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文洋:“屋房货币”应当让央行开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05:35:26
转帖按:“创新”,又是创新。“房屋货币”也是一项金融“创新”。不过这个“创新”更加吹大了虚拟经济的泡沫,制造出虚假的繁荣景象;产生出见不得阳光的腐败现象;浪费了国家大量的资源;派生出屡禁不绝的欠薪事件和由此而导致的不和谐之音······。开眼了!央行应当开眼,它的上级和我们老百姓也应当开眼。这种创新还能持续下去吗?解铃还需系铃人,搞出“房地产开发商”这个行业的人,也要开眼。

    下面转贴自《北京晚报》2011年5月20日 第十六版:

“屋房货币”应当让央行开眼 苏文洋 、   

  老北京话:“不开眼的房山县”。大意是贬损房山这个地方的人眼界狭窄。其实,房山地界的人挺有眼光。一心想发财的小曹是房山一家商务会馆的服务生,他一开眼看到来洗浴的袁某鼓鼓的皮包,撬开柜子偷了皮包。小曹被抓了,袁某的12万元找回来了,袁某也被抓了。区检察院检察官老燕看到案子眼睛一亮,觉得12万元里有问题,将线索移交到了区检察院反贪局。反贪局官员火眼金睛,顺着12万元被盗赃款查出袁某丢的钱是贪污受贿赃款,且不止被盗的12万元。日前,任职房山一家大型国有水泥厂供应保障部部长的袁某因贪污863954元、受贿12000元,被依法判处12年6个月有期徒刑。

  袁某的贪污、受贿有“创造性”劳动。他是从“房屋货币”发现了“价值”。他主管水泥厂里原料的采购和结款。一些中小地产开发商用未卖出去的房产抵偿建筑公司的工程款,建筑公司又用这些抵账房抵偿水泥搅拌站的款项,搅拌站再用抵账房抵偿水泥厂的水泥款,水泥厂则用抵账房抵偿供应商的货款。2006年到2008年,袁某经手水泥厂的36套抵账房,通过房产经纪公司把房屋卖掉,再把房款支付给供应商。他从房屋买卖价差中找到“贪机”,实现“贪欲”。比如,有一套昌平别墅,抵给5家供应商的价钱是217万余元。袁某以223万余元卖出,得差价款6万余元。他再让5家供应商“让利”,袁某的口头禅是“用房抵账给款快,但你们得吃点亏啊!”仅检察官联系到的4家供应商这一笔就“让利”181940元,加上之前的6万元,袁某共赚近25万元。接受“以房抵款”的供应商有30多个,涉及北京、河北、山西、四川等省份。

  “房屋货币”应当让央行大为开眼。央行估计也弄不清楚现在全国有多少“房屋货币”。11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只是把央行多发的票子从银行往回收一收,真正到了民间的票子大概也就收不回来了。关键是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仅以房地产行业来说,他们已经创造出了“房屋货币”——到目前为止,是比央行发出的票子还坚挺的实物货币。而且,在房屋不降价的情况下,全行业可以通过“房屋货币”基本实现体内循环。社会生产规律随之打破,既不用以销定产,也不用以产定销,生产出来的房屋可以握在每一个生产环节,作为一种实物货币。央行无论如何提高存准率,也不可能从房地产行业直接把房子提走。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从生产到流通到社会有大量闲置房,而房屋市场尽管量跌却价格坚挺,开发商并不急于通过卖房子来回款,维持自己的再生产。

  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全社会几乎所有行业都要加快资金周转率,以从中获取利润,惟独房地产行业是个例外。比如商场,资金周转率一年转6圈还是转3圈,那对利润至关重大。房地产行业从购买土地开始,就采取拖延战术,并不急于生产房屋或把生产好的房屋卖出去。他们实际上是把买到手的土地或生产出的房屋作为一种实物货币贮存,只在他们认为利润足够大或需要维持内部结账时才出手。连一家水泥厂都握有不知多少套建好的房屋,可见“房屋货币”在中国已经到什么样的规模?通胀与“房屋货币”没有关系吗?央行不加紧提高利率和存准率,只能坐视“房屋货币”规模日益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