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神墓:中国品牌现状 - 上海舒滨牛牛的角落 - 西祠胡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17:42:46
【重点调查 推荐阅读】中国品牌现状

07-10-19 21:28  发表于:《商标与品牌 发展和战略》 分类:未分类

【按:树立品牌最基本的就是要注册、拥有商标 并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商标的作用 我们现在看到很多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介绍只是提级其产品和服务如何如何的好而对品牌却只字不提 这并非个别现象 希望大家从本文中得到启发 立刻认识到商标的价值 重视商标的实际运用 】

一、        上海品牌现状

在商务部对外公告“20052006年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出口品牌”名录中入榜品牌区域构成,基本与各地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和出口品牌建设水平一致。而上海却是个例外,2004年上海的出口量在全国排名第三而品牌的数量却仅排名第六,两者形成明显的倒挂,显然支撑上海庞大出口量的是外资企业源源不断的供给,而上海本土企业的发展并不乐观(上海本质)。

上海品牌现状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        老品牌走向衰落

在这份名录中,一心想打造“中国经济中心”的上海,却只有6家企业上榜。而现已失效的原外经贸部公布的118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中,上海有9家企业上榜,比现在还多3家。若将两份名录加以比较,就会发现,让老一辈上海人乃至国人倍感骄傲的永久自行车、中华铅笔、上菱冰箱 幸福摩托、New-EST(箱包)BUNIPER HARVEST(丰收)搪瓷器皿等老名牌,已渐渐消失在人们视野中。永久、凤凰自行车,上菱、双鹿电冰箱,红灯、美多收录机、上海牌轿车、佳美洗衣粉、美加净牙膏、霞飞化妆品……这些当年叱咤一时的上海老品牌,大多已成明日黄花。此消彼长,意味着上海企业的群体性失落已勿庸置疑。

2.        知名品牌含金量低

50年代到80年代,上海一直是全国工商业的龙头,涌现出大量享誉全国的著名品牌。到如今,上海还有30多个全国著名品牌,但是这30多个品牌的含金量加起来,还及不上一个海尔。

3.        合资品牌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上海从理论界到一些政府部门出现这样一种倾向,就是把中外合资生产的上海夏普上海三菱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算作上海的自有品牌。这些品牌合作多年,中方至今没有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产品的要件部分还是被外方牢牢把持,他们看中的,无非是低廉的生产成本和庞大的中国市场。如果中方不在核心部件上强力攻关,迅速实现更为彻底的国产化,这样的品牌即便被冠以“上海”两个字,对品牌自身来说,更多的也只是一个虚名。

二、        上海政府行为及政策

1.        整体目标和方向

《上海品牌、商标发展纲要》的总体目标是:经过7年的努力,完善、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商标管理、服务和执行体系,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以企业商标培育、发展为主体,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为核心,以第三产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领域、房地产业、特色农业为重点,将上海建成全国的品牌运作及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商标服务科教兴市、知识产权战略及促进经济的积极作用,使上海拥有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的国际知名商标,突显上海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1)        培育自主品牌、共创知名品牌、引进国内外名牌。

上海第二产业的发展受到成本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政策约束。突破这些制约,明确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是摆在上海面前的重大课题。第三产业的发展关键是要以空港、深水港等功能性大项目为载体,扩大服务业开放,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二产业的发展,关键是要依托大项目、大基地和现代制造业,加快培育大企业、大品牌,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上海特别要在培育自主品牌上下工夫。上海拥有吸引国际著名品牌的优势,在产业发展上引进国外品牌往往比培育本土品牌能更快地产生效益,因而更要重视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

 

2)        发展服务业品牌、重塑消费类品牌、打造上海城市文化品牌。

重塑上海消费类商品品牌:例如,服装服饰类(包括皮革制成的服装服饰和皮具,鞋类),食品酒类,药品,保健食品,体育用品,健身用品类,家用电器类,电子类,通讯产品类,洗涤用品,化妆,美容,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类,新型混合材料类。发展服务业品牌: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目标,对上海金融业、贸易业等服务行业的品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上海企业在这些行业中更容易在国内取得竞争优势,从而有可能成为上海企业品牌走向国际化的先行者。相对于制造业,服务业在创造品牌溢价上具有更多的优势。上海l0大服务业商品品牌:金融类,信息技术,现代物流,航空服务,商贸流通,社会事业,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房地产,旅游,会展。打造上海城市文化品牌:“城市景观体育”新品牌,上海图书馆讲座,输出上海优秀院团的经典剧目,国际艺术节,国际服装文化节、旅游节等。

3)        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品牌,是推进上海品牌战略、商标发展的重中之重。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点,向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延伸,由此形成三大产业建构的核心产业链,三大产业循环互动,齐头并进,呈现出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态势。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和“进而为之,退而有序”,通过资本运营,发挥整体优势,把上海的资源和财力集中到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大力进行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的调整。高科技产业品牌,至少有十大重点项目:数字移动通信、ERP(企业资源管理)应用、新一代数字视听技术、中药产业化、下一代网络技术、生物技术提升传统医疗工业、光通信和光器件、新材料开发与推广应用、集成电路设计、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现代制造业品牌:生产类工具类及原材料类。例如,化工类(上海石化),钢铁类(上海宝钢集团),汽车类(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航天科技及航天工业类,航空工业类,建筑、施工企业类等。现代农业品牌:扶持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带动农业经济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是农业经济产业化的领头羊。一个企业就可以带旺一方经济,一个品牌就可以占领一方市场。在培育品牌、扶持品牌,培育龙头企业、扶持龙头企业上下功夫。

 

2.        政府行为

1)        在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中,要突出“五个一批”

支持一批消费类品牌:消费类品牌中,有的已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上海市著名商标,如光明牌、正广和、恒源祥、老凤祥等。对有条件的企业,逐步推进其由生产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支持其扩大社会影响力。

扶持一批装备类品牌:这类品牌和消费品品牌不完全一样,主要是企业品牌,如振华港机、上海电气(SEC)、上海汽车(SAIC)等。随着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上海这类品牌数量增加,知名度提高,对这些企业品牌的扶持主要通过实施大企业战略,推动其实现产业集群式和品牌集群式发展。

培育一批高新技术类品牌:有重点地培育IT、生物医药等领域已崭露头角的品牌,如上海中芯国际、华虹NEC、卜海贝岭、信谊药业等,这类品牌代表着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通过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加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努力形成自己的特有品牌。

发展一批服务类品牌:在优先发展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战略中,培育一批叫得响的品牌,如百联、锦江等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集团,提升服务业领域企业的品牌形象。并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电子商务,加快营销模式的创新。

帮助一批有实力的企业集团进入世界500强:以大集团为载体,形成若干体现上海水平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

 

2)        四个层面推进

一是发展产品品牌。在消费品领域,引导企业对照国际品牌,采用国际标准,发展一批任国内外有声誉的知名品牌。

二是突现企业品牌。结合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以发展“大产业、大集团、大基地、犬项目”为重点,突现一批用户公认、行业知名的大企业品牌。

三是培育区域品牌。以“两个优先”为重点,结合建设工业园区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一批规划科学、功能完善、发展强劲的区域品牌。

四是塑造城市品牌。主要从战略规划、城市定位、核心价值、城市精神、城市文化和竞争能力等方面推进塑造城市品牌。

 

3)        四个方面加强

一是建立品牌建设组织协调机制。

市经委与市国资委、市工商局、市技监局和市知识产权局等建立了2个月一次的品牌工作例会制度,对上海品牌建设进行统筹协调;5个委办局的具体负责品牌工作的处室及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市商业联合会每个月召开一次碰头会,推进品牌发展。同时,与国际有关品牌机构保持联系,解最新动态,协调推进工作。     

二是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发展环境。

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以知名品牌、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为核心的品牌商标保护的执法力度,完善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和健全市场秩序,完善市场体系,为品牌的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三是为品牌发展构筑服务平台。通过“百户直通车”、“上海市知识产权网”等信息服务窗口,为品牌发展提供国内外最新品牌资讯和相关信息服务。

在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品牌产权转让交易的平台。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群众团体的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监督产品质量状况,扩大知名品牌和品牌战略的国内外影响力,提高企业和社会的品牌意识。

四是依靠行业协会,协助企业做好品牌建设工作。

行业协会要根据行业特点,分类指导企业品牌建设,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关中介机构一起,构筑以品牌宣传、推介、品牌咨询、运营、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品牌发展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多层次、多方位服务。

 

浙江宁波

 

一、        宁波企业出口创牌调查的基本情况

1.        出口品牌集中

商务部上月初审议通过了 20052006 年度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名单。在两年有效期内,列入名单的品牌和企业可享受扶持政策。全国共有 190 家企业榜上有名,而宁波一个城市就有 20 个,占总数的十分之一强,是全国拥有国家级出口品牌最多的城市。

2.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方式, 以直接贸易出口为主,并趋于成熟

56家被调查企业中,直接贸易出口为主,占调查企业的 78.6%。投资式进入市场(海外生产经营) 仅占7.1%。 在直接出口企业中,有17家已设立办事处(分公司),占直接出口企业38%另外,国际化经营的时间在5年以上的占 60%。

这说明,尽管宁波企业海外投资设厂的较少,但其贸易出口处在相对成熟阶段。部分宁波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创国际品牌具有一定的基础。

3.        民营经济发达,外资相对薄弱一直是宁波经济的一个特点。

宁波现有进出口企业 4000 多家,其中国内企业的出口占到整个出口总量的 69%,外资企业只有 31%

4.        出口企业总体商标注册率低、品牌意识淡薄

在所调查的56家企业中,39家企业的产品有自己的品牌,占 69.6%;另外 17 家企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自己的品牌,在有自有品牌的 39 家企业中,品牌经常使用的有16家占 28.5%。而有,不经常使用的企业则有 23家,占 41.1%。也就是说,无品牌或不经常用自有品牌的企业有40家,占 71.4%。

另据宁波外经贸局提供的资料显示" 2005年底,有出口实绩的各类企业有 5000多家,2005年出口额达到222亿元,境外商标总数只有 2000 件,外贸企业户均拥有境外注册商标不到 0.5!

宁波企业商标注册率低"品牌使用率低"一方面反映出口企业品牌意识淡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宁波出口品牌知名度还不够高。

5.        出口产品质量不占优势,科技含量不高

调查中,在问到企业产品的技术水平时48.2%的企业自认为其产品的技术水平在地方性区域内领先,有44.6%的企业认为其产品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认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企业只占7.1%。

在回答企业产品在同类产品中拥有的最突出的竞争优势时,有 37%的企业自认为产品拥有质量优势;21.7%的企业认为企业产品拥有低成本优势;19.6%的企业认为企业产品拥有技术优势;10.9%的企业认为在同类产品中具有差异性优势,另有 6.5%的企业拥有品牌优势和4.3%的企业认为拥有其他竞争优势。

调查结果表明,出口企业拥有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差异性优势的企业数量并不多,三者相加仅有36.7%,只有总数的三分之一。而具有品牌优势或技术处在国际水平的仅为6%-7%。这说明宁波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是建立在技术优势或品牌优势上,而是在性能价格比上具有比较优势,主要是因为企业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原因。因而,在将来可能会面临着持续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另据宁波外经贸局2004年抽样统计,宁波出口商品的平均利润率仅在6%-12%。 这也反映出宁波出口产品质量不占优势,总体科技水平不高,导致产品附加值低。

6.        品牌建设的突出问题是缺乏跨国经营人才

在回答“建立自有品牌的最大困难”时,28.9%的企业认为企业自身的产品质量优势不 21.8%的企业则认为主要困难来自于“产品出口量小”难以有效分摊品牌的成本;21.7%的企业在创立企业品牌的时候存在着“宣传资金不足”的问题。回答“缺乏境外开拓人才”的企业则占32%;还有4.5%的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其他困难,例如,品牌创建周期比较长,而在短期内又无法获得国外客商和消费者的认可。

由此表明,缺乏人才已成为企业境外开拓、创立品牌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而人才的培养光靠企业自身的积累是不够的,还需要地方政府采取适当的人才政策,搞好在人才的引进、开发、教育和待遇等方面的策略和措施,给企业国际化经营营造较丰裕的人力资源环境。

综合来看,宁波企业出口建立品牌的经济环境还是不错的,外贸经济发展快,国际化经营已具有一定的经验,已初步形成一批品牌龙头企业。出口品牌使用率低主要还是创品牌意识不够强烈,以及质量没有优势、技术创新不足、人才约束等因素。因此,企业最重要的应是尽快建立品牌发展规划,吸收成功企业的创牌经验,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力争在国际市场上创出自己的品牌。

 

二、        政府行为及政策

1.        密切跟进国家外贸战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国家鼓励政策

1)        2006421日,宁波市外经贸局和宁波市财政局联合下发《2005 年度促进宁波市开放型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鼓励品牌商品出口,包括奖励品牌出口前列企业、鼓励企业在国外及港澳台地区注册商标、鼓励进出口企业和流通性外贸企业通过 ISO14000ISO9000 等各类管理体系认证。

2)        20家“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品牌”实施出口情况跟踪,要求企业定期向外经贸局申报品牌出口情况,相关部门会对数据情况做一定抽查。

 

2.        宁波的结构压力催生品牌意识,大力扶植自主品牌

1)        宁波市在2001 年就率先提出,出口商品要从宁波制造宁波创造转变,从此思路不变,方式创新”一以贯之培育宁波的外贸品牌。

2)        重视品牌。宁波市政府认为,一般贸易出口的特点要求企业主动寻找国外客源,把产品推销出去,推销产品,首先就要有品牌,有特点。鉴于宁波自身的特点,市政府要求外贸企业都要有自己的品牌,没有品牌不能参加广交会,并且重要的品牌企业可以得到最好的摊位。

3)        以勇创“世界第一”为目标,鼓励品牌企业做强做大

4)        市政府设立了出口品牌奖励金,对出口额排名在全市前8位的纺织服装、前5位的农产品和前10位的其它商品品牌企业进行奖励,鼓励品牌企业做强做大。

5)        针对当前自主出口品牌比重较低的状况,市外经贸局提出了五条指导性意见:一是政府大力推动与企业积极参与相结合;二是近期突破与长期推进相结合;三是重点扶持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四是品牌建设与品牌出口相结合;五是自主品牌出口与定牌加工出口相结合。

6)        提出了在现阶段既要大力倡导扩大自主品牌商品出口,又要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步步前行,通过为国际上知名大品牌贴牌,加速提升企业质量、技术和管理水平,壮大企业实力,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兼并国外现有品牌,最终向自主出口品牌发展,使宁波的对外贸易既有量的扩张,更有质的提升。

 

江苏

 

一、         江苏品牌的特点

(一)       江苏的情况

1.        加工贸易占绝对优势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外资大量流入,带动了江苏加工贸易的迅猛发展。2005年,加工贸易出口额达820.51亿美元,为2001年的5.4倍,年均增长52.4%,大大高于一般贸易的增长速度,比重也由2001年的52.7%提高到66.7%。

2.        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

以化工、机械及运输设备等产品为主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总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在出口商品中比重也进一步上升。2005年江苏省出口工业制成品达1214.05亿美元,为2001年的4.3倍,年均增长44%,占出口商品的比重达98.7%,比2001年又上升了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比重逐渐上升。2005年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524.72亿美元,四年间年均增长57.9%,位列各大商品出口额之首,占出口商品中的比重达42.7%,比2001年上升了17.5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840.23亿美元,居全国同类产品出口的第二位,在全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达68.3%。其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达到了82.8%。

3.        出口地区结构进一步调整

2005年,江苏省贸易伙伴已经遍及六大洲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欧盟出口保持上升势头,出口份额由2001年的18.4%上升到2005年的23.4%,提高了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5个百分点;对美国出口也达到了22.2%,比2001年上升了3.7个百分点。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出口由7.5%提高到11.1%。对拉丁美洲地区的出口,2005年比2001年份额有所下降,下降了1个百分点。

 

(二)       江苏品牌现状

1.        半数企业贴牌出口

调查发现,品牌企业成交以贴牌为主。被调查的41家企业目前采取的出口品牌营销策略情况是:53%的企业以贴牌(OEM)为主,36%的企业以自主品牌为主,其余11%的企业采取贴牌和自主品牌并举的策略。企业反映,长期以来一直依靠低价取胜的中国企业想要迅速进入品牌经营阶段并非易事。

调查显示,41家企业在广交会的成交订单中有50%的成交采用贴牌加工方式,21%的成交以自主品牌出口,其他29%的成交属无牌经营。目前,全省还有上千家出口企业没有注册商标,更不要提及以自主品牌出口。从全省范围来看,以自主品牌出口比例低于10%,江苏出口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2.        品牌自主难

一些企业认为创立国际名牌之路较为曲折,自主品牌发展不容乐观。第一大因素就是国际营销费用过高。如国际广告费用,在国际市场创立品牌动辄投入百万甚至上亿元人民币,由此产生的巨额成本和风险让品牌企业裹足不前。在营运费用方面,机电产品特别是家电、机械等商品如果以自主品牌进入欧美等市场,就需要建立相应的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这些营运费用令企业很难承受。还有就是国际展览费用高。除正常参展费用外,国际展览会的展位特装费用也很昂贵。

第二个因素则是国内企业之间竞争激烈。江苏出口商品长期以来一直依靠价格和质量在国际市场取胜,出口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利润率较低。加之目前对外贸易有效的市场监管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出口市场存在一些假冒侵权、低价竞销、无序竞争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也挫伤了部分出口企业创立品牌的积极性。

此外就是国际买方不接受中方品牌。有企业反映,一些进口商,最关注商品的质量和价格,特别是来自欧美的进口商主要把中国当成商品供应市场,根本不认可中国自有品牌。欧美各国早已形成了普遍性的强势品牌声誉优势,拥有成熟的营销体系,进口商的经销实力非常强大,只希望中国企业以低价提供产品,贴上经销商的牌子以赚取丰厚利润。

3.        苏州品牌

目前苏州共有中国名牌29只、中国驰名商标17件、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5个。作为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苏州还有41家企业被命名为中华老字号十一五期间,苏州力争再创造30只国家级名牌,实现省级以上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占规模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30%。苏州的名牌群切实提升了地方经济的规模和质量,给苏州的经济带来了无限活力。雅鹿服装、梦兰家纺、菊花味精等名牌产品企业都是典型代表。

 

二、        江苏省政府行为及政策

(一)       整体目标和方向

基本原则:
  ①.企业主体原则。实施名牌战略的基础和动力在企业。企业要充分认识创名牌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抓质量求生存、创名牌求发展的观念,加快经营机制转换,夯实各项基础工作,扎实推进品牌建设。
  ②.市场导向原则。实施名牌战略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名牌产品发展规划,把市场定位、市场巩固、市场开拓等市场营销战略与名牌战略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实施。
  ③.质量第一原则。名牌产品的基础是质量。要建立研发、生产、营销、售后服务一体化的质量保证体系,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
  ④.技术领先原则。名牌产品的核心是技术。要立足长远发展,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自主创新,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在名牌产品中的份额,依靠科技进步创立名牌。

总体目标:突出抓好对全省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点产业,创立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通过35年努力,形成在全国同行业居领先地位的国家级名牌产品200个左右;形成江苏名牌产品1000个,其中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服务名牌5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高新技术产品200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牌食品农产品300个。

发展重点:大力发展食品农产品。围绕区域特色,巩固提高传统优势产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培植一批覆盖面广、影响力大、产品竞争能力强、知名度高的产品。重点是巩固发展糖果、味精、香醋、肉制品、小麦粉等已有中国名牌产品的优势,在酒类、大米、茶叶、特畜禽、奶制品、特种水产、油脂等产品中培育发展一批中国名牌产品。
  围绕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名牌。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优先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三个高新技术产业名牌产品,同时,加快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机械、化工、汽车、纺织、冶金、建材、轻工等支柱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步伐,大力发展名牌产品,使我省制造业的经济总量和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二)       政府政策

1.        发挥名牌带动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总结推广各地、各部门和企业发展名牌的经验,发挥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辐射作用,带动全省名牌产品发展工作。以主导产品为核心、以产业为纽带、以配套促聚集,搞好上下游产品的衔接,形成关联度大的产业链。各地、各行业要从实际出发,在新建项目和招商引资过程中,注重引进名牌、培育名牌,努力形成一批产品名牌化、市场国际化、组织集团化、经济规模化的名牌区域、名牌行业。同时,注意保护和发展民族品牌。

2.        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增强名牌产品的发展潜力和后劲。

建立和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加快技术中心建设,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围绕增加品种、改进质量、扩大出口和提高效益,积极改造落后装备,完善技术保障手段。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优先认定为江苏名牌产品。以光机电一体化、通讯、计算机和网络、软件、数字视听产品、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工程、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技术领域为重点,创立一批高科技名牌产品,努力实现由江苏制造江苏创造的跨越。

3.        引导企业积极开展质量赶超和质量攻关活动,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实行先进、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积极推广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等国际通行的管理体系。抓好先进工艺和设备的引进、消化和研发,增强自主开发能力,努力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省重点企业集团和大型企业要瞄准世界级名牌产品的质量水平,制定赶超目标和措施。中小型企业要切实加强基础工作,制定质量改进措施。

4.        加强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

引导企业经营者增强品牌意识,加大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做大做强做优企业。企业经营者要注重塑造企业先进文化,打响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要不断加强学习,博采众长,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5.        实施名牌激励政策。

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可优先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优先推荐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其生产企业优先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科研立项等方面优先扶持,在质量管理、环境管理、技术基础工作、信息咨询等方面优先服务,在其他资源配置上尽可能优先安排。外经贸、税务、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对其进出口业务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核程序。对国家级名牌产品生产企业,有关部门优先帮助其建立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6.        加强名牌的知识产权保护。

加强对名牌产品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保护,严禁一切乱评比、乱认定、乱推荐活动。除法律法规规定以及国家有关部委或省政府授权外,任何部门不得组织省级名牌产品评审和质量、品牌评价活动,坚决杜绝借名牌评比加重企业负担的行为。对中国名牌、江苏重点名牌产品,免予省及省以下质量监督检查。

7.        加强名牌产品的塑造和宣传。

充分利用新闻舆论、广告宣传、社会活动等手段,帮促名牌企业巩固市场、扩大市场、开发市场,不断提高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报刊、广播等新闻单位,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机构,要积极配合实施名牌战略搞好服务工作,形成创江苏名牌、认江苏名牌、爱江苏名牌、用江苏名牌的社会氛围。名牌产品生产企业要加快建立面向市场的现代营销体系,利用国际互联网以及代理制、买断经营、连锁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不断加大企业产品和服务推向国内外市场的力度。

(三)       江苏行为(苏州政策)

1.       苏州特点

江苏的这些品牌已经有了一些值得称道的理念。

一是认识到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创自我品牌。

二是越来越认识到了研究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性。江苏的品牌企业多是出口导向型的。过去是闷着头做,现在开始细分市场,深入调研客户的背景与喜好。像好孩子就比较典型,虽然算不上是高新技术企业,但他们研究欧美市场需求,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三是开始了品牌的文化建设。像苏豪,建了自己的博物馆。江苏的品牌重视挖掘江南的文化底蕴,通过文化构筑自己的品牌特色。

 

2.       苏州行为

1)集中力量培育、保护、扶持和发展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规模型经济的品牌和商标。

①强宣传,营造全社会重视商标发展和保护的良好氛围。

针对全社会各类企业,苏州是工商局积极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商标法规宣传,对新设立的企业,采取“三个一”宣传方式,即举办一次企业商标知识专题讲座,赠送一本商标法律和案例汇编,发放以份商标注册建议书。2004年以来,共举办商标讲座50多次,培训企业人员近万人,为了建立与各类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市工商局在全市开展了千名工商干部“联系服务万家企业”和“送法进万家企业”活动,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商标注册、创牌和保护方面的咨询服务,为了提高广大企业和市民的诚信意识、自觉做到不制假、不售假、不买假,坚持在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和“4.26”知识产权日期间开展声势浩大的商标法规宣传、咨询活动、接受企业、消费者现场商标侵权投诉,同时在苏州各主要媒体开设宣传专版,宣传普及商标知识,评析中外商标侵权的案例,受到了企业及消费者的好评。

②重培育,打造苏州品牌新形象

一是抓住热点千方百计做大注册商标总量,夯实品牌兴市基础。全系统针对百姓关注的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老字号振兴、打造新兴服务业品牌等热点因势利导,实施品牌注册分类指导,多次辅导老字号企业和风景名胜点主动进行保护性注册,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含蕴,进一步拓展其品牌运作的空间。积极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特优新农产品申请注册商标。走品牌发展之路,农产品商标注册每年以20%以上的幅度增长,积极引导定牌加工企业和服务企业申请商标注册。三年来全市商标注册申请量都保持在8000件以上,这在全省也是遥遥领先的。

二是精心培育成长型企业创驰(著)名商标。根据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的若干意见》,工商局对全市的商标注册、使用情况和行业地位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制定了驰(著)名商标培育五年规模。排出了“捷安特”、“白雪”、“亨通”等20件商标,作为驰名商标的三年培育对象、工商部门主动上门辅导,指导企业完善申报材料,并及时上报。2003年以来,全市已有23家企业申请认定驰名商标,260家企业申请认定省著名商标。“捷安特”等7件商标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永鼎”等3件被法院认定为驰名商标,“苏净”等136件商标获省著名商标认定。驰(著)名商标的成功培育,极大地激发了全市企业争创自主品牌的热情,有力地推动了苏州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是大力扶持企业依托商标优势抢占发展高地。鼓励企业发挥品牌扩张和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效应,做好商标经营这篇文章,促进企业的不断壮大。利用驰(著)名商标的知名度进行企业、品种的扩张,以主品牌带动其他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常熟“隆力奇”集团,以驰名商标“隆力奇”为基础,推出了“龙美人”、“阿庆嫂”等系列品牌,企业主营产品从周期较短的保健品转向了周期较长的日化用品。梦兰集团将自己的品牌与中科院合作,联合建立了龙芯二号芯片生产基地,实现了从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的扩张。“波斯登”利用驰名商标带出了“康博”、“冰洁”等6个品牌,做到了一品多标,细分市场。另一方面抓住专利技术这个关键,加大企业技改力度,提升产品技术档次,实现品牌附加值和技术附加值的双丰收。苏州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已连续九年保持全省第一,“好孩子”企业已拥有2000多项国内外专利,以每半天推出一个新款的研发速度牢牢控制着世界童车市场份额,平均每天有4000辆童车发往美国,占美国市场的1/3

③抓法制、重点开展保护商标专项整治

 从20047月开始,市工商局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行动。先后组织了驰名商标、涉外商标保护专项整治行动。有力的打击了侵权行为,肃清了行业的不正之风,有力的保护了驰名商标、涉外商标人的合法权益,优化了苏州的投资环境。在整治行动中,工商局注重将整治与教育规范相结合,力求达到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家企业、规范一个行业的良好效果,闻名全国的观前街是苏州最大的商业中心。去年的消费者放映观前街上有一家商店擅自使用有“啄木鸟”商标的图文来招徕顾客,工商局以此为突破口,对观前地区涉嫌“傍名牌”的10家商店进行了集中教育和整治,逐一规范了企业商标使用行为。

2)持续推行苏州名牌带动战略,加快“苏州创造“,提升”品牌苏州“形象

多年来,苏州工商部门一直致力于构建具有苏州特色的商标长效管理机制,以此来巩固专项整治成效。现在已经初步建立起“体制、机制、制度、组织、网络“互为一体的商标管理工作体系,名牌带动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

就持续推进名牌带动战略,戴亚东局长说,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到2010年,苏州要培育30个新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省级以上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占规模工业总量比重达30%。2006年要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中国名牌产品68个,累计分别达到19件和35个以上,全市名牌总销售值占规模以上企业销售的26.8%,同时,要排选出一批产品质量高、开发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品牌企业,加快“苏州创造”,提升“品牌苏州”形象。

3)多政策扶持品牌自主

省外经贸厅表示,为了争取更多的江苏出口名牌,今后将争取在省政府支持下,出台支持出口品牌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出口品牌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设立出口品牌发展基金,完善对出口品牌的奖励办法。在财政、金融、贸易促进、知识产权保护、通关建设等方面给予品牌企业各种便利和优惠待遇,激励企业塑造出口名牌。

引导具备条件的品牌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实现从产品输出到资本输出再到品牌输出的转变,争取发展成为拥有国际名牌的跨国公司。把出口品牌战略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结合起来。支持出口品牌企业在主销市场开展灵活的品牌营销,积极由OEMODM转变。在新兴市场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扩大自主品牌出口。

同时2003年底苏州市还出台了《关于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的若干意见》,三年来市、区财政共奖励名牌资金达1亿元,极大鼓舞企业争创名牌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名牌带动战略的实施

 

广东

 

一、        广东品牌特点

(一)       广东(深圳)品牌概况

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广东地区70家企业榜上有名,占百强企业总数的14%;在中国名牌产品中,广东企业更是以绝对的优势独占108个品类品牌,占所有品牌数量的近1/5,稳居名牌产品冠军宝座。品牌,是广东企业的明显优势。品牌的核心是价值、文化和个性,土生土长的“广东制造”在成长壮大过程中必然标签进了其独特的文化特征。

1)广东制造——从命名到内涵的映射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的颁布,打开了广东迈向市场经济的桎梏。但广东的工业化改革是在“只给政策不给钱”的前提下进行的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天然生长于了一种利用和接受市场机制调节的环境里。自由与竞争使广东品牌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入选中国名牌的108个品牌,超过95% 的品牌产生于80 年代以后——并焕发出勃勃生机,广东品牌以一种独特的“广东制造”风靡全国。宽松的市场环境,使广东企业的成长大多遵循了个体作坊式的艰辛曲折,扎根于普通平民生活的广东品牌,也自然深深寄托了每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最自然、最朴素的原始情感,如“万家乐”“美的”“万和”“顺达”“鹏运”“爱德”“康宝”“步步高”“旺通”“喜之郎”“必登高”“兴财”“顺发”“富达”“中兴”“鸿泰”“乐百氏”等等(摘自02-04 广东名牌)。“福禄寿喜”式的传统内涵构架了广东品牌的独特文化,没有花哨的媚俗与滥情,只是这种最简单、质朴的真情实感表征了广泛民间的愿望与认同,广东品牌以质朴的脸庞、纯实的情感、艰辛的奋斗和不羁的灵魂赢得了市场的芳心。

对外开放的前沿位置,使广东最早接受了经济大潮的洗礼,求达求富的心理也弥漫了这片土地。大批广仔们纷纷南下成了广东风靡一时的“淘金热”,香港电影里叼着雪茄、拿着大哥大的款哥款姐们也时时传递给这片土地金钱的地位。于是在辛勤创业的同时,广东人也急迫的渴望着成功,这个时候,他们通常会给自己的产品命名以某种精品、或某种超凡的精神享受,投之以精神满足、希冀顾客能报之以叠叠钞票,于是“华帝”“金威”“金帝”“豪爵”“富绅”“大富豪”“皇冠““绅浪”“大哥大”(摘自02-04 广东名牌)等一批明显迎合消费者求富、享乐心理的名称应运而生。无疑,这在当时条件下是洞察消费心理的优秀典范,至今仍有不少企业在品牌、宣传上效仿此法。

2)行业品牌,百花齐放

广东品牌的特点,不仅数量丰富、而且种类繁多行业分布十分广泛。在广东108 个中国名牌中,涉及到家电、食品饮料、金银饰品、日化用品、服饰、信息、文体等多种品类,而且其所占份额在同类产品中也均居前列。

 

(二)       深圳高新技术产品品牌的特征

目前,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已形成了以通讯产业群、计算机产业群、集成电路产业群、软件产业群等电子信息产品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2004 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266 亿元,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50.18% ,产品销售收入 120.18 亿元,总体规模排全国第一,而且在进出口中的比重和发展越来越快(表1、表2)。近年来,在深圳高新技术企业中涌现出不少国家品牌并享誉海外。深圳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品牌主要有以下5方面的特征。

1、以需求为导向的自主品牌创新路径

深圳高新技术产品的品牌创新走的是一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和经济紧密结合的路径。品牌概念及研发方案大多不是科学家、工程师在实验室里空想出来的,而是企业深入把握市场脉搏,根据消费需求, 从产品概念创新入手带动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的结果,一批填补“市场空穴”的高新技术新产品品牌应运而生。譬如,朗科公司以发明世界首创的闪存盘专利起家,短短几年,新一代数字信息存储产品“优盘”迅速推广到全国乃至世界,开创了整个闪存盘行业,全年销售额将超过 亿元;马化腾通过创建庞大虚拟家园,使海角天涯变成咫尺间,由他创造的“腾讯”品牌—电脑桌面右下角戴着红领巾的小企鹅“ 图标,改变了亿万人的生活和沟通方式,使QQ上网成为人们的一大乐趣; 深圳赛百诺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发明的“今又生”成为中国第一个基因药物品牌,为千百万患者带来了福音。不到一年,已经吸引了全球 26 个国家,8 000 多个外国病人来中国治疗,目前已经治疗了 45 种肿瘤,超过 500 个病例。由于瞄准了市场需求, 这些高新技术产品一经面世就受到市场广泛认可和消费者的赞誉, 市场占有率和品牌价值快速攀升。

2、不少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品牌名扬海外

近年来, 深圳许多高新技术企业选择了把技术和经营做到海外去的发展道路, 它们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一些产品在海外市场形成中国品牌的较强优势,有些已经形成了“气候”。中兴通讯在国际市场战略上,回避与跨国通讯巨头正面交锋,把目光投向了国际通讯巨头不屑一顾的第三世界国家, 成功地推出了“第三世界”包围“发达国家”的“国际鹰计划”,成为中国第一家走出国门的民族通信制造企业。如今,中兴通讯在全球已设立 40 多个办事处,产品覆盖世界 70 多个国家。2004 月,中兴通讯面向全球发布第一个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性数字集群标准 ——GoTa(GlobalOpenTrunkingArchitecture), 创中国通信企业向国际知名厂商进行专利授权的先河。5 月,中兴通讯获巴西电信运营商 VIVO 公司总金额约为 亿美元的手机订单, 这是中国手机厂商目前为止在海外获得的最大的单笔合同。8 月,雅典奥运会上中兴通讯为中国通信企业摘得首金,成为中国第一个成功服务于奥运会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9 月,中兴通讯成功帮助突尼斯电信成功打通非洲大陆第一个 CDM 电话。11 月,中兴通讯推出全球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 3G 手机。目前,中兴通讯系列化的通信产品已经成功进入全球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成为中国高科技产品进军海外市场的领军企业。在许多国家,“ZTE已成了中国高科技产品的代名词。据科技部办公厅调研室、深圳市科技局等组成的联合调研组的调研报告统计, 华为公司的产品已经进入 9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400 多个基础电信运营商, 包括 22 个全球排名前 50 名的运营商都采用了华为公司的设备, 公司的国际品牌和行业单位不断提高,在第三代移动通信(3G )上,华为公司已跻身全球第一阵营。2004 年底,与荷兰移动运营商签订了覆盖全国的 CDM 制式的 3G 项目, 这是中国基于 CDM 制式设备首次对 GSM 、W CDM 发源地欧洲的成功突破,也是华为继在阿联酋、香港、毛里求斯和马来西亚之后在全球承建的第 个W CDM 商用网络。据国际权威的专业统计公司Dittberner、Gartner等的统计, 目前华为交换机全球市场占有率 32% ,连续三年销量全球第三;智能网用户全球第一;NGN 出货量全球第一,占 28% ;光网络产品全球第三, 9.1% ;2004 年在全球 VoIP 媒体网关和软交换市场上, 华为以 24.8% 的市场占有率领先于北电网络、Sonus、UT 斯达康和西门子等著名跨国公司,位居全球第一,提升了其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专门从事二次充电电池的深圳比亚迪公司发展如日中天,日产二次充电电池达 300 万颗,镍镉、锂离子、镍氢电池在全球市场上已分别处于第一、第二和第三位,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制造商。

3、研发和专利奠定自主品牌的根基

高新技术产品的高技术含量、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决定了研发的投入水平、获取专利的数量成为自主品牌的重要基础。深圳的自主品牌培育得益于3 90% :90% 以上的研发经费来自企业;90% 以上的研发人员来自企业;90% 以上的研发机构设在企业。中兴通讯的移动通讯设备、长城的计算机、创维的数字电视、金蝶的软件、飞通的光器件、迈瑞的医疗器械、科兴的基因工程产品、长圆的新材料等,这些在国内外享有赞誉的品牌无不靠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打造了根基。据统计,在深圳从事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骨干企业有 700 多家, 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的科技人员约 7.8 万人, 共研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 352 种,资金投入达 125.02 亿元。从2000—2004 年,深圳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逐年提高, 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也有较大提高(见表 1)。全市的专利申请量达到14 918 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 751 件,专利授权量 737 件。

 朗科公司创造的优盘牌闪存盘创造了数万倍大于软盘的存储空间,是计算机存储领域 20 年来唯一属于国人的原创性发明专利成果, 闪存盘专利还获得美国的专利授权,朗科公司亦因此享誉全球。华为公司在 3G 产品上已申请了 700 多件专利, 且大部分为发明专利, 具备了与国外大公司进行专利交叉许可的条件。2004 年,仅华为公司一家就申请专利2 300 件,蝉联全国专利王;中兴通讯公司发布了第一个由中国人提出的全球性数字集群标准———GoTa,并首开中国通信公司向外国知名厂商授权专利的先河。长城集团的高端发力是其研发的最大特点,目前在计算机硬盘、金融机具、电力产品、宽带网络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均处全球领先地位。长城集团下属的长城易拓科技是中国最大的硬盘生产制造企业,易拓硬盘是长城集团核心业务自主品牌的主导产品,其推出的多个创新技术均处于行业全球领先地位,仅硬盘技术就已在世界各地申请了近 200 项专利,其中在美国申请的专利就多达 75 项。深圳迈瑞公司在医疗电子产品研究开发中, 坚持技术创新自主研发。该公司每年研发投入不低于公司销售额的10% 使公司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核心技术, 其中包括达到国际水平的多参数便携式监护仪PM 9000、准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 BC2000 等。

4、一大批创业企业家高擎创自主品牌大旗

企业家是品牌创新的重要主体, 创业企业家队伍是深圳高新技术产品创自主品牌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运用卓越的创新经营能力,开创了企业家个人品牌+产品品牌的新天地, 撑起深圳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品牌的大旗。深圳的创业企业家以“海归”、国内科研院所及高校科研人员、国有企业研发人员为基本队伍,他们具有较高的技术、知识水平,勇于冒险、敢为人先的企业家精神激发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市场经济的大风大浪中游泳练就了不畏强手、注重实效、业绩超凡的经营本领,科技与市场的紧密结合实现着他们产业报国的梦想。2004 年中央电视台“十大年度经济人物”评选中,深圳有 位企业家入选,其中 位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企业家。马化腾就是其中的一位, 作为 33 岁的 IT 业精英,2004 年底他被美国《时代周刊》和有线新闻网(CNN )评为2004 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之一,荣膺香港理工大学第四届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奖, 捧走“2004CCTV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奖杯,马化腾用他的创业神话生动地诠释了“腾讯”品牌带给世人的“新锐”感觉。王传福, 从一个农家子弟到身家亿万的集团公司总裁, 从国家高级工程师到享誉全球的电池大王”,再跻身于汽车制造业,这位年仅 38 岁的商界奇才, 同样在深圳实现了他的创业梦想比亚迪”的名字响遍全球,他也因此荣膺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企业家之星”,被摩托罗拉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夫称为“制造中国传奇的小伙子”。彭朝晖,深圳赛百诺生物技术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一个归国创业的生物化学博士,曾任内地大学教授、博导,在深圳这片创业的热土上,他不迷信、不信邪,锲而不舍搞基因技术的产业化、商品化,靠专利战略 2003 年成功推出中国第一个基因药物,2004 年基因药物品牌今又生已经为上千肿瘤患者解除了病痛, 他在与国外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竞争中创造了“世界第一”,同时,也完成了由一位大学教授到科技企业家的转型。在深圳的创业企业家队伍中,除这些“新秀”外,还有数不清的优秀企业家,如华为的任正非、中兴通讯的侯为贵、朗科的邓国顺、海王的张思民、太太药业的朱宝国等一大批商界精英都是这支队伍中的杰出代表。

5、民营科技企业成为自主品牌创新的生力军

民营科技企业作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力军,在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截至 2004 年,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 528 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 60% 以上,华为、中兴通讯、比亚迪、海王、朗科、赛百诺、金蝶、冠日均为国内知名民营科技企业。“奋达”、“三诺”等民营科技企业的自主品牌也享有较高知名度。

 

二、        值得借鉴的政府行为及政策

(一)       深圳品牌整体目标和方向

 

(二)       深圳战略行为

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实现从“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的转型,不仅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要求, 更是众多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圳的名牌产品数量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第二。“深圳创造”就是要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管理创新, 创出更多的在国内外有影响的自主品牌,实现“效益深圳”的发展目标。这就是深圳品牌的战略目标。

1、自主品牌:从深圳制造深圳创造的标志

深圳在反思中前瞻未来的发展之路, 在新的实践中实现自我超越必须形成以下两点共识:第一,要提高深圳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必须提高单位土地、单位资源的产出量, 向科技和品牌要效益从资源依赖型到科技创新型的转变,实现“效益深圳”的目标。深圳要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深圳制造业的层级。其中,重心就在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当务之急是培育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有品牌,展现“深圳创造”的独有魅力。第二,深圳要成为国际化城市,必须用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降低自己在世界产业链条上的可替代性—从——“深圳加工”、“深圳制造” “深圳创造转型。而降低向可替代性的办法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加入更多的技术创新、自主研发和服务等元素,使深圳对国际市场产生更大的独有性的影响。哪怕是在一个细小的环节上,开发出人无我有的技术,形成自主品牌,或是成为国际供应链中无法逾越的节点, 我们就能借此牢固地在世界产业链条上占有一席之地, 并且参与世界产业链条的重组。因此,拥有更多的自主品牌是从“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的重要标志。

2、“微笑曲线跳蛙战略深圳创造的理论借鉴和启示

通常,高新技术产品具有高投入、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征, 其品牌的创立及发展无论难度和风险都会加倍提升。我国如何在全球高技术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怎样培育深圳的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品牌?笔者认为,必须借鉴国际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理论,综合考虑深圳的城市发展战略及资源禀赋, 科学进行规划和合理配置资源。近年来,“微笑曲线”理论和“跳蛙战略”得到理论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和应用,也引发了对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品牌的许多思考。

1微笑曲线与温特尔主义

微笑曲线最早由台湾宏基集团董事长施振荣提出, 并用来描述生产个人电脑的各个工序的附加价值特征。如果用图形表示制造工序流程中的附加价值,就好像人在微笑时的嘴形,因此被称为“微笑曲线”。在微笑曲线中,处在产业链前端从事核心技术研发和核心部件生产的企业与处在后段从事品牌创新和营销管理的企业,都能获得更高利润,而处在产业链中间的制造型企业则获利最少。

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在个人电脑行业的水平分工中,涌现出微软、英特尔、网威、莲花、康柏、戴尔、甲骨文等全新的企业, 它们在独立的电脑产业价值链节点上专攻某个领域脱颖而出。与传统多元化经营的垂直一体化跨国公司完全不同, 它们的业务范围极为单一,由此可见,整个电脑行业的价值链已经被拆分为一个个独立的节点, 从上游的半导体生产开始 (如台湾的代工企业又将半导体进一步细分为设计、晶圆制造、测试、封装等),到个人电脑的组装、软件开发、硬件生产,乃至打印机、扫描仪、鼠标器等配套产品和售后服务,都成为独立完整的产业部门,有众多专业化的企业参与了竞争, 这种新模式被称为温特尔主义(W intelism )。与现代大工业福特主义”时代的大企业之间的综合型竞争完全不同,处于每个节点的企业或企业群都会面临强劲的竞争对手,压力导致整个产业快速升级。如果说福特主义企业追求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 带来了成本大幅度降低的话,那么温特尔主义强调的则是集群效应。它十分强调每个企业专注某一个部件或产品一个部分,以获得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 同时应特别注重各个部件生产商之间的协作与配合, 打造有机链接的产业链条。由于 IT 产业模块化和系统的开放性,形成了完全不同于福特主义“水平分工”的一种“垂直分工”模式。“水平分工”是指差异不大的同业或类似行业间的合作,是两家以上性质相似的厂商,基于“互补”、“互惠”的原则,进行一种具有阶段性功能为导向的合作模式;而温特尔主义的“垂直分工”则指上下游之间的合作,经由生产与销售分工,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形成上下游合作体系— 微笑曲线形态。——“这条产业微笑曲线同样适用于国家、区域竞争的格局—虽然以加工贸易起家的“深圳制造”已经在全球获得越来越多的影响力,但在这场“盛宴”中,深圳企业获得的利润却远低于那些握有核心技术和强势品牌的企业。可见,从“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微笑曲线”的中低部向两端延伸的过程, 进行研发创新和自主品牌创新则是两条路径选择。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此背后则是深圳的产业升级和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

2跳蛙战略中场崛起

跳蛙战略(leapfrogging)在管理上是指跨越价值链上的某些中间环节, 形成产业上游零件品牌知名度并创造市场价值, 从而超越下游最终产品的一种发展战略, 它对于高新技术产品的品牌培育意义深远。传统的企业价值链定位通常是不跨越价值链中层层相系的阶层, 使其仅仅关注最终产品的品牌创造,但“跳蛙战略”往往可使某些高技术企业或配套企业跨越某些中间界限同样获得成功, 这是一种对传统价值链理论的颠覆。

这给深圳的高新技术企业一个重要的启示: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企业可以通过“跳蛙战略”摆脱价值链中买方的某些制衡,以创建零部件的自主品牌直接在消费者中形成忠诚度并创造价值,以达到控制整个产业链的目的。近年来,以跳蛙战略引发的中场崛起战略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信奉的基本战略。所谓“中场”是指在本行业产业链中居重要地位的核心零部件或设备,如芯片等。如果企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或工艺,核心零部件过多地依赖进口,就会出现“中场塌陷”,导致在全球的产业分工中只能处于末端的被动地位。可见,“中场崛起战略”可使企业进入“微笑曲线”的较高端,实现“跳蛙战略”的跳越式发展目标。这也是深圳发展的方式和办法。

 

山东

 

一、        山东企业品牌经营现状

在商务部评选出的“20052006 年度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中,山东省有 23 家企业入选,占全国出口名牌总数的 12%;经企业自愿申报、市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初评推荐、省出口名牌工作协调小组集体评分、审议和社会公示,今年 3 月评选出 20062007年度山东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 49 个,其中机电产品类企业 11 家、纺织服装类企业 16 家、轻工工艺类 9 家、食品土畜产类 5 家、五矿化工类 8 家。

据山东省经贸委(2002)统计, 目前,山东省拥有中国仅有的2个世界名牌产品;119个中国名牌产品;60件中国驰名商标。

2005年的501个中国名牌产品中,山东占据73个,数量居全国第一。而截至目前,山东制造的中国名牌产品已达119个,居全国第三位。同时,山东还有544家企业的642个产品被认定为山东名牌产品。
  在52类中国名牌产品中,山东省有10,居全国第二位;在293个全国驰名商标中,山东有29,同样居全国第二位,10%这说明,山东省实施品牌战略已初见成效,有价值品牌已形成一定规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另一组调查数字也表明,山东绝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品牌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据山东省企业调查队20034月对山东省范围内357家私营企业的专项调查,3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在有独立品牌的企业中有43.06%的企业商标未进行注册,缺乏应有的品牌保护意识。

 

二、        政府行为及政策(青岛模式)

青岛模式的发展道路是从产品品牌入手,通过品牌产品的示范效应带动其他产品品牌的发展,或者吸引外来投资,逐渐形成产业品牌,与此同时,通过品牌经济的全面发展打造城市品牌。青岛市在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品牌经济并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其突出特点是先培育出一批竞争力非凡的大品牌,目前已有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啤、双星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大品牌的发展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吸引外来配套资金,逐渐形成了家电产业集群,仅海尔、海信、澳柯玛三大龙头企业就带动了 800 多家配套企业的发展。

青岛品牌优势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于青岛已经具有品牌化的价值观

青岛政府行为

“让大企业自己做主,政府围这企业转。”实施积极的不干预政策。政府对产品和企业的影响作用体现在塑造成长环境上。多年来,青岛市政府持之以恒实施品牌战略,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尚品牌,尊重企业家、以成就品牌为荣的城市文化。

青岛市政府不仅在微观层面上辅助企业发展,而起在宏观层面上准确定位自己在城市品牌运营中的作用和角色:不是具体操作,二十营造环境气氛;不是主角,而是配角;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持续释放。具体说来,青岛市政府建立城市品牌的这几项措施和值得借鉴:

1.        打造品牌节会、帮助企业宣传产品的同时,包装城市品牌。一年一度的青岛啤酒节已经成为青岛市的品牌节目,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及业界同行,被誉为是“亚洲第一啤酒盛会”。

2.        在青岛举办韩国周,加强青岛市和韩国政界商界的联系,并在韩国主要城市举办了“相约奥运,扬帆青岛──青岛文化大型巡回展览”,将青岛的诸多产品作为一个整体──“品牌青岛”向韩国客商推广。

3.        青岛市政府出台了一项地税政策,本地企业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只要在产品的前面加上“青岛”二字,就可以享受将这部分广告费予以税前抵扣的优惠。这项措施强化了青岛城市的品牌。

4.        举办跨区域、国际化、高层次的品牌展览会,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在城市品牌添上新的亮点,增加青岛在国内外媒体的曝光率。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青岛市政府手中的宏观调控工具已经由传统的给予企业优惠政策向塑造强调城市品牌过渡,并承担起构建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的任务。通过青岛市的品牌效应,青岛市政府实现了本地产品外销、吸引外来投资、吸引外来游客三项主要任务,这正是建立青岛城市品牌的目的所在。

 

福建

 

一、         福建(厦门)品牌概况

据福建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副厅长吴国正介绍,到2005年,福建省已初步形成60个产业集群,其中产值超百亿元的有14个。目前福建有18家企业获得商务部公布的2005—2006年度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称号;有62项产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141项产品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61件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福建省获得商务部出口名牌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的数量在全国均居第5位。近年来,福建省民营经济是品牌发展中最为活跃、最具竞争力的主力军,获得商务部出口名牌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的民营企业所占比重分别高达70%93.7%80%

福建省中的厦门更是福建品牌的前哨。

厦门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其特点为:

厦门近年来品牌建设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目前厦门品牌企业还存在一些主要问题,一是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不足。二是市场竞争主要依靠价格和质量。厦门工业虽然拥有一批国际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但由于国际名牌产品的创新研发主要在境外,中国名牌的创新研发受到企业规模小、研发投入不足的限制,因此在市场竞争中仍以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为主要手段。名牌产品的利润趋薄。三是自主出口品牌偏少。厦门市拥有自主出口品牌的企业只有二十多家,品牌商品占全市出口总额不到1%。以人口和经济总量衡量,是外贸大市,但不是外贸强市。

总的来说,目前,福建省自主品牌建设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品牌的发展与浙江、广东、江苏等长三角、珠三角发达省份相比,福建省的名牌在数量、技术含量、产品附加值等方面都还有较大差距。一方面,众多企业的品牌意识还不够强。相当多的企业对国际目标营销市场普遍缺乏战略性思考,品牌发展的战略意义还远没有被更多的企业所领悟,更没有在企业的经营战略和企业文化中深深扎下根,落实在行动上。此外,品牌的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

 

二、        政府行为及政策

(一)、整体目标和方向

为落实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福建省质量技监局提出了“十一五”名牌发展目标,着力推进名牌工作三个转变:政府部门从组织、协调名牌申报工作向引导和帮助企业培育名牌、为名牌发展创造政策环境上转变;企业从单纯的争名牌向创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名牌转变;名牌结构从创建个体名牌产品向培育发展产业名牌和区域名牌转变。通过努力,力争中国名牌产品总数达到 120 个,世界名牌产品 1~3 个,国家免检产品总数 300 个以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50 个以上,福建名牌产品总数达到 1210 个。

 

(二)、福建战略行为

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省内的品牌工作:

一是壮大名牌群体。建立和完善企业争创名牌的运行机制和社会保障支持体系。

二是加快自主品牌产品的规模扩张。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利用名牌产品影响力,加大投入力度,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拓展新领域和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有实质性的进步。

三是提升外资和台资在厦门投资企业的经营层次。通过继续引进和巩固现有,争取到2010年时,国际知名品牌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0%左右。提升生产经营层次。

四是促进企业转变经营方式。要树立“适用性”质量观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质量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中那样的单纯僵硬的技术参数标准,而是用户的实际需求。各类企业都要在产品促销、宣传、价格定位,特别是在服务方面认真研究对手,实行自己独特的超越对手的做法。

五是塑造优秀的城市文化。发展品牌经济需要文化底蕴。要在发展品牌经济中,逐步形成崇尚成就、追求卓越的精神,树立敢于与最强者竞争的意识,真正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三)、福建品牌战略:

1.      统一认识,积极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商标品牌是企业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商标品牌的总体水平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地区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在市场和资源不断向品牌集中的趋势下,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是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优势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客观要求。我省获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数仅为全省企业数的0.6%,其产值却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1.8%,实践证明,企业的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以后,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迅速增长,企业合法权益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保护得到进一步强化。

各级各部门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要积极推动商标品牌战略的实施,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商标品牌发展规划及相应的扶持政策,加大培育力度,推动“商标品牌兴企、商标品牌兴农、商标品牌兴市”,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2.      务实推动,指导各类主体及时申请商标注册、使用自主品牌

各级工商部门要积极推行“商标注册建议书”、“商标策略提示书”、“商标法律告知书”等商标行政指导制度,指导各类主体主动尽早申请商标注册,为扩大商标总量夯实基础。要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指导创业型企业、服务性行业、定牌加工企业积极申请商标注册、使用自有商标,走自主创牌之路;指导扩张型企业对准备进入的行业提前注册商标;指导龙头企业合理扩大商标注册类别,扩大保护范围;指导出口型企业及时到境外注册商标,实行“商品出口、商标先行”,拓展国际市场。

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各级工商部门要积极会同农业等部门,积极指导开展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申报工作,支持农业专业大户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牌经营,推广“公司+商标+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扶持培育一批“名、特、优、新、稀”地理标志农产品商标品牌。

 

3.      加强引导,鼓励企业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

企业是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主体,各级工商部门在支持企业以商标品牌为载体整合生产要素的同时,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争取同级政府的政策扶持,有条件的地区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对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工作给予补助,对获得驰名商标、著名商标认定的企业给予奖励。

工商部门要按“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荐一批”的原则,做好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品牌的扶持工作,指导企业加强内部商标管理,推动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升产品的档次和商标品牌的美誉度;要将商业、服务业在国内注册的服务品牌列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认定范围;会同税务部门引导各地龙头企业、利税大户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优先推荐我省支柱产业商标品牌认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会同各有关部门对已获得驰名商标认定的企业,强化跟踪服务,共同推动企业创建国际化强势商标品牌。要挖掘振兴传统老品牌,加强对全国性和地方性老字号的认定保护,使有价值的老字号商标品牌焕发异彩。

工商部门要鼓励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对申请在本企业内部设立研发中心的,可按增设分支机构或增加经营范围的形式予以核准登记。支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设立集团,凡是母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控股子公司3个、集团母子公司注册资本总额达到4000万元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均可申请设立企业集团。集团母公司是农业产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的,集团母公司注册资本与母子公司注册资本总和可进一步放宽到1500万元和3000万元。对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权作为投资的,允许企业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权作为非货币出资,按不超过注册资本40%的比例予以核准登记。经所有权人出具授权文件,允许企业名称中冠有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中文名称。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实施远距离监管,实行两年一次年检,第一年只需报送年检报告书,可免予年检审查。市、县(区)工商部门对生产型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在登记辖区内选择任何地方作为生产场所,可不办理分支机构的设立登记。

 

4.      发挥效应,打造优势产业品牌基地

鼓励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在产业链中发挥引领作用,以其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引导中小企业为其配套,形成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为核心,相关中小企业既分工又合作的相关产业链,推动产业集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已形成区域产业集群或产业特色明显的地区,要积极推进注册集体商标,以集体商标带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打造优势产业品牌基地。鼓励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开展委托加工、许可使用,增加商标品牌的附加值。建立激励机制,积极支持使用自主商标品牌出口企业的发展。促进形成产品、企业、行业、区域品牌的良性互动,不断提升产品、企业、行业、区域的知名度,提高对国内外技术、资本等资源的凝聚力和吸附力。

 

5.      依法监管,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

加快制定著名商标认定、保护和管理办法,完善、规范商标品牌的培育、储备、推荐、认定、保护和管理机制。按照数量、质量并举,重在质量的原则,坚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推荐、认定标准,保证商标的含金量,防止出现认定条件过低、认定数量过多致使法律保护资源滥用。各级工商部门要主动联手其它部门坚决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各级工商部门坚持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打击和规范相结合,着力治本。建立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数据库,导入商标品牌信用评价监管体系,积极探索商标品牌保护的长效机制。对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称作为企业字号申请登记的,除权利人授权以外,工商部门不予核准。强化打假维权协作机制,协同相关部门,加强与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企业的沟通联系,加强地区协作,进一步完善“打假保名优”网络,充分发挥区域性商标保护协作网的作用。对涉及侵害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权的举报和投诉案件线索,及时受理、快速处理。对带有苗头性、复杂性的侵犯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案件,及时发现、及时化解、及时处置。

工商部门要会同公安部门,认真执行国家工商总局、公安部《关于在打击侵犯商标权犯罪工作中加强衔接配合的试行规定》,加强涉嫌商标犯罪案件的移送,加大对商标权的保护力度;会同经贸、外经、版权、知识产权等部门认真贯彻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版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的《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加强展会商标权的保护,促进会展经济健康发展;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印刷业管理条例》,加强商标印制监管,打击商标印制中的侵权行为;加强定牌加工中商标使用行为的监管。

 

6.      大力宣传,增强社会各界商标品牌意识

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通过举办推介会、展览会等形式,开展注册、运用、保护商标品牌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大力宣传和普及商标法律法规,引导广大企业自觉运用商标品牌策略参与市场竞争,增强社会各界的商标品牌意识,形成全社会关注商标品牌、爱护商标品牌、发展商标品牌的良好氛围。

各地工商部门要鼓励高知名度商标企业积极参加商标品牌协会,指导商标品牌协会为会员企业开展创牌前期辅导工作和维权服务工作,支持各有关行业协会指导会员企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加强商标代理市场监管,规范商标代理秩序。积极发挥商标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作用,构筑以宣传、推介、咨询、运营、评估、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商标品牌战略实施服务体系,努力为企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服务,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其他行为:

除了一些宏观的政府行为和战略,福建省财政部、商务部和发改委近期联合发出通知,要促进福建行业“走出去”。这五项优惠措施主要为:

第一,对行业到境外设立工业园区、企业集群式投资、加工贸易企业、营销贸易网点、产品专卖店、建立售后服务网络、仓储物流中心、境外研发活动,给予前期费用补贴、贷款贴息或给予场所租赁费、装修费、运输费、售后服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和购置费、高级人员聘请费、购买相关资料等费用资助。

第二,设立“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境外农、林和渔业合作,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给予前期费用、运营费用、中长期贷款利息、突发事件处理费50%的支助。

第三,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补贴:对到境外设立经济贸易合作区的企业给予30%的前期费用支持。

第四,对外承包工程扶持政策:设立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对合同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开具的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提供担保、垫支赔款。

第五,境外加工贸易和森林采伐、木材加工合作企业贷款贴息:对从事带料加工装配项目的企业,对从事森林资源采伐与木材加工合作项目企业,在国内商业银行取得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和周转外汇贷款,中央外贸发展基金给予全额贴息。

以上五点之外,福建省委、省政府还认识到,GDP翻番和效益增长的目标不能靠资源供给翻番和粗放型增长来实现,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创新自主品牌。近年来,福建各级政府纷纷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专款,用作促进品牌培育的启动资金,并对形成了一定规模、创新程度高的产业集群的重点技术开发给予补贴。为加强扶持力度,今年1月7日,福州市政府拨出1100多万元,重奖了福耀集团等拥有各类名牌的230家企业。

 同时政府还主动给相应的企业联系供需,福建省发改委主任苏增添介绍,至2004年底,福建全省共为企业对接技术需求项目904项,安排促进项目成果转化资金1.6亿元,主要扶持轻纺、化工、生物技术、新型材料等行业,其中涉及50多项填补空白并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项目。

 

 

总结:

在2005-2006年度“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190个品牌中,全国日选品牌最多的省市为:浙江占51个、广东29个、江苏25个、山东22个、福建18个、上海7个。这些地区的政府对于自主品牌都有各自的鼓励支持政策。这些政府行为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一、            经济结构调整与资源优化配置方面

上海

支持一批消费类品牌;扶持一批装备类品牌;培育一批高新技术类品牌;发展一批服务类品牌;帮助一批有实力的企业集团进入世界500强。

发展产品品牌;突现企业品牌;培育区域品牌;塑造城市品牌;

建立品牌建设组织协调机制:上海市经委与市国资委、市工商局、市技监局和市知识产权局等建立了2个月一次的品牌工作例会制度,对上海品牌建设进行统筹协调;5个委办局的具体负责品牌工作的处室及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市商业联合会每个月召开一次碰头会,推进品牌发展。同时,与国际有关品牌机构保持联系,了解最新动态,协调推进工作。

浙江宁波:

针对当前自主出口品牌比重较低的状况,市外经贸局提出了五条指导性意见:一是政府大力推动与企业积极参与相结合;二是近期突破与长期推进相结合;三是重点扶持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四是品牌建设与品牌出口相结合;五是自主品牌出口与定牌加工出口相结合。

提出了在现阶段既要大力倡导扩大自主品牌商品出口,又要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步步前行,通过为国际上知名大品牌贴牌,加速提升企业质量、技术和管理水平,壮大企业实力,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兼并国外现有品牌,最终向自主出口品牌发展,使宁波的对外贸易既有量的扩张,更有质的提升。

江苏:

发挥名牌带动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总结推广各地、各部门和企业发展名牌的经验,发挥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辐射作用,带动全省名牌产品发展工作。以主导产品为核心、以产业为纽带、以配套促聚集,搞好上下游产品的衔接,形成关联度大的产业链。各地、各行业要从实际出发,在新建项目和招商引资过程中,注重引进名牌、培育名牌,努力形成一批产品名牌化、市场国际化、组织集团化、经济规模化的名牌区域、名牌行业。同时,注意保护和发展民族品牌。

(苏州)持续推行苏州名牌带动战略,加快“苏州创造“,提升”品牌苏州“形象:苏州工商部门一直致力于构建具有苏州特色的商标长效管理机制,以此来巩固专项整治成效。现在已经初步建立起“体制、机制、制度、组织、网络“互为一体的商标管理工作体系,名牌带动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就持续推进名牌带动战略,戴亚东局长说,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到2010年,苏州要培育30个新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省级以上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占规模工业总量比重达30%。2006年要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中国名牌产品68个,累计分别达到19件和35个以上,全市名牌总销售值占规模以上企业销售的26.8%,同时,要排选出一批产品质量高、开发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品牌企业,加快“苏州创造”,提升“品牌苏州”形象。

福建:

壮大名牌群体;加快自主品牌产品的规模扩张;提升外资和台资在厦门投资企业的经营层次;促进企业转变经营方式;塑造优秀的城市文化。

发挥效应,打造优势产业品牌基地:鼓励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在产业链中发挥引领作用,以其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引导中小企业为其配套,形成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为核心,相关中小企业既分工又合作的相关产业链,推动产业集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已形成区域产业集群或产业特色明显的地区,要积极推进注册集体商标,以集体商标带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打造优势产业品牌基地。鼓励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开展委托加工、许可使用,增加商标品牌的附加值。建立激励机制,积极支持使用自主商标品牌出口企业的发展。促进形成产品、企业、行业、区域品牌的良性互动,不断提升产品、企业、行业、区域的知名度,提高对国内外技术、资本等资源的凝聚力和吸附力。

 

二、            市场环境与行业规范化建设方面

上海:

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发展环境: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以知名品牌、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为核心的品牌商标保护的执法力度,完善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和健全市场秩序,完善市场体系,为品牌的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江苏:

引导企业积极开展质量赶超和质量攻关活动,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实行先进、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积极推广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等国际通行的管理体系。抓好先进工艺和设备的引进、消化和研发,增强自主开发能力,努力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省重点企业集团和大型企业要瞄准世界级名牌产品的质量水平,制定赶超目标和措施。中小型企业要切实加强基础工作,制定质量改进措施。

(苏州)抓法制、重点开展保护商标专项整治:从20047月开始,市工商局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行动。先后组织了驰名商标、涉外商标保护专项整治行动。有力的打击了侵权行为,肃清了行业的不正之风,有力的保护了驰名商标、涉外商标人的合法权益,优化了苏州的投资环境。在整治行动中,工商局注重将整治与教育规范相结合,力求达到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家企业、规范一个行业的良好效果,闻名全国的观前街是苏州最大的商业中心。去年的消费者放映观前街上有一家商店擅自使用有“啄木鸟”商标的图文来招徕顾客,工商局以此为突破口,对观前地区涉嫌“傍名牌”的10家商店进行了集中教育和整治,逐一规范了企业商标使用行为。

福建:

依法监管,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加快制定著名商标认定、保护和管理办法,完善、规范商标品牌的培育、储备、推荐、认定、保护和管理机制。按照数量、质量并举,重在质量的原则,坚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推荐、认定标准,保证商标的含金量,防止出现认定条件过低、认定数量过多致使法律保护资源滥用。各级工商部门要主动联手其它部门坚决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各级工商部门坚持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打击和规范相结合,着力治本。建立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数据库,导入商标品牌信用评价监管体系,积极探索商标品牌保护的长效机制。对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称作为企业字号申请登记的,除权利人授权以外,工商部门不予核准。强化打假维权协作机制,协同相关部门,加强与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企业的沟通联系,加强地区协作,进一步完善打假保名优网络,充分发挥区域性商标保护协作网的作用。对涉及侵害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权的举报和投诉案件线索,及时受理、快速处理。对带有苗头性、复杂性的侵犯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案件,及时发现、及时化解、及时处置。

工商部门要会同公安部门,认真执行国家工商总局、公安部《关于在打击侵犯商标权犯罪工作中加强衔接配合的试行规定》,加强涉嫌商标犯罪案件的移送,加大对商标权的保护力度;会同经贸、外经、版权、知识产权等部门认真贯彻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版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的《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加强展会商标权的保护,促进会展经济健康发展;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印刷业管理条例》,加强商标印制监管,打击商标印制中的侵权行为;加强定牌加工中商标使用行为的监管。

 

三、            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方面

浙江宁波:

宁波市在2001 年就率先提出,出口商品要从宁波制造宁波创造转变,从此思路不变,方式创新”一以贯之培育宁波的外贸品牌。

江苏:

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增强名牌产品的发展潜力和后劲:建立和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加快技术中心建设,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围绕增加品种、改进质量、扩大出口和提高效益,积极改造落后装备,完善技术保障手段。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优先认定为江苏名牌产品。以光机电一体化、通讯、计算机和网络、软件、数字视听产品、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工程、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技术领域为重点,创立一批高科技名牌产品,努力实现由江苏制造江苏创造的跨越。

加强名牌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名牌产品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保护,严禁一切乱评比、乱认定、乱推荐活动。除法律法规规定以及国家有关部委或省政府授权外,任何部门不得组织省级名牌产品评审和质量、品牌评价活动,坚决杜绝借名牌评比加重企业负担的行为。对中国名牌、江苏重点名牌产品,免予省及省以下质量监督检查。

(苏州)大力扶持企业依托商标优势抢占发展高地:鼓励企业发挥品牌扩张和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效应,做好商标经营这篇文章,促进企业的不断壮大。利用驰(著)名商标的知名度进行企业、品种的扩张,以主品牌带动其他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常熟“隆力奇”集团,以驰名商标“隆力奇”为基础,推出了“龙美人”、“阿庆嫂”等系列品牌,企业主营产品从周期较短的保健品转向了周期较长的日化用品。梦兰集团将自己的品牌与中科院合作,联合建立了龙芯二号芯片生产基地,实现了从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的扩张。“波斯登”利用驰名商标带出了“康博”、“冰洁”等6个品牌,做到了一品多标,细分市场。另一方面抓住专利技术这个关键,加大企业技改力度,提升产品技术档次,实现品牌附加值和技术附加值的双丰收。

福建:

务实推动,指导各类主体及时申请商标注册、使用自主品牌:各级工商部门要积极推行商标注册建议书商标策略提示书商标法律告知书等商标行政指导制度,指导各类主体主动尽早申请商标注册,为扩大商标总量夯实基础。要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指导创业型企业、服务性行业、定牌加工企业积极申请商标注册、使用自有商标,走自主创牌之路;指导扩张型企业对准备进入的行业提前注册商标;指导龙头企业合理扩大商标注册类别,扩大保护范围;指导出口型企业及时到境外注册商标,实行商品出口、商标先行,拓展国际市场。

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各级工商部门要积极会同农业等部门,积极指导开展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申报工作,支持农业专业大户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牌经营,推广公司+商标+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扶持培育一批名、特、优、新、稀地理标志农产品商标品牌。

 

四、            政府激励方面

浙江宁波:

宁波市政府设立了出口品牌奖励金,对出口额排名在全市前8位的纺织服装、前5位的农产品和前10位的其它商品品牌企业进行奖励,鼓励品牌企业做强做大。

重视品牌。宁波市政府认为,一般贸易出口的特点要求企业主动寻找国外客源,把产品推销出去,推销产品,首先就要有品牌,有特点。鉴于宁波自身的特点,市政府要求外贸企业都要有自己的品牌,没有品牌不能参加广交会,并且重要的品牌企业可以得到最好的摊位。

江苏:

实施名牌激励政策: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可优先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优先推荐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其生产企业优先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科研立项等方面优先扶持,在质量管理、环境管理、技术基础工作、信息咨询等方面优先服务,在其他资源配置上尽可能优先安排。外经贸、税务、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对其进出口业务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核程序。对国家级名牌产品生产企业,有关部门优先帮助其建立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山东青岛:

青岛市政府出台了一项地税政策,本地企业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只要在产品的前面加上“青岛”二字,就可以享受将这部分广告费予以税前抵扣的优惠。这项措施强化了青岛城市的品牌。

福建:

设立“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境外农、林和渔业合作,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给予前期费用、运营费用、中长期贷款利息、突发事件处理费50%的支助。

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补贴:对到境外设立经济贸易合作区的企业给予30%的前期费用支持。

对外承包工程扶持政策:设立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对合同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开具的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提供担保、垫支赔款。

境外加工贸易和森林采伐、木材加工合作企业贷款贴息:对从事带料加工装配项目的企业,对从事森林资源采伐与木材加工合作项目企业,在国内商业银行取得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和周转外汇贷款,中央外贸发展基金给予全额贴息。

近年来,福建各级政府纷纷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专款,用作促进品牌培育的启动资金,并对形成了一定规模、创新程度高的产业集群的重点技术开发给予补贴。为加强扶持力度,今年1月7日,福州市政府拨出1100多万元,重奖了福耀集团等拥有各类名牌的230家企业。

五、            扩大品牌知名度与宣传方面

上海:

为品牌发展构筑服务平台:通过“百户直通车”、“上海市知识产权网”等信息服务窗口,为品牌发展提供国内外最新品牌资讯和相关信息服务。

在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品牌产权转让交易的平台。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群众团体的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监督产品质量状况,扩大知名品牌和品牌战略的国内外影响力,提高企业和社会的品牌意识。

江苏:

加强名牌产品的塑造和宣传:充分利用新闻舆论、广告宣传、社会活动等手段,帮促名牌企业巩固市场、扩大市场、开发市场,不断提高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报刊、广播等新闻单位,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机构,要积极配合实施名牌战略搞好服务工作,形成创江苏名牌、认江苏名牌、爱江苏名牌、用江苏名牌的社会氛围。名牌产品生产企业要加快建立面向市场的现代营销体系,利用国际互联网以及代理制、买断经营、连锁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不断加大企业产品和服务推向国内外市场的力度。

(苏州)强宣传,营造全社会重视商标发展和保护的良好氛围:针对全社会各类企业,苏州是工商局积极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商标法规宣传,对新设立的企业,采取“三个一”宣传方式,即举办一次企业商标知识专题讲座,赠送一本商标法律和案例汇编,发放以份商标注册建议书。2004年以来,共举办商标讲座50多次,培训企业人员近万人,为了建立与各类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市工商局在全市开展了千名工商干部“联系服务万家企业”和“送法进万家企业”活动,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商标注册、创牌和保护方面的咨询服务,为了提高广大企业和市民的诚信意识、自觉做到不制假、不售假、不买假,坚持在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和“4.26”知识产权日期间开展声势浩大的商标法规宣传、咨询活动、接受企业、消费者现场商标侵权投诉,同时在苏州各主要媒体开设宣传专版,宣传普及商标知识,评析中外商标侵权的案例,受到了企业及消费者的好评。

山东青岛:

打造品牌节会、帮助企业宣传产品的同时,包装城市品牌。一年一度的青岛啤酒节已经成为青岛市的品牌节目,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及业界同行,被誉为是“亚洲第一啤酒盛会”。

在青岛举办韩国周,加强青岛市和韩国政界商界的联系,并在韩国主要城市举办了“相约奥运,扬帆青岛──青岛文化大型巡回展览”,将青岛的诸多产品作为一个整体──“品牌青岛”向韩国客商推广。

举办跨区域、国际化、高层次的品牌展览会,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在城市品牌添上新的亮点,增加青岛在国内外媒体的曝光率。

福建:

大力宣传,增强社会各界商标品牌意识: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通过举办推介会、展览会等形式,开展注册、运用、保护商标品牌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大力宣传和普及商标法律法规,引导广大企业自觉运用商标品牌策略参与市场竞争,增强社会各界的商标品牌意识,形成全社会关注商标品牌、爱护商标品牌、发展商标品牌的良好氛围。

各地工商部门要鼓励高知名度商标企业积极参加商标品牌协会,指导商标品牌协会为会员企业开展创牌前期辅导工作和维权服务工作,支持各有关行业协会指导会员企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加强商标代理市场监管,规范商标代理秩序。积极发挥商标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作用,构筑以宣传、推介、咨询、运营、评估、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商标品牌战略实施服务体系,努力为企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服务,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六、            其他协助支持方面

上海:

依靠行业协会,协助企业做好品牌建设工作:要求行业协会要根据行业特点,分类指导企业品牌建设,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关中介机构一起,构筑以品牌宣传、推介、品牌咨询、运营、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品牌发展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多层次、多方位服务。

江苏:

加强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引导企业经营者增强品牌意识,加大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做大做强做优企业。企业经营者要注重塑造企业先进文化,打响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要不断加强学习,博采众长,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福建:

对行业到境外设立工业园区、企业集群式投资、加工贸易企业、营销贸易网点、产品专卖店、建立售后服务网络、仓储物流中心、境外研发活动,给予前期费用补贴、贷款贴息或给予场所租赁费、装修费、运输费、售后服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和购置费、高级人员聘请费、购买相关资料等费用资助。

政府主动给相应的企业联系供需,福建省发改委主任苏增添介绍,至2004年底,福建全省共为企业对接技术需求项目904项,安排促进项目成果转化资金1.6亿元,主要扶持轻纺、化工、生物技术、新型材料等行业,其中涉及50多项填补空白并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项目。

参考文献

 

〔1〕       周晓平. 福建名牌助推区域经济强劲发展〔J〕. 国际商报,2006,第12版

〔2〕       刘一鸣.关于我国出口品牌战略的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86-88

〔3〕       关于扶持出口名牌发展的指导意见〔J〕.现代焊接,2005,35(5):10-1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

〔5〕       福建外经贸之窗http://fujian.mofcom.gov.cn/

〔6〕       福建厦门外经贸之窗http://xiamen.mofcom.gov.cn/

〔7〕       在线国际商报http://ibdaily.mofcom.gov.cn/

〔8〕       外贸精英网http://www.cnexp.net

〔9〕       中国经济网http://finance.ce.cn

〔10〕   经济日报http://www.economicdaily.com.cn/

〔11〕   福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http://www.tzfz.gov.cn/

〔12〕   David amole.品牌保姆手册--13个品牌产品推广,重建范本〔M〕.林碧翠,李桂芬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5-03-15.10.

〔13〕   汤明哲.战略精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46.

〔14〕   〔美〕 大卫.奥格威,《奥格威谈广告》〔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15〕   〔美〕 菲利普..科特勒,梅汝和、梅清豪、张桁译,《营销管理:分析 计划 执行和控制》(第8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版

〔16〕   崔功豪,《区域分析与规划》〔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

〔17〕   杨树珍,《中国经济区划研究》,电子图书资源,1989年编

〔18〕   深圳自主创新以企业为主〔N〕.深圳商报,2005-06-12.

〔19〕   深圳市实施名牌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解读〔N〕.中国领导决策信息系统领导俱乐部,2006-10-11.

〔20〕   周晓平. 福建名牌助推区域经济强劲发展〔J〕. 国际商报,2006,第12版

〔21〕   刘莉.从“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论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品牌的创新之路〔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2(6):5-8

〔22〕   刘一鸣.关于我国出口品牌战略的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86-88

〔23〕   关于扶持出口名牌发展的指导意见〔J〕.现代焊接,2005,35(5):10-12

〔24〕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

〔26〕   广东商务之窗http://guangdong.mofcom.gov.cn/

〔27〕   广东深圳商务之窗http://shenzhen.mofcom.gov.cn/

〔28〕   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http://www.gddoftec.gov.cn/index.asp

〔29〕   在线国际商报http://ibdaily.mofcom.gov.cn/

〔30〕   外贸精英网http://www.cnexp.net

〔31〕   中国经济网http://finance.ce.cn

〔32〕   经济日报http://www.economicdaily.com.cn/

〔33〕   福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http://www.tzfz.gov.cn/

〔34〕   艾丰《名牌是国宝》,http://www.cctv.com/financial/special/c13811/01/index.shtml,中国品牌高峰论坛

〔35〕   万力,中国品牌发展报告,http://brandcn.com/zhuanjia/ShowArticle.asp?ArticalID=853, 品牌中国网

〔36〕   袁雪洪.实现品牌带动战略塑造“品牌苏州”形象〔J〕. 苏南科技开发,2006,7(5):12-16

〔37〕   吕容芳.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力〔J〕.企业风采,2006,第四辑:62-64

〔38〕   姚宇.“大中”品牌是怎样炼成的〔J〕.质量监理名牌,2006,第六辑:63-64

〔39〕   战略合作诚信发展的盛会.维普资讯www.cqvip.com

〔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

〔41〕   江苏商务之窗http://jiangsu.mofcom.gov.cn/

〔42〕   江苏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http://www.jsdoftec.gov.cn/

〔43〕   江苏品牌论坛http://www.cnad.com/html/special/12/82/

〔44〕   江苏国家商务网http://www.jsiec.cn

〔45〕   新浪网新闻http://news.sina.com.cn/c/2006-06-25/08219291847s.shtml

〔46〕   江苏政府网http://www.js.gov.cn/gb/zgjs/zjjs/jjfz/userobject1ai371.html

〔47〕   中国产业经济消息http://www.cinic.org.cn/HTML/2005/1799/20062153606.html

〔48〕   品牌世家http://www.ppsj.com.cn/art/753/

〔49〕   浙江在线http://www.zjol.com.cn/05delta/system/2005/09/01/006289670.shtml

〔50〕    

〔51〕   外贸精英网http://www.cnexp.net

〔52〕   中国经济网http://finance.ce.cn

〔53〕   经济日报http://www.economicdaily.com.cn/

〔54〕   卢纯青. 企业与政府共同打造产生品牌-青岛城市品牌建设案例分析〔J〕. 区域经济,2005,7:42-43

〔55〕   周杰.山东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之对策〔J〕. 山东经济,2004,122(3):84-88

〔56〕   刘一鸣. 青岛市场调研报告〔J〕.机电信息,2006,117(9):45-46

〔57〕   马瑞华.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模式比较〔J〕.商业经济研究,2006,22:4-5

〔58〕   常志鹏.是什么成就了青岛品牌〔J〕.中国名牌,2006,25(7):38

〔59〕   刘子玉.自主创新:实现从品牌经济到品牌城市跨越—关于青岛市以自主创新促进品牌发展的调研分析〔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6,3:45-48

〔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

〔61〕   山东商务之窗http://shandong.mofcom.gov.cn/

〔62〕   山东青岛商务之窗http://qingdao.mofcom.gov.cn/

〔63〕   山东国际商务网http://www.shandongbusiness.gov.cn/chinese/main/index.php

〔64〕   在线国际商报http://ibdaily.mofcom.gov.cn/

〔65〕   济南新闻网http://www.e23.cn/Content/2005-08-28/200582800007.html

〔66〕   外贸精英网http://www.cnexp.net

〔67〕   中国经济网http://finance.ce.cn

〔68〕   经济日报http://www.economicdaily.com.cn/

〔69〕   福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http://www.tzfz.gov.cn/

〔70〕   今越.实施品牌战略政府要做些什么?-上海市政府实施品牌战略政府要做些什么?〔J〕.上海工业,2004,第12版:8-9

〔71〕   杨明刚.推进上海品牌战略和商标发展的构想〔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23(2):51-55 

〔72〕   顾冰.尴尬的品牌知名度,上海品牌的群体性失落〔J〕.东方企业家,2005,5:55-58

〔73〕   钱朝阳.上海品牌初探〔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5):69-72

〔74〕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

〔75〕   上海商务之窗http://shanghai.mofcom.gov.cn/

〔76〕   上海外经贸http://www.smert.gov.cn/gb/2/index.html

〔77〕   上海品牌反省.点亮网http://www.dianliang.com/brand/yingli/zhatan/200603/51592.html

〔78〕   上海品牌网http://www.china-pinpai.com/pp3-3.asp

〔79〕   外贸精英网http://www.cnexp.net

〔80〕   中国经济网http://finance.ce.cn

〔81〕   经济日报http://www.economicdaily.com.cn/

〔82〕   王其中.宁波企业出口创牌情况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6,6(5):146-148

〔83〕   刘一鸣.关于我国出口品牌战略的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86-88

〔84〕   关于扶持出口名牌发展的指导意见〔J〕.现代焊接,2005,35(5):10-12

〔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

〔86〕   浙江商务之窗http://zhejiang.mofcom.gov.cn/

〔87〕   宁波商务之窗http://ningbo.mofcom.gov.cn/

中国品牌现状 - 上海舒滨牛牛的角落 - 西祠胡同 如何挑选影室灯,影室闪光灯。附品牌信息 - BG4RGL的角落 - 西祠胡同 太极拳珍藏 - 陈太爱好者的角落 - 西祠胡同。 橱柜设计师培训资料 - 天堂狗/的角落 - 西祠胡同 律师名言录 - 法律边缘的角落 - 西祠胡同 均线口诀ZT - wuqi0426的角落 - 西祠胡同 治病果菜秘方 - 灵蕾2008的角落 - 西祠胡同 实拍谷歌超爽中国办公室 堪比五星酒店(附图) - 樱ぉ幸お甜心的角落 - 西祠胡同 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成成败败 - 百姓的江山的角落 - 西祠胡同 人见人爱的28个原则 - 美女是怎样炼成的的角落 - 西祠胡同 鼠标右键背景画面更换成你喜欢的图片 - chongxianggcs的角落 - 西祠胡同 关于武术-一个不错的观点(转帖) - 无上明王的角落 - 西祠胡同. 我收集的几篇申论高分范文 - BLUE-BLUR的角落 - 西祠胡同 提高情商的8种方法 - junjun~的角落 - 西祠胡同 12星座的爱情 - 月夜飞雪的角落 - 西祠胡同87u8u8u 12星座的爱情 - 月夜飞雪的角落 - 西祠胡同rtgdfghhj 我收集的几篇申论高分范文11 - BLUE-BLUR的角落 - 西祠胡同 关于武术-一个不错的观点(转帖) - 无上明王的角落 - 西祠胡同2 内家拳的整体发劲方法(马原年) - 无上明王的角落 - 西祠胡同 A8矮个男人的穿衣之道 - YOYO爱喝酒的角落 - 西祠胡同 关于武术-一个不错的观点(转帖) - 无上明王的角落 - 西祠胡同 !!!太极拳的劲力密要 - 陈太爱好者的角落 - 西祠胡同 国外做刀的钢大全(转贴) - Allenwml的角落 - 西祠胡同 教你如何品葡萄酒(史上最全最细的介绍...) - 忧郁书生的角落 - 西祠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