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普森一家第25季第2集:货币供应量指标 - 风投浪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4:16:11

货币供应量指标

金融 2011-01-17 11:04:07 阅读105 评论0   字号: 订阅

反应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
M0、M1、M2、M3都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
  国际上大致的划分是:
  狭义货币(M1)=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 ;
  广义货币(M2)=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
  另外还有M3=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
  M0=流通中现金;
  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另外还有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转:广义货币M2存款准备金股价房价的关系(分析的比较透彻)

存款准备金,这可是国家控制货币投放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宏观经济学里,衡量货币供应指标有三个:现金M0,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M0指流通中的现金,新版人民币就是一种现金;狭义货币M1指流通中的现金与活期存款之和;广义货币M2则是M1与定期存款之和。无论以哪个指标度量的货币均可以随时在银行里面提取现金,但M0主要是居民持有,一般用于当期消费;M1-M0主要是企业持有,一般用于当期投资;M2-M1代表远期消费。可以假设A在中国工商银行存了1万块钱,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是10%,那么银行就可以放贷9000元给B,那么这个时候用M2来计算货币量就会发现现在的货币量是10,000+9,000=19,000元。如果B将9,000元投资或者花掉,C赚取了这9,000元再存到中国农业银行里,农业银行在提交10%的存款准备金也就是900元之后将8,100元借贷出去,这时的M2就变成10,000+9,000+8,100=27,100元。这个过程一直下去,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公式计算出最终所创造出的货币总量:(1/r)*总存款的货币量,在这个例子中总货币量M2也就是(1/0.1)*10,000=100,000元,也就是说实际货币量是银行存款的10倍,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最大值。这也为国家调控货币量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手段。例如国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那么就可以回收约(1/0.1-1/0.105)*10000=4762元的货币量。那么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就可以得知央行通过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到底吸收了多少货币量。
在日常生活当中,商品主要由两类组成,一类是易耗品,包括粮油烟酒糖茶,这些商品与民生紧密相关。另一类是易储品,包括房屋、字画、艺术品、股票、证券等等。由于第一类商品的消费更不具备弹性,也就是更加具有炒作的空间,因此是属于国家务必严控的范畴,否则国家必将出现动荡。所以我们才能在电视报纸上面看到温总理频频对猪肉粮价这些问题施加压力。而后者相对来讲消费弹性更大一些,如果价格暴涨比较不容易引起社会动荡。因此后一类商品价格在外汇储备大量增加时期容易获得国家的默许从而实现高速增长。
大家一定要注意,这里的M2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可以说通货膨胀也好,通货紧缩也罢,甚至于股票证券市场的冷暖都直接与此相关。在经济繁荣时期,消费信心十足,于是无论消费信贷还是工商业生产信贷都十分频繁,这时货币总量M2就向理论最大值方向移动,而央行为了促进经济繁荣,也会采取降低存款准备金,也就是放松信贷,增加货币投放量的政策。表现就是生产消费均处于上升阶段,且维持一定的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消费信心不足,于是信贷额降低,货币总量就会远离理论最大值,极端情况,也就是根本没有信贷的情况下,货币总量等于存款总额。这时由于生产量并没有随之立刻降低,而货币总量却减少了,所以表现就是物价下跌,通货紧缩。所以如果央行多次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收紧信贷的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贸易顺差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如果达到临界值的话,甚至会使经济转向通货紧缩。所以在房地产信贷余额增长比率不断提高时,房价一般而言都是高速增长;在房地产信贷余额增速减缓时,房价表现相对而言就会平稳;信贷余额减少时,一般房价就会下降。当然以上结论必须是房地产经济占到国民经济相当比重,例如支柱性产业才能成立。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可以明白多空双方为何在“不购房运动”、“土地稀缺论”、“国家调控”以至于“2008奥运”这所有方面都要一较长短了。因为,我们的房市,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和股市没有区别了。我们所要关注的,就是看资金力量,更听从多方还是空方。同时要声明一点,房价跌所伴随的通货紧缩,会导致目前还没购房的人更加买不起房,但无论如何,他会比依靠贷款购房的人,在房价跌的过程中损失更小。没房的人还能选择租赁,有房的人却极有可能破产。还有重要的一点,资金力量所代表的人,往往并不是对房市看空的那些人,所以空方对他们的影响,应该有限。
与M2相关的有几个指标是对于经济非常重要的,货币供给量M1表示社会的当期购买力;M0/M2的变化情况反映了居民的即期消费偏好,这个比值从1990年的17.29%一直下降到2003年的8.93%;M1/M2的变化情况反映了企业的投资偏好,这个数字从1990年的45.45%一直下降到2003年的38.02%;准货币(M2-M1)是由定期存款和居民储蓄存款构成,(M2-M1)/M2反映了居民的未来消费倾向,这个比值从1990年的54.55%一直上升到2003年的61.98%;活期存款(M1-M0)是生产资料购买力的主要媒介手段,反映了企业的投资需求,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M1-M0)/M2数值越大,说明工商业对于经济前景更为看好,但是这个比值从1994年的28.24%就开始下降,一直处于26%左右的低位,直到2003年才反弹到29.1%。最近几年的各项比值大家可以自己寻找数据进行计算。
这里M2-M1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当这个数值增大的时候,说明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货币转为定期存款沉淀下来,资金效率下降,经济景气也将下降。而这代表的实体经济降温,过多的资本将重新寻找出路,这时证券经济就很有可能出现资金的大量进入而繁荣。在我国历史上的几次大牛市之前,我们都可以看到M2的增速均超过M1的增速达6%到13%。
M2/GDP代表一个国家经济货币化的程度,也就是金融业的发达程度。发达国家一般较发展中国家为高,例如2003年美国为0.67,印度为0.60。但是我国的比值由1990的0.7快速增长到2004年的1.85,同时M1/GDP的比值增速却非常低,这并不能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只能说明我国的财富大量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使资金效率下降,形成了大量的资金沉淀。同时这还说明了我国目前处于快速通货膨胀阶段。
利率对房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投资回报率和住房按揭。由于近几年房价的迅速增长,加上2004年以来的多次调息导致购房养房成本大幅抬升,目前个人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上升至7.38%和4.95%。目前的投资购房在不考虑短期炒作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已经不太具备投资价值,自住型买家很多也由于无力承担月供而不得不放弃购房。这样通过打压投机使得房地产信贷保持平稳增长,就可以达到国家稳定房价在目前价位的目的。但如果房价由于其他因素短期内暴涨,那么信贷规模必然出现大幅度波动,进而导致加大未来几年内房价出现暴跌的可能性。在目前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我国政府断然不会大幅度提高存贷款利率,而会更多的依靠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手段。所以存款利率一直以27个基点为单次涨幅进行上调,且年内仅上调3次累计0.81%的涨幅,而存款准备金却以50个基点进行上调,年内达到6次3%的涨幅,利率小幅度、高频度的上调可以给居民一个未来存贷款利率的高预期,而又没有实质改变低利率的格局,应该说是当前情况下的最优选择。
政府运营的经济来源:税收。可以说没有了税收政府连一天的运作都无法维持。这其中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影响非常之大:在工商税制确立后,我国按税种确立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体系。基本内容是关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归中央;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农业税等归地方;增值税实行中央和地方分享,分享比例是中央得75%,地方得25%。整个分税制改革,采取渐进的办法,即以1993年为基数,基数内的收入全额返还地方。同时,增值税和消费税实行增量三七分成,即全国增值税和消费税每增长1%,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增长0.3%。2001年又实施了所得税收入中央和地方分享的改革。对2002年的所得税增量,中央和地方各分享50%;对2003年的增量,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
可以说地方政府辛辛苦苦拉来的外资所上缴的利税基本都被国家拿了去,咱们干了一圈除了GDP基本等于白忙活,税钱呢?由此也可见,地方政府对于外资偷逃国家税款,一般的态度应该是不作为的。
这时地方政府所获得的税收比例从分税制之前的20%-30%一下跌落到10%,所有的主体税种和优质税种的大头都被国家拿了去,地方政府留下的只有难收欠收的大部分劣质税种(雪上加霜的是,近年温总理为减轻农民负担所减免的农业税(除烟叶税外)、农业特产税又都是地方税种,对乱收费、乱摊派的打击也减少了地方的外快收入),同时承担了大部分公共服务(普通教育、医疗、绿化、交通、发展经济适用房等等)。工人干活少给钱还可以辞职换个地方,地方政府不但少给钱,还要承担比之前更多的责任,你说说该怎么干?好在这里中央打了个伏笔:税收外的土地收益,非正式地界定给了地方政府。也就是说土地转让所得可以进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外收入进行支配而脱离中央的监管。有了这笔钱,就可以增加GDP公式右侧中的政府购买从而提升GDP总量,更重要的是缓解了政府的运营压力,其中我们随便乱花钱的部分就成了老百姓眼里的政绩工程;其中营私舞弊的部分,就成了官员同僚们双规劝退所中招的糖衣炮弹。最关键的是,土地转让所引发的房地产市场的大量消费和投资都会产生大量的GDP增值。
从这时起,地方政府就被逼上了一条通往房地产的不归路。
通过启动房地产来增收的思路有了,可是这市场也不是说启动就启动的,价格也不是说抬起就抬起的,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第一个要点就是得扩大需求吧?怎么扩大需求呢?先来个购房入户,利用个地利人和把有钱人圈来再说。再来个拆迁改造,你不是不想买房么?把你的老房子拆了建新的,修路盖写字楼商场铺绿地,看你是不是得产生需求?然后把外地的炒房团引来投资,媒体上再大加渲染,一个带头示范就把老百姓的热情都给折腾起来了。最后再来个土地限量供应。通过前三板斧产生的对土地的大量需求之后,最后减小供给的一刀就温柔的割在了开发商的脖子上面,于是我们看到的就是土地转让金频现天价。这个过程当中老百姓是只出不进的,炒房团是有所收获的,开发商是大赚特赚的,而唯有政府是稳赚不赔的。因为炒房团和开发商毕竟在其中也积累了大量的资金风险。
这些做完之后,钱的问题解决了,GDP也增加了,职位晋升就水到渠成了。你要问我的下任怎么办?我给他一个答案:如法炮制。你要问炮制不下去了怎么办?我说:愿怎么办怎么办,反正和我也没关系了。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各位要说老百姓对此颇有微辞,我倒要反问了:他们的意见于我升迁何干?

叶檀:中国广义货币与美国的不是一码事

2010年12月14日 10:2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11月份重要宏观经济数据出炉,数据与结果均出乎许多人意料之外。

  11月份CPI超过市场预期,达到5.1%,按理央行应该加息,但央行只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锁定3500亿元的资金。另据报道,今年10月份被央行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六大行(工行、建行、中行、农行、招行以及民生银行)已接获通知,到期后将再被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个月,部分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9%的新高。

  央行不加息而上调存款准备金,是为了应对热钱的侵袭,也是为了替贷款大户减负。存款准备金是在行政力量较强的市场经济体中行之有效的办法。央行不进入加息周期遭到指责,被认为是通胀的罪魁;而广义货币量之大,更被认为是通胀的渊薮。

  不加息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原因是热钱威胁与节日窗口。年底将到,各银行、企业进入结算高峰,加息对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与各大企业是不可承受之重,上调0.5个百分点,利率上升千亿元。另一方面,年底圣诞节、元旦、春节三节叠加,处于消费最高峰,加息将抑制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减少消费。

 

目前中美之间利差2.5个百分点,加上人民币一年升值3%~5%的预期,无风险套利可获得至少5%以上的收益。外管局对于热钱严加戒备,不过千疮百孔,不是外管局无能,而是热钱太狡猾。德意志银行发布报告称,将近一半的热钱通过FDI的途径进入中国,超过20%的热钱以虚假贸易的形式,还有借由短期信贷、海外捐赠等暗道进入。不说其他,就说央企在海外的资金是否都能监管到,就是大难题,更何况随着移民潮而来的大规模资金流动。

 

  通胀上升,归咎于宽松的货币。我国的货币超发严重,更要命的是超发的货币未能有效地配置到市场。

  我国的广义货币M2中包含投资性需求,与美国不同。我国的M0是流通中现金;狭义货币M1是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2001年7月,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广义货币供应量M2。修订后M2的统计口径为:M1+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根据上海财经大学证券期货学院李胜利等人的研究,中国的M2、M0与股市有正相关关系。

  美国的M2占GDP比例远低于中国,表面上货币发放似乎要比中国谨慎得多,但看美国货币与金融的疯狂程度,不能看M2,要看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规模,也就是要看M4、M5,以至于M无穷。

  以美国的CDS市场为例,2001年只有1万亿美元,到2008年高达62万亿美元;2009年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国会提交计划,试图监管高达592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是2009年GDP的40.82倍。

  可怕的数字!可见,美国的纸面货币比中国只多不少,如果中国未来发展金融衍生品,则账面上的货币不知道会是今天的几倍?美国的金融衍生品财富不进行消费则罢了,一旦纸面财富进入真实消费领域,泡沫不崩溃才怪。

  通常M2减去GDP与CPI之和来看货币的宽窄,根据吴晓灵的数据,2001年~2003年间,中国M2增速16.6%,GDP增速为9.8%,CPI增速为1.4%,M2增速超出GDP增速与CPI增速之和5.4个百分点;2005年~2007年间超出2.8个百分点;2008年~2010年9月超出9个百分点。这部分是货币的超发部分,但没有加上证券市场的那部分。

  中国的广义币发行确实高,无论央行怎么为自己辩解,都无法解释依靠外汇占款来发行基础货币的错误,也无法解释在短期内大量放贷、大量发行货币的激励举措。目前央行的赎罪之举就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直接锁定货币的流动性、直接减少信贷,以减少全社会的金融杠杆。但央行无法改变一点,就是信贷与投资向何处去的问题,而这是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与证监会的责任。而我国的证券市场在以中小板、创业板的审批,以“三高”估值,将资金诱导入泡沫之中。

  中美的广义货币含义不同,但无论中国还是美国,电子时代虚拟货币的爆炸性增长是不争的事实。美国始于上世纪80年代国债衍生品试点,而中国始自房地产与证券市场的爆发性增长。

  中国货币发行有问题,美国同样如此。一对难兄难弟。

货币供应量指标 - 风投浪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程式交易简介  - 风投浪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某交易员的趋势交易系统(附图) - 风投浪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子网掩码与IP地址的关系 - 风投浪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路由器的设置方法(图解) - 风投浪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必须掌握的八个DOS命令 - 风投浪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股票、商品期货、股指期货集合竞价规则解读 - 风投浪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转载:美国国债数据分析 - 风投浪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BOIS中英文对照---你也会用!!! - 风投浪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揭开游资操盘神秘面纱 - 风投浪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计算主力建仓量三招 - 风投浪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胡希恕讲金匮要略 - 风尘浪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女人脚之美 - 浪子Tianya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亚洲金融风暴当年各国对外资的经典对战 - 风投浪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转)无线道德手册 "蹭网卡"完全解析(原创) - 风投浪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货币供应量 要考注会了,分享一下别人的经验 - 浪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奇特的数学现象 - 天涯浪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用简单动画来解释复杂原理 - 浪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中国货币供应量全球第一的反思 各国货币上的风景名胜 - 蔷薇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中国古代货币欣赏 - 香儿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广义货币供应量、狭义货币供应量 失眠有7种,一招就搞定 栾加芹《不生病的智慧4》 - 伊甸浪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