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罪己诏:南京明城墙电梯突破了“贝聿铭底线”--周国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21:28:25
南京明城墙电梯突破了“贝聿铭底线” 周国洪 发表于 2005-7-1 10:54:00 阅读全文(2028) | 回复(117) | 引用通告(0) | 编辑

  伟大的作品,注定要被不断误读。
   
  贝聿铭设计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创意之初,千夫所指,90%的巴黎人激烈反对。然而当“玻璃金字塔”宛若天外飞仙,轻灵降落在庄严古堡环绕的卢浮宫中央广场――绝世惊艳的一幕,空间的交错碰撞,传达时间的刹那永恒。世界为之叹服。
   
  然而新的误读,也再次产生――每当一个公共建筑设计受到广泛质疑,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总是被当做神器高高祭起,用以平复或是抵挡质疑的声浪。
   
  果然,这一次,在前不久南京明城墙电梯热议的当口,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再一次被拿来抵挡质疑。然而,仔细对比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与明城墙电梯“创意”,却更加彰显出后者的张狂。
   
  始建于1190年的卢浮宫,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宏伟的建筑群历经600年才告建成。卢浮宫建筑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欧洲古典建筑艺术杰作,整体建筑呈“U”形,中间是广场。作为卢浮宫主入口的“玻璃金字塔”,即坐落在中央广场上。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地面以上部分,“玻璃金字塔”与环绕广场的卢浮宫古典建筑群,并未发生任何肢体接触。“玻璃金字塔”与卢浮宫建筑群仅仅是在空间上产生关联,在建筑风格上产生对比。当年对“玻璃金字塔”的质疑,也主要是集中在纯粹审美的层面,对这种空间关联和风格对比,提出异议。
   
  明城墙电梯“创意”则跨出了一大步,它不仅让现代设施与古代经典建筑直接发生接触,而且以“附着搭建物”的形态,为600岁明城墙的外观嫁接新元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并重构了的这一古典建筑的外观。
   
  明城墙电梯“创意”由此跨出了连贝聿铭也未敢跨出的底线――我们或许可将之称为贝聿铭底线――这就是:绝对不能在古典建筑外观上,直接搭建现代的建筑与设施。
   
  对于这条底线,贝聿铭本人有过明确的表述。
   
  2003年12月10日央视《东方之子》采访贝聿铭。记者问:“我想多数人拿到这个项目,可能会想到的是(要让)自己的设计,和它(卢浮宫)的风格统一起来,这是第一反应,可是您的这个设计应该说是正好相反的。”
   
  贝聿铭回答:“不是完全相反。卢浮宫整个建筑我根本不动,根本不动它。”
   
  我们实在无法想象直接搭建在明城墙两侧的电梯,会美如“一串串玲珑剔透的灯笼”(倡仪者语);就像我们实在无法想象贝聿铭会为卢浮宫的“U”形建筑群,修建四通八达、宛若章鱼触角般凌空而起,直达各个展厅的玻璃甬道。
   
  贝聿铭实施“玻璃金字塔”这一天才创意的过程也令人深思。在贝聿铭的记忆里,他设计、建设“玻璃金字塔”共花了13年,其中有2年时间都花在了说服和吵架上。为了说服巴黎人,他不惜在卢浮宫前建造了一个足尺模型,邀请6万巴黎人前往参观投票、表达意见。结果,奇迹发生了,大部分人转变了原先的文化习惯,同意了“玻璃金字塔”的设计。
   
  这一过程让我们得以领略贝聿铭超越建筑设计之上的智慧:不是仗着密特朗总理给予的国宾礼遇,耍大牌,一意孤行地搞设计、施工,最终干脆用即成事实强迫人们去接受;而是谦卑地向民意领取那一张份量最重的设计通行证――这何尝不是贝聿铭的另一条底线。
   
  当我们在今天重温这一段历史,才恍然大悟,原来贝聿铭并不是传说中那个逆民意而动、并最终以自身的成功反抽民意一记耳光的艺术狂徒;恰恰相反,贝聿铭是一个尊重民意、在曲曲折折地争取了多数人投赞成票以后才实施其设计的温和老头儿。
   
  换句话说,被一些人屡屡用来引证“民意汹涌不足惧、民意粗陋不足听”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其真实的实施过程,恰恰证明了民意的理性与价值,民意足以惧,足以听。
   
  值得思考的是,在我国,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与民意的相互关系,竟已被误读多年,这究竟是无心的疏忽,还是故意地曲解?而曲解的目的又是什么?(完)

  本文经大幅肢解后,刊发于《人民日报》华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