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裘 其实我很爱你:美国上尉逃不脱被误解的一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23:38:38

美国上尉逃不脱被误解的一生

单桂志 《 人民文摘 》(2010年第5期)

    “别担心它。(Don’t  worry  about it.)”69年前,这条由四个单词组成的命令,让一名普通美国士兵与“珍珠港事件”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少人认为,正是这个命令导致日军战机长驱直入,造成美军2402人阵亡、1282人受伤、太平洋舰队几近覆灭。

    他是当年的美国陆军上尉、陆军战斗机飞行员卡尔米特·泰勒。直到今年1月23日去世,这位享年96岁的老人都活在困惑和指责声中。

    下达命令

    1941年12月7日7:00,泰勒坐在夏威夷沙夫特堡的飞机追踪中心值班,这时,他接到来自附近雷达站的电话,两名负责监视的陆军二等兵向他汇报称,雷达荧屏显示,有大量的飞机正在接近珍珠港。

    这一天,是泰勒在这里上班的第二天。在这之前,他对雷达的认知几乎等于零。由于没有接到任何具体的命令,加之身边仅有一名电话接线员,泰勒只得硬着头皮试图作出判断。

    他突然想起,曾有朋友告诉他,檀香山的电台通常会播放音乐。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本土飞机飞往夏威夷时,用于给飞机做无线电导航。而当天早上,他开车上班时,从车载广播中恰好听到了导航音乐。因此,他确认,这只是B-17轰炸机群在执行完夜间任务以后返回营地。

    “我知道这种设备(雷达)非常先进。”泰勒在后来的一次访谈中说,“事实上,值守雷达的小伙子也是第一次坐在雷达显示屏前,并且第一次监视到飞机。所以我主观认为,雷达上显示的是B-17轰炸机群……于是我对他说:‘别担心它。’”

    之后的事情就如历史教科书上所写:

    7:52,日本第一批攻击队指挥官发回表示奇袭成功的信号电:“托拉、托拉、托拉。”

    7:55,俯冲轰炸机队开始轰炸福特岛和希卡姆机场。

    7:57,鱼雷攻击机队开始对战列舰发起攻击。

    8:00,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向全军发出急电:“珍珠港遭受空袭,这不是演习。”

    此后,美国正式向法西斯联盟宣战,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未受惩罚

    直到今天,不少美国人仍认为,正是泰勒的疏忽,使得驻军没有在第一时间拦截日军战机。

    “我经常在夜间醒来,想起这件事,”“珍珠港事件”后,泰勒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但我没有负罪感,那个早晨我已经尽我所能。”

    美国历史学家戈登·普兰奇曾对“珍珠港事件”进行了长达40年的研究,他的观点是,不该把责任都推到泰勒身上。

    普兰奇认为,那名向泰勒报告雷达监视情报的二等兵才真正“犯了巨大的错误”,他没有向泰勒汇报飞机数量足有50架。如果泰勒知道,“他几乎不可能作出‘B-17轰炸机群飞来’的错误判断……因为美军当时总共也没有50架B-17轰炸机。”

    另外,即使泰勒向上级汇报了这个情况,美军当时立马能做的,除了疏散容易受攻击的、紧密停靠在一起的飞机外,什么也做不了。“军中没有任何人告知海军雷达上的发现。要是能知道飞机逼近的清晰路线,就能帮助海军找到在攻击距离内输送了这些飞机的日军航母。”

    “这几个词本身的丑名一直伴随着整个故事,这不公平。”珍珠港纪念馆的历史学家丹尼尔·马丁内斯告诉记者,“历史,让你永远也逃避不了‘珍珠港事件’这样的大事,他(泰勒)就是被此事紧紧缠着的。”

    摘自《新文化报》20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