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县图片:一位新闻记者的“历史救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2:37:48

一位新闻记者的“历史救赎”

——读孙春龙新书《异域1945》

    “……我突然有一种冲动:作为一名中国的年轻记者,对这段历史的救赎不应该止于探索真相和细节的报道,更应该积极参与到具体的事件之中。”这句话,是孙春龙在新作《异域1945》中的披露心迹之语,它告诉了读者自己为什么会写这本书,也回答了这部报告文学作品所以感人至深的根本原因。

    书中,孙春龙记述了自己多年来采访流落滇缅的远征军老兵,并发起“接引老兵回家”行动的艰辛历程。对于这一举动,孙春龙称之为“救赎”,它准确地表达了自己正在做的这件事情的动机,并试图让更多的人理解此举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作为一个滇缅抗战历史的研究者,笔者尽管比较熟悉他所写的那些远征军老兵的历史背景,但读书时自己仍一次次热泪盈眶。这份泪水既为老兵们辛酸的身世而洒,更有一种将作者引为“同道者”的深切共鸣。

    “我想做的,就是让那些真正的英雄,在迟暮之年,能感受到这个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庇护过的国家的子民,对于他们的礼遇和尊重。”这是在促成老兵回家行动前夜,孙春龙怀着复杂心情写给各支持媒体的公开信。多年来孙春龙已习惯于默默做事,此刻所表达的“宣言”毋宁说更像是一种恳切的吁请,期待同胞能敞开胸怀热情拥抱由自己带回家的这些曾被遗忘的历史老人。

    做事也罢,写作也罢,自然需要某种意义上的“投入”,但孙春龙投入的显然是一种非同寻常的情愫,一如美国电影《护送钱斯》中的那位志愿护送阵亡士兵回家的陆战队上校。但有所不同的是,而立之年的孙春龙并非那段历史的亲历者,而是一个“70后”晚辈,他是沿着历史之河上溯七十余载,代表今天的国家和同胞抚慰一段远去的历史,告诉那些曾经为民族浴血奋战、又在历史夹缝中饱受委屈的老兵:“国家从来没有也不会忘记和抛弃你们。”因此,这件事情的价值就不仅仅在对于人性的尊重,更在于对历史的尊重。

    抛开对作者写作“动机”的分析,仅以文本来看,也堪称近年最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之一。在“探索真相和细节的报道”方面,作品达到了一般历史学者在田野调查报告中也难以抵达的水准。孙春龙采写了数十位老兵,虽然他更关注的是他们在战后数十载颠沛流离的命运和感怀,但有关其昔日的战士身份与战场经历,也精准到可以作为口述史嵌入战史叙事作品。这绝非一般化的新闻采访中“你说我记”的境界,可见作者在历史专业领域的兴趣投入和扎实积累。

    孙春龙供职于新华社所属的《瞭望东方周刊》,是一位地道的“新闻人”。其所采写的老兵故事,曾经在他供职的杂志做过多期“封面故事”。但是,春龙却时时表明他所做的很多事情属于“不务正业”。事实上,孙春龙的举动,确实超越了一般记者的职业境界:他不仅是一个客观的关注者和记录者,他更投入其中推动、甚至创造了事件本身;缘于此,接引流落异域的老兵回家之举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新闻事件,也是一个文化、政治事件。在这一过程中,作为记者的孙春龙不仅在体验、记录历史,同时也在“创造”着历史。

  孙春龙的作为及作品,让我们思考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的个体责任问题。在文化意义上,谁能代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与其说是政府或某些组织,倒不如说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一个个热血激荡着的个人。中国先贤曾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仁不让”的古训,孙春龙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意义上的“匹夫”和“仁者”。而凝结在《异域1945》中的“历史救赎”这一核心主旨,举起了一面旗帜,在这面旗帜下正有越来越多的人介入,孙春龙已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正如他在书中所言,“光荣来自于梦想,和对良知的坚守”。这本书,正是关于当代中国人对于历史和社会良知的写照,它记录下的是这个时代的进步和光荣。

  若说提一点建议的话,笔者觉得现在这个书名的内容指向不够清晰,因为作品并未仅仅聚焦于1945年这个特定年份的人事。如果改名为《老兵,请跟我回家》倒是比较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