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巴西遭劫:中医基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23:51:16
在目前的求医思维中,普遍存在着这么一个“定论”:西医见效快,中医见效慢;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中医只能治慢性病,只能治疗没有生命危险的轻症,只能是西医无法治疗时无奈的选择。谁愿意把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交给一个治不好病的医生呢?是什么造就了目前中医如此无奈的局面?是中医理论落后?是中医已经被现代科学所逐渐淘汰?还是有别的原因?实际上,在西医传入中国以前,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正是中医承担着维护民族健康的重任,不管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中医都有着切实的疗效,从古人留给我们的医案中可以看到,中医在各种急慢性疾病的治疗时,往往能使病轻者速愈、病重者转安,为什么现在的中医反而变得治不好病了?临床拿不出疗效,这是中医不行还是中医从业者的水平不行?治病效果不好,是中医理论不行还是我们根本就没有在用中医理论治病?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的中医队伍中存在着很多的“伪中医”。他们并没有理解和掌握中医,但却在使用中药治病,在患者眼里,他们是中医师甚至是中医专家。而这些 “伪中医”之所以有市场,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对中医的认识存在这样一个误区:不管你用的是哪一套理论,只要你开的是中药,那你就是中医;而患者只要是吃过中药,不管这个中药是不是按照中医理论配成的,他都会认为是在接受中医治疗。可以这么说,在绝大部分人心目中,中医是一门很玄乎的医学,说得不好听一点,“玄”就是“稀里糊涂”的代名词,什么“阴阳五行”“风寒暑湿”听着就让人犯迷糊,医生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对那些“伪中医”来说,既然大家都不清楚什么是真中医,那我当然就可以浑水摸鱼了。至于凭据嘛,古人不是说过“医者,意也”,这就是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还要什么凭据?至于药嘛,当然要耐心地吃,中医嘛,总要吃个一年半载才会有效的,吃好了,是我本事好,吃不好,那是中医没用。这样一来,中医出现现在的局面就丝毫不值得奇怪了。何曾几时,“中医”又成了江湖游医的金字招牌,什么病不好治就治什么,报纸、电台广告漫天飞,到处都是中医专家、中医权威,打着“祖传中医”或是“祖传秘方”的幌子,大言不惭、信誓旦旦地说“××天治愈乙肝”, "××天攻克白癜风”,甚至肿瘤也不在话下。真若如此,中国为什么离诺贝尔医学奖还那么遥远?为什么中医好骗人呢?就是因为公众对中医不了解、不认识,所以只要编一些“风湿”“血瘀”等名词就能把病人给对付过去了。

  现代中医耳鼻喉科的奠基人干祖望老先生就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让我们来听听:

  现在甚至把捏脊的、刮痧的、甩甩手、按摩脚底、取几个阿是穴针刺一下、祖传秘方等民间疗法,甚至愚弄骗钱的东西,统统贴上一张“中医”的招牌来哄人取巧。更滑稽的是连美容院都爱穿上“中医”的外衣,这种污泥浊水四面八方向中医身上泼来,中医怎能不倒霉?但引以为遗憾和奇怪者,为什么没有人来登高一呼“这都是假的”呢?就是都没有认识真正的中医是怎样的,不知其真,焉别其假。

  游医固然使中医蒙受了不少的不白之冤,然而在所谓的“中医现代化运动”下,中医的精髓正在日益消亡,这怎么不让人悲哀?就是这个“中医现代化”的模式,造就了一大批用中药的医生,在这些用中药的医生(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所谓的中医专家)手中,中医只剩下了西医理论下中药的简单罗列和组合,在这里,我称他们为“用中药的医生”而不是“中医师”,只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治疗疾病,这才能称为中医。而丧失了理论指导的中医就像是一棵被砍了根的树,当然无法焕发生命的活力,也就无法在临床上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于是疗程动辄累月经年,时间一长,在大众的眼中,中医就变成了“慢郎中”。如果你得了感冒或是急性肠胃炎,你会首先想到看中医吗?我想,十个人中会有九个半说不会。为什么说九个半,因为其中一个看中医的同时还会要求配合西药治疗。

  中医只能治慢性病的观念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不是一句话就能改变的,中医成了很多患者在西医无法治疗或疗效不理想后“死马当活马医”的选择,甚至可以说,很多的病家选择中医并不是看中它的疗效,而仅是在西医缺乏好的治疗方案时寻求的一种心理安慰。事实上,中医治疗多数急性病的疗效确实可靠。在这里,我可以讲一些我治疗的病例,事实总是有说服力的。

  我一个朋友的儿子,三岁,体质偏差,经常感冒发烧,一般生病了,都去儿童医院打吊针挂盐水,用些抗生素,有时挂上两三天就好,有时要挂上一个礼拜才会慢慢好。那年夏天因为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家长又担心小孩热坏,因此家里空调开得温度较低,室内外温差较大,一冷一热,小孩自我调节能力差,于是感冒发烧,汗少而不畅。去儿童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开了些抗生素和抗病毒的药,吊了三天盐水后体温有所下降,可到第四天,体温又突然升高,继续用抗生素三四天后,体温仍不下降,并出现胃口减退、精神疲软等症状。于是朋友来向我咨询。详细地问了她儿子的症状后,我说,你不妨试试中药吧。我给我朋友作了如下解释:西医认为发烧是病毒感染引起,那么,你儿子这次生病是否是因为和病毒接触特别多?我朋友说,那当然不是。我说,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病毒以及各种微生物,平时我们并不会被它们感染,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人体是一个活体,它具有免疫和调节的功能,能抵抗外来因素对人体的不利影响,因此,一般情况下微生物不会使人体产生疾病。而当人体免疫力或调节能力下降时,这些微生物才会成为致病因素,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导致疾病的产生。我朋友说,这点我认同,但是当感染已经发生了,杀菌治疗总是对的吧。我说,打个比方,你被人打了一拳,被打的地方出现青紫肿胀疼痛,这个时候你是去治疗受伤的软组织呢?还是去杀打你的人?我朋友说,那当然是治疗受伤的软组织。我说,对感染性疾病也是这样,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就像是打你的人,这些微生物所造成的人体体温调节紊乱就像是你被打后损伤的软组织,因而,我们治疗上应该以恢复人体的体温平衡为出发点,而不是以杀菌、抗病毒为出发点。像你儿子的情况应该是暑热郁在体内,外面又受到空调的冷风刺激,导致汗孔闭塞,人体产生的热量不能通过出汗的方式得到散发,从而引起发热。你前面用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都无法改善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所以效果不好。

  听了我的解释,我朋友最后答应试试中药治疗。于是,我给她开了张方子:香薷5克,银花6克,连翘3克,川朴花6克,白扁豆10克,扁豆花6克,生甘草3克。2帖药吃完,小孩子的体温就恢复正常,只是在早晚或吹风后仍然有几声咳嗽。于是我又给开了一张止咳化痰的方子:半夏6克,紫菀5克,款冬花5克,陈皮5克,桔梗6克,茯苓10克,生甘草3克。又吃了2帖,所有症状全部消失,这时,我朋友才真正相信中医的疗效。

  我还曾亲历过这样一件事。我一位亲戚介绍一位肺脓疡患者来我处看病。他说,其他地方都要求他住院进行支气管镜下冲洗治疗,而且告诉他,这个病要完全恢复最起码要半年时间。由于害怕做支气管镜,他转至我处。我告诉病人,肺脓疡是肺部的化脓性感染,在中医上称为“肺痈”,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就记载了有效的治疗方剂,所以对这种疾病,中医完全可以治疗,而且效果很好。

  我考虑到患者在胸片上已经有液平面出现,这就表明了肺部脓已形成,只要通过药物排脓的方法,使脓液顺利排出体外,疾病自然就会痊愈。于是,我就用《千金方》上的“苇茎汤”(芦根、薏苡仁、冬瓜子、桃仁)为主,略微作了些药物的增减。服至第三天,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服至第五天,患者咳嗽明显增加,并咯出大量的腥臭浊痰,这时患者有些担心,来问我是不是中药压不住,疾病反而厉害起来了?我问他,现在体温怎样?他说,每天自己测量都正常。我接着诊脉,他的脉象已从初诊时的滑数劲急变为现在的软弱平和。于是我对他说,现在咳嗽多、脓痰多是肺部脓液外排的好现象,不需要担心,中药继续吃上五六天痰就会逐渐减少并消失,等痰没了,病也就好了。果然,继续治疗一周后,患者咳嗽明显减少,腥臭浊痰已几乎没有,复查胸片显示液平面消失,仅发现肺纹理增粗。因患者尚有乏力、气急感,我又改用生脉汤(党参、麦冬、五味子)加减给患者调理了一周,肺脓疡就基本治愈了。前后总共治疗三周,未使用任何抗生素。由此可见中医对急重症的治疗还是有独特疗效的。

  从这个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医对疾病的治疗往往是积极、主动的,常常通过调动人体的能动性来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中医理论如果钻透了,那你就会看到其中的智慧和远见,你就会在治疗时毫不犹豫地信任和使用它。如果中医工作者都不相信中医,遇到疾病不敢用中药,或是治病毫无主见,用药毫无依据,那么还有谁相信中医,中医还有什么希望?!

  ……
《走近中医》
了解了中医对病因的研究方法,下面我们就来看中医如何认识环境与疾病的关系——外邪致病。

  首先要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外邪”?从字面意思看,外邪当然就是“外来的邪气”的意思,那什么样的因素可以称为外来的邪气呢?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就要时刻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寒来暑往、四季更替等,同时还会受到各种气象因素的影响,如风、寒、暑、湿、燥、霜、雨、露、雾、雪等,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季节更替和风霜雨露等因素都不会对人体造成疾病,这是因为人体自身的防御和调节体系(正气)可以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而进行变化和适应,使人体能在各种自然环境下维持内在的动态平衡,从而保证机体的健康。比如在夏季人体会通过扩张血管、加快血液循环、增加汗腺分泌等方式来增加人体的散热,而在冬季又会通过收缩血管、减慢血液循环、减少汗腺分泌等方式来抑制人体的散热,通过这种自身调节,人体就能在各种环境温度下维持自身基本恒定的体温。但如果遇到气候反常,如冬季反热,夏季反冷等,或某种气象因素过于强烈,如大风、梅雨、炎夏等,还有气候变化过于急剧,如暴冷暴热等情况,这些异常的自然变化超过了人体正气的防御调节能力,这时就会破坏人体内在的动态平衡,造成疾病的发生。此外,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还有着很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它们种类繁多,特性各异,有些对人体有益,而有些则对人体有害,在正常的自然环境下,各微生物之间也构成一个相对平衡的系统,在种类和数量上都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当气候异常(如冬季过暖),或在某种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如梅雨季节),微生物间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从而出现某一种微生物过度繁殖和生长的状况(如梅雨季节,霉菌就会大量繁殖和生长),当这些过量增长的微生物对人体的影响超过正常人体的防御调节能力时,就会扰乱人体的内在平衡,导致疾病的发生。另外,当人体自身的防御调节能力下降(正气虚弱)时,那些平常正常的气象、气候因素,或是微生物也会乘虚侵袭人体,造成人体内在平衡的破坏,产生各种疾病。这些凡是能对人体自身的动态平衡造成破坏、引起疾病的气候、气象因素及微生物,中医统称为“外邪”。

  在外邪中,气候和微生物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往往是密不可分的,比如我们生活的自然界,在一年之中会出现春、夏、秋、冬的四季更替,不同的季节都有不同的气候特性,如春季多风、夏季多暑热、长夏(即梅雨季节)多湿、秋季多燥、冬季多寒等。这些不同的气候因素,会对人体内在平衡产生不同的影响,如风可引起人体血压波动,寒可引起血管收缩,热可引起血管扩张,燥可引起组织缺水,湿可引起血流缓滞,等等。同时,在不同的气候特征下,微生物也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如春天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夏季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霉菌数量就会大量增加;冬天气候寒冷,微生物数量就会减少等。这些气候因素和微生物因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以风、热(火)、暑、湿、燥、寒为代表的六个综合体,中医把它们称为“六气”。由于人体在和自然的抗争过程中已经逐步适应了自然界的四季更替规律,所以正常情况下,自然界存在的“六气”不会给人体造成疾病,但如果“六气”出现了异常,过于旺盛(如春季风过多过大、夏季过于炎热、长夏过于潮湿 、秋季过于干燥、冬季过于寒冷等),这时就会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这种过于旺盛的“六气”,中医给它命名为“六淫”,有个成语叫“淫雨霏霏”,这个“淫”,就有太多、过量的意思。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看看,这“六淫”引起的疾病到底有什么特点。

  一、风邪

  风为春季的主气,大风、汗出受风、体虚受风都会导致发病。由于风有流动性、吹袭性、走窜性、开泄性,加上一年四季都有风的存在,因此风邪是“六淫”致病中最常见的因素。很多其他的外邪,如寒邪、热邪、湿邪等也常常借助于风邪的这个“活动性”而侵犯人体,所以古人又称风邪为“百病之长”。风邪侵袭人体,多影响肌表和上半身,所以皮肤、胸背及头部疾患多与“风”邪有关。风邪导致的疾病,在临床上常常会出现下面的特征性表现:①发病迅速,变幻多样,发无定处。如风疹,起病快,发无定处,此起彼伏。②游走性关节疼痛。如风湿性关节炎,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痛无定处。③皮肤瘙痒,痒无定处,遇到风吹则更加厉害。④汗腺分泌亢进,出汗怕风。⑤脉象浮。

  在上面这些风邪致病的特征性表现中,发病突然是一个很有参考价值的特征。很多疾病,虽然患者并没有明显受风吹的病史,但我们可以根据其突然发病的特征,认为是风邪所引起。

  我曾治疗一个中年男性的急性腰痛,患者半夜里突然出现腰痛,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当时即前来急诊,经过拍片等检查未发现异常,服用了止痛药仍无法缓解疼痛,挨到上午8点,由家人抬来门诊。患者痛苦貌明显,腰部肌肉紧张,整个腰背均有压痛,腰部各方向活动均明显受到限制,没有明显的怕冷、乏力症状,食欲正常,大小便也没有异常,双手的脉象都呈浮弦。我根据风邪致病的特征,诊断为风邪袭络,给予处方:麻黄15克,桂枝15克,细辛6克,川乌9克,草乌9克,炙甘草9克,生白芍30克,1剂。并嘱咐患者,将药浓煎半小时,乘热服,服后多盖衣被睡上一觉,让全身微微出汗为宜。第二天,患者自己走着前来复诊,并欣喜地告诉我,昨天药服下后,就觉全身暖和,逐渐有汗出,汗出后就觉得疼痛好像减轻了一大半,腰部活动基本上恢复正常,只是在活动时略微还有些牵掣感。这是由于风邪虽去,腰部经络中的气血运行还不畅快,我又给开了2帖舒畅气血的药:当归10克,鸡血藤15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宣木瓜10克,独活10克,杜仲10克。服完后诸症消失,腰部活动恢复正常。

  此外,很多感染性疾病的早期,也常和风邪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在治疗时,常根据风邪与寒、热等其他邪气的夹杂情况,而给予去风寒或是去风热的治疗。

  二、寒邪

  寒为冬季的主气,冬季气候寒冷、气温骤降或夏季贪凉取冷都会导致寒邪致病,多见于素体阳气不足,对寒冷刺激抵抗力较差者。寒有什么特点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热胀冷缩这个道理,还有水遇冷就会凝结成冰块,这两个现象告诉我们,寒邪具有使物质收缩、分子运动变慢的特性,中医把寒邪的这种特性描述为“寒主收引”和“寒性凝滞”。寒邪引起的疾病,往往会出现下面这些特征性表现:①疼痛。寒邪伤于肌表,则表现为一身尽痛;寒邪伤于脘腹,则为胃脘冷痛;寒邪伤于关节,则为关节剧痛。这都是由于在寒邪的影响下,人体的血液循环变慢,甚至凝滞不通,导致人体组织器官因为缺血而发生功能障碍。②畏寒无汗,手足厥冷。这是在寒邪的凝滞作用影响下,人体血液循环变慢,新陈代谢抑制,产热减少,汗腺分泌减少的结果。③肢体拘挛、少腹拘急、身体蜷卧。人体在寒冷环境下会自动蜷缩身体,这是因为通过蜷缩身体可以减少人体热量的散发,从而减少寒冷对机体造成的影响,而肢体拘挛、少腹拘急正是寒邪收引特性的体现。

  三、暑邪

  暑为夏季的主气,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到立秋之前。暑热对人体的影响往往是因为环境温度高,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产热与散热的平衡失调所致。因此,自身调节能力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就容易发生暑病。在临床上,由暑热引起的疾病往往有两种类型:一是汗腺闭塞,散热不足,出现高热无汗、心烦面赤、脉象洪大等症状。二是汗出过多,机体脱水,出现汗出如洗、口渴喜饮、尿赤短少、气短乏力等症状,甚至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脉数而无力或虚大。

  另外,暑季因为天气炎热,所以人多喜欢贪凉喜冷,比如夜宿于露天、多食冷饮、汗出后洗冷水澡或汗出后马上吹空调等,这往往会导致寒邪乘机侵犯人体,造成头痛恶寒、胃脘冷痛、大便溏泻、纳食不香、脘闷恶心等症状,这其实并非暑邪所引起,而是因为暑季贪凉,寒邪伤人而引起,所以古人称这种情况为“阴暑”,以区别于真正暑邪所引起的“中暑”。

  四、湿邪

  湿为长夏(即梅雨季节)的主气,尤其多见于江南,因为江南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势较低,气候潮湿多雨,所以湿邪导致的疾病更为多见。涉水淋雨、久居潮湿之地、气候潮湿、冒受雾露等均可导致湿邪为病。湿邪所引起的疾病,常常有下面的特征:①沉重重着、胀满痞闷。我们在浴室里或是大雾天气里常会有胸闷、呼吸不畅等感觉,这就是因为“湿”具有重浊、妨碍气机流通的特性,所以湿邪导致的疾病往往也会表现出沉重疼痛、痞满憋闷的特征。如湿邪侵犯头部,会出现头部沉重疼痛,就像有毛巾包裹在头部,或像有重物压在头部,以及头目困重不爽等症状;如湿邪侵犯四肢,则会出现周身酸重乏力等症状;如湿邪侵犯关节,则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湿邪侵犯肌肤,则会出现皮下水肿、按之凹陷或皮肤起水疱,挑破后渗出液体等症状;湿邪侵犯肠胃,则会出现大便稀溏,甚至水泻等症状;湿邪侵犯心胸,则会出现胸部痞闷,胀满不适等症状;等等。②秽浊不清、粘腻不爽。湿邪的这个特征常会表现为面色秽垢(面部看上去不清爽,就像是粘有污垢,但又擦不去、洗不掉); 白带增多,气味腥臭;大便粘腻不爽快,解后又想解或大便夹杂黏胨样物;小便浑浊,涩滞不畅;痰白而粘,滞于喉部不易咯出;舌苔厚腻;等等。③病程缠绵难愈。因为湿邪具有上面讲述的重着、黏腻的特性,所以湿邪导致的疾病常常病程长,易反复,缠绵难愈。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潮湿的环境适合真菌和霉菌的生长,因此,湿邪为病,常常可以在局部的化验检查中发现真菌或霉菌,如湿疹、真菌性皮炎、霉菌性阴道炎、霉菌性肺炎等,而使用杀真菌或霉菌的药物来进行治疗临床效果并不好,而且容易造成菌群失调、肝肾损害等不良后果。对这类疾病,中医的治疗很简单,也很有效,这就是“祛湿”, “祛湿”的方法就好比是我们日常生活用干燥剂,体内的湿气去除了,霉菌、真菌当然也就无法存活了,也就无法对人体造成损害了,何必费心去杀呢?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病例:一男性患者,尿道口红痒伴小腹胀痛一年余,小便化验结果示衣原体阳性(放免法测定),西医诊断为“非淋性尿道炎(属于性病的一种)" 。在这一年当中,患者一直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医药费总共花去了一万余元,但效果就是不大,患者非常苦恼,心理负担也非常重。患者来时一般情况良好,体格较壮实,面色正常,无明显疲乏、困顿的感觉,胃口好,大便正常,唯一的症状就是尿道口红痒,伴小腹睾丸牵引胀痛,小便并无明显不适,舌质红舌苔白腻,脉象左脉沉弦,右脉沉滑。衣原体是一种类似于真菌的微生物,抗生素等治疗效果往往不好,像这例患者这样,不但花费了大量的金钱,而且无法获得满意的疗效。患者舌苔白腻、脉象弦滑,这些都表明了体内水湿过多,而体内这个“湿”的环境正是导致患者疾病的关键所在,我们只有通过各种方法去除体内这个“湿”,我们才能有效地治疗由此而产生的衣原体感染。由于考虑患者因为疾病治疗一年多而不见效,思想包袱较重,这又存在着中医所说的“肝气郁结”因素(关于肝气郁结的意义在后面章节中有详细介绍),我给患者开了一张利水化湿、行气疏肝的方子。药用:苍术15克,车前子10克,地肤子10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川楝子10克,黄柏12克,滑石10克,刘寄奴10克,白藓皮15克。共服了半个月,患者自觉小便通畅,小腹及睾丸胀痛消失。复查小便,衣原体转为阴性,这样迁延了一年多的疾病就痊愈了,而药费仅用了二十余元。

  五、燥邪

  燥为秋的主气。初秋尚有夏季的余热,所以燥邪多与温热邪气相兼,中医称之为“温燥”; 深秋则已有冬季的寒气,所以燥邪多与寒邪相兼,中医称之为“凉燥”。但不论“温燥”还是“凉燥”,燥邪的主要特征就是干燥,容易损伤人体津液,所以燥邪侵犯人体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都是以“干燥”为特征,如:口鼻干燥,咽干口燥,皮肤干涩、皲裂疼痛,毛发枯而不泽,大便干结不通,舌苔干而不滋润,目睛干涩,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等等。

  六、火(热)邪

  火与热往往并称,这两者之间只是一个程度的轻重,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究其本源,都是致病因子扰乱人体的体温调节,导致器官功能状态过度亢进而引起。因此火热邪气引起的疾病往往具有发热和机能亢进这两大特征。热(火)邪导致的发热可以表现为发热恶寒和只热不寒两种类型。发热恶寒的意思就是体温升高,但患者又有怕冷的感觉,这是人体散热功能障碍(汗孔闭塞,人体无法通过出汗这种方式来散热)的结果,大多数的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常会出现这种表现,中医认为这是热邪和风邪一起侵犯人体肌表所引起。只热不寒就是指体温升高,而且没有怕冷的感觉,这往往是由于人体产热过多的结果,常见于人体新陈代谢亢进性疾病或是感染性疾病的中后期等。至于机能亢进,临床上常表现出来的症状有:心烦失眠、心动过速、多食易饥、急躁易怒、尿频尿急、狂躁妄动、神昏谵语、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皮肤发斑、各种出血、痈肿疮疡等。
一、内寒

  内寒又称为“寒从中生”。“中”,是指人体内部的意思。人作为一种恒温动物,需要产热和散热这个系统来维持体温的恒定,当产热不足时,人体各脏器得到的能量供应就会相应地减少,从而导致各组织器官的功能衰退,这时人体就会出现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关节冷痛、筋脉拘挛、胃脘冷痛等具有“寒冷”特性的症状。内寒的产生,和人体产热能力下降有关,而产热能力的高低是由人体新陈代谢的旺盛程度决定的。新陈代谢旺盛,则产热和为人体提供的能量就多;新陈代谢衰退,则产热和为人体提供的能量就少。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生命原物质(也就是元阴与元阳)之间的互相作用,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原动力所在,其中,元阳对人体起到温煦、运动、扩大的作用,所以元阳是否充足是人体新陈代谢是否旺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内寒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元阳在人体中主要储藏在肾,所以肾和内寒的产生就有了密切的关系。《内经》上也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这就是说,所有内寒所引起的肢体拘挛、伸缩不利、畏寒怕冷都和肾有关。同时,因为肾中所藏的元阳对人体水液的代谢(包括水液的蒸腾气化、尿液的生成、膀胱开合的控制等)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肾阳不足还会导致各种水液在体内循环、代谢失常的症状。如小便频数,小便解不干净,解完又想解,小便闭塞不通,大便泻泄,水肿等,这也成为内寒可能出现的兼见症状,《内经》上称为“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再有,由于肾在人的腰部,因而肾阳不足还会出现腰背酸软、冷痛、遇暖减轻等症状。

  二、内火

  内火也叫内热,中医上又称为“火热内生”。顾名思义,内火(热)是和内寒相反的一类由于人体新陈代谢过于旺盛、产热过多所导致的疾病。产热过多,对人体而言有绝对过多和相对过多两种情况。绝对过多是指人体新陈代谢过于旺盛,导致产热量超过正常的散热能力所导致的疾病;而相对过多,则是指人体散热能力下降而导致产热相对过剩所导致的疾病。产热的绝对过多引起的“内火(热)”,也叫“实火(热)” ,既然是火,它的主要临床症状当然就是发热,“实火(热)”引起的发热可以是全身性的,也可以是局部性的。全身性的发热,往往表现为体温的升高,如现代医学中的甲状腺机能亢进就属于中医“内火(热)”中的“实火(热)”范畴。局部发热,如胃脘部的烧灼感,心窝部的烘热感,头面部的烘热感,小便时尿道的热烫感,大便时肛门的灼热感,等等,它是过多的热量聚集在某一脏腑内所引起。实火(热)在临床上除了发热外,还往往兼有各种新陈代谢过于旺盛的症状,如面红目赤、心悸心烦、口渴、喜欢喝冷的东西、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多食易饥、脾气暴躁、消瘦等。引起“实火(热)”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莫过于元阳的运动、温煦作用过于亢进,从而导致人体各组织器官新陈代谢活动过于旺盛,产生各种症状。另外,我们在情志疾病中提到的各种过度的情绪活动也是导致“实火(热)”产生的一个因素,这里就不再赘言。

  人体的散热体系,除了皮肤、汗腺、呼吸对热量的散发外,体内各种液态物质如血、津液、元阴对热量的吸收和储纳也是使体温恒定不至于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当人体血、津液、元阴等物质亏损到一定程度,人体也会出现产热散热平衡的失调,从而出现各种发热性疾病,这就是产热相对过多的情况,在中医上把这种相对的热量过多引起的“内火(热)”称为“虚火(热)” 。“虚火(热)”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自觉发热,测量体温往往无升高或有轻微升高(常在38℃左右,一般不超过39℃) ,热度往往在午后或夜间明显,劳累后症状会加重。除发热外,另外还可以见到手足心发烫、心烦失眠、口干目涩、咽干咽痛、骨蒸潮热、两颧潮红等症状。人体内血、津液、元阴等物质,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人在完成生理活动时要消耗这些物质,同时又从饮食中吸收营养,使消耗的物质得到补充和充盈。当人过度劳累、久病耗损、大量失血、饮食失宜等情况下,往往会导致体内的液态物质过度消耗而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这时,就导致了“虚火(热)”的发生。另外,体内的液态物质在“实火(热)”和外来的六淫邪气中的“火(热)邪”的煎熬下也会大量减少,从而出现“虚火(热)”的症状。这种情况多见于感染发热性疾病的后期,患者出现低热不退,热度上午轻或无热度,午后和夜间热度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9℃,精神萎靡,知饥不欲食,口干但不喜饮,心烦失眠,咽干齿燥,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等等。对于这种疾病,就需要采用补养阴液的方法来治疗,只有使体内损耗的血、津液、元阴等阴液得到逐步的充盈,低热才能逐步好转。此外,对发热性疾病的治疗不当,比如说过度发汗,也会使体内阴液损伤,而导致“虚火(热)”。

  我曾经治疗过一个12岁的小女孩。感冒发烧后,家长自行给她服用了发汗药和抗生素,服药后出了很多的汗,汗出完,当时体温是恢复到正常了,可第二天下午又发热。家长于是又给她服用了发汗药和抗生素,服完又出了一身汗,热度也渐渐退下去了,但第三天下午热度又上来了,比第二天还有升高的趋势。这时家长开始不放心了,带她到我这里来看。来的时候是上午,测量体温37.2℃,小女孩精神状况也还可以,面色不红,她自己说,到下午热度上来人就会感到没力气,不想动,这几天吃饭也没胃口。我问她,大小便怎样?她说,大小便都还正常。我又问她,怕冷、头痛吗?她说,没有,但喉咙口感觉有痰,有时有几声咳嗽。这时家长说,这两天下午在家里自测的体温都在38.5℃左右。我再看她的舌苔,舌苔显得比较干燥,缺乏津液,而且舌尖比较红,诊脉觉得脉象非常的细软无力。根据各种症状,我诊断为“虚热”,病因是过度发汗,导致体内津液受损。给予处方:玄参6克,生玉竹6克,天冬6克,淡竹叶3克,银花3克,鸭跖草6克,白薇6克,焦山楂6克,生甘草3克,牛蒡子6克。方子中玄参、生玉竹、天冬养阴生津为主药,淡竹叶、银花、鸭跖草、白薇清透邪热而不伤阴液为辅药,焦山楂、生甘草开胃助消化,牛蒡子化痰利咽,共为佐使药。前后共服用了3帖就热退病愈了。

  三、内燥

  在中医上又称为“津伤化燥”。从这个名称上也不难看出,内燥的主要原因是体内津液的损伤和过度消耗。津液的亏耗,常见的原因有大汗、剧烈频繁的呕吐、腹泻不止、大量失血,还有我们前面讲到的内火,也会造成体内津液的亏损。津液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就是滋润和营养组织脏腑,所以内燥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以人体组织器官的干燥缺乏滋润为特征。比如,皮肤缺乏滋润,则干燥无光泽,甚至皲裂,起白屑;口唇缺乏滋润,则口干舌燥,唇干起壳;肺缺乏滋润,则干咳无痰,咽干咽痛,甚至咯血;胃缺乏滋润,则胃中饥饿但不欲食,舌面光红无苔如镜面;大肠缺乏滋润,则大便干结,不易解出;目鼻缺乏滋润,则鼻干痛,目干涩而痛;等等。

  引起内燥的原因,归纳起来,也不外是两种类型,一是组织细胞中水分的减少(如各种热性病、大汗、大吐、大泻等导致体内水分大量丢失),二是粘膜细胞分泌的减少(往往和内分泌因素有关)。对于内燥的治疗,首先,应该去除损伤津液的原因,如大汗则要先止汗,大吐则要先止吐,大泻则要先止泻,失血则要止血,内火则要清火,等等。其次,应该养阴生津、补血润燥,使人体亏耗的津液和阴血(阴血为元阴、津液和血液的合称)尽快得到恢复,从而保证对人体各脏腑组织的滋润和营养。

  说到内燥,我想提一下有关于老年人的习惯性便秘。这个毛病说严重不严重,可是也很痛苦,每天大便解不出,肚子又胀又痛,每次大便都要经过一番“挣扎”。用果导或大黄苏打片等泻药,往往开始有效,用的时间长了,效果就越来越差,到最后只好用开塞露,很是麻烦。对于这一类老年性的便秘,在中医上虽然有多种多样的证型,但归根到底,最终原因还是老年人体内阴血津液亏耗,大肠缺乏滋润而导致,所以,中医往往采用滋养体内阴血津液、改善内燥的方法来治疗老年人便秘,并在临床上有较好的疗效。其中有名的方剂有麻仁丸(麻仁、杏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五仁丸(桃仁、杏仁、柏子仁、郁李仁、松子仁、陈皮)等。而在这些养阴生津、补血润燥的药方中,中医往往比较多地使用植物的果仁做主药,如桃仁、郁李仁、柏子仁、芝麻仁、火麻仁、杏仁、松子仁、核桃仁等。这类果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含有油脂多,具有滋润肠道、润滑大便的作用,二是果仁中含有植物发芽、生长的原物质,它所具有的特性,类似人体的生命原物质,所以它具有滋养人体精血的作用,可以从根源上改善老年人因精血亏耗而导致的便秘。

  四、内湿

  在中医上又称为“湿浊内生”。提到湿,想必我们都会想到下雨前或是黄梅天房屋里的潮湿的情景。毫无疑问,水汽在空气中过多的积聚是潮湿形成的主要因素那么体内的湿,当然也是体内水汽过多积聚所造成。在五脏中我们讲过,水饮进入体内后,要被人体所吸收和利用,主要靠的是脾对水饮的运化。通过脾的运化,水饮变为人体可吸收利用的精华物质,以供滋润机体和为机体各种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失常,那么进入人体的水饮就不能被正常转化为人体可利用和吸收的精华物质,从而导致水液在体内过多地积聚,反过来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产生内湿的疾病。脾与内湿形成的关系密切,《内经》上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意思就是人体大多数的水湿内停的疾病,如水肿、胀满等,都是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所导致的。另外,水液通过脾的运化为人体所利用之后,在体内还有一个运输、分布、排泄的过程,这个过程和肺的通调水道作用、三焦的通道作用、膀胱的贮尿排尿作用以及肾的蒸腾气化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四个脏器功能的失调,也会导致水液在体内循环过程的障碍,出现水液在体内异常停留的内湿症状。水湿在体内过多积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组织器官中水分含量过多而出现的症状,如肢体水肿、头面浮肿、头重而沉、胸水、腹水、大便溏泻、四肢重胀、脘腹胀满、舌苔厚腻等;二是体内粘膜细胞分泌的粘液过多,如妇女的白带过多(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傅青主在《傅青主女科》关于带下疾病的论述中,就认为妇女的带下病,归根到底都是内湿引起的。他说“带下俱是湿症”,一句话就概括了带下疾病的根源,并根据这个理论创造出了有效治疗白带过多的方剂--完带汤),慢性结肠炎导致的慢性腹泻(中医认为“湿多成五泻”,也就是说,大多数的腹泻和内湿有关),支气管分泌粘液过多引起的慢性咳嗽、咳痰白而粘、不易咯出,等等。

  讲到这里,我要提到一种疾病,那就是慢性鼻炎。说到慢性鼻炎,往往是鼻粘膜分泌过多,鼻粘膜水肿、充血等原因导致。慢性鼻炎于西医是个很棘手的病,除了一些收缩血管的滴鼻液外,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但滴鼻液往往只能暂时起效,不能从根本上治愈。患者也很痛苦,鼻子长时间堵塞,不闻香臭,甚至呼吸困难,厉害的晚上睡觉也得张着嘴巴来辅助呼吸。以往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往往把通鼻窍作为原则,所用的药如苍耳子散、藿胆丸等对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诱发的急性鼻炎还有一定的效果,可对慢性鼻炎效果就不好,甚至无效。根据慢性鼻炎的特征,我将它和内湿联系起来,拟订了一张治疗慢性鼻炎的方剂,命名为“通鼻解窒汤”,具体药味是苍术30克、炒白术30克(这两味药健脾燥湿,使脾运化增强而体内水湿无法积聚为病,为主药)、桑白皮15克、滑石15克(桑白皮泻肺气,滑石利水湿,这两味药通利水道,使水湿从小便而去,为辅药)、石菖蒲10克、路路通10克、辛夷6克(这三味药宣通鼻窍,为佐使药)。通过临床的证明,这张方子对治疗慢性鼻炎效果非常好,一般服用7天后鼻塞等症状就会有明显地好转。

  讲到内湿,还有一种疾病不能不提,那就是肥胖。肥胖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普遍,这和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每日饮食中油腻及高热量食物比重增加有关。过度肥胖不仅在生活上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不方便,同时,肥胖对人体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的危害也严重威胁着身体的健康。媒体上关于运动减肥、药物减肥、针灸减肥的广告宣传也是铺天盖地,其中有效果好的,也有无效的,但上述治疗方法大多存在一个共同的弱点,那就是可能“反弹”--在治疗时体重下降,停止治疗后体重又开始增加,甚至超过减肥前的体重。为什么会出现“反弹”现象呢?因为,上述的减肥方法都是从增加体内脂肪消耗的角度出发,没有从根本上阻断肥胖形成的原因。肥胖的原因是脂肪在体内过多的积聚,从现代医学角度讲,脂肪在体内的储藏和消耗的平衡关系被破坏,使得脂肪在体内的储存大于消耗,从而导致肥胖。

  那中医又是如何认识肥胖的呢?中医认为肥胖是体内水湿中的秽浊物质凝聚,这种物质和我们肺里的“痰”有着类似的特征,所以在中医上有句很有名的话叫“肥人多痰湿”,就是这个意思。既然肥胖是水湿中的秽浊物质凝聚而成,而水湿又是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所致,那么,脾的运化功能失职,应该就是肥胖形成的根本原因。中医对肥胖的认识,无疑为我们找到了一条从根本上治疗肥胖症的道路。在清代名医陈士铎的《石室秘录》中就记载了用健脾化痰来治疗肥胖症的方法,他在书中对肥胖症的成因提出了精辟的论述:

  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运行,故痰生之。 

  这句话就是说,肥胖是因为体内多痰湿,痰湿生成又是因为脾气虚弱,对水湿的运化功能减退,从而导致体内湿浊凝聚而为痰湿。在这个理论指导下,陈士铎又提出治疗肥胖“必须补其气,而后带消其痰为得耳”。这就是说,治疗肥胖应该以补益脾气(也就是改善脾对水湿的运化功能)为主,化痰除湿为辅,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去除肥胖。

  基于上述对肥胖成因和治疗的认识,陈士铎提出了治疗肥胖的有效方剂,具体组成为:人参90克,白术150克,茯苓60克,薏仁150克,芡实150克,熟地240克,山茱萸120克,五味子30克,杜仲90克,肉桂60克,砂仁15克,益智仁30克,白芥子90克,橘红30克。以上药物共研为末,用蜂蜜和成丸,每日用白开水送服15克。

  我曾将此方略作变动,但仍以健脾化痰为主要原则,用于女性的瘦身美容,有一定的效果。具体配方如下:党参30克,炒白术50克,茯苓50克,炒枳实50克,半夏30克,陈皮50克,白芥子30克,生山楂50克,麻黄15克,玫瑰花30克,生大黄30克,槟榔30克,薏苡仁50克,当归30克,莱菔子50克,泽泻50克。以上药物一起打成粉,每次用开水吞服3~6克,每日2~3次。一般服用1~2料药 (1料药,就是指按上面方子中的药物剂量配合而成的药物总量)后即可以有体重减轻的效果。治疗期间,不需要特别节制饮食,只需要注意少吃两样东西就可以,一是油腻的食物,二是甜食。这两样东西,在中医上称为“肥甘之品”,是最容易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痰湿”在体内积聚的东西。痰湿是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调后所产生的一种病理产物,由于它具有粘滞的特性,所以当它产生后,又可以成为新的致病因子,引起新的疾病。
汤头,在中医学上也称为方剂,是多种中药的有机组合,它的最终目的就是纠正人体内在的平衡失调。

  我们知道,每一种疾病对人体造成的平衡破坏都是多方面、多环节的,比如说风寒邪气侵袭人体,既能造成人体汗孔开合障碍,又会导致血脉收缩、鼻窍闭塞、肺气不宣等病理变化,我们在对药物进行配伍组成汤头的时候,就需要考虑这些病理变化的主次轻重,并在汤头中加以体现,这样才能在疾病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的疗效。在《内经》中就已经提到了汤头的组成原则,其中说“主病之药为君,佐君之药为臣,应臣之药为使”,这个原则在后世医家的补充和完善下,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君、臣、佐、使”的组成原则。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君、臣、佐、使在汤头中到底是什么含义。

  君药。在一个方子中,君药往往体现在剂量最大上,李东垣就说:“君药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佐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药剂量最大,其意义在于能使君药的药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不至于受到其他药物的影响和牵制,就这就好比做菜,主料和副料之间的分量关系一定不能颠倒,这样才能保证主料的色、香、味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臣药。臣是君的辅佐,所以臣药也就是对君药能起到辅助作用的药物。在这里“助”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辅助和加强君药对疾病的主要环节起到治疗作用,二是对疾病的次要环节或兼证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佐药有三个含义。一是佐助,就是配合君药和臣药,加强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二是佐制,就是消除君药、臣药的毒性,或者是制约君药、臣药的峻烈之性。三是反佐。我们在临床上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是寒证,但是当我们使用热药进行治疗时,病人却会对药物产生格拒反应。这是因为病邪深重,它盘踞在人体脏腑之中,当它发现进入体内的药物是针对它而来,就会产生一种抵抗,以抵制对证的药物顺利进入体内。对这样的病症,我们就需要对药物的性能进行一些伪装,使它表面上具有一种和疾病性质相类似的特性,从而迷惑病邪,使药物能顺利进入到体内,发挥应有的治疗作用,这种方法,在中医上就称为“反佐”。比如说,疾病的性质是寒证,本来应该用热药进行治疗,但如果寒邪较重,它就会对热药产生格拒,使热药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反佐”的方法(如在大量热药中加入少量的寒凉药)来进行治疗。

  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附子、干姜、葱白)主之。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

  少阴病的下利(大便泻泄)主要是寒邪损伤肾中所藏的元阳而造成的一种疾病,所以张仲景用白通汤来治疗,其中干姜、附子可以温补元阳,葱白可以驱除寒邪,是治疗少阴病下利的对证方剂。但有些人服用白通汤后反而会出现下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躁等症状,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因为寒邪较重或人体元阳损伤严重而出现了“格拒”现象,对待这类病人,张仲景提出了用“白通加猪胆汁汤”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白通加猪胆汁汤”就是在白通汤温阳散寒的基础上,加入了猪胆汁一味寒凉药物,加入猪胆汁后,整个方子就具有了一种寒凉的假象,而盘踞在体内的寒邪受到这个寒凉假象的迷惑,就不会对进入体内的热药产生排斥和抵制,这就能有效消除病邪对药物的格拒现象,使白通汤的温阳散寒功效得以顺利实现,这就是反佐方法的具体运用。

  使药。使药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引经,二是调和。中药具有归经的特性,也就是不同的药物可以对不同的经络或脏腑产生特殊的治疗作用,我们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根据中药归经的特性,选择某些归经作用比较突出的药物来引导其他药物更好地作用于病变经络和脏腑,这在中医上就称为“引经”。比如我们前面讲过的头痛,太阳穴头痛属少阳经,我们就可以在药方中加入对少阳经有突出作用的柴胡作引经药;巅顶头痛属厥阴经,我们就可以在药方中加入对厥阴经有突出作用的吴茱萸作引经药;后脑勺疼痛,牵连颈项部的属于太阳经,我们就可以在药方加入对太阳经有突出作用的羌活作引经药;前额头痛属阳明经,我们就可以在药方中加入对阳明经有突出作用的白芷作引经药;头痛牵连齿颊部的,属少阴经,我们就可以在药方中加入对少阴经有突出作用的细辛作引经药;头痛而伴有腹泻的,属太阴经,我们就可以在药方中加入对太阴经有突出作用的苍术作引经药;等等。通过这些引经药的引导作用,往往能增强药物对病变经络和脏腑的作用效果,而这些引经药物,在整个方剂中就是使药。

  使药的另一个含义是调和诸药,“调和”也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调和药性,二是调和药味。调和药性的作用在于使各种药物的不同特性能够得到协调和统一,使各种药物能够综合为一个整体,这样才能在治疗中发挥每一味药物的最大功效。调和作用在“汤头”中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我们可以把疾病看作是侵入人体的敌人,而“汤头”就是我们派去消灭敌人的军队,组成“汤头”的各种药物就是士兵,我们想要军队有很好的战斗力,首先就要保证军队内部的团结和合作,所以调和药性对一个药方来说,是保证整个药方能发挥最大疗效的基础。调和药味又是什么意思呢?凡是喝过中药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体会,那就是中药很苦、很难喝,所以有句话叫“良药苦口”,但苦味也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病人不愿意喝、引起胃的恶心呕吐反应等。这时我们就需要对药方进行矫味,利用一些有甜味的药物来降低中药的苦味,从而减少苦味对治疗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中药中,有一味药物既可调和药性又有调和药味的作用,那就是甘草。甘草有个别名叫“国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甘草“能调和诸药之性,故称国老”,因为味甜,所以称“甘草”。甘草的这个特性,往往被用作为一个方剂的使药。我们可以看看历代的方剂,甘草的使用频率无疑是最高的。

不药而愈——中医的养生之道

中医文化对谈录》 
张大钊 著 
责编:范萍萍 
2004年3月第1版 
开本:24 
定价:¥19.80元 


 学生:老师,您每天的工作这么繁重而早午两餐往往都吃得这样简单,况且还要接触这么多不同症候的病人,可是我们多年来从未见过您有患病的症状?难道您一早便练好了金刚不坏之身?

  老师:(打趣地)你们不要以为我从来不生病便是健康的象征。我有一些朋友,素来不生病,身体看来很健硕,但当他生病时,往往便是一个很严重的大病,而且甚至一病不起!反而有些素来体弱的朋友,断断续续走来我这里看病,居然能“带着药煲”度过了很长的晚年。其实我自己间中亦会生病,尤其在休息不足而天气又反常的情形下,我亦会感觉到一种身体失去平衡而欲发作疾病的征兆,于是,我会在回家的时候为自己处方煮药以作调养和注意休息。

  学生:您曾引用《内经》的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为何那些正气虚弱而病邪时常缠身的病人居然可以比那些身体健硕的朋友活得更长呢?

  老师:正气虚弱的人虽然容易受到病邪的入侵,但正因如此,他们体内的正邪之气,才有机会互相交手抗衡;再加上药物的协助,往往有能力应付外邪,使邪正互相消长及平衡,因而得以健康尚存。而一个没有或少有患病的人,由于他没有或很少遭受病邪的蹂躏而显得身形健硕。但我们不能凭此而说这个人一定“正气存内”。

  学生:《内经》所说的这种“正气”居然有这么大的法力去抵御各种病邪。究竟它是什么东西?是不是现在所说的“免疫能力”?

  老师:你们可以这样说,正气是一种与人体免疫能力有关的东西。不过《内经》所指的“正气”却还包括了一套完整的组合系统。这套系统首先包括了父母给我们先天的“肾精之气”,我们后天从饮食营养得来的“水谷精气”,我们无时无刻不从体外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体内五脏六腑传来的“脏气”。要确保存有一个良好的“正气”,除了先天的“肾精之气”外,其他各种组合的“气”都是可以由我们自己修养得来的。例如要获得良好的“水谷精气”,我们只须讲究均衡的营养饮食习惯,不可因放任而偏食或豪饮狂食,这样便可以获得正常而富于营养的“水谷精气”。又例如若我们能加强环保意识,在各种公众设施中人人不吸烟,则新鲜的空气必能直达我们的肺腑而裨益了正气。至于脏气的充实以影响“正气”的壮大,更是最重要的一个课题。因为五脏之涵养系于情志,因此我们要注意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抒发不要过分激烈而伤及有关脏气,则内存的“正气”将不会受到危害。不过对年迈而体弱的老人来说,脏气随着年龄而逐渐虚弱,虽有自然界清气的供给又没有七情激烈的动力,却还是会不敌消化乏力而削弱了“水谷精气”的供应,至最后因正气不保而终其天年。

  学生:原来涵养“正气”的修养功夫之难度是这么高深。两者之中,平衡饮食营养的功夫倒也可以办到,但是情志抒发的修养功夫却谈何容易呢?老师,您有何妙策或窍门呢?

  老师:人的行为修养和处事待人之道可以说是一种技术,又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前者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可以通过学习、细心思考与观察,便能有所成就;后者却是一种个人的气质和品味,通过恰当的环境和场合之表达,便可以教人敬畏或仰慕。现在我们不论所做的是技术或艺术,只要做出来的最后结果不太涉及情志的激动和损伤,都是可以放心去做的。所谓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喜伤心,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因此有时我们必须权衡轻重和成败得失,要在“做事的成就”与“情志的内伤”之间作出取舍。

  学生:凡不利于情志的行为和活动,我知道您都会尽量避免,但是有关弘扬中医文化事业的活动,您却是来者不拒,有求必教,以致大大增加了每天的工作量。有些义务工作还要求您准时完成。难道您不感到工作上“压力”的增加,相应地亦增加了您在情志上的压力吗?

  老师:我从来没有把我认为喜欢、值得及愿意去做的工作视为一种苦差。当然,工作量骤然增加或部分工作须依时完成,这些都可以造成我在时间分配上的压力。但是为了承诺与负责,为了履行自己所认为喜欢、值得和愿意做的好事,我宁愿抱着不焦不急的心情,牺牲自己少许福利而选择少休、少眠和少吃,以便腾出我的时间以完成工作。由于我一早就把上述工作定性为值得去做的好事,所以我就能安心而无焦躁,能安心就能达到“形劳而神逸”,“形劳而不倦”的境界,所以就没有所谓压力与内伤的感觉了。正如《论语·述而》有云:“发愤忘食,如有所得则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学生:您刚才谈到“形劳而神逸”及“形劳而不倦”这种知易行难的修养功夫,实在很诱人。只叹一般人很难做到这般洒脱,不知您有没有良方妙策度我们登上这个境界呢?

  老师:养生之道首要的功夫是贵安、贵静而忌急忌躁,能安能静就能保持自己应有的办事能力;同时能准确地察觉到事物的变异从而得以思考(静而后能思),以便作出应变的对策。相反地,人如果变得急躁则容易失去本来的准绳和缺乏自信,因而产生又惊又怒的情志。所谓“惊则气乱”,可使人更为紊乱失准;“怒则气上”,可使人头脑更为昏胀。这样一来,除了办事成绩失准或失败而招致损失外,情志及正气的受损程度亦不相伯仲。这是多么不值得去做的事啊!对于养生之道的简易演绎手法,我曾在1995年的一个春茗晚宴上向大家发表过一首七言律诗,协助你们把个中的秘诀牢记下来。我现在反问你,还记得这首诗的真谛吗?

  学生:我当然记得而且还经常背诵,七言律诗云:“精神舒畅顺心求,饮食均衡细计谋。蛋奶鱼肉皆美食,瓜果豆菜亦珍馐。少酌美酒温气血,适龄运动葆春秋。把握阴阳遵法度,延年益寿乐悠悠。”我认为诗中难度最高的是第一句,为了要保持“精神舒畅”使脏气条达以养正气,也尝试避开了很多容易招致精神不舒畅的事物,例如我以负责的工作态度在工作前先做足准备功夫,以免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生手忙脚乱且焦急不安的情绪;不论办什么事,都以合情、合理和合法的途径去进行,以免涉及纷争、诉讼或官非;有时,为了维护正义,不免会与人发生争论,但是整件事都以树立个人见解和谋求解决问题为目的,而不是以揭人阴私或征服对方弱点为自满,这样可以避免卷入是非纷争的敌对局面而创伤情志。

  老师:不错。事实上,能够时常保持精神舒畅,乃是一种具高度智慧、文化和品格的修养。诗中第一句最关键的是“顺心求”三个字,即是要顺从自己的情境去求取心境的舒畅。能够做到这种境界,既不干扰别人又可以自己得益,相信必然会“真气从之”而不会病倒,从而享受健康愉快的人生。此外,在饮食方面,中医主张饮食要清淡,要定时定量和要有节制,偏食与暴食都是饮食大忌。此外,中医不但注重饮食的营养,更着重其性味。中医认为每种食物都有寒、热、温、凉、平之性和辛、甘、酸、苦、咸之味,对不同体质的人将会产生不同影响,例如热性体质的人应该多吃寒凉的食物,而寒性体质的人却宜多吃温热食物。

  学生:我明白了。请问老师所谓适龄运动及男女情事的法度又该如何掌握呢?

  老师:根据中医对人体的理解,女子在二七(14岁),男子在二八(16岁)便已经成熟,然后分别到28岁(女)及32岁(男)到达高峰,之后随着年龄越增,体力越益下降。所谓适龄运动便是依据身体的情形量力而为。要记住中医对年老的人做运动目的的理解,不是为了锻炼身体而是为了保养身体。男女情事的节制亦然,女子到了六七(42岁),男子到了六八(48岁)后,生理机能便开始衰退,故情欲上便应有所节制,以免耗伤太深。

学生:老师,您在讲课当中,常常提及中医看病讲究所谓“辨证求因”,这个“证”和“因”,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和理解呢?

  老师:谈到“证”和“因”,首先你要清楚知道“因”就是病因的意思,明确地讲就是什么原因令你得到这样一个病。其实自从有了人类以来,就会有疾病的发生,为了去了解什么是致病的原因,便需长时间研究和反复验证。不妨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一个问题,例如头痛,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临床症状,我想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很少没有出现过这个症状的。头痛可以是持续性地存在,也可以是突然发生,可以发生在头的前部、后部或顶部,可以是轻微的隐痛,也可以是剧烈的刺痛,如果要探求这个头痛的原因(病因),那么在不同的年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科学进展的情况下,是可以提出不同的解释的。例如在最原始的年代,人们可以认为是一个妖魔盘踞在病人的头部,因此治疗的方法就是采用烧符念咒,以驱除这个致病(头痛)的妖魔。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现在西方医学对于“头痛”这个病因已作了非常详细的研究和分类。他们将头痛分为由感染性疾病所引起和由非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头痛又可以分为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头痛,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头痛和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头痛;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头痛则可分为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代谢性疾病所引起的头痛和内分泌疾病所引起的头痛,等等。

  学生:西方医学在知道了这些病因以后,对治疗疾病有些什么帮助呢?

  老师:西方医学在明确了病因以后,对治疗疾病的帮助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了,例如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头痛,过去在没有抗菌药物出现以前,真是全无办法,但自从费莱明爵士在20世纪40年代发现青霉素「即盘尼西林」以后,就可以解决细菌性感染疾病的大部分问题。现在人类已经有了众多数目的抗菌素,细菌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也就大大地减轻。至于治疗寄生虫疾病所引起的头痛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尽管病毒性疾病目前还没有完全找到消灭病毒的特效药物,但随着科学的进展,相信也会在21世纪得到满意的解决。至于非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头痛,虽然不像感染性疾病解决得那样简单和容易,但起码也对产生头痛的原因作出了一个合乎现代科学水平的答案,不过我们仍须继续努力地去探索。

  学生:老师,那么中国医学对病因又是怎么样的一个看法呢?

  老师:在中国医学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医学家一直对病因这个问题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探索,远在《内经》、《伤寒论》的年代,就有所谓“千般灾难,不外三条”的说法,及至宋代名医陈无择更有“三因论”[南宋陈无择所倡,曾著《三因论——病源论粹》,简称《三因方》。他认为人类发病不外三个原因,即外因六淫,内因七情,及不内外因三类。]的明确主张,并一直沿用至今。

  学生:什么叫作三因学说呢?

  老师:三因学说就是认为有三种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第一就是所谓外感六淫之邪,为外所因;第二就是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的困扰,为内所因;第三就是遭受到外伤〔金、刃、跌、仆〕、虫兽伤、饮食不当等原因而引起的疾病,为不内外因。一般来说,目前国内中医学院讲授的教科书,仍然在向学生介绍这个有关病因学说的观点。

  学生:请问老师,中国医学这个有关病因学的学术观点有什么学术价值呢?

  老师:这个问题你问得非常好,一切理论都是用来指导实践的,若是不能指导实践的理论就没有理论的价值了。中国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中医学的理论就是用来指导临床实践的,要有一定的疗效和能够治愈病人。这个三团致病学说在中国医学上已经沿用了两三千年,并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并治好了不少疾病,所以学术价值是相当高的。虽然在三因学说中的外感六淫之邪(即病邪),泛指自然界中一切致病的因素,比较含糊和笼统。但是我们仍沿用这个三因致病的病因学说和采用中国医学卫气营血的辨证纲领,在1968至1973年间曾单纯应用中药治疗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竟仍然可以取得80%的治愈率。再用中医药治疗其他细菌性感染疾患,例如急性阑尾炎、大叶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结果都可以取得比较明确的疗效,那就说明中国医学所采用的理论的确可以指导临床实践并有着确切的疗效,这也就是中国医学能够经历风雨并且可以屹立在世界医学之林的证据哩!

  学生:老师,还是再回到本题上,请问什么叫作“辨证求因”呢?

  老师:什么叫作辨证求因?首先你要清楚,中医的病因不像西医的那么具体,西医所谓细菌、寄生虫是可以找得到和看得到的,至于血管性疾病、神经性疾病、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也是可以找到一定的根源,例如有甲状腺功能亢进,你就可以化验到甲状腺激素增高;有糖尿病者,就可以找到血糖增高。然而中国医学的三因学说,除了外伤跌仆、虫兽损伤等是比较直接明确的病因以外,其他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外因和内因都不是那样明确和具体的。举个例子,假如你吹了一夜的风又淋了一夜的雨,只要你没有表现出受到风邪损害而出现的症状或温邪损害而出现的症状,那么你就不算是伤风或受湿;相反,假如你一直关着窗户生活,结果却出现了受风或受湿损害的症状,中医就会认为你是受了风邪或湿邪。同样道理,当你受到精神刺激大喜或大怒,但没有出现大喜伤心或大怒伤肝的症状,在中医辨证求因的认识角度上,也不能算你是已受七情所伤。因此,中国医学对疾病病因的认识,都是建立在辨证的基础上。

陈笑燕
  前香港电台节目监制,曾留学英国。对中西医学具有浓厚兴趣,先后就读于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中医班和港九中医研究院学习中医,曾长期追随张大钊教授临床实践。现修读湖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硕士课程,为执业中医师。

马立础
  自幼醉心于研习中国文化,尤喜易经学。1985年开始随名师学习中医,199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中医班,自此追随张大钊教授临床实践。现修读湖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硕士课程,为执业中医师。

孙一德
  因仰慕中国文化而习医,主张待人“以诚、以爱、以勤”。1973至1975年曾就读于汉兴中医学院,199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中医班,自此追随张大钊教授临床实践。现修读湖北中医学院延缓衰老课题硕士课程,为执业中医师。

梁慧珠
  自幼体弱多病,由中医诊疗成长,故立志钻研中医学问。1980年代初即以兼读形式学习中医,1995年开始追随张大钊教授临床实践,现修读湖北中医学院中医病因病机硕士课程。

陈鸿伟
  198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大学医学院,并先后考获爱尔兰皇家医学院小儿科文凭、香港家庭医学院院士和澳洲皇家全科医学院院士。香港回归后,深感中医对家庭医学方面的发展甚有裨益,遂追随张大钊教授临床学习中医。现修读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学士兼读课程,为私人执业家庭医生。

曹美芳
  曾从事编辑工作多年。1994年开始跟随张大钊教授学习中医,1998年获港九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学学士学位。1999年曾参与香港医学博物馆主办之“中医药展览暨研讨会”筹备工作和负责编辑展览专刊。现为乐道堂驻诊中医师。

学生:老师,您说过中医学的养生及治病的主要原则,是维持或恢复人体内的阴阳平衡,请问我们该如何理解“阴阳平衡”四字呢?

  老师:你说得不错,按中医学的理论,若破坏了人体内阴阳平衡的状态,便意味着生病,这里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阴阳太过,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二是阴阳不足,如“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所以不管是血、气、形、志的太过或太少,都足以构成病因,因此中医讲求阴阳平衡。阴阳也者,即指宇宙中既互相关联、作用,又互相制约、对立的事物或现象。阴阳平衡,意思是使人体内部的组成部分,既相互对立、制约,又相互联系、相互为用,彼此形成的一种均势。

  学生:我明白人体内阴阳若失去平衡便会产生疾病,但是什么原因导致失去平衡呢?

  老师:因为人体会受到外界环境和内在因素的不断影响,所以它的平衡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反而是随着生命的规律、节奏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我们称之为动态的平衡。

  学生:那么作为中医,我们可以怎样协助病者达致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呢?

  老师:这要分两方面去谈,一是针对尚未被病邪所侵的人,一是针对已受病邪所侵的人。对于前者,中医学主张顺天而动,动而有节、有常。所谓“有节”、“有常”,便是不要动得太过。此外,形动时仍要保持神静,这样便可以达致形神兼备、动静结合,以维持人体阴阳的平衡状态。《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云:“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便是这个道理。

  学生:对于后者又如何呢?

  老师:对于已受病邪所侵的人,简单来说,中医可以采取消解或补益的两大法门,去恢复病者的阴阳平衡。常用的办法有八种,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总之,平衡的反面便是太过或不足,故不妨依此思路寻求补救的办法。

  学生:这不就是儒家主张的中庸之道吗?

  老师:不错!我不是曾告诉你中医学与儒家学说有许多相通之处吗?

  学生:是的。请问老师何谓中庸之道呢?

  老师:中庸之道里的“中”的概念出现较早。《论语·尧曰》提出治国的要诀为“允执其中”,“其”是指事物的两端或对立双方,“中”指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状态或境界。后来孔子又把“中”、“庸”联系起来,作为道德的最高标准。《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这里的“庸”有用、常的意思,“中庸”即用中,以中为常道。孔子认为事物的对立两端是客观存在的,但主张用“和”的方法,防止激化或转化。《礼记·中庸》「《礼记》,相传是西汉戴圣编纂,故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礼记》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共49篇,大多出自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之手。」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即指“中”是天下万事万物根本的价值标准;“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此外,“和”亦有调和、和谐之意,表示均衡、协调、和合、统一的状态。

  学生:啊!原来中庸之道有这么高深的道理,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不知它是怎样被借用到中医的理论中去的呢?

  老师:在回答你的问题前,我想先谈一下《内经》产生的背景。作为现存中国医学最早的经典之作,《内经》大概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它是建基于当时的哲学、天文、气象、历法、生物等多方面知识而形成的医学体系。而当时正是中国思想百家争鸣的年代,诸如儒、道、墨、法、阴阳五行等思想均盛行一时,故它们之间互相影响是很自然的事。事实上,儒家主张的中庸之道,便是从道家“物极必反”、中和、执中的思想吸收、演化而来,后又成为中医学致中和的理论基础。

  学生:老师,能否举一个例子说明中医在实际诊症时,如何替病人达致阴阳平衡呢?

  老师:这要分两个层次去说明,一是如何厘定“中”的标准,二才是如何达致中和(平衡)。就以脉诊为例,一般衡量正常脉象有几个标准,即脉搏和缓有力、从容有节和在尺部「尺部指手腕上脉诊时所按的部位之一,详见第三章第四节。」沉取时仍有一种从容不迫应指有力的气象,这便是“发而中节”的平脉(健康的脉象)。但平脉的标准却非一成不变的,随着季节气候、地理环境以及年龄、性别、体质和身体活动状态不同而有变化,所以我们在诊症时,便需因时、因地和因人(三因)制宜,以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法,这便是执中的精神。至于如何将失衡的状态改变为平衡的状态,中医采取的办法是“和”,即“致中和”,以达致调治的目的。如《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便记载了许多原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衷者补之,强者泻之。”

  学生:我明白了。最后想请问在“过”与“不及”的两种情况中,何者更不可取,又或都一样不可取呢?

  老师:关于“过犹不及”的问题,中医学更强调“过”的危害。如《内经·素问·宣明五气》有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并称为“五劳所伤”。就以人参进补为例,若能适量使用当可达滋补作用,但对于阴虚阳亢或阴明燥热的病人,却会适得其反,甚至使病情恶化。

学生:老师,香港中医即将注册,注册以后,中西医的专业地位在法律上就平等了,那时香港的中医的发展将如何呢? 

  老师:中医在香港存在已有百多年历史,以前,因为是殖民地政府,未受到重视,任由中医自生自灭,但仍然能够流传下来,这就说明了中医确实有疗效,才能受到市民的接受。这是过去的情况。现在中医合法化,地位提高了,不只在大学里开设中医本科班,并进行中药研究,连特首也提倡中药港,一切都是向前发展,因此我认为香港中医发展的前途是美好的。

  学生:那么在21世纪中医又该如何定位呢?

  老师:有关21世纪中医如何定位的问题,首先,这个题目很大,如何能够更好地弘扬中医学术,想法很多,途径很多,我认为中医将来要进入国际舞台,但是,如何进入呢?这就有各种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了。

  学生:老师,请随便谈谈您的感想吧!

  老师:你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话,我介绍你看一下陈可冀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西医结合杂志》主编。]在2000年4月的《中西医结合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发展中医药的一些思考》,我觉得可以作为香港在21世纪发展中医的参考。

  学生:请问陈教授的文章内容是关于什么的呢?

  老师:陈教授全文有6个重点,分别从历史、科学、创新、意念、教育及综合功能等立论。

  学生:请老师详细讲述一下,好吗?

  老师:可以。那先从历史方面谈起吧!我们一定要尊重历史,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中医药学。如果盲目地认为只是中药有疗效,中医只是从祖先处采取验方来治病,而不承认中医药在过去西方医药尚未传到中国期间,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并已发展成为具有独特理论的医学体系,则中医药将来亦不可能发展起来。只是香港的情况特殊,很多人受现代医学观点的影响,不理解中医,也不去深入探索,才会引起误解。

  学生:请问将来中医药的发展途径应怎样呢?

  老师: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后,两种医学互相取长补短,医药保健有了很大进步,等于在社会人口的范围内,进行医疗实践,就像一个实验室,验证了中医学的存在价值和发展空间。

  学生:老师,您认为中西医结合是否比纯中医治疗效果更好呢?

  老师:我希望将来香港如果有中医院设立的话,最好能够做到“先中后西,能中不西,然后若要中西结合,一定要提高疗效”。而在西医院则是“先西后中,能西不中,最后再是中西结合,提高疗效”。因为中医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长期未能和现代科技相结合而发展缓慢。但是,对不少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如中风、晚期癌症、肝病等仍有不可替代的疗效。但对不少急性病的预防和治疗,却仍未足够。所以,要理解和认识中医药方法在防治疾病中的优劣以及理论上的短长,才可使我们避免盲目自满或自卑,知所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