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药品集中采购网:孟子·尽心章句上·翻译 - 若兰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07:17:52

孟子·尽心章句上·翻译

星际漫游馆 2010-09-05 20:34:56 阅读340 评论0   字号: 订阅

 
  (一)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说:“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确立正常命运的方法。”

  (二)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①。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②,非正命也。” 

    孟子说:“没有一样不是天命(决定),顺从天命,接受的是正常的命运;因此懂天命的人不会站立在危墙下面。尽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的命运。”
    [注释] ①岩墙:就要倾塌的墙。②桎梏:拘禁犯人的刑具。

  (三)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说:“寻求就能得到它,舍弃就会失掉它;这样寻求就有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存在于我本身之内的缘故。寻求它有方法,得到它靠命运,这样寻求无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在我本身之外的缘故。”

  (四)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说:“万物之理我都具备了。反问自己,所具备的道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快乐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努力按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求仁的道路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五)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孟子说:“做了而不明白,习惯了而不觉察,一辈子走这条路,却不知道那是条什么路,这种人是一般的人。”

  (六)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说:“人不能没有羞耻心。把没有羞耻心当作羞耻,那就不会有耻辱了。”

  (七)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孟子说:“羞耻对于人关系大极了。玩弄权术诡计的人,是到处不讲羞耻的。不认为不如别人是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八)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孟子说:“古代的贤君好善而忘记自己的权势;古代的贤士又何尝不是这样?他们乐于行道而忘记了别人的权势,所以王公大人不恭敬尽礼,就不能常常见到贤士。相见尚且不可多得,更何况要把他们当臣属呢?”

  (九)孟子谓宋勾践曰①:“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人家理解,我悠然自得无所求;人家不理解,我也悠然自得无所求。”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宋勾践问道:“怎样就能做到悠然自得无所求呢?”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说:“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注释] ①宋勾践:人名,身世不详。

  (十)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孟子说:“等文王(那样的圣君)出现才奋发的,是平凡的人。至于杰出人物,即使没有文王出现,也能奋发有为的。”

  (十一)孟子曰:“附之以韩魏之家①,如其自视欿然②,则过人远矣。”

   孟子说:“把韩魏两大家的财富增加给他,如果他还自认为没有什么,那他就远远超过一般人了。”

   [注释] ①韩魏之家:指春秋末期晋国六卿中的韩魏两家。这两家当时拥有很大的权势和很多的财产。②欿(kǎn):“坎”的假借字,视盈若虚的意思。

  (十二)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孟子说:“依据(让百姓)安逸的原则去役使百姓,百姓即使劳累也不怨恨;依据(让百姓)生存的原则去杀人,被杀的人虽死不怨杀他的人。”

  (十三)孟子曰:“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孟子说:“霸主的百姓愉快欢乐,圣王的百姓心旷神怡。(圣王的百姓)被杀而不怨恨谁,得了好处而不报答谁,一天天趋向于善,却不知道谁使他们这样。圣人经过哪里,哪里就受感化;住在哪里,哪里就有神奇的变化,造化之功上与天齐下与地同,难道说只是小小的补益吗?”

  (十四)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说:“仁德的言辞不如仁德的声望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能获得民心。良好的政治,百姓害怕(违背)它;良好的教育,百姓乐于接受它。良好的政治能聚敛到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育能赢得民心的拥护。”

  (十五)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说:“人不经学习就能做的,那是良能;不经思考就能知道的,那是良知。年幼的孩子,没有不知道要爱他们父母的;长大后,没有不知道要敬重他们兄长的。爱父母就是仁,敬兄长就是义,这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仁和义)是通行于天下的。”

  (十六)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孟子说:“舜居住在深山里,与树木、石头作伴,与鹿、猪相处,他区别于深山里不开化百姓的地方是很少的。(可是)等他听了一句善言,见了一种善行,(就会立即照着去做),像决了口的江河一般,澎湃之势没有谁能阻挡得住的。”

  (十七)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孟子说:“不要让他干不想干的事,不要让他想不想得的东西,这就行了。”

  (十八)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①。独孤臣孽子②,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孟子说:“有德行、智慧、谋略、见识的人,常常是因为他生活在患难之中。只有那些孤臣和孽子,他们持有警惧不安的心理,考虑忧患很深远,所以通达事理。”
    [注释] ①疢(chèn)疾:义同灾患。②孤臣孽子:孤臣,受疏远的臣;孽子,非嫡妻所生之子。


  (十九)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①,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孟子说:“有侍奉君主的人,那是专把侍奉某个君主当作快乐的;有安定国家的人,那是把安定国家当作快乐的人;有不在职位而保全天理的人,那是知道‘道’能在天下推行了然后来行道的人;有圣人,那是端正了自己而外物随之就端正的人。”


 

 (二十)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1)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2)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注解】(1):言灾难病患。    (2)作:惭愧。
    孟子说:“君子有三种乐趣,而称王天下不在其内。父母都在世,弟兄无变故,是第一种乐趣:上无愧于天,下不惭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教育他们,是第二种乐趣。君子有三种乐趣,而称王天下不在其内。”


 (二十一)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于乐之,所性不存焉。君于所性,虽大行不加焉,(1)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2)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3)见于面,盎千背,(4)施于四体,(5)四体不言而喻。”

    【注解】(1)大行:与“穷居”对文,朱熹《集注》释为“通达”,赵注云:“谓行政于天下。”

 (2)分:朱熹《集注》云:“所得于天之全体,故不以穷达而有异。”

 (3)睟(cuì粹)然:朱熹《集注》云:”清和润泽之貌。”

 (4)盎:显现,朱熹《集注》云:“丰厚盈溢之意。”

 (5)施于四体:朱熹《集注》云:“谓见于动作、威仪之间也。”

    孟子说:“广大的土地、众多的民众,是君子所想望的,但乐趣不在于此;中居天下执政,安抚四海之内的民众,君子以此为乐,但本性不在于此。君子的本性,即使显贵通达不因而增益,即使穷困隐居不因而减损,因为本分确定的缘故。君子的本性是仁义礼智,根植于内心,显现于外表则温润和顺。它表现于颜面,充溢于肩背,施行于肢体,肢体的动作不必言说就能使人了解。”

 

   (二十二)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工作,兴日:‘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玉作,兴曰:‘益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孟子说:“伯夷躲避殷纣,居住在北海之滨,听说周文王兴起,感奋他说:‘何不去归依啊!我听说西伯善于奉养长者。’姜大公躲避殷纣,居住在东海之滨,听说周文王兴起,感奋他说:‘何不去归依啊!我听说西伯善于奉养长者。’天下有善于奉养长者的,那么仁人便以之作为自己的归依了。五亩宅田,在墙下种植桑树,妇女养蚕,那么老年人足以芽上丝绸了。五只母鸡、两头母猪不失时节地畜养,老年人足以不缺少肉食了。百亩耕地,男子去耕种,八口之家足以免于挨饿了。所谓西伯善于奉养长者,就是规定耕地居宅,教给他们种植畜养,引导妻室子女奉养他们的长者。到了五十岁没有丝绸就穿不暖,到了七十岁没有肉食就吃不饱,穿不暖、吃不饱叫做挨冻受饿。周文王的民众中没有挨冻受饿的老人,就是这个意思。”

 

 (二十三)孟子曰:“易其田畴,(1)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注解】(1)易:赵注云:“治也。”

  孟子说:“整治耕地,减轻税收,是能使民众富有的。依照时令饮食,按照礼仪化费,财物是不会用尽的。民众没有水、火无法生存过活,昏夜敲他人家门求觅水、火,没有不给的,因为相当充足。圣人治理天下,要使拥有豆、粟如同水、火那样充足。豆、粟如同水、火那样充足,民众哪有不仁爱的呢?”

 

 (二十四) 孟子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1)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2)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3)流水之方物也,水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4)

    【注解】(1)东山:朱熹《集注》谓指“鲁城东之高山”,一说在今山东蒙阴之南。

 (3)必观其澜:朱熹《集注》云:“观水之澜,则知其源之有本矣。”

 (2)容光必照:朱熹《集庄》云:“于容光之隙无不照。”

 (4)成章:古称乐曲终结为一章,此指事物达到一定阶段,犹孔子所言“斐然成章”。

  孟子说:“孔于登临东山觉得鲁国渺小,登临泰山觉得天下渺小。所以,看过大海的人难以注意一般的水流,在圣人门下游学的人难以注意一般的言论。观看水有方法,必须观看它的波澜。太阳月亮有光辉,光线能透过就一定照得到。水流这种东西,不流满洼地不再向前;君子所志向的大道,不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通达。”

 

(二十五)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1)鸡鸣而起,草率为利者厢之徒也。(2)欲知舜与厢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注解】(1)孳孳:朱熹《集注》云:“勤勉之意。”

 (2)跖:即本书《滕文公下》篇中所提及的盗跖。

  盂子说:“鸡叫起身,孜孜行善的人是舜的同类;鸡叫起身,孜孜营利的人是跖的同类。要了解舜和跖的区别,没有别的,只是利与善的不同。”

 

(二十六)孟子曰:“杨子取为我,(1)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2)子莫执中。(3)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4)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注解】(1)杨子:即杨朱,见本书《膝文公下》篇。取:主张。

 (2)摩顶放踵:顶指头颅,踵指脚眼,赵庄云:“摩秃其顶,下至其踵。”

 (3)子莫:赵注云:“鲁之贤人也。”近人罗根泽认为此人即《说苑·修文》篇中的颁孙子莫,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子莫考》赞同罗说,并谓“核其年世,疑即子张之子申详其人也”。

 (4)权:赵注释为权变,朱熹释为权衡,译文从赵说。

 孟子说:“杨子主张为我,拔掉一根毛而对天下有利也不去做;墨子主张兼爱,从头到脚都摩掉而对天下有利也去做;子莫取两者之中。取两者之中比较恰当,但取两者之中如果缺乏变通,就和固执不变一样了。之所以嫌恶固执不变,是因为它损害了大道,抓住一点而废弃了其余的缘故。”

 

(二十七)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孟子说:“饥饿的人觉得食物美味,干渴的人觉得饮料美味,这是没有尝到饮料食物的正常滋味,是饥渴妨碍了他们的缘故。难道仅仅嘴巴肠胃受饥渴的妨碍吗?人心也都有妨碍。人们如能不使饥渴之类的妨碍来困拢心志,就不会因为及不上他人而优虑了。”

 

  (二十八)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主公易其介。”(1)

   【注解】(1)介:焦循《正义》引刘熙说云:“介,操也。”朱熹谓“介有分辨之意”,译文从焦说。
   孟子说:“柳下惠不因为高官而改易他的节操。”

 

(二十九)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1)犹为弃井也。”

  【注解】(1)轫:古代度量单位,赵注谓一轫为八尺,焦循《正义》引程瑶田说云“轫”同“仞”,等于七尺。九轫,犹言根深,九是多的意思。

  孟子说:“有作为的人好比掘井,井掘得很深却不曾挖到泉水,就如同是一口废井一样。”

 

 (三十) 孟子曰:“尧舜,性之也;(1)汤武,身之也;(2)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3)

    【注解】(1)性之:言本性使然。

 (2)身之:赵注云:“体之行仁,视之若身也。”朱熹《集注》释为。‘修身体道,以复其性”。

 (3)恶知其非有:赵注释为“安知其不真有”朱熹认为此说不确,云:“言窃其名以终身,而不自知其非真育。或曰‘盖叹世人莫觉其伪者’,亦通。”译文取赵说。

 孟子说:“尧舜是本性使然,商汤、周武王是身体力行,五霸是假借利用。借久了不回归,哪知道他不是真有呢?”

 

 (三十一)公孙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民大悦。太甲贤,又反之,民大悦。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

  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公孙丑说:“伊尹说:‘我不亲近不正派的人。’他把太甲放逐到桐邑,民众非常喜悦。太甲贤明了,又把他接回来,民众非常喜悦。贤者做了臣属,他的君主不贤明,一定可以放逐吗?”

  孟子说:“有伊尹的心志就可以,没有伊尹的心志就是篡位了。”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1)君于之不耕而食,何也?”

  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梯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注解】(1)此处待句引自《诗·魏风·伐檀》,旧说这是首讥刺贪鄙的诗歌。素餐:朱熹《集注》云:。‘素,空也。无功而食禄,谓之素餐。”

   公孙丑说:“《诗》说:‘不白吃饭啊。’君子不耕种却能得食,为什么呢?”

 孟子说:“君予居住在这个国家,它的国君任用他,就安定富有、尊贵荣耀;少年子弟信从他,就孝顺友爱、忠诚守信。‘不白吃饭啊’,还有比这更重大的吗?”


 

(三十二)王子垫问曰:“士何事?”(1)

  孟子曰;‘尚志。”

  曰:“何谓尚志?”

  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注解】(1)王子垫:赵注云,“齐王子,名垫也。”

  王子垫问道:“士人从事什么?”

  孟子说:“使心志高尚。”

  王子垫说:“什么叫使心志高尚呢?”

  孟子说,“不过是仁义罢了。杀死一个无罪的人,不合乎仁:不是自己所有而去攫取,不合乎义。居处在哪里?就在于仁;路途在哪里”就在于义。居于仁而遵循义,君子的事务就齐备了。”

 

 (三十三)孟子曰:“仲子,(1)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草食、豆羹之义也。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注解】(1)仲子:即本书《膝文公下》中所提及的放陵陈仲子。
    孟子说,“陈仲子这个人,不合乎道义地把齐国给予他是不会接受的,人们都相信这一点,这是舍弃一筐饭食、一碗羹汤的义。人没有比亡失亲属、君臣、尊卑更重大的事了,因为他的小节而相信他的大节,怎么行呢?”


   (三十四)桃应问曰:(1)“舜为天子。皋陶为士,替瞍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2)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醚也,(3)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4)终身诉然,(5)乐而忘天下。”

    【注解】(1)桃应:赵注云:“孟子弟子。”

 (2)有所受之:朱熹《集注》云:“言皋陶之法有所传受,非所敢私,虽天子之命亦不得而废之也。”

 (3)蹝(Xī徒):朱熹《集注》云:“草履也。”

 (4)遵:循。

 (5):同 “欣”。

  桃应间道:“舜当天子,皋陶当法官,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那怎么办呢?”

  孟子说:“抓起来就是了。”

  桃应说:“那么舜不阻止吗?”

  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皋陶是承受了职责的。”

  桃应说:“那么舜怎么办呢?”

  孟于说:“舜把抛弃王位看得如同抛弃坏鞋子一样,私下背负着父亲离去,沿着海边住下,一辈子欣欣然快乐得忘记了天古。”

 

    (三十五)孟子自范之齐,(1)望见齐王之子,鲫胃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盂于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3)鲁君之宋,呼于侄泽之门,(4)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
    【注解】(1)范:地名、在今山东范县东南。

 (2)齐王之子:前人认为捐齐宣王之子。

 (3)广居,孟子常以此词指仁。

 (4)呼:赵注云:“以城门不肯夜开,故君自发声。”垤(dIé谍)泽之门:宋都城门名。

 孟子从范邑到齐都,远远地看见了齐王的儿子,喟然长叹道:“居处改变气度,奉养改变体质,居处是多么重要啊!他不同样是人之子吗?”

 孟子说:“王子的住宅、车马、衣服大多与他人相同,然而王子所以像那样,是他的居处造成的,何况居住在普天之下 最广大居所中的人呢?鲁国的国君来到宋国,在坯泽门下呼喊,守门人说:‘这不是我的国君,为什么他的声音像我的 国君呢?’这没有别的原因,是居处相似的缘故。”

 

    (三十六)孟子曰:“食而弗爱,泵交之也;爱而不敬,兽言之也。恭敬者市之未将者也,(1)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2)

    【注解】(1)将:此处犹言致送。

  (2)拘:朱熹《集注》云;“留也。”

 孟子说:“养活而不爱护,是像猪那样来对待;爱护而不尊敬,是像禽兽那样来畜养。恭敬是礼物尚未致送就具备的,恭敬却没有实质,君子不可虚留。”

 

(三十七)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1)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2)

  【注解】(1)天性:犹言天生。又,朱熹《集注》云,“人之有形有色,无不各有自然之理,所谓天性也。”

(2)践:与实践之践意同。

  孟子说:“身体容貌是天生的,只有圣人才能通过它们体玩天性。”


  (三十八)齐宣王欲短丧。公孙丑曰:“为着之丧犹愈于乎?”(1)

 孟子曰:“是犹或珍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亦教之孝悌而已矣。”

 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为之请数月之丧。公孙丑曰:“若此者何如也?”

 曰:“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虽加一日愈于已,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

    【注解】(1)朞(jī机):一年。

   齐宣王想要缩短服丧时间。公孙丑说:“服丧一年还比不服丧强吗?”

 孟子说:“这好比有人在扭折他兄长的胳膊,你叫他姑且慢慢地扭,也是在教导他孝顺敬爱罢了。”

 有位王子死了生母,他的师傅替他请求服几个月的丧。

 公孙丑说:“像这样的事怎么样呢?”

 孟于说:“这是王子想服完丧而做不到。即使多服一天丧也比不服丧强,是针对没有什么禁止却不守丧的人而言的。”


   (三十九)盂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育五:有如时雨化之者,(1)有成德者、有达财者,(2)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3)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注解】(1)如时雨化之:时雨即及时之雨,赵注云:“教之渐渍而沾洽也。”

 (2)财:同“材”,朱熹《集注》云:“各因其所长而教之者也。”

 (3)私淑艾:朱熹《集注》云》“人或不能及门受业,但闻君子之道于人而窃以善治其身,是亦君子之教诲之所及。”

 孟子说:“君子用以教育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那样教育的,有成全德行的,有通达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以自身的善行来让他人学习的。这五种就是君子用以教育的方式。”


  (四十)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挛挛也?”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于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公孙丑说:“道是崇高的、完美的,几乎像登天一样,似乎不可企及,为什么不使它成为能够攀及而让人每天孜孜地去努力呢?”

 孟子说,“大匠不因为拙劣的徒工更改或废弃成规,羿不因为拙劣的射手改变开弓的标准。君子拉开弓却不发眈让箭在弦上跃动欲出,在道路中央站立,有能力的就跟随。”


   (四十一)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1)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2)

   【注解】(1)以道殉身:此处的“殉”是相始终之意。

 (2)殉平人:言迁就他人,未熹《集注》云:“以道从人,妾妇之道。”

  孟子说:“天下清明,以道与自身相始终:天下黑暗,以自身与道相始终,从未听说过以道来迁就世人的。”


 (四十二)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1)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

  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2)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

    【注解】(1)滕更:赵注云:“滕君之弟,来学于孟子者也。”

 (2)故,赵注释为“故旧之好”。

  公都子说:“滕更在门下时,似属礼待之列,可您不回答他的询问,为什么呢?”

  孟子说:“倚仗显贵而询问,倚仗能干而询问,倚仗年长而询问,倚仗有功劳而询问,倚仗老交情而询问,都是我所不回答的。其中,滕更就占了两条。”



   (四十三)盂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1)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

   【注解】(1)已:赵注释为“弃、朱熹释为“止”,译文从赵说。

 孟子说:“把不可抛弃的东西抛弃了,就没有什么东西不抛弃了;该厚待的却薄待,就没有什么不薄待了,前进猛烈的人后退也快。”


   (四十四)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却不仁爱;对于民众,仁爱却不亲近。由亲近亲人而仁爱民众,由仁爱民众而爱惜万物。”

 

 (四十五)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鳃、小功之察,(1)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2)是之谓不知务。”
    【注解】(1)缌、小功之察:缌、小功都是古代丧服的等级,按礼制规定,前者应服丧三月、后者应服丧五月。为父母服丧,必须三年,所穿的丧眼远比缌、小功为重。若不能做到这一点,却在服缌和小功上讲究,则是不知大体。

 (2)放饭、流歠(chuò辍):《礼记·曲礼》云:“毋放饭,毋流歠。”放饭,把屹剩的饭放回饭器。流歠,犹今言狼吞虎咽。前者不清洁,后者不文雅,都属于失礼的行为。齿决:《礼记·曲礼》云:“干肉不齿决。”即不在宴席上啃干肉,应用手折断后送入口中。朱熹谓,与放饭、流歠相比,齿决干肉只算是“不敬之小者”。

    孟子说:“智者无所不知,把当前的要务作为急切;仁者无所不爱,把急于亲近贤者作为要务。尧舜那样的知而不遍知一切,是急于首要的事务;尧舜那样的仁而不遍爱世人,是急于亲近贤者。不能服丧三年却去讲求绸麻、小功,放回剩饭、进食狼吞虎咽却去细究不用牙咬断干肉,这就叫不识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