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捷pdf合并软件:老中医张琼林 云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0:42:42
 

在大别山下淠水之滨的皖西重镇六安市,提起张琼林老中医可谓家喻户晓。记者4月7日赴六安采访张琼林从医六十周年暨《临证碎金录》首发式活动,下大巴后,发现接站车还未到,又是中午时分,就试探着向门卫打听可知道张琼林医生?不但这位四十多岁的门卫热情相告,周围的哥也立即自告奋勇说不但能送到门诊,还可送到张医生家门,其中一位特意说明:“不收费,——张大夫救过我的命!”

    当日下午,在张琼林上专家门诊的六安市金安区中医门诊部,记者再次感受到前来就诊、咨询的城乡群众对张老的崇敬与热爱。今天不是张琼林上门诊的日子,来作《临证碎金录》首发式活动准备工作的张老还是被发现了,包围了。张琼林笑容可掬,有求必应。他一一答复着大家的健康咨询,并诚挚地祝大家健康、老人长寿。记者摄下这医患一家亲的动人镜头,从滴水中品味领悟构建和谐社会的真谛。

    不改初衷 矢志杏林

    张琼林出生在六安苏家埠镇的名门世家。1944年他15岁时,祖母患“奔豚气”濒临绝境,被邑内名医刘惠卿先生针药并施而救活。从此,张琼林立下毕生从医的志向,并于翌年正式拜刘惠卿为师。以“神针刘”誉满皖西的刘惠卿是蒋氏金针第六代单行独系传人。作为刘惠卿的第17名学生,张琼林勤奋学习,事师恭谨,终于经受住“非其人不传”的师门遗训考验,于1948年成为刘惠卿“不传他人不传子”的惟一针灸绝学继承人,并且为此第二次拜师。按师门规矩,向业师磕头100个,交学费100银元。说起这段往事,张老感慨万千,寄语赶上好时光的杏林学子珍惜今天难得的学习条件,努力发扬光大祖国医学,才对得起新时代。前后学医5年出师后,张琼林21岁悬壶桑梓。当时民谚“胡子白处方活”。青年张琼林耐得寂寞,“坐冷板凳”也不改初衷,认真治疗每一个患者,针药并用,内治外疗,配方采药,甚至住到病家兼做护理,直到患者痊愈为止。同时,抓住一切机会,向其他中医学习,向民间医生学习,也学习现代医学于己有用的东西。解放后,张琼林先后在区卫生院、县医院工作,1954年至1956年,又先后赴安徽省中医进修班(安徽中医学院前身)和南京中医学院卫生部办中医教学研究班学习。由于基础扎实,成绩优异,学习期间均被破格任命为“划经点穴辅导员”。毕业后,张琼林谢绝了两校的挽留,回到家乡继续自己的临床生涯,一干就是50多年。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是医坛流传已久的明志帖。然而推敲先后顺序,士子读书求功名不得,转而业医才是其心路的真实历程。张琼林则不然。自16岁选定岐黄之路就从未改变初衷,成了一名医教两栖的“铁杆中医”。由于医术精良,医德高尚,皖西群众有口皆碑。

博采众长 独树一帜

    张琼林执业行医半个多世纪,历来主张“医可有派,医不守派;治可有方,治不泥方”。他从医治学,总是博采众长,精勤不倦。直到今天他还清晰地记得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运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中医药学家叶桔泉先生以“蕺菜”(鱼腥草)配伍治疗肺肿疡的经验,用于治疗当时注射“盘尼西林”无效的肺痈患者获得成功。50多年来,他注意向其他中医学习,向民间医学习,从善如流,成为谙熟中医内科、针灸科,旁及各类杂病、善用草药和民间疗法的大师。如用“三伏针”和“贴药疗法”对儿童、成人的慢性单纯性支气管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实施休止期的“冬病夏治”。再如对中医药界启用不过30余年的“虎杖”,总结其有祛风、利胆、化癓、通淋等9种功效,先后配伍治愈多种不同病症的病人。张琼林扎根于中医深厚土壤之中,同时还善于学习西医,为我所用。他在用中药为主治疗“石淋”(输尿管结石、肾盂结石)时参考天津南开医院排石方案实施总攻,提高了疗效。

    张琼林主张“精方简药,医必通药”。尤其重视中药的品质和饮片的加工炮制。对于假劣药材,他深恶痛绝,1986年所撰《关于中药问题的紧急呼吁书》为新华社内参所采用,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他本人身体力行,严格为所用中药把关,决不让假冒伪劣药材祸害患者。记者在采访张老独树一帜的“三医四药”门诊部时,对中医中药唇齿相依更有深切体会。所谓“三医四药”,是张老周一、二、三上门诊,四、五、六、日亲率其子女和孙辈,按药典如法炮制饮片和种植、采撷鲜药。在他所在门诊部的庭院就是个名副其实的百草园,门诊药房柜斗的数百种饮片,每一味都经过张老审查。医精药良,成为这家中医医疗机构的最大亮点。

    积攒“碎金” 悉数奉献

    从医60年的张琼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堪称学验俱富。在安徽中医界,张琼林以辨证准、组方简、治法活、收效捷而著称。为了把自己验之于手、得之于心的临床心得传给同道与后辈,张琼林辛勤笔耕,数十年如一日,亲自撰写医案、医话、论著,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共达百余万字。由继承其家学的长子张善堂、次女张俊华和孙女张小玉协助整理成40万字的专著,再由张琼林亲审厘定成32万字的《临证碎金录》,被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作为重点出版物于今年2月出版发行。

    这部凝聚张琼林大半生心血的力作,撰写时间长达10余年,受到董建华方药中路志正、赵绍琴、朱良春等国内著名中医药专家、学者的关注与支持。是书在新华书店上架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在4月8日举行的“张琼林先生从医六十周年庆祝大会暨《临证碎金录》首发式”上,与会的专家、学者纷纷对是书予以高度评价,尤其服膺张琼林实事求是、学风严谨。他毫无保留奉献出历试不爽的验方、药对和实用性、重复性很强的专病论治,更是受到芸芸中医学子的热烈欢迎。

    张琼林不但悉数奉献“临证碎金”,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乐善好施。他生活俭朴,却常常为有困难的群众特别是农村患者慷慨解囊。据不完全统计,近15年来,他已拿出15万元扶危济困。就在《临证碎金录》的首发式上,他又把自己积攒的稿费、讲学金和处方专利费共12.66万元捐赠给六安市中医学会,用以作为中医药学术活动经费和奖励优秀会员。

    朱良春先生为《临证碎金录》题词“精研精典,博采前贤。勤于临床,注重实践。奋笔著述,佳章叠显。锓版梓行,杏苑欢颜”是张琼林六十年从医生涯的真实写照。现任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的张琼林虽已76周岁,依然精神矍铄,奋斗在临床、带教一线,他的仁术懿行正成为中医同道和杏林学子的楷模。 (李佛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