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4产电于民任务:五脏皆虚独取中州——佐诊吉良晨先生临证撷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3:41:18

 

1楼 发表于 2007-9-12 22:35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五脏皆虚独取中州——佐诊吉良晨先生临证撷菁

□ 吴深涛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吉仲立 北京大德康寿文化发展中心

  吉良晨先生从医近60年,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疑难杂症,可谓杂病大家,特别是对脾胃病的认识深得其要,将重脾胃的学术思维融会贯通于临床杂病的辨治思维中,提出“五脏皆虚独取中州”观点。论治主张“在补益之中加醒脾畅胃,快膈升发之品,中焦活动,自然升降运化,不补则自补矣。”其论言简意赅,且用药清灵,味少功专,平淡简廉之中见奇效。
  中州者,狭至中焦,广及诸脏
  吉老认为脾胃之所以又称为人体之中州,是强调其纳化升降之枢纽功能。“纳”指胃的受纳,“化”指脾的运化,“升”指脾的升清,“降”指胃的降浊。认为中州者,广而言之,关乎诸脏,狭而言之,仅指中焦。临证中脾胃病证之升降失常易察,而在其他病证中升降失和之机难辨,人们在临证时对脾胃升降失和,多只考虑到脾胃本身的病变,而往往忽视五脏六腑病变中脾胃升降失和之机。实质上,不仅脾胃升降失和会导致其他脏腑病变,其他脏腑之变亦会引以脾胃之升降失和,中州健运则五脏皆荣,中州失运则五脏俱损。因此,于临证时抓住中州升降运化这一环节,辨治用药时时顾护脾胃,升降气机,往往能事半功倍。这正是吉老五脏皆虚独取中州之学术核心。临证时善将升降和合之法圆机活用于各法之中。如王志彬,男,50岁。半年前因心脏病而行支架置入术,近常现咽部跳动感,饱食后心悸,后背发麻,时口干欲饮,四肢乏力不温,寐欠安,脱发,二便可,血压偏低。查其舌中略灰少津,质暗淡,脉沉细无力。证属心肾两虚,脾失健运,致成虚损。治以益气健脾,以养心肾:太子参40g,麦冬30g,五味子6g,北沙参30g,女贞子30g,炒枣仁30g,炒谷麦芽各20g, 炒神曲15g,苦桔梗10g,紫丹参30g。病虽发于心,然既已中州失运则病及诸脏,治当诸脏皆调,斡旋中州当不可少。方药虽主以升脉散益元气,敛阴津;枣仁宁心;女贞子益肾;丹参化瘀滞;然方中之妙者,则在于以谷麦芽和神曲均炒用,以增健脾益胃之力,强其运化升降之功,中州健运则心肾皆荣;且此案不用人参,则是因时值立春,一阳之气上升,易引动虚火上冲,而用太子参是取其清轻之性,以达分健脾气的同时不滞中焦之气的畅通,遣药处方之字里行间处处贯穿着临证中的保胃气思路,可谓别具匠心。
  脾胃用药,贵在升降和合,不伤中气
  吉老认为脾胃既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运化之枢纽,以灌四旁,当然要以胃气为本,充养中焦之气,脾胃不健,中气无生,则能影响全身,因脾胃本脏有疾,需及时调理治疗,以免虚及他脏。但调理脾胃又要切忌壅滞,补药施之不当而引起脘胀纳呆,甚或变生他变者,应以砂仁、陈皮、生姜、大枣之类健运中州之品,以促脾胃运化,升发中焦气机,“虚者补之”乃治虚证之大法,然补药用不得法,亦多气壅、腻膈,反使脾胃运化呆滞,越是久病虚损之证,长期服药者尤当顾全其脾胃,方不至中虚拒药而事倍功半。吉老之方虽随证有变,然调理脾胃之品却贯穿其中,久服效佳却从不伤胃。
  脾肾相资,斡旋中州
  吉老临证极为重视脾肾的先后天关系,脾主运化,肾司气化,认为脾虚运化无力,势必求援于肾,日久过耗则必致肾之精气匮乏,甚则耗散精气而损他脏腑,因而病至脾肾虚两虚者多为损诸病证。因此治疗慢性虚损之病证,尤其是中州虚弱之证,虚当补之,然一定要既实其脾,还要兼资其肾,或既资其肾,兼实脾虚,以免此病彼,共陷虚损而难为之。特别是治虚损诸证尤当时时斡旋中州,使后天之本的脾胃能不断地摄入和化生,是人体生命活力之源,只有活力充沛方有愈病之基础。所以吉老治疗内伤虚损诸证,健运脾胃,促其升降贯穿始终。
  病趋向瘥,当“损谷则愈”
  吉老认为《伤寒论》所突出的,就是“保胃气,存津液”,尤赏仲景之对疾病恢复期当“损谷则愈”之论,认为病新瘥多胃气尚弱,难以消谷,如果强食不但损伤脾胃之气,而且还会停滞不化。此时当好自将息,“损谷则愈”,否则会因此而病复发。如一王姓病人,因严重的肝硬化腹水,经吉老精心治疗病见大瘥。因食欲转佳而纳量增多,而时有腹胀而复诊。吉老谓此既病后强食,损伤脾胃所致,当“损谷则愈”,嘱病人调节饮食。治以张锡纯之鸡汤化裁,以鸡内金开脾之化;白术助脾之运,补消合用而愈。吉老延伸“损谷则愈”之内涵,强调大病初愈的病人胃气尚弱,尤慎应用滋腻之品,中州滞则运化之源匮乏,谈何调养康复?
  细微之处顾中州
  吉老平素临证用药组合严密,堪称丝丝入扣,无一味多余之药以增脾胃之负。除了方剂精心配伍,还辨思飘逸,多环相辅,常告诫“病好脾败,与治败无疑”,可谓概其要领,指其肯綮。
  1.方小药精,取效减负  吉老强调辨证需精细探析,识病明证,制方严谨,遣药得当。因此,吉老师之组方用药可谓用药少而精,主次分明,恰倒好处。吉老师所开处方用药一般为7~8味,多则9~11味,罕见大方,少用贵药。然组方选药却非常严格,讲究配伍。在取得最大疗效之同时,又能减轻病人脾胃之负担。
  2.服药间养法  吉老临证对于慢性病人,特别是用药时间较长的病人,在病情相对稳定后,常嘱病人采用间隔服药之法,即服二剂,停一天,或隔日服,养息其脾胃,以顾护其纳化升降之功。
  3.剂型取胜  如补血时,如病人脾虚,则改用阿胶珠,而不用生阿胶阻碍脾胃;同样是常用麦芽来健脾,然重健运助消化则用炒谷麦芽,重补中气升发则用生谷麦芽,而重导滞则取焦谷麦芽;同样升降脾胃,亦不忘顾护脾之营阴,如在用防风祛风散浊时,多用软防风,意既取其升脾而性润防燥之功。
  吉老深韵东垣所论“脾胃有伤,则中气不足,中气不足,则六腑阳气皆绝于外,故营卫失守,诸病生焉”之义,从更深层次上明晰了脾胃的升降之机乃基于气之流动,并结合长期实践发扬出新,提出了“诸脏虚损峻补无益,独取中州是为至要”之论治理论,确为临证之真知灼见,堪称发遑古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