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txt下载全文下载:防地震、核辐射小常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3:00:18
防地震、核辐射小常识   发布:学工办  时间:2011-03-17

日本3月11日大地震和地震引发的海啸,给日本人民造成了重大灾难,特别是地震引起的福岛核电站事故,灾情至今未得到有效控制,并引起我国临近地区公众的普遍担忧。为了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核电站事故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我们特摘录部分相关常识文章,对公共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希望为同学们的健康安全防护提供帮助。

一、核辐射常识

公众受到自然本底辐射剂量约为2.4毫希弗/年

当核爆炸、人为事故等引起核泄漏时,核辐射作用于人体组织,产生的电离效应对人体有一定损害。这种损害在体内不断累积,将导致染色体突变造成遗传病多见、癌症发生概率升高等生理变化。因此,公众对于日本福岛核泄漏问题忧心忡忡不无道理。

其实,我们人体每天都暴露在各种射线之中,比如宇宙射线(如太阳)、飞机、手机、电脑、电视都有辐射,约为2.4毫希弗/年,称为自然本底剂量当量。国家公布的《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公众受到人工辐射剂量不超过1毫希弗/年。而从医学的角度考虑,受照剂量在100毫希弗以下对人体都没有影响,100毫希弗相当于1年内累积照射约10次CT。

辐射量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公众无需恐慌

避免核污染最有效的方法是距离。辐射量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当辐射量为2.2毫希弗时,一米外的辐射量锐减为0.55毫希弗。所以福岛核电站附近的辐射量为正常量的6600倍,但是抵达东京地区仅为0.035毫希弗。这种核辐射是一过性的,随着大气的稀释很快离散开,微小的剂量值对人体也无法产生损害。

因此,不仅抢盐完全没必要,抢口罩、服碘片、拒绝实用海产品都没必要,大气和海水都成为我们天然的屏障,稀释了核辐射所带来的伤害。因此,掌握一定的核污染预防知识,是我们保持清醒头脑的最好办法。

我们更需注意生活中的辐射

比起日本岛一过性的核污染,我们身边每天都在接受的辐射反而更应该引起注意。X线、CT、同位素、放射治疗,医用辐射可以用来治病,但对人体的损害也是累积的。手机、电脑、电视也都含有不同程度的辐射,孕妇、小孩应该尽量少接触。至于社会上流传的仙人掌可以防辐射,并无科学依据。

公众对辐射敏感是好事,有助于国家对放射源加强监控,做好应急预案,保障人民健康。但公众无需对日本核泄漏事件恐慌,应正确认识到辐射是无处不在的,应用于医学可以治病,应用于电站可以发电,我们应相信国家权威部门的意见,做一个理性的中国人。

什么是核辐射?

核辐射也常称放射性辐射。它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时,释放出的微观粒子流。如X射线、伽马射线、中子等。

毫希弗和微希弗是什么意思?

希弗是辐射剂量的单位,1希弗表明每千克组织中沉积了1焦耳的能量。1希弗=1000毫希弗; 1毫希弗=1000微希弗。

1000微希弗/小时的辐射水平会造成怎样的伤害?

1000微希弗/小时意味着在这样的环境中停留1小时,所吸收的辐射剂量约为1毫希弗。全世界平均的天然本底辐射约为2400微希弗/年。在这样的剂量环境下,短时间停留不会对机体造成明显损伤。

福岛核电站事故会造成放射病吗?

是否会造成放射病主要取决于受照剂量。目前报道的泄漏量下,处于安全控制距离之外的人员不会造成放射病。

此次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是核爆炸吗?

不是。核爆炸是裂变反应过程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裂变能量瞬间释放;而核电厂的反应堆则刚好相反,能量以一定的速率释放出来。除了燃料不同,核电厂做的事情跟火力发电厂非常类似。核反应堆是不可能像原子弹那样爆炸的,其燃料铀不纯,它们不会产生原子弹式的爆炸。正如高度白酒可以点燃,啤酒却不能点燃的道理一样,反应堆即使失控,也不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

这次事故会有切尔诺贝利事故那样严重吗?

不会。福岛核电站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情况大不一样:福岛核电站反应堆是沸水堆,在停堆后发生事故,放射性物质泄漏量和污染区域较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石墨慢化堆,没有安全壳,由于操作失误发生事故,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产生的爆炸烟云直接进入大气平流层,造成大范围内放射性污染。目前国际原子能机构把此次福岛核电站事故定级为5级,而切尔诺贝利事故为 7级事故(是最严重的事故级别)。

二、防地震常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列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1.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7.8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区的烈度是8度,石家庄的烈度是5度。

地震烈度的简单判断:
3度:少数人有感。
4?D5 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7?D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D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D12度:毁灭性破坏。

2.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应急要点:
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3.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

应急要点:
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 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
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
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
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4.地震时切忌惊慌

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切忌恐慌,要沉着冷静,迅速采取正确行动。特别在高楼和人员密集场所,就地躲避最现实。我国有过地震并没造成任何破坏,但惊慌失措的人们互相拥挤踩踏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的教训。

应急要点:
不要跳楼
要相互关爱
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
学生要听从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