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利的睡眠赏析:太极拳练习中的心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1:11:07

太极拳练习中的心态



       练太极拳贵在心静。这是太极拳的一个突出特性,也是区别于其它拳种的主要标志。在这方面先师们教导很多。如“动中求静”、“以静御动”、“身虽动,心贵静”、“先在心,后在身”、“神舒体静,刻刻在心”等,都阐明心静对练好太极拳是何等重要。但不少初学者常常心静不下来,这是他们进步较慢的主要缘由。怎样才干心静?首先必需认识心静的重要性。       第一,从技击方面讲,只要心静才干把思想高度集中在拳理拳法上,不时进步拳技程度。古人云:“不聚精会神,则不得也”。太极拳是内家拳,其套路由许多扑朔迷离的动作有机组合而成,演练时请求按先后程序一丝不苟的惊醒,要意动势随,、气、神、形融为一体。以竞赛套路为例,主要式子42个,合成动作190多个,而且内在认识的运转、劲力的转换都极为紧凑,思想上容不得丝毫邪念。只要思想高度民主集中,一心一意地演练,心、眼、身、手、步法才干相互配合,谐和分歧,动作标准。否则,就会形成出手无定向,真假不清楚,起落开合忘要领等错误现象。这就很难练好太极拳。正如俗语所说:“练拳不专心,功夫难上身”。    第二,从养生方面讲,心静能防疾祛病,强身健体。古人说:“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性静者多寿”。拳谚也说:“心静才干养精,精足而气充,气充而神沛”,“神为主帅,身为差遣”。心静有助于调理神经,通畅血脉经络,促进新陈代谢,均衡阴阳;有助于引导吐纳,呼吸深长,增大肺活量,进步呼吸器官功用。心静能扫除心理障碍,忘却忧思,没有得与失的顾忌,没有名和利的困惑,坚持悲观心情;还能缓解慌张,振奋肉体,永葆心理青春。一句话,心静是养生健体之本。然后,从三方面着手做到心静。

第一,要心正。也就是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武德。这是每个习拳者应有的心理状态和根本素质。古人说:“仁者无欲,故静”。 因而,习武应以防身御敌、促进安康、熏陶情操为目的,以发扬太极文化、继承和开展武术事业、更好地造福人民为己任。尽可能把本人的人生价值融于别人的幸福之中。如此毫不妄念,不求静而自静矣!

第二,练拳时要松柔、缓解、稳健、平均。松柔是太极拳的灵魂。从准备式开端,神态、动作都要松柔。神态传情,似笑非笑,平心静气,高兴沉着。动作轻灵,自然温馨,含胸塌腰,以意导形,以意导气,意图不用力,不使拙劲。切忌身体板滞,僵硬直挺。迟缓就是速度要恰当迟缓,。动作清楚、充沛,呼吸自然深长,气沉丹田,并畅通无阻地推进肢体运动。切忌过快过猛。稳健就是腰基坚硬,真假清楚,重心稳定,站立均衡,进退旋转轻灵圆活,不歪不斜,不前倾后仰。平均就是速度平均,不匀就不可能心静。因而,全身上下内外都应相互配合,大致坚持平均,动作与动作之间衔接顺和、连接。拳架上下要适中。呼吸与动作、运劲谐和配合。不憋气,不出粗笨之气。从而使动作“似行云流水,如春风杨柳”般一式接一式,连绵不时地停止。

第三,思想高度集中,意图念引导动作。拳论曰:“以心为主,而五官百骸无不听命”。又说:“心为一身运转之主宰”,“意之所向,全神贯注”。因而,;练拳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从准备式开端就要摒弃一切邪念,把思想全部集中到所练的套路上,把拳理拳法和套路的“认识”经过拳架的外在方式,按部就班、工整标准地表现出来,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势随神移。也就是说每个套路的肢体运动和神态变化,都是在拳理拳法“意念”引导下完成的。意念贯串每个套路、每个动作,意念不息,动作不止。心静与“意图导动”是辩证关系:只要心静才干做到意图念引导动作;反之,意图念引导动作,能进一步做到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