与服装设计师观念的产物。也不是说剪纸刀的发明观念或服装师的设计理念,可以超出铁或者面料本身物质特性规律的限制。  而是说,在铁或者特定面料已经广泛使用的情况下,在符合铁与特定面料特性规律的范围内,剪纸刀发明者因为有了剪纸刀的制作观念,服装设计师因为有了特定样式服装的设计理念,剪纸刀与特定样式的服装才会在相应的理念指导下被生产和制作出来。换言之,就“剪纸刀”与“特定样式的服装”这两个具体物质对象而言,是发明者或设计师的发明设计观念产生在前,然后才有了相关的制作实践,最后才有这一实践的结果——剪纸刀与特定样式的服装产生。  我们说,先有剪纸刀的发明观念,再有剪纸刀的诞生,这里,并不否认制造剪纸刀的想法、观念最初是来自于人类相关的实践活动,来自于现实事物的某种启发。只是这后一个方面,已经不是“剪纸刀来源于哪里”,而是“剪纸刀的观念”来源于哪里的问题了。如果我们的问题仅仅是剪纸刀是怎样产生的?并不需要进一步追问剪纸刀的发明理念产生于什么地方,那么,答案是非常简单的,剪纸刀产生于剪纸刀发明者的发明理念。如果我们继续追问这一理念又产生于什么地方,应用这种不断上溯寻找终极原因的思维方式持续追问下去,那么,世界上任何事物的产生其原因都可以归咎于宇宙大爆炸。  比如,我们问张三为什么没有找到工作,答曰:因为没有大学文凭;何故没有文凭,答曰中学成绩不好,没有考上;为何成绩不好,因为从小学到中学始终没有进得一所好的学校就读;为何没有进入好的学校?原因是父母收入太低,无力支付好学校的费用;而父母收入低又源于懒惰,不愿从事时间长耗费体力大的工作;懒惰的原因又在于他们家族安贫乐道不求进取的传统,而形成这一传统又与该家族祖祖辈辈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最后,张三找不到工作的原因肯定可以溯及到宇宙大爆炸,甚至更早。  形而上学所谓“世界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还是实践来源于认识”等相关的讨论研究,其论证的基本方法,就是采取上述溯及终极原因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对于认识事物和把握现实毫无意义。在科学研究与生活实践当中,人们寻找的总是事物有限的、相对的、具体的和直接的原因,而不是终极原因。科学揭示的也总是有限的和相对的真理,而非无限的和绝对的真理。关于宏大对象而非具体事物的真理  形而上学热衷于探讨无条件的绝对的归根结底的结论与真理,重要的原因是,形而上学不研究具体可感的事物,而研究抽象总体的事物,不研究人们可以把握和感知的对象,而研究范围无边、内容无限,人们根本无法观察与感知的对象,比如自然、物质、精神等等。所以说,形而上学真理还是关于宏大对象而非具体对象的真理。  正如世界上虽然有“动物”这个概念,人们也能逻辑的把握它的内涵,比如它是“有感觉能自由行走的物质”。然而实际上,从经验和感觉的角度看,世界上并没有“动物”这个抽象对象,也没有一个确定的称之为“动物”东西,有的只是马、牛、鱼、苍蝇、麻雀、大象等具体的东西,“动物”是这一系列东西的简称。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人们并不能将“动物”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认识和把握,这就是为什么生物学辞典上有马、牛、羊、鱼等具体动物的词条,却没有抽象的动物这个词条的原因。不仅如此,从“动物”这个概念及其所指出发,人们得不出任何有实际意义的结论,比如说你能回答动物会飞吗?动物吃人吗?动物跑得快吗?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显然不能。  同样,世界上虽然有物质、实践这样的概念,虽然人们从定义和逻辑上可以把握它们的观念本质,但由于它们是比“动物”的抽象层次更高、涵盖范围更广泛的对象,因而人们同样不能将物质或者实践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研究和具体把握。  物质是无限多的事物的统一名称,实践是人类各种各样目的、方式、衡量标准的活动的统称,人们只能分别而不能整体把握它们。你不能问物质是长的还是短的,活的还是死的;也不能问实践是能动的还是被动的,有目的的还是无目的的;你不能问物质是可感知的还是不可感知的,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你也不能问实践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实践的本质是奉献还是索取,实践的目的是为了金钱还还是为了权力等等问题。因为具体的物质对象不同,具体的感知测量方式不同,人们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有关物质问题的回答就不同;具体的实践方式不同,具体的实践目的各异,衡量实践进步与落后、能动与被动的尺度不同,有关实践问题的回答也就截然不同。这里没有一个绝对的固定不变永远正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