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境贸易例子:不该遗忘的英雄: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战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0:19:03
核心提示:"当国家面临亡国灭种时,他们慷慨从军上阵了,他们上阵与日军奋勇搏杀了,他们身不由己被敌人俘虏了,他们中大部分人被敌人杀害了。他们是我们的先辈、先烈,他们是保家卫国的壮士。他们是受了太多艰辛、苦难和误解的中国军人。"——共识网仅以此文纪念七七事变之后八年抗战中饱受磨难的中国战俘!  
  日本兵作弄中国战俘。图中战俘在厦门本瓶山被俘,刚当兵五个月,从衣着看是海军或海岸要塞部队士兵,德式钢盔歪戴,斜挂长枪,左胸处被贴了一面小膏药旗  
  1932年1月28日晚,被日军捕获将杀害的我便衣志士。这位志士双眼被蒙,嘴角有血痕,长衫上也有血痕,这是与敌人搏斗后留下的


  2008年12月27日赶赴成都参加一家杂志社主办的年度人物典礼,听说秦晖教授等翌日要专程去参观位于大邑县安仁镇的建川博物馆,我也跟着去了。馆长樊建川先生带我们看的,主要是抗战系列的"正面战场(国民党抗日军队)馆"、"援华美军馆"和"中国抗俘馆"。


  给我印象最深,具有强烈精神冲击力的要数这个"中国抗俘馆"了。樊先生说,"抗俘"这个名词是他特意"生造"的,专指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不幸落入日寇魔掌的战士。他的父亲和岳父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战士,自己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11年,但他毫不掩饰自己对"抗俘"的悲悯、尊重和崇敬,他建这个馆就是要为这些不幸和不屈的人们抗辩,为他们讨回历史的公道和人格尊严。


  博物馆有道门的路边插着铭牌,写道:"我们不说话!让历史(文物)说话!"但这个"中国抗俘馆"的文物是最单薄的,基本上只有照片,都是花钱从日本民间搜购来的,从中挑出了几百幅展出。然而,单是这些照片已够令人震撼了。这些照片绝大部分出自日本人之手,一是当时他们的摄影技术条件好,二是战俘落在他们手中,我方自然无从拍起。电影故事片《桂河大桥》,那是表现泰缅边界英国战俘遭遇的;菲律宾巴拉沦岛有日寇设的美军战俘营;缅甸有,据说中国东北也有盟军战俘营......

 

        让历史说话


  古今中外凡打仗就会有战俘;以苏联人抵抗德国法西斯侵略之顽强,交战不到5年被德军俘虏的士兵达500多万名,何况从"九一八"算起,中国抵抗日寇14年之久,"抗俘"绝不低于100万。


  这些战士的被俘有多种情境。因为这些照片多数发表在日本战时杂志上,配有简要的文字说明,我们可以大体明了当时发生了什么样的状况。


  当时的敌我对比是,我方的实力远不如日寇:国力不如人,武器装备不如人,兵力不如人,训练不如人,可以拼一拼的只有血肉之躯。有幅照片背景是华北平原,被俘的战斗人员有人戴钢盔持步枪,有的戴斗笠拿砍刀,年纪参差不齐,这样的"乌合之众"猝然遭遇强敌的"铁壁合围",有人被俘太正常了。另有一张是1939年长沙大会战期间,三个小战士在湖南岳州被日军俘虏,他们被绳子串连着押送,他们本来还在跳绳或爬索玩的年龄,却要与训练有素的鬼子兵对垒。我方的正规军又如何?众所周知的上海淞沪之战中死守四行仓库的国军谢晋元团"八百壮士"(实为423人),弹尽粮绝后有人被俘,被日军分别押往各地做劳工。他们因此就不是抗敌的壮士和功臣了吗?


  事实上不少人是英勇搏斗到力竭被擒。有张照片注明是1932年1月28日晚,画面是一群持枪鬼子兵和3个戴礼帽的人,逮住了我方一个便衣男子,他的双眼被蒙,嘴角和胸前衣衫上都有血痕。可以想见他是怎样落入敌手的。有两张鬼子兵羞辱中国战俘的:一张注明是在厦门本瓶山,一群鬼子兵给一个俘虏头上歪戴德式钢盔,脖子上不伦不类斜挂一枝长枪;另一张则是,十几个全副武装的日军嘻笑着,在围观一个"抗俘"狼吞虎咽,旁注说,十日没吃东西的"支那兵",得到我方食物后"状如饿鬼"地在进食!10日没进食,饿昏了而被俘,我们除了怜惜还能说什么?醒来见到食物吃了再说,这是人的本能,有什么丢人的?日本鬼子后来在太平洋战场被美军撵进丛林后苟延残喘,岂止"状如饿鬼",还像蛆虫吃死尸呢。此人吃饱后有了力气,突然咬个鬼子一口也未可知。

 

    还有一些情况是,被俘者根本来不及拼搏或自尽。查看我在馆里拍下照片,有一张是一个伤残的飞行员,有一张是一群缺胳膊少腿的伤员,还有一张是一群女卫生兵(护士),他们显然是在来不及撤退的战时诊疗所被俘的。哪怕我方是不得已,仍然可以说他们是被自己人遗弃的,他们的被俘就像妇女被强暴一样,是强盗的罪、保护者无力的过,而他们何错之有?
 


 

       在这些展出的"抗俘"照片里,有许多幅是我方的便衣人员。他们的坚贞不屈令人肃然起敬。有名有姓的便衣是两位女子。一个叫成本华,20岁,属于"敌后武工队",穿着农家冬棉装,只有腰间束的一根童子军的制式皮带把她与普通村姑区别开来。她是在安徽和县被捕的,日方摄影者为她拍了两张照,都是双手交叉护胸而立,面带视死如归的笑容。另一个女"抗俘"叫魏文全,她是在留下镇(大约是杭州市市郊)与日军"野副"部队作战时被捕的。25岁的她是便衣队长,有一双大骨节的发射驳壳枪子弹的手指。她身穿印着"5"号的囚衣,冷冷地侧目看着给她拍照的敌方记者。


  "抗俘"中有些人毫无惧色地表现着自己的反抗意志。一张被俘东北便衣群像中,靠右的一个双眼瞠视;一张摄于上海的被绑在电线杆上的两个便衣,年青英俊的那一个剑眉倒竖,怒目而视;还有一张是被绑在电线杆底座部分而坐在地上的年轻便衣,他在努力挺直自己的腰杆。最令人称奇的是,武汉会战中被俘的一个小战士,满脸稚气,双手被反绑,却挑战性地昂头逼视着一群荷枪实弹站立的高他一截的鬼子兵中他对面的那一个,好像要用目光射杀敌人。


  当然,"抗俘"们的表情不会千人一面。少尉罗瑛君被俘后,在敌方为他拍照时,挺拔身子,紧系风纪扣,神色镇定,努力维护着中国军人的尊严。被日军围困而落败的马占山麾下的第一旅参谋长胡云泉,被一大群鬼子官兵围着拍照留念,他双眉紧锁屈辱感写在脸上。而国军第68师王姓的少将参谋长,不愿抬头被拍照,帽檐低压,有伤痕的右手夹着纸烟,其状之苦恼、屈辱和沮丧,令人看了难过。设身处地想一想,换了我们是他会如何呢?


  记住他们


  日本鬼子是尊敬那些战死的中国军人的。以前听说过鬼子兵追击狼牙山五壮士,见他们弹尽跳崖,便向崖下行军礼。这回在"抗俘"馆看到一组照片是:日军修了一座"中华民国无名战士之墓",允许中国战俘跪在墓前合掌祭奠,而日军士兵则列队肃立,左手举枪右手行军礼,向那些阵亡的中国士兵致敬。你可以说这是惺惺相惜,也可以说是同一文化传统,"不成功便成仁"。日本军人的道德信条"玉碎"一词,显然就是中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缩略。


  为写这篇文章查阅相关资料时,我看到两张照片:一张是1945年8月,获胜的麦克阿瑟上将,一只手臂拥抱着英方的帕西瓦尔中将,另一只拥抱着美方的温赖特中将;两位中将都是战俘,前者在新加坡城水源被日军切断后,率领13万英军向不足自己一半人数的日军投降;后者在菲律宾马尼拉湾科雷希多岛被日军攻陷后率部投降。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对他俩却没有半点轻慢之心,有的只是对他俩在战俘营饱受折磨的同情,也许还有作为太平洋战区最高长官的自责。另一张是,9月2日盟军在密苏里战舰上举行受降仪式,麦克阿瑟签字时,特意让两位中将站在他身后。胜利结晶的果实中本来就有这些不幸的战俘的血和泪。


  樊建川说,他每次看到中国战俘的照片都非常痛心,"想我就应该跟他们站在一起",一起"经受这种屈辱或者一起被日本人杀掉......"。我觉得,樊不仅同情"抗俘"们遭受的灵肉多重苦难,而且为"抗俘"及其亲属受到的不公正对待深感不平。樊先生说,在展馆的设计上他寄予了深重的感情:为了表现"抗俘"们的铮铮铁骨,地面全部用钢板,参观者踏上去有一种特殊的强劲的震颤的感觉;展柜用的全是钢架,在粗糙的墙面上,用非常细腻的磁板挂"抗俘"头像,让人们在向上走的通道上凭吊他们......

 


被俘的少年国军

 

 

        让我抄录几段"抗俘馆"入口樊建川自撰的本馆简介词作为本文的结尾吧:


  "当国家面临亡国灭种时,他们慷慨从军上阵了,他们上阵与日军奋勇搏杀了,他们身不由己被敌人俘虏了,他们中大部分人被敌人杀害了。他们是我们的先辈、先烈,他们是保家卫国的壮士。他们是受了太多艰辛、苦难和误解的中国军人。


  "没有他们的奉献和牺牲,我们就没有今天的和平、和谐、幸福的生活。


  "所以,记住他们是必要的,必需的。"


  抗战童俘不成对比的敌手


  文/何三畏                  图/樊建川提供


  上世纪90年代,四川民间收藏家樊建川到日本去收集战时文物。樊建川一共在日本淘回了一千多本,包括日文版老画册《历史写真》、《支那事变写真》、《日支事变画册》、《北支事变画报》、《国际情报写真》等。这些照片大多是日本记者拍摄。尤其触目惊心的,是他们拍摄的中国抗日战俘的图片。


  在整个抗战中,有多少中国战士成了侵略者的俘虏,战后没有清算,现在也没有人说得清。但大致清楚的是,日本侵略军几乎“不养俘虏”!


  抗日战俘的命运是非常独特而且不幸的。现在,我们应该认识到,抗日战俘也是民族英雄。


  但是,60年过去了,这些在抗日战争中最为不幸的人们的命运几乎被湮没,他们的形象从来都是模糊的,或者说没有为抗战“正史”所正视。这是不公正的。正是由于传统观念,使他们被历史的烟尘遮盖了,使他们的命运没有被计入我们的抗战成本,使他们成为真正的“无名英雄”。现在,他们正在透过60年的历史逼视着我们。让我们记住这些默默无闻的英雄。

 


对手,对决,对峙           战斗地点:岳州,今湖南岳阳。

  3位少年的历史在日本记者手中的快门“卡嚓”一声之后就断裂了,我们不知道3位少年是否被杀害,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怎样被杀害,但如果他们没有遇到战争,如果他们活着,今天该是80岁的老翁了。
 

 


永远的立正 

       这个小小的抗日军人被日军俘虏了。显然,这是日本记者“摆拍”的,但的确很传神。这样的照片上了当时的日本的刊物,我们不知道他们当时怎样解读。60年过去了,今天的日本主流社会怎样解读它?


  他13岁?14岁?不会超过15岁!


  看他的站姿!完全按照立正的要领完成的。他的双脚跟自然并拢,两脚呈45度角张开。他的表情坚定,目光深藏,他知道他面对的是什么?


  看他的披挂!子弹带、军号、水壶,小战士在军中兼了多少职务?


  看他那双小小的赤脚……他是一个人站在那儿,站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姿势!他的对面是以凶狠残暴著称的日本军人。他为什么站在那里,为什么站在烽烟翻腾的大地上,站在死亡面前,他为什么没有在妈妈的怀里撒娇,他为什么没有背着书包去上学……我们应该记住这位不知名的中国抗日少年战士,为了人类永远的和平,记住他。


 最小的抗俘

   这位小战士是已知被捕的抗日军人中年龄最小的了,当时年仅10岁!他是一位陆军二等兵!他的表情冷峻坚决,小眼瞪得溜圆,小嘴咬得梆紧,小胸脯挺得老高。


  日酋右手抚摸其头,看不清他的脸,但他歪着的头和微张的嘴,是否泄露了他的惊愕?而他的左手仍有力地握紧刀柄。

 

光头
  

    这两位少年战士,是在一个叫“大河铺”的地方作战而被捕的。从画面上的白墙青瓦以及满地稻草分析,应该是南国某地。两位战士都是光头,从这个细节可以推测这是支正规部队。打大仗之前,部队都有集中推头的习惯。


  少年兵装备得一贫如洗,短裤虚着边,脚上着草鞋,日本兵全副披挂,皮挎包,皮靴,闪亮的长枪。一种不成比例的对比。


从军的三毛


    是在上海附近与日军作战时被捕的。也许,他们真正具有张乐平先生笔下“三毛”的人生轨迹和遭遇。

 
  高一点的小战士是光头,4个口袋都鼓鼓囊囊的,不知装了什么东西。矮一点的小战士戴着军帽,相信他取下帽子也会是个光头,因为他们都是“三毛”的从军兄弟。


  最小号的军装他们穿上仍然显得肥大,裸露的双腿,细、黑、瘦,没有打抖,也没有弯曲,小小的年纪,承担卫国的责任,令人唏嘘。

 
  这位日本侵略军指挥官叫浅间,虽然面对的是解除了武装的少年士兵,浅间仍然手把刀柄。

 
 


  画面上手持红缨枪的,是在华北某地作战中,被日军真野部队俘获的地方抗日队伍。


  红缨枪就是长矛,原始社会就诞生了的武器,几千年前利用长矛戳四条腿的野兽,抗战时期利用其戳两条腿的日军。照片中我们中华男儿冲天的血性和他们手中的原始“武装”令人感叹,但是,即便是他们手持最原始的武器,也要去打击武装了现代大小口径火器的敌人。日本人拍摄的这张照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民众全民皆兵、不畏强暴、宁死不屈、英勇赴义的气概。


  7人中有5人佩戴有从左肩斜下的布条,可能是抗日武装的标志,正中那位汉子的布条上依稀能辨出一个“圣”字,这应该是抗战时期兴起的民间帮会,这种枪会在华北农村盛行,例如红枪会、黄枪会、大刀会、小刀会等等。红枪会组织最为普遍和强大,主要成员多为农民,首领则多为乡绅、回乡军官等。


  日本画报的配文中指出,左边那位持红缨枪者只有13岁,13岁就成为中国战士,成为民族汉子了。

 

        这是在增城战斗中被捕的几位中国士兵,中间这位小战士叫季万方,他是这张照片事实上的主角,在这几位俘虏中,日本随军记者也只是点出了他的名字,还进一步说明他年仅15岁。


  季万方身上挂了一个搪瓷茶缸,这在当时是稀罕物件,说明了他的工作是类似勤务兵这样的角色。


  身后残砖烂瓦的废墟,反映了刚刚结束的激烈战事。


  季万方的站姿很漂亮,让人联想到小兵张嘎。永恒的记忆依赖精彩的瞬间,精彩的瞬间造成的冲击可以保鲜永恒。


  季万方战士15岁花样年华留给时间一个雕塑般的瞬间。     

这是昭和13年即1938年的日军画报上的图片。

 

   战斗部队:日军,不详;国军,116师。
  战斗时间:昭和14年,民国28年,公元1939年。
  这场战斗是第一次长沙会战的一个细部。这场战役发生在1939年的9月至10月。日军出动了4个师团、2个支队及空军共10余万人,统帅冈村宁次。国军出动了15个军共20余万人,统帅薛岳。双方拉开架势鏖战两月,结果,敌损兵折将2万余人,我方也付出惨重代价,伤亡3万余人。此役,将扫荡的侵略军扫荡了回去,挫败了日军的战役企图。
  在8年抗战中,这是良好的战绩了,这张照片的确是第一次长沙会战的一个缩影。
  图片的背景是战场,战场上狼烟仍在弥漫,我、敌双方喘息方定。
  一个“凶神”率15个恶煞与这3位满脸稚气的少年搏杀,这3位小战士占据了画面中的有利地形,成了照片中的主角,这在日本记者拍摄的战俘图片中是少有的。
  我方布帽对敌方钢盔,我方粗布粮袋对敌方帆布行囊,我方细腿对敌方粗脚。敌方防毒面具、军用水壶、军用铁锹、望远镜等,我方没有对应物。
  图中16位全副武装的青壮日军队形随意,神情茫然,3位反缚双手的少年军人虽然落败,命运任由敌方发落,但直至此刻,他们仍列队与敌对峙。显示双方敌对情绪严重,气氛凝重。长相酷似“猪头小队长”的敌酋表情复杂,也许他在纳闷,厮杀半天,对手原来如此稚嫩。
  对手,对决,对峙,这是这张照片的3个关键词。  
来源:先锋国家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