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尽千帆皆不是图片:议论文“讲理”六秘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5:05:12
议论文“讲理”六秘笈议论文要以理服人,以理取胜,靠的就是展开分析。举例不分析,有人戏称“不讲理”。“不讲理”,如何服人?如何展开分析,下面以高考佳作为例,介绍六种展开分析的方法。  一、“如果”法  就是通过假言判断和假言推理来阐释道理、揭示事物本质,常用“如果”“倘若”之类的连词。如2005年江苏高考考生佳作《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一文,通篇采用假言判断和假言推理展开论述,揭示事物的本质。请看其中第2自然段:  如果一步西天,倒也爽快,只是师徒几人的关系恐怕也只能停留在“酒肉朋友”的层次上了。所谓“患难见真情”:八戒虽色,却处处念叨着师傅,偷了个西瓜还不忘分给师傅半个;沙僧虽“傻”,却任劳任怨,甘心作大伙儿的下手;悟空虽狂,可师傅有难,不也是不顾生死,降妖除魔吗?战场上结下的友情才是钢铁铸成的啊!倘若一切都太容易,那悟空充其量只是个开路的,沙僧充其量只是个脚夫,八戒逗逗大家开心而已,西天取经便是一个太无趣的故事了。  这个语段有两处假设,都与文章标题“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相呼应,一处是“如果一步西天……”,从《西游记》中主要人物的关系切入作假言分析,由“如果一步西天”的假设,推导出师徒“患难见真情”的结论,言其不可;一处是“倘若一切都太容易”,推导出《西游记》“便是一个太无趣的故事了”的结论,言其大不可。  “假设法”属从多个角度论述,议论“山重水复”时,可用此法一试。  二、“但是”法  在议论说理过程中,学会运用“但是”“然而”“另一方面”之类,往往就会发现问题的另外一面,会很自然地引出文章的第二层次。请看2006年浙江考生佳作《让生命与健康同行》一文。文章先论述“‘生无所息’,是一种精神指向”,接着用“然而”一转,文章又一个层次展开了:  然而,属于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对这个不可复制的生命应该加倍珍惜和呵护。如果不停地劳作,对生命来说,是不停的磨损,那样只会透支生命,危及生命,结果得不偿失。著名艺术家陈逸飞在拍摄《理发师》的过程中,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最终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理发师》还没有拍完,生命就结束了,这样的代价未免太大了。……假如他们懂得注意身体,在“无所息”的同时,做到“有所息”,注意劳逸结合,合理调节自己,那么,生命肯定不会这么短暂,生命质量肯定会得到提高。这样,对事业、对家庭、对人生也更加有利。  这样一个“然而”,不仅展开了论述,更重要的是入情入理,不仅口服,而且心服,同时,也紧扣话题“生有所息/生无所息”。  三、裁剪法  就是用一个论据,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论述不同的论点,就好像一块布料,服装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进行剪裁,缝制出各色各样的服装。下面两例都涉及到了苏轼,但根据文意又各有侧重。  2004年重庆高考佳作《诗人·明月·黄花》:  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劫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他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这样一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  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之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2005年湖北高考佳作《钓罢归来不系船》:  苏东坡无疑是一个少有的智者,民生社稷、江山兴废,他牵挂于心,“入”出沉甸甸的责任和举措,“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他不会忘记肩头的重任。然而,力不从心时,他也懂得“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出”于当“出”,他的睿智甚至常常表现在这样简洁纯真的话语之中。好一个潇洒豁达的才子!  余秋雨说,每当他做一件事达到巅峰时,总会冷静地退出,反观自身,检修全面的视觉,准备下一个起点。正是这样自觉地“入”、自觉地“出”,他的作品和人品赢得了同样的高度。  人生似钓,人生如渔。钓就全心全意地钓吧,不让生命的海钩留下虚无和空白。只是别忘了,适时地退出猎场,放一放所乘之舟,整理一番明媚的梦境。  前一个例子的主旨在于表现苏东坡认识自我,从政治的窄门走出来,虽与众人所望有悖,但却让我们领略了他的豪放、淡泊和豁达。准确地扣住了“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的话题。后一个例子表现了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和事业,而遇到挫折和苦难时又要乐观、理智地战胜和消除它,即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的主旨。  写作议论文一定要根据议论角度,变换论据叙述重点,使事例与观点完全一致,避免论据臃肿,若即若离,挠不到痒处。上述两篇文章主旨不同,引用的材料自然也各有侧重。   四、诠释法  就是从分析概念的内涵入手展开议论说理。  概念往往是一篇议论文论证的前提和基础,解释概念的过程也是文章一步一步拓展和深入的过程,有的文章甚至把整个论证过程都建立在诠释概念的基础上,概念逐层阐释清楚了,文章的主旨也凸显出来了。如2006年福建高考佳作《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便是。作者由贝克特的回答切入,引出自己对“戈多”的个性化理解:“戈多”是现代人心中已久违的精神的宁静、思想的澄明。然后分三个段落诠释“戈多”的象征意义:“戈多是信念”,“戈多是理想”,“戈多还是道德”。请看其中一个段落的诠释:  戈多是信念。对于人的渺小,古今同感。但现代人对于机器文明的强势,内心愈感脆弱,信念的火焰更为缥缈了。诚然,人只是一根苇草,是宇宙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具有万事万物无所比拟的精神力量。“人只是火花,被信念从今天送往明天。”只要信念不息,火花就不会灭。戈多的归来也就为时不远了。  这样诠释不仅条理显得清晰,而且体现了对人生的独立思考。这种独立思考避免了“戈多”象征意义的虚化和空泛,间接地告诉人们,现代人精神和心灵上的缺失,从而使全文具有了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  全文以诠释概念展开议论,一要注意层次清晰,二要注意通俗明白,切不可故弄玄虚,故作高深。在进行诠释时,除了阐述某个概念“是什么”外,有时也可从反面阐释某个概念“不是什么”。如,“自信是……自信不是……”  段内诠释,常常用“所谓……”如上文“如果法”中的举例便是;或者在引经据典之后,或部分、或整体解说引文,以此突出主旨。语言形式常常用“这段话或这句话的意思是……”之类。  五、凝缩法  就是“挤干”事例中不必要的叙述和描写,以及可有可无的形容词之类多余的“水分”。  不少高中生写议论文,摆事实就像讲故事,绘声绘色,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殊不知,这是文体错位。议论文说理,要惜墨如金,高度浓缩:或舍去细节而概括总体,或舍去总体而取一细节。如2006年高考广西高考佳作《不要忘了我是谁》中的第6自然段:  勾践没有忘记自己是谁,于是卧薪尝胆,终于,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李煜没有忘记自己是谁,虽然被困,但依旧用心吟唱“千古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范仲淹没有忘记自己是谁,即使是“处江湖之远”也依旧“忧其君”,也依旧“先天下之忧而忧”;戊戌六君子没有忘记自己是谁,虽已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也高呼“我自横刀向天笑”;钱学森没有忘记自己是谁,虽重重被阻,也要坚持回国。  这里举了勾践、李煜、范仲淹、戊戌六君子、钱学森等例子,每一例都紧扣主旨,挤去水分,只取事件的精髓,使得内容丰富而不庞杂。  六、关系法  就是阐释、辨析概念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关系类作文。一般说来,概念之间的关系辨明了,道理也就清楚了。请看2006年高考江苏考生佳作《人与路》中精彩论述:  作文恰如行路,有人昂首阔步,气势凌人;有人亦步亦趋,低唱徐吟;有人正气浩然,仰天长啸。但要记住:怎么走都要走在自己的路上。  曾记否?一篇《赤兔之死》轰动文坛,小生有幸拜读,确是佳作。但此之后,文言之作犹如雨后春草,呈现疯狂态势,人人都走上了返古的老路。于是乎,屈原从汨罗江中爬上来又跳下去;项羽自刎更是免费表演,随处可见;韩信干脆赖在胯下讨生活,何其悲哉!想我堂堂五千年历史,都不够后来人习作用例了。  走上了返古的老路,故事新编也到了尽头。一眼望去尽是学子们迷茫的眼神。不明白,真不明白。同一条路,前人走过创造了辉煌,而今再走却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可悲!可叹!  2006年江苏卷是标题作文“人与路”,题前有提示——“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聪明的小作者依据提示,用杂文笔法勾勒高考作文中的“一窝蜂”现象,揭示“人与路”关系变化的原因,突出了人“怎么走都要走在自己的路上”的主旨。  以上“六秘笈”可单用,也可兼用,如上文“假设法”中兼用了“诠释法”,“但是法”中兼用了“如果法”和“凝缩法”。就是说,在具体运用“六秘笈”时,应根据议论需要,或单用,或兼用,切不可胶柱鼓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