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药品集中:麻将桌上的 商业随想(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0:47:40
麻将桌上的商业随想(转) 标签:杂谈   

每年除夕夜,我都会和姐姐、姐夫轮流陪父母打上几圈麻将。由于这是我一年到头唯一碰麻的一天,因此这么多年牌技始终没有什么长进。不过,我倒是发现了一点,那就是打麻将和做企业有不少蛮有意思的相通之处。

 

举几个例子:

 

       牌桌上有人喜欢做大牌觉得“屁和”无聊,有人则得和且和赚点是点。这和创业者各不相同的创业心态很像--前一种像是做互联网企业不鸣则已一鸣就想赌一把做成Google那样的“连七对”或者“大三元”。后一种则有点像做餐饮,那点利润都是靠“缺门儿”(希望不是靠缺斤短两)、“无字”(希望不是靠缺工少料)之类的平常手段一分一分赚出来的。最后也许你会发现,你“屁和”了半天,人家一把大牌就全回来了。人各有命,谁也用不着对着别人手里的那把牌两眼发红羡慕嫉妒恨。

 

       打麻将的时候牌一码出来,到底该向哪个方向走你大致要有一个思路。这和做企业别无二致。有些时候你必须像做七对那样咬紧牙关坚持一条道走到黑,有些时候你也许打着打着审时度势地拆了龙却做成了番数更高的清一色。最怕的是左右摇摆一会想做这个一会想做那个到最后打什么来什么、等什么没什么,活活把自己打成了没有字的十三不靠。

 

       有些牌型你必须靠桌上的牌友,譬如全求人,这有点像改革开放初期那些以关系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基本上需要看着别人的脸色往前走。有些牌型则只能自己闷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进张,总体来说除了最后和牌其余的都得靠自给自足,譬如七对和十三不靠。这有点像那些试图自己做通上下游独霸产业链的企业。在今天的全球经济中,我们做企业还是应该尽量避免这两种情况比较好,过分依靠别人全求人和过分封闭自己门前清都很难做大。最终能够成大器的企业一方面要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同他人分享与合作,善于借助周围的环境和周边的力量,这样才比较容易做成企业中的一条青龙。

 

       牌桌上,初学者往往只会看自己的牌,高手则盯着上家看着下家,进攻中有防守,对周围人的需求和心态了然于胸。做企业也有类似的阶段性,当你还处在创业阶段、每天还在等米下锅的时候是没有能力去关心和研究自己的竞争对手的。然而,一旦你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你又必须在发展自己的同时积极主动地阻击和遏制对手。

 

       会玩麻将的都知道,除非你的牌足够大,否则最好避免单吊一张。做企业更是如此,无论你的客户有多么强大(哪怕是中国移动),都要尽可能让客户稍微分散一点,避免在一棵树上把自己做成单吊。

 

       有些时候你宁肯自己不和也不能给别人点炮让别人和,这个时候最稳妥的做法就是靠出安全张力争把牌打荒。在牌桌上因为有“点炮包牌”之说这一点还好理解,但是在现实生活里企业之间拼了命打价格战、宁肯自己不赚钱也不让别人赚钱直到把整个给“打荒”了,这就有点不可理喻了。

 

       会玩麻将的人很多,但是能够精确掌握麻将计番规则的人并不多。麻将的计番规则相当于企业采用的会计准则。不会计番你照样可以推倒和,但你肯定没有会计番的人打得效率高,在牌局进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盲点。同样,不懂会计准则的企业家也会有很多盲点,这些盲点甚至可能导致他们对企业的真实运营情况完全失去判断力。

 

       打牌的都知道,世界上的确有运气这件事。在我非常有限的“麻史”上就曾经亲眼见过一次“地和”,并且还是一条龙的地和。那是好多年前,当时那位大哥起牌后还不紧不慢地问了我们一句“对了地和多少番来着?”我们觉得那是天方夜谭,就胡乱回答说“怎么也得100番吧”,没想到话音未落,上家一张牌落地,牌桌上已是沧海桑田。这也许有点过于戏剧,但平时我们经常遇到不那么戏剧的事:有些人起牌不怎么样,但是连吃带碰没过多久居然就和了;另一些人几乎开局就已上听,但是左等又等那一张就是不来。必须承认,做企业虽然永远不可能上来就天和或者地和,但的确也经常会有运气的成分在起作用。永远有人能正好踩上点,也永远有人回回不赶趟。

 

春节还在继续,如果你的牌局也还在继续,那么祝你好运。不过,我到更愿意祝各位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拥有一个思路清晰、目标正确、顺风顺水、想什么来什么的美妙牌局。不仅能和,最好还是杠上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