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花编织网价格:西游记佛道涵义解读卷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5:17:26


    行者假名降怪犼:孙悟空不能取胜怪犼,便让金圣娘娘骗取了金铃,那怪犼失去金铃,自然败在孙悟空的手下。

    怪犼:这是什么异兽?是麒麟还是猢狲?书中没有说清楚,在本回的题目上写的是怪犼,而在内容里却写成了金毛狲,金毛狲就是猢狲,是猕猴的一种,产在我国北部的山林中,能耐寒。也泛指猴。写成金毛狲,估计是印刷错误,或者是作者的笔误。如果是犼,就是传说中一种产于北方荒原之地的似犬怪兽。

    观音现象伏妖王:就在孙悟空打败赛太岁的时候,眼看此妖就要丧命,在关键的时刻,观音菩萨来,她不仅降服了赛太岁,更为关键的是救了它一命。原来它是观音菩萨的坐骑。

    犼:一种怪兽,在中国传统文化传说中,有的称龙王的儿子,有的称是观音菩萨的坐骑,有守望的习惯。吼叫声可震天,所以叫望天吼,又称朝天吼,多在华表柱顶使用,以示对天咆哮,被民间示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的吉祥物。

    孔雀大明王菩萨:佛教菩萨名。一头四臂,手中持莲花和孔雀尾等。身着白缯衣,头戴缨络。耳垂宝珠,臂戴镯子。乘金色孔雀,盘坐于莲花之上。

    紫阳真人:即张伯端(公元984——1082年)。北宋道人,通儒、佛、道三教典籍,后因罪充军岭南。后转成都,遇到异人,被授以金液还丹术,遂改名为用成,号紫阳,作《悟真篇》,宣传内丹修炼和道、禅、儒三教一理思想。道教奉为南宋或紫阳派的祖师,称为紫阳真人。

    耽:沉溺而难以自拔,这里指患上久治不愈之病。

    啾疾:啾啾鸣叫之病。

    啾,指鸟失偶后悲惨的叫声,用来比喻朱紫国王失去金圣皇后的悲哀。

    本回提要:

    孙悟空再次与金圣娘娘商量设计,又一次骗取金铃,溜出洞外挑战。那怪与孙悟空交战,不能取胜,于是回到洞中取金铃,哪知金铃是假的,真的金铃在孙悟空手里,悟空打败赛太岁,就在那妖走投无路的时候,观音菩萨现身,用甘露灭了火,救了赛太岁。原来赛太岁是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犼。因报朱紫国王射伤孔雀大明王菩萨子女之仇,特来撤散国王鸾凤恋。

    孔雀大明王菩萨:佛教菩萨名。一头四臂,手中持莲花和孔雀尾等。身着白缯衣,头戴缨络。耳垂宝珠,臂戴镯子。乘金色孔雀,盘坐于莲花之上。

    紫阳真人:即张伯端(公元984——1082年)。北宋道人,通儒、佛、道三教典籍,后因罪充军岭南。后转成都,遇到异人,被授以金液还丹术,遂改名为用成,号紫阳,作《悟真篇》,宣传内丹修炼和道、禅、儒三教一理思想。道教奉为南宋或紫阳派的祖师,称为紫阳真人。

    耽:沉溺而难以自拔,这里指患上久治不愈之病。

    啾疾:啾啾鸣叫之病。啾,指鸟失偶后悲惨的叫声,用来比喻朱紫国王失去金圣皇后的悲哀。

    本回提示:

    1、中国的酒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本回也有一句很富哲理的话,古人云:断送一生惟有酒。又云:破除万事无过酒。是的,酒的用途太多了,看你怎么饮了。国人高兴的时候喝酒,悲哀的时候也喝酒;团圆的时候喝酒,分别的时候也喝酒;得意的时候喝酒,失意的时候也喝酒,胜利的时候喝酒,失败的时候也喝酒……总之,酒往往伴随人们的一生,官场、商场、情场、娱乐场,那个可以离开酒?难怪有人总结,酒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关键是如何把握好一个度,饮酒不醉方英豪。

    2、一个罕见的说法。孙悟空依靠金圣皇后的帮助,偷取了金毛犼的金铃,并用自己的三根毫毛变成三个假金铃。于是孙悟空有了底气,敢于和金毛犼叫板,那妖出了门,就占起上风,叫道:“孙行者休走!看我摇摇铃儿!”行者笑道:“你有铃,我就没铃?你会摇,我就不会摇?”妖王道:“你有什么铃儿,拿出来我看。”行者将铁棒捏做个绣花针儿,藏在耳内,却去腰间解下三个真宝贝来,对妖王说:“这不是我的紫金铃儿?”妖王见了,心惊道:“跷蹊,跷蹊!他的铃儿怎么与我的铃儿就一般无二!纵然是一个模子铸的,好道打磨不到,也有多个瘢儿,少个蒂儿,却怎么这等一毫不差?”又问:“你那铃儿是那里来的?”行者道:“贤甥,你那铃儿却是那里来的。”妖王老实,便就说道:“我这铃儿是——

    太清仙君道源深,八卦炉中久炼金。结就铃儿称至宝,老君留下到如今。

    行者笑道:“老孙的铃儿,也是那时来的。”妖王道:“怎生出处?”行者道:“我这铃儿是——

    道祖烧丹兜率宫,金铃抟炼在炉中。二三如六循环宝,我的雌来你的雄。”

    这里我们看到,孙悟空第一次称自己的金铃是雌的,这是非常罕见和奇怪的。因为在西游记里,充满的对女性的歧视,女妖不是要与唐僧成亲,就是要吃唐僧的肉。就是那些女王们,也都要下嫁给唐僧,以求千年之好。佛教更是认为色是僧家第一戒,万祸色之首。唐僧更是认为,近女色破了原阳身,就会落入地狱,西天取经将会前功尽弃。就是在当时社会流行的英雄好汉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英雄不近女色。在当时的社会也常常把女性看成低人一等的代名词,你看孙悟空在与金毛犼交战时,金毛犼对孙悟空说:“孙行者,你且住手,我今日还没吃早饭,待我吃了早饭,再来与你定雌雄。”这里的雌雄就是胜负的意思,可见雌的地位和含义了。有道是:

    色乃伤身之剑,贪之必定遭殃。

    佳人二八容妆,更比夜叉凶壮。

    慎将资本收藏,坚守休教放荡。

    惟有原本可贵,别无微利增加。

    这里孙悟空却说自己的金铃是雌的,比金毛犼雄的强。岂不是怪事?

    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金毛犼可能是一个惧内的怪兽,他是观音菩萨的坐骑,观音菩萨常常是一个女人大慈大悲的样子,所以孙悟空说他的金铃是雌的,意在一物降一物。

    3、佛教不仅宣传因果报应,而且是有仇必报。原来朱紫国王做太子的时候,带人打猎,在落凤坡前,有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所生二子,乃雌雄两个雀雏,停翅在山坡之下,被此王弓开处,射伤了雄孔雀,那雌孔雀也带箭归西。佛母得知此事后,吩咐教他拆凤三年,身耽啾疾。那时节,我跨着这金毛犼,同听此言,不期这孽畜留心,故来骗了皇后,与王消灾。至今三年,冤愆满足,幸你来救治王患,我特来收妖邪也。”

    金毛犼虽然将金圣皇后摄入洞内,但始终不能沾其身,原来是紫阳真人怕金毛犼玷污皇后,将自己的一件旧棕衣变成一领新霞裳,进给妖王。那皇后穿上身,即生一身毒刺,至此那妖王不能玷污皇后。这是少见的佛道合作。

    原以为佛教菩萨大慈大悲,普渡众生,不计恩恩怨怨,岂不知这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见自己的儿子被伤,也要报仇雪恨。这赛太岁金毛犼,原来是观音菩萨的坐骑,听了此话,咬断铁索,下凡摄取金圣皇后,实施佛母大明王菩萨的指令,让朱紫国王与皇后分离三年。解读西游 八 解读七十二回    第七十二回盘丝洞七情迷本濯垢泉八戒忘形

    盘丝洞:唐僧师徒离开了朱紫国,西行遇到了盘丝岭,此山有一个盘丝洞,里面住了七个女妖。

    七情:指的是七个女妖,不过这里的七个女妖,是有寓意的,是指七情,中医认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七情与脏腑的功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七情分属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称为“五志”。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不会使人发病。但在突然、强烈或长期性的情志刺激下,超过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而又不能适应时,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时的七情就成为致病因素,而且是导致内伤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故称为内伤七情。

    人有七情,属于精神活动范畴,包括喜,怒、思、忧、悲,恐、惊等情志情绪的变化。通常情绪的波动一般不会危害人的健康。但强烈的情绪波动,或长期消极情绪能引起过度的或长期的精神紧张,使人的健康受到影响,并可引发一些疾病。

    中医还认为:七情与人的五脏密切联系,与五脏的生理、病理变化相关联,喜与心、怒与肝、思与脾,忧悲与肺、恐惊与肾相对应。七情波动能影响人的阴阳气血平衡和运行。情志太过之时,则损伤五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恐惊伤肾。

    本回的七情,则更多的是从佛教的角度看问题,认为修行佛教的人,要一心无二念,六根清净,不受外界干扰,才能成正果。

    本:指佛教的本意,是佛教的心性。不过这里的本还指的是唐僧。

    濯垢泉:七个女妖洗澡池。这个洗澡池不是一般的洗澡池,它是有来历的。首先是温泉,是一个地热泉水。其次它还是一个太阳星的化身。

    八戒忘形:八戒见七个美女妖精在濯垢泉洗澡,风流成性的他,早已按奈不住,与美女们同池洗了一个快乐的澡。

    饥馁:饥饿,馁,饥饿意思。

    香冷泉:在安徽和县北三十里。其水深且热,香气袭人,能够治各种皮肤病。南朝梁时昭明太子萧统曾经在此泉洗浴,又称太子泉。

    汤泉:在今河北遵化县。明万历五年,此处修池,并筑九新堂。

    调书担儿:即掉书袋儿。这里是对咬文嚼字,引经据典来炫耀学问人的讽刺。

    搀胸:齐胸。

    踏青:泛指春日郊游。古有踏青节,说法不一或说二月二,或说三月三,后世多在清明节。这里指在绿草成茵的春天边走边玩。

    本回提要:

    唐僧师徒离开了朱紫国,继续西行来到了盘丝岭,唐僧为了化缘,被盘丝洞中七个女妖捉住,吊上房梁,成“仙人指路”状。孙悟空发现情况后,变成苍蝇见七个美女妖精在濯垢泉洗澡,遂变成饿鹰将女妖的衣服叼走。八戒听说是美女妖精在洗裸体澡,便下水变成鲇鱼,与女妖同池洗澡,并百般戏弄女妖,然后举钯便筑。女妖赤裸裸逃回洞中,并派七个儿子与孙悟空交战,孙悟空用毫毛变成七鹰,灭了守洞的七个干儿子,救出了唐僧。七女妖走脱。

    本回提示:

    1、濯垢泉不是一般的泉,而是一个太阳星的化身,这里有一个神话故事。

    盘古开天地时,天空曾一齐出现十个太阳。他们的母亲是东方天帝的妻子。她常把十个孩子放在世界最东边的东海洗澡。洗完澡后,他们像小鸟那样栖息在一棵大树上,因为每个太阳的中心是只鸟。九个太阳栖息在长得较矮的树枝上,另一个太阳则栖息在树梢上,每夜一换。

    当黎明预示晨光来临时,栖息在树梢的太阳便坐着两轮车穿越天空。十个太阳每天一换,轮流穿越天空,给大地万物带去光明和热量。

    那时候,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美满。人们感恩于太阳给他们带来了时辰、光明和欢乐。

    可是,有一天,这十个太阳想到要是他们一起周游天空,肯定很有趣。于是,当黎明来临时,十个太阳一起爬上车,踏上了穿越天空的征程。这一下,大地上的人们和万物就遭殃了。十个太阳像十个火团,他们一起放出的热量烤焦了大地。

    森林着火,河流干枯了,大海也干涸,许多人和动物渴死了。农作物和果园枯萎了,供给人和家畜的食物也断绝了。一些人出门觅食,被太阳的高温活活烧死;另外一些人成了野兽的食物。人们在火海里挣扎着生存。

    这时,有个年轻英俊的英雄叫做后羿,他是个神箭手,箭法超群,百发百中。他看到人们生活在苦难中,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射掉那多余的九个太阳。

    于是,后羿爬过了九十九座高山,迈过了九十九条大河,穿过了九十九个峡谷,来到了东海边。他登上了一座大山,山脚下就是茫茫的大海。后羿拉开了万斤力弓弩,搭上千斤重利箭,瞄准天上火辣辣的太阳,嗖地一箭射去,第一太阳被射落了。后羿又拉开弓弩,搭上利箭,嗡地一声射去,同时射落了两个太阳。这下,天上还有七个太阳瞪着红彤彤的眼睛。后羿感到这些太阳仍很焦热,又狠狠地射出了第三枝箭。这一箭射得很有力,一箭射落了四个太阳。其它的太阳吓得全身打颤,团团旋转。就这样,后羿一枝接一枝地把箭射向太阳,无一虚发,射掉了九个太阳。中了箭的九个太阳无法生存下去,一个接一个地死去。他们的羽毛纷纷落在地上成为泉水,于是就有那九阳泉,乃香冷泉、伴山泉、温泉、东合泉、潢山泉、孝安泉、广汾泉、汤泉,和濯垢泉(本回的濯垢泉成为七女妖的洗澡池)。

    一天早上,东边的海面上,透射出五彩缤纷的朝霞,接着一轮金灿灿的太阳露出海面来了!

    人们看到了第十个太阳的光辉,高兴得手舞足蹈,齐声欢呼。

    从此,这个太阳每天从东方的海边升起,挂在天上,温暖着人间,禾苗得生长,万物得生存。

    后羿因为射杀太阳,拯救了万物,功劳盖世,被天帝赐封为天将。后与仙女嫦娥结为夫妻,生活得美满幸福。

    唐人成玄英《山海经-秋水》疏引《山海经》云:“羿射九日,落为沃焦”。该九日当为九黎或多个部落方国的代名词。

    2、八戒风流成性。盘丝岭盘丝洞的七个女妖不是一般的女人,只见那女子,一个个——

    闺心坚似石,兰性喜如春。娇脸红霞衬,朱唇绛脂匀。

    蛾眉横月小,蝉鬓迭云新。若到花间立,游蜂错认真。

    行者在暗中细看,见她们一个个携手相搀,挨肩执袂,有说有笑的,走过桥来,果是标致。但见——

    比玉香尤胜,如花语更真。柳眉横远岫,檀口破樱唇。钗头翘翡翠,金莲闪绛裙。却似嫦娥临下界,仙子落凡尘。

    再看看她们赤身裸体洗澡是什么样子:

    那浴池约有五丈余阔,十丈多长,内有四尺深浅,但见水清彻底。底下水一似滚珠泛玉,骨都都冒将上来,四面有六七个孔窍通流。流去二三里之遥,淌到田里,还是温水。池上又有三间亭子,亭子中近后壁放着一张八只脚的板凳。两山头放着两个描金彩漆的衣架。行者暗中喜嘤嘤的,一翅飞在那衣架头上钉住。那些女子见水又清又热,便要洗浴,即一齐脱了衣服,搭在衣架上。一齐下去,被行者看见——

    褪放纽扣儿,解开罗带结。酥胸白似银,玉体浑如雪。

    肘膊赛凝胭,香肩欺粉贴。肚皮软又绵,脊背光还洁。

    膝腕半围团,金莲三寸窄。中间一段情,露出风流穴。

    孙悟空看到如此美丽的女人洗澡,只是饱饱眼福,多看几眼而已,做了一个恶作剧,把她们的衣服叼走。可是八戒见了美女就不同了,不只是欣赏美女的裸体了,而是要和美女们同池游泳了。你看他,丢了铁耙,脱了衣服,扑的跳下水来。戏水是八戒的拿手好戏,到了水里,摇身一变,成为一条鲇鱼精。只见那鱼滑傣蜱(格机)的,只在那美女腿裆里乱钻。

    可见八戒足实风流了一番。按理说,八戒皈依佛门以后,就应该遵守佛门的戒规,不近女色才对,可是他偏偏风流成性,这不是破了戒规了吗?可是从皈依佛门那天起,就没有承诺佛教的五戒、八戒等戒规,八戒的由来是这样的,他是戒佛教五项斋戒(不吃蒜、葱、芫荽、韭菜和薤),还有道教的三项斋戒(不吃牛肉、黑鱼和狗肉)。因此,八戒并没有违反自己的承诺,可以说猪八戒是一个自在和尚,风流和尚。解读西游 八 解读七十三回    第七十三回情因旧恨生灾毒心主遭魔幸破光

    名词解释:

    情因旧恨生灾毒:七个女妖被孙悟空打败,跑到师兄这里,见师兄正接待唐僧师徒,便诬告八戒强迫她们一同洗澡,变成鲇鱼在她们的腿裆里钻来钻过去,欲行强奸,引起师兄的愤怒。

    心主遭魔幸破光:七美女妖精的师兄听了师妹的诬告,用一种极毒药放入茶里,将唐僧、八戒和沙僧毒倒。悟空大怒,与道士打了起来,那道士可以放出金光,将悟空罩住,幸亏悟空变成穿山甲,才破了道士的金光。

    心主:指的唐僧。但寓意是修行佛教心愿。

    毗蓝婆菩萨:这是作者混合佛、道二教而虚构的,号称精通四谛人物。毗蓝婆,梵语音译,指一种能吹坏世界的迅猛的暴风。

    黎山老母: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女仙名,亦称作“骊山老母”。

    据《骊山老母玄妙真经》记载:老母乃斗姥所化,为上八洞古仙女也。斗姥者,乃先天元始阴神,因其形相象征道体,故又称先天道姥天尊。斗姥上灵光圆大天宝月,号曰九灵太妙中天梵斗姥元君,因沐浴於九曲华池中,涌出白玉龟台、神獬宝座,斗姥登宝座之上,放无极光明,化生九苞金莲,应现九皇道体,为北斗众星之母,综领七元星君、功沾三界,德润群生,故又称无极大天尊。

    《集仙录》所载:骊山老母天姿绰约,风华绝代,尝作阁道於骊山。秦时始皇帝游此遇之,惊其艳,欲侮之!因受老母施法以惩,乃罢。自此之后化为老妪,人遂以老母称之。

    社前:春社日之前。古代祭祀社神的日子称为社日。汉代以后每年有春秋二社日。一般以立春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时间大约在春分前后。

    撤货头口:撤货,喂马。头口,牲口。这里指喂白龙马。

    四谛:佛教术语。佛教的基本教义,包括苦、集、灭、道谛。苦谛,世俗生活的一切方方面面都是痛苦的;集谛,造成痛苦的原因;灭谛,要断除世俗痛苦所产生的原因;道谛,达到解脱、涅槃的途径和方法。谛,真理。

    本回提要:

    七女妖被孙悟空打败,跑到黄花观师兄那里避难,见师兄正在请唐僧师徒喝茶,就诬告八戒调戏、强奸她们。道士大怒,欲以毒茶毒死唐僧师徒。只有孙悟空没有喝茶受害,与道士打了起来。七女妖为了吃唐僧肉,与师兄助战,结果被孙悟空打死,原来七妖女是七个大蜘蛛精。道士战不赢孙悟空,却施展妖术,用金光将孙悟空罩住,孙悟空变成穿山甲逃出。与黎山老母,在她的指点下,请来毗蓝婆菩萨,用金针破了金光,救活了唐僧三人,又将道士现出原形——大蜈蚣精。

    本回提示:

    1、黄花观是怎样的景色:真如刘阮天台洞,不亚神仙阆苑家。

    刘、阮入天台讲述的两个凡人遇仙的故事。

    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经十三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永无登路。攀援藤葛,乃得至上。各啖数枚,而饥止体充。复下山,持杯取水,欲盥漱。见芜菁叶从山腹流出,甚鲜新,复一杯流出,有胡麻饭掺,相谓曰:“此知去人径不远。”便共没水,逆流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来。”晨肇既不识之,缘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忻喜。问:“来何晚邪?”因邀还家。其家铜瓦屋。南壁及东壁下各有一大床,皆施绛罗帐,帐角悬铃,金银交错,床头各有十侍婢,敕云:“刘阮二郎,经涉山岨,向虽得琼实,犹尚虚弊,可速作食。”食胡麻饭、山羊脯、牛肉,甚甘美。食毕行酒,有一群女来,各持五三桃子,笑而言:“贺汝婿来。”酒酣作乐,刘阮欣怖交并。至暮,令各就一帐宿,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人忘忧。至十日后欲求还去,女云:“君已来是,宿福所牵,何复欲还邪?”遂停半年。气候草木是春时,百鸟啼鸣,更怀悲思,求归甚苦。女曰:“罪牵君,当可如何?”遂呼前来女子,有三四十人,集会奏乐,共送刘阮,指示还路。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问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迷不得归。至晋太元八年,忽复去,不知何所。

    阆苑家,是指王母娘娘的住处。

    阆苑仙葩”之“阆苑”典出《集仙录》:“西王母所居宫阙,在阆风之苑,有城千里,玉楼十二”,显然,“阆苑”为“阆风之苑”的缩写。李义山也曾有“十二层城阆苑西”之句,其次,《说文》中有“葩,华也”,可见“阆苑仙葩”之“仙葩”即仙花之意。

    这里用了两个传说,来形容黄花观的情景,可见这黄花观是何等美妙和壮观了。

    2、我们再看看黄花观的门对联:黄芽白雪神仙府,瑶草琪花羽士家。孙悟空看了对联,笑道:“这个是烧茅炼药,弄炉火,提罐子的道士。”孙悟空不是乱说得,而是根据对联分析判断的。

    白雪、黄芽是道教术语,白雪是汞,黄芽是铅汞化合物。道教认为用朱砂(硫化汞矿石)炼成汞(水银),再将水银与铅混在一起炼制,就可以获得金丹,人吃了可以延年益寿或成仙。

    但也有人以为黄芽白雪是饮茶,在明代,黄芽是茶叶,以雪水煮茶最为时尚,这一点从《金瓶梅》“吴月娘扫雪烹茶”一节中也可以得见。不过这里黄芽白雪指的是炼丹。

    瑶草琪花,也做,琪花瑶草,琪、瑶:美玉。原为古人想象中仙境的花草。后也形容晶莹美丽的花草。

    羽士则是道士的别称。

    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类》∶“羽客、黄冠,皆称道士。”《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山海经》:“羽人之国,不死之民。”故不管是“羽客”、“羽人”、“黄冠”都是指道士。

    另外宋代米芾《西园雅集图记》:“雄豪绝俗之资,高僧羽流之杰,卓然高致,名动四夷。”《汉书.郊祀志》:“五利将军衣羽衣,立白茅上受印,以视不臣也。”而五利将军是指栾大,也是当时的方士,后人借“羽衣”称为道士。所以“羽流”、“羽士”、“羽衣”也是道士的别称。

    原来道士有这么多的称呼,而且这些别称大都冠上个“羽”字,但这是为什么呢?

    “羽”就是羽翼,与道士神仙之长生长寿有关,含有飞升成仙之意。道士修道的最高目标,就是飞升翱翔于云雾飘渺的天上而成仙。因此道士称为羽人、羽流、羽士…等,故得道成仙又叫做“羽化登仙”。宋代苏轼著名的《赤壁赋》有∶“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毗蓝婆菩萨救活了唐僧三人,口口声声说,是为了积阴德。何谓阴德,何谓阳德?这是道家的思想,老子认为,道的阴德阳德是同一个事物,万物的阴德阳德可合可分,柔弱的阴德以宽厚的包容胜过刚强的阳德,刚强的阳总走向反面的阴。

    走在万物归道的路上,柔弱的阴德总是胜过刚强的阳德。

    刚强显现名为明,柔弱隐藏名为微。道的微明是同一个事物,因此明能知微,微能知明。

    如同江海是道的阴德,鱼是道的阳德。鱼不能脱离海,阳不能脱离阴。

    这里的阴德,则是指做好事而不图回报,不留名,不张扬。阳德则是做好事,不仅张扬而且留名图报。道家认为积阴德的思想境界远远高于阳德。

    附:

    道者

    一阴一阳谓之道,至真至诚谓之德。阴阳平衡谓正道,阴阳失衡谓邪道。

    阳甚于阴谓善道,阴甚于阳谓恶道。绝阴绝阳谓佛道,见阴见阳谓魔道。

    德者

    存真存诚谓美德,背真背诚谓缺德。隐真隐诚谓阴德,现真现诚谓阳德。

    舍己利人谓道德,损人利己谓缺德。自利利他谓福德,普度众生谓功德。解读西游 八 解读七十四回    第七十四回长庚传报魔头狠行者施为变化能

    名词解释:

    长庚:金星的别名。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金星”、“太白”、“启明”。八大行星之一,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是昏星,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阳和月亮外最亮的星,犹如一颗耀眼的钻石,于是古希腊人称它为阿佛洛狄忒,是爱与美的女神,而罗马人则称它为维纳斯,是美神。

    《诗·小雅·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魔头狠:魔头,即狮驼岭狮驼洞的三个妖魔,大王口大,一口曾经吞十万天兵;二大王身高三丈,卧蚕眉,丹凤眼,美人声,匾担牙,鼻似蛟龙。若与人争斗,只消一鼻子卷去,就是铁背铜身,也就魂亡魄丧;三大王不是凡间之怪物,名号云程万里鹏,行动时,抟风运海,振北图南。随身有一件儿宝贝,唤做阴阳二气瓶。假若是把人装在瓶中,一时三刻,化为浆水。这三个妖魔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和佛教、道教、龙王、阎王和天宫等都联系,并且关系紧密。

    梧桐一叶惊:梧桐入秋后,落叶很早,故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之说。这里指秋天开始了。

    飘搔:飘动的样子。

    帮衬:合适、恰当。

    贬解:降级发送。

    节概:气概志节。

    镇宅:依靠某种方法和某物,使住宅平安、无灾、安宁。

    八洞:道教认为神仙居住的洞府有上八洞和下八洞。这里泛指神仙或道士居住的地方。

    执结:字据。

    机括:机关。

    说得莲花开:佛经云,佛说法时,义理玄妙,莲花为之开放。这里指能说会道,死人也能说活了。

    楚歌声吹散了八千兵:指四面楚歌典故。

    抟风运海,振北图南:战国〈庄子逍遥游〉说,云鲲化为鹏,从北海起飞,凭借大风之力,向南海奋飞。抟(团)凭借;扶摇,一种从地面上升的暴风;运,运行;振,奋起;图,图谋、计划。

    本回提要:

    唐僧师徒来到狮驼岭,太白金星前来通风报信,告诉孙悟空和猪八戒,这山里有三个妖魔不仅武艺高强,而且神通广大,官府衙门、黑白两道、天宫地府、佛道两家、龙王土神皆是朋友,还有一个是如来的舅舅。因此过山要格外小心。面对如此强敌,一场艰巨的考验即将来临。

    本回提示:

    1、一首禅诗意味深长,请看本回篇头诗:

    情欲原因总一般,有情有欲自如然。沙门修炼纷纷士,断欲忘情即是禅。

    须着意,要心坚,一尘不染月当天。行功进步休教错,行满功完大觉仙。

    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出,怎么修行,何谓禅?这首诗告诉我们,欲望和情感是的人的本性,是每个人都必然具有的自自然然的事情,但是进入佛门和道门以后,断欲忘情就是修炼的重要内容,只有断欲忘情才能达到禅境。对于凡夫俗子,步入社会的一员,断欲忘情谈何容易?只有那些意志坚定,决心大的人,才能功德圆满,成为大觉仙。

    大觉仙,这里的仙,不是中国称的“神仙”,印度的风俗习惯把在深山老林里修行时间长的人,称为仙人,所以这个仙是指修行人。觉仙,一个有觉悟的修行人。大觉仙,觉悟很大,大到能够彻底圆满究竟,所以这个大觉仙指的就是佛,大觉仙的心指的是成佛的心。我们要念念不忘“我有佛性,将来决定成佛”,你想到某一个地方去,必然会往这个方向走,所以如果我们念念不忘自己佛性圆满将来决定成佛,我们就会迈上菩提大道。

    这首诗提示人们,佛教的修行,就是断欲忘情、坚定意志,一心一意。不过这里用“沙门修炼”是一个笔误,因为修炼是道教术语,佛教是修行。

    2、上回出现的七个善于织网的蜘蛛精,寓意的不仅仅是七情,而且还是欲网情牢,它们的出现,无疑对唐僧师徒是一次考验。所以本回开篇就说,唐僧师徒打开欲网,跳出情牢,放马自行……这就把前一回的寓意写得清清楚楚。

    3、本回的三个妖魔不是一般的妖魔,他们神通广大,路路通。太白金星是这样提醒孙悟空的:那妖精一封书到灵山,五百阿罗都来迎接;一纸简上天宫,十一大曜个个相钦。四海龙曾与他为友,八洞仙常与他作会,十地阎君以兄弟相称,社令城隍以宾朋相爱。你看他们,与佛教关系密切,与玉皇大帝相通,四海龙王是朋友,是道教的常客,与十地阎王称兄道弟,是土地城隍宾朋,可谓黑白皆通,官商勾结,警匪一家,文武全能。这样的黑帮你孙悟空敢碰吗?找死啊!这分明是在考验唐僧师徒的意志和决心。

    其实孙悟空根本不怕他们,因为孙悟空自己就做过妖精,闯过阎王殿,闹过龙宫,拜道家学过艺,在天宫当过官,并打闹天宫三十三天,最后才皈依了佛门。所以他心中有数,这天底下哪行哪业我没有干过,那个山头,哪路鬼神我不了解?我是“流氓”我怕谁!

    4、蟠桃会可以笼略人心,也可以让人愤怒。当年孙悟空就是因为没有能参加蟠桃会,没能吃上一个桃子,而愤怒天庭,打闹天宫。无独有偶,本回的大王也是因为没有能够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会,而大怒天庭,欲与玉皇大帝争天,玉皇大帝派十万天兵前来镇压,结果大王变化法身,张开大口,似城门一般,唬得众天兵不敢交战,关了南天门。可见王母娘娘利用蟠桃会来龙略众仙,树立威信,有利也有弊!解读西游 八 解读七十五回    第七十五回心猿钻透阴阳窍魔王还归大道真

    名词解释:

    心猿钻透阴阳窍:心猿,佛教术语,原意指俗人的心态往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像猿猴那样放荡不羁,难以收敛。这里指的是孙悟空。

    阴阳窍:狮驼洞的三魔头有一个宝贝,唤做“阴阳二气瓶”,假若把人装在瓶中,一时三刻,化为浆水。

    孙悟空化装成小钻风,进了狮驼洞探听洞内情况,不料被三魔头认出,将孙悟空装入瓶中。那瓶有多大?只得二尺四寸高。怎么用得三十六个人抬?那瓶乃阴阳二气之宝,内有七宝八卦、二十四气,要三十六人,按天罡之数,才抬得动。不一时,将宝瓶抬出,放在三层门外,展得干净,揭开盖,把行者解了绳索,剥了衣服,就着那瓶中仙气,飕的一声,吸入里面,将盖子盖上,贴了封皮。

    在关键的时候,孙悟空忽想起菩萨当年在蛇盘山曾赐他三根救命毫毛。即伸手浑身摸了一把,只见脑后有三根毫毛,十分挺硬,即便咬着牙,忍着疼,拔下毛,吹口仙气,叫:“变!”一根即变作金钢钻,一根变作竹片,一根变作绵绳。扳张篾片弓儿,牵着那钻,照瓶底下飕飕的一顿钻,钻成一个眼孔,透进光亮,将宝瓶钻透。

    魔王还归大道真:不管什么样的魔头,也不论你何方妖精,最终都会被佛法制服。

    燕笑:战国《庄子·逍遥游》说,大鹏向南飞翔时,飞越游离于蓬蒿之间的燕鸟(一种小鸟)曾经嘲笑它。这里比喻人的志向胸怀之大小的区别。

    递年家:常年。

    才子:刚才。

    收殓:收伏杀机。

    广里:广州。

    凤篆:如同凤鸟形的篆字纹饰。

    本回提要:

    孙悟空为了弄清楚狮驼洞内的情况,化装成小妖小钻风进洞,见狮怪、象怪和鹏怪,因为一笑现出原形,被鹏怪识破。孙悟空被三魔头装入阴阳二气宝瓶。因为孙悟空在瓶内说话,瓶内相继出现烈火、蛇和火龙,眼看孙悟空就要丢命。在关键的时候,他想到了观音菩萨送给他的三根救命毫米。孙悟空将三根毫毛变成金刚钻,将宝瓶钻透,逃了出来。孙悟空见了师父,又和八戒再战三魔头。狮怪将孙悟空吞下肚,狮怪饮药酒欲毒死悟空。悟空饮酒后耍酒风,将狮怪折磨的死去活来。

    本回提示:

    1、关键的时候还是佛家的宝贝管用。孙悟空跟随唐僧以来,与各类妖魔战斗,打了无数次仗,平心而论孙悟空用得是道家的本领,是须菩提祖师传授给他的功夫。这次遇到了三个神通广大的魔头,情况就不同了,当他被装进阴阳二气宝瓶里的时候,施展了所有的本领都不济于事。在危难之际,关键的时刻他拿出了佛家的宝贝,终于逃脱了宝瓶,看来还是佛家的宝贝管用。这里又一次在抬高佛法威力,意在宣传佛法。

    当年观音菩萨在蛇盘山曾经给孙悟空三根救命毫毛,这三根毫毛却帮了孙悟空的大忙。以至于在很多关键的时刻,救了孙悟空的命。

    2、“每”的含义。孙悟空变成小钻风在狮驼洞吓唬三魔头,说悟空可以变成苍蝇进出自如,吓得老魔道:“兄弟每仔细,我这洞里,递年家没个苍蝇,但是有苍蝇进来,就是孙行者。”这里的“每”就是“们”的意思,在元、明时期常将“每”用作“们”。

    3、孙悟空与老魔签合同交战,很新鲜。老魔道:“你过来,先与我做个桩儿,让我尽力气着光头砍上三刀,就让你唐僧过去;假若禁不得,快送你唐僧来,与我做一顿下饭!”行者闻言笑道:“妖怪,你洞里若有纸笔,取出来,与你立个合同。自今日起,就砍到明年,我也不与你当真!”,合同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产物,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孙悟空把它用来与妖魔交战谈判条款,可见明朝当时经济是比较发达的。

    自明朝中期起,商品经济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进入了继西汉、宋朝之后的第三个高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全国各地区的商业联系。许多重要商品的贸易,已不再局限于地方局部范围内的狭小市场,而是被长途贩运到很远的地方销售,乃至行销全国。奢侈品在商品总量中仍占一定比例,但人民日常生活用品仍然占据了市场流通总额的大部分,尤以粮食、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盐、茶七类物品为商品中的大宗。

    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但纸钞因政府未能控制投放量而导致信用下降,渐至名存实亡,铜钱则因币材缺乏,铸币量难以满足流通的需要。明朝中期,朝廷被迫弛用银之禁,而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恰好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的缺陷。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即规定赋税折银征收,说明民间使用白银已比较普遍。大额交易通用白银,政府财政也以白银为计算单位。白银作为货币,具有不变质、易分割、价值高等优点,其货币化本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商业资本日益膨胀的趋势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商人集团,其中尤以南方的徽商和北方的西商最为著名。到明朝末年,四所规模巨大的专业性市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合称“天下四大镇”,俨然已成为新兴的商业城市。它们与作为州县治所的传统城市不同,行政级别低下,机构设置简单,完全是因为经济发展而崛起的工商业中心。即使是传统的政治型城市,如北京、南京、杭州、广州之类,由于城市经济的繁荣,其本身的经济职能也在明显强化。由城市到市镇,再到星罗棋布的乡村集市,构成了一个个较大的地区贸易网络。

    与商品经济的繁荣相联系,明朝中叶以下的社会风气也出现了显著变化。嘉靖前后明显是两个不同的时代。明前期“家居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嘉靖后,“则尤异矣,末富居多,本富尽少,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起者独雄,落者辟易”。由于工商业竞争激烈,金钱崇拜和追求奢侈高消费之风盛行,逾越礼制现象日趋普遍,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吴承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当时的社会持有极大的不满而写出《西游记》的。

    了解明朝的经济社会状况,有助于我们解读《西游记》。解读西游 八 解读七十六回    第七十六回心神居舍魔归性木母同降怪体真

    名词解释:

    心神居舍魔归性:只要专心致至,一心无二,再大再多的妖魔对你也没有办法,再大的困难也能够克服。性即心性,佛教的精神,佛教的精髓。

    木母:道教将汞称为木母,认为真汞生亥,亥属猪,故文中木母往往指猪八戒。按照阴阳五行说,水为木之母,木母就是水的意思,那么猪八戒就是属水的。不过说猪八戒属水也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猪八戒在天庭是负责管理银河的天篷元帅,是管理水的官员,他对水也是最了解的,他可以说既是海军司令,又是水利部长,不懂水,怎么能胜任?

    猪八戒与孙悟空共同战二魔王,孙悟空被八戒无意中提醒了一下,把金箍棒戳进魔头的鼻孔里,将其降服,二魔王现出了大象原型。

    撮弄:方言,摆弄,玩弄。常说是一种不正规的做法。

    象奴:养象、牧象的人。亦称象公。

    本回提要:

    孙悟空钻到了大魔王的肚子里,将其折磨的死去活来,大魔王狮怪只好向孙悟空投降,答应送唐僧过山。但二魔王象怪不服,他与孙悟空猪八戒交战,也被孙悟空、猪八戒降服,迫使他答应送唐僧过山。谁知三魔王设计,在他们送唐僧过山的途中,到三魔王的狮驼城下,三个魔王分别与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交战,众小妖乘机将唐僧抢入城中。

    本回提示:

    1、孙大圣在老魔肚里将其折磨的死去活来,那魔头倒在尘埃,无声无气,若不言语,想是死了,却又把手放放。魔头回过气来,叫一声:“大慈大悲齐天大圣菩萨!”行者听见道:“儿子,莫废工夫,省几个字儿,只叫孙外公罢。”那妖魔惜命,真个叫:“外公,外公!是我的不是了……”

    孙悟空为什么要妖魔称外公而不是孙爷爷?《西游记》艺术地再现了明朝社会生活现实,父系家长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这个特征必然会投影到小说中。孙悟空偏爱以具有母权遗留的“外公”而非代表父权的“爷爷”作为自称。孙悟空的艺术形象秉承“知母不知父”神话。母系、父系两种社会家族家长制的影响,“舅权”产生、发展特点以及吴承恩特殊的生活经历,可以阐释“孙外公”的存在原因。

    吴承恩在侠女爱妻玉凤的陪伴中,云游天下、重回花果山,惊动朝廷上下、历经多方磨励。然而,吴承恩矢志不渝、心系民间、奇思妙想,美猴王如何出世、金箍棒如意行风、群猴大闹天宫、好友八戒拒亲、玉凤滴血救夫、智斗黄风老道、怒打牛魔王、计惩倭寇、义建猴园等故事情节应运而生。一部象征中国人民坚忍不拔、乐观进取、充满理想、大智大勇精神的神话巨著《西游记》,终于在吴承恩的笔下完成。

    原来吴承恩是在爱妻的帮助下完成巨著《西游记》的,并且他对岳父也极其尊重。

    2、老魔为了让孙悟空绕其一命,道:“我这里也没什么金银、珠翠、玛瑙、珊瑚、琉璃、琥珀、玳瑁珍奇之宝相送,我兄弟三个,抬一乘香藤轿儿,把你师父送过此山。”《金刚经》把金、银、琉璃、琥珀、珊瑚、玛瑙、玳瑁称为佛教七宝,是施主用来布施求得福德的最好财物。

    3、且看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的关系如何?孙悟空打败了大魔头,见二魔头又来挑战,看到三个魔头团结一致,十分感慨,对八戒道:“老怪已被我降了,不敢出头,闻着个孙字儿,也害头疼。这定是二妖魔不伏气送我们,故此叫战。我道兄弟,这妖精有弟兄三个,这般义气;我弟兄也是三个,就没些义气?我已降了大魔,二魔出来,你就与他战战,未为不可。”八戒没有办法只好出去与二魔头交战,没经几个回合就被二魔头俘虏。唐僧见到八戒被俘虏,大骂孙悟空到道:“悟空,怪不得悟能咒你死哩!原来你兄弟全无相亲相爱之意,专怀相嫉相妒之心!他那般说,教你扯扯救命索,你怎么不扯,还将索子丢去?如今教他被害,却如之何?”可见,孙悟空和八戒也时有矛盾,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4、何人不贪,就是猪八戒也贪。猪八戒被二魔头俘到洞里,扒光了衣服绑了起来,放到水池里。孙悟空前来搭救八戒,他变成一个阴间地府的人前来戏弄八戒,发现原来这八戒竟然身藏私房钱,请读者看看他们有趣的对话:“你可有盘缠,把些儿我去。”八戒道:“可怜啊!出家人那里有什么盘缠?”行者道:“若无盘缠索了去!跟着我走!”呆子慌了道:“长官不要索,我晓得你这绳儿叫做追命绳,索上就要断气。有,有,有!有便有些儿,只是不多。”行者道:“在那里?快拿出来!”八戒道:“可怜,可怜!我自做了和尚,到如今,有些善信的人家斋僧,见我食肠大,衬钱比他们略多些儿,我拿了攒在这里,零零碎碎有五钱银子,因不好收拾,前者到城中,央了个银匠煎在一处,他又没天理,偷了我几分,只得四钱六分一块儿,你拿了去罢。”行者暗笑道:“这呆子裤子也没得穿,却藏在何处?”八戒道:“在我左耳朵眼儿里揌着哩。我捆了拿不得,你自家拿了去罢。”行者闻言,即伸手在耳朵窍中摸出,真个是块马鞍儿银子,足有四钱五六分重,拿在手里,忍不住哈哈的大笑一声。

    看看金钱的诱惑力,就是八戒这样的出家人,做生意的银匠也贪金银,世上还有不贪财的人吗?可见英雄不仅难过美人关,更是难过金钱关!今天的一些人民的公仆纷纷栽在金钱之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纵观古今中外,那些官吏们,有的一生荣耀富贵,有的身败名裂,有的中途丢官,有的成为阶下囚,有的丢脑袋,有的……都是为了一个钱字,有几个能脱离了古人的一句名言——鸟为食亡,人为财死。

    5、何谓红砂、太极否来?大魔头二魔头均被孙悟空猪八戒打败,他们同意送唐僧过山,只见大魔头说:“唐老爷,今日不犯红沙,请老爷早早过山。”岂知泰极否还生。

    红沙:阴阳家认为,每日各有吉、凶星值班,恶星当班时,诸事不宜,吉星当班,诸事顺利。红沙星即恶星值日,沙,同煞。

    泰极否还生:出之《易经本义》“泰极而否”。安泰至极,灾难就会来临。泰,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乾下坤上,为天地交合,万事亨通之意,诸事皆顺;否,六十四卦之一,卦形坤下乾上,正好与泰卦相反,坤为天,却在下,乾为地,却在上,因此这个卦形不符合天理,因此象征着不吉利,不顺利。泰极否还生,意思是物极必反,任何事情太过了,就会走向反面。安泰过头了,否象就要来临。这里指唐僧面临着一个新的灾难。解读西游 八 解读七十七回    第七十七回群魔欺本性一体拜真如

    名词解释:

    群魔欺本性:群魔指的是三个魔头,即狮王、象王和大鹏鸟。本性指的是佛教,这里指的是唐僧。三魔头将唐僧俘虏去,为了迷惑悟空,便四处放风,说唐僧已经被吃了。

    一体拜真如:孙悟空听八戒和沙僧说,唐僧被三个魔头吃了,伤心不已,又斗不过他们,无可奈何,只好到西天拜求如来,见到如来倒身下拜,两泪悲啼。唐僧已经死了,乞求如来大慈大悲,将《松箍咒》念念,退下这头上的箍儿,好放他回花果山去。

    六样情:指人的喜、怒、哀、乐、爱、恶六种情感。六情在千搜词霸中的释意:

    1、人的六种感情:喜怒哀乐爱恶。2、指廉贞、宽大、公正、奸邪、阴贼、贪狠六种性情。古代数术家据阴阳五行由喜、怒、哀、乐、好、恶推演而出。谓恶行廉贞,寅午主之;喜行宽大,巳酉主之;哀行公正、戌丑主之;乐行奸邪,辰未主之;怒行阴贼,亥卯主之;好行狠贪,申子主之。见《汉书.翼奉传》。3、人的六种情欲。4、犹六义。5、犹六根。

    中国传统文化有人有七情六欲。何谓七情?《礼记-礼运》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可见,情是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或心理活动,而欲是七情之一。奇怪的是,佛教的“七情”竟与儒家的“七情”大同小异,指的是“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情愫,把欲也放在七情之末。中医理论稍有变化,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令人深思的是,中医学不把“欲”列入七情之中。

    那么,什么是六欲呢?《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那么六欲到底是什么东西?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后来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但佛家的《大智度论》的说法与此相去甚远,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基本上把“六欲”定位于俗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情欲”。

    佛教有六根、六尘、六识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

    不过现代人对六情赋予新的含义,如义乌市妇联提倡:夸父母养育情、夸夫妻恩爱情、夸婆媳母女情、夸姑嫂姐妹情、夸翁婿父子情、夸邻里互助情”。

    行检:品行、操行。

    阴騭:暗暗排定。

    本回题要:

    八戒被狮怪咬住,沙僧被象怪卷住,孙悟空纵筋斗云欲走,被鹏怪飞起抓住。三个魔头将唐僧师徒放入笼内蒸时,悟空脱身,念起净法界咒语,将唐僧师徒就出,不料又被魔头发现,又将唐僧等人捉回。孙悟空万般无奈只好到西天哭拜如来。如来令文殊、普贤二菩萨分别收服自己的坐骑青狮和白象。如来亲自降服大鹏鸟。原来此三个神通广大的魔头,一个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一个是普贤菩萨的坐骑白象,一个是如来的舅舅,孔雀的兄弟大鹏鸟。

    本回提示:

    1、何谓净法界和净法咒?三个魔头将唐僧师徒全都擒拿归洞,把他们放到笼子里蒸熟了好吃。孙悟空借小妖抬他时脱身,为了解救唐僧、八戒和沙僧,孙悟空在空中念起了净法咒,拘唤北海小龙敖顺前来放冷气,目的是保护他们不被热气蒸死。只见孙悟空口念:“唵蓝净法界,乾元亨利贞”

    净法界是佛教术语,当众僧双足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就是修行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具有无量功德,能满众生所有愿望,可以说:“千处乞求千处应”;这个过程又是“众善奉行”是在清净法界,他们每走一步,都是在清理这五浊恶世,使其清净。也好给众生种下无量善根,令结无量法果。这个清理法界过程,实质上也是在清理我们的内心,外相的一切都是随着我们的内心变化而变化,心如果清净了,法界自然也就清净了。

    净法咒,实际上只有两个字,即唵蓝。并没有书上所说“唵蓝净法界,乾元亨利贞”十个字。也不是络蓝两字。念淨法界真言唵蓝二十一遍。能令三业悉皆清淨。净法界咒,诚心诚意念。换言之,不只你一人净,也不止身心两方面干净,形上、形下一切万有同时清净,净如净土,透过心意的净土,与法界同净。换言之,一切罪障尽得消除。又能成办一切盛事。隨所住处悉得清净。衣服不净便成净衣。身不澡浴便当澡浴。若用水作净不是真净。若用此法界净之,即名毕竟清净。犹如瓶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真言一字变染令净。

    乾元亨利贞原来是乾卦的卦辞,并不是净法界的咒语。这里是作者用来增加净法咒的神秘性,其实净法咒本来就是佛家的真言,本没有易经的卦辞。

    《子夏传》说:元为原始之意;亨为开通之意;利为和谐之意;贞为贞固之意。

    元,寓意事物的起始或基础;亨,寓意事物的生长和壮大;利,寓意事物的创造与收获;贞,寓意事物的趋正与静止,发展“过程”的结束。

    2、佛教也和道教一样对于一些动物是极其崇拜的,道教推崇的是大雁、狗、黑鱼和牛,而佛教推崇的是狮子、白象、孔雀和大鹏鸟。

    道教认为大雁是严格执行一夫一妻制的,如果失去一方,另一方终身不嫁娶。狗是最忠于主人的,常言道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牛性情温和,忠心耿耿为主人,对人类贡献最大。黑鱼在产卵以后眼睛就瞎了,小黑鱼为了救活母鱼就围在母亲的身边,作为食物让母亲吃,因此人们称黑鱼是孝鱼。因此这四种动物道教徒是不能吃的。

    佛教认为狮子是威武、力量和智慧的象征,大象温柔,慈悲,是百兽之王。万物有走兽和飞禽,走兽以麒麟为长,飞禽以凤凰为长。凤凰生育孔雀和大鹏。孔雀出世时,最恶能吃人,曾经把如来丈六金身吸下肚。如来是解剖开孔雀的脊背出来的,因此孔雀被封为佛母,所以大鹏鸟就成为如来的舅舅了。

    3、此时的唐僧还是愚夫俗子,还没有脱离五行,超出三界外。这里的五行就是阴阳五行,三界即色界、五色界和欲界。唐僧原来是如来的二徒弟,如来为了考验金禅子,让他再到人世间受一次磨难。中文就是一往来,梵语就是斯陀含意思,这是佛教徒修行的一种说法。解读西游 八 解读七十八回    第七十八回比丘怜子遣阴神金殿识魔谈道德

    名词解释:

    比丘:比丘,梵语bhiksu的音译,一般意译为“乞士”,俗称“和尚”。佛家指年满二十岁,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比丘的具足戒共有二百五十条。《大智度论》卷三列举了比丘的五种意译:乞士、破烦恼、出家人、净持戒、怖魔。其中乞士是最常见的意译。隋-吉藏《法华义疏》卷一说:“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比丘是佛的弟子,当然要从佛乞法,但为什么要向俗人乞食呢?原因是:比丘出家学法,一般不作治生产业,乞食不但可以省事修道,而且可以破除骄慢之心。《金刚经》载:“(佛)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释迦牟尼出家时,净饭王派憍陈如等五名亲信随侍。释迦成道以后,这五人在鹿野苑听法出家,是最早的比丘。

    这里的比丘是指唐僧师徒。

    比丘怜子遣阴神:比丘国王为了治好自己的病,听信妖道国丈的鬼话,要用1111个人儿童的心脏做药引子。唐僧师徒不忍心众多儿童受害,孙悟空暗中念动真言叫声“唵净法界”,调遣了众城隍、土地、社令真官,并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与护教伽蓝等众阴神保护儿童。悟空、八戒和沙僧还念起“南无救生药师佛”咒语。

    道德: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中国传统道德基本概念有,四维:礼、仪、廉、耻。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德和四维,合称“四维八德”。

    不过这里的道德指的是道佛之教义。

    金殿识魔谈道德:唐僧和孙悟空在金銮殿觐见比丘国王时,也借机察看国丈善恶,同时唐僧与妖道国丈展开了道与佛孰优孰劣的论战。

    尫羸(汪累):瘦弱的意思。

    救生药师佛:即药师琉璃光如来,亦称大医王佛。佛教人物他是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经》中称他曾经发过十二大愿,要满足众生一切欲望,拔除众生一切痛苦。

    樊笼:关鸟兽的笼子。常用来比喻受索搏,不自由的状况。

    西邸:西方路上的王府。邸,指王侯府宅。

    诰(告)封:帝王的封赠。诰,诰命,帝王封赠的命令。明清时称封五品以上官员的命令为诰命,六品以下为敕命。

    大智闲闲:语出战国《庄子齐物论》。意思是最有智慧的人,心胸开阔、坦荡。闲闲,轻松逍遥自信状。

    本回题要:

    唐僧师徒进了比丘国,但家家户户门前置一内有小儿的鹅笼。经询问旅店老板,方知国王贪爱道士献的美女,而致身体尫羸,又听道士之言,要1111个小儿的心脏为药引。悟空借倒换通关文牒,在金銮殿识破国丈是妖道。念起“唵净法界”咒语,令诸阴神将鹅笼藏起。道士见城中鹅笼不见,又指使国王用唐僧的心肝做药引,效果更好,欲加害唐僧。悟空告诉唐僧,唐僧贪生怕死,求悟空救命,悟空借机又戏弄了一番唐僧后,变成唐僧,上朝献心肝。

    本回提示:

    1、一声“长官”叫法,让我们知道这种官方的称呼由来已久。唐僧师徒进比丘国月城时,孙悟空一个打瞌睡的门卫叫声“长官”,那军士慌忙叫孙悟空“爷爷”!我们以前了解古时官方的称呼往往是,老爷、大人、主公、天灾、大王、陛下、万岁、上主、圣人、圣上、官家、太爷、至尊、郡王、君人、网主、皇上等,原来还有长官的称呼,这个称呼最起码在明朝就有了。

    2、比丘国变成了小子城。本来比丘国是一个很佛教的国名,人们生活的也很好,当时的景色是:

    酒楼歌馆语声喧,彩铺茶房高挂帘。万户千门生意好,六街三市广财源。

    买金贩锦人如蚁,夺利争名只为钱。礼貌庄严风景盛,河清海晏太平年。

    可是自从国王爱上了道士的女儿后,竟然昏庸不堪,要吃1111个儿童的心做药引,百姓敢怒不敢言,将比丘国称谓小子城。这足以说明人民的怨恨和人心的向背了。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借古讽今的手法。

    3、孙悟空为了救1111个儿童性命,念起了“唵净法界”咒语,调动众阴神来保护儿童。这次的咒语与77回的“唵蓝净法界”咒语,少了一个“蓝”字,这是作者的一个笔误。净法界的咒语只有两个字“唵蓝”,因此不能少,也不能多一个字。

    如果从佛教角度看,净法界咒语并没有调动诸阴神的功能的,它的功能在77回已经作了解释。

    4、本回唐僧与妖道国丈的一场道与佛孰优孰劣的论战,非常精彩,提醒读者不可忽略,不妨细读几遍。

    5、又一次刻画出唐僧的另一面。《西游记》在大多的场合对唐僧的描述都是正面的,就是从负面描写,也都间接和含蓄的。本回作者的唐僧的刻画直接、深刻,把一个贪生怕死、推卸责任、自私自利揭露的体无完尸。我们不妨摘录如下,读来令人捧腹:当唐僧得知比丘国王要用他的心肝做药引时,三藏战兢兢的爬起来,扯着行者哀告道:“贤徒啊!此事如何是好?”行者道:“若要好,大做小。”沙僧道:“怎么叫做大做小?”行者道:“若要全命,师作徒,徒作师,方可保全。”三藏道:“你若救得我命,情愿与你做徒子徒孙也。”行者道:“既如此,不必迟疑。”教:“八戒,快和些泥来。”那呆子即使钉钯,筑了些土,又不敢外面去取水,后就掳起衣服撒溺,和了一团臊泥,递与行者。行者没奈何,将泥扑作一片,往自家脸上一安,做下个猴象的脸子,叫唐僧站起休动,再莫言语,贴在唐僧脸上,念动真言,吹口仙气,叫:“变!”那长老即变做个行者模样……解读西游 八 解读七十九回    第七十九回寻洞擒妖逢老寿当朝正主救婴儿

    名词解释:

    寻洞:即柳林坡有个清华庄,那里有个清华洞,在那南岸九叉头一颗杨树根下,左转三转,右转三转,用双手齐扑树上,连叫三声“开门”,即现清华洞府,其实是一个树洞,是狐狸精藏身的地方。孙悟空在土地神的带领下,找到了这个洞,在八戒的助战下,打死了迷惑比丘国王的妖女,原来是白鹿的女儿白面狐狸精。悟空、八戒正要打死国丈,关键的时刻,南极寿星赶到,救了国丈的性命,原来国丈是南极寿星的坐骑小白鹿。因南极寿星与东华帝君下棋,一局未终,白鹿跑了出来。

    老寿:即南极老寿星。南极仙翁由古代星宿崇拜之南极老人和寿星演变而来。

    道教信奉的保佑人间性命年寿的神仙。福禄寿三星之一,中国民间称作寿星。寿星和南极老人古代所指不同。寿星即东方七宿之首的角、亢二宿。南极老人即南极星,古人以此星的隐显为王朝命运兴衰的征象。东汉时郊祀南极老人星,同时举行敬老活动,南极老人星渐演变为保佑人间年寿的吉祥星。唐时设寿星坛,同时并祭南极星和东方角、亢七宿,宋以后二星渐混而为一。道教初以南极星为神仙,《真灵位业图》将“南极老人丹陵上真”列在太极左位。后因应民间流传,二星合而为一。寿星形象为一白发老翁,鹤发童颜,面目慈祥,所拄弯曲拐杖,必高过头顶。常被民间用作年画图案,是吉祥长寿的象征。

    南极老人:北宋的皇帝,大多酷信道教。一日,一仙翁之态的老道士出现在街头。宋英宗赵曙想知道自己有几多阳寿,便召道理人进宫。然老道对皇帝的提问笑而不答,却向皇帝讨酒喝。喝了七斗不到便告醉辞去。翌日,司天台禀告:昨观天象,见南极寿星飞临帝座,未知陛下察觉什么征兆?宋英宗恍然大悟。这件奇事被记载在宋人所著《见闻录》中,当时人偷偷绘下的老道模样,则被认定为寿星的真容;并据此画成了祈祷长寿的吉祥图。

    当朝正主:即唐僧、悟空。

    婴儿:这里指被比丘国王做药引的1111个婴儿。

    屈指询算:古代运用手指推算天干地支的一种方法。询算,也称巡算、掐算。

    沉檀:沉香和檀香。沉香,是沉香树分泌的树脂凝结的膏块。味香色黑,入水即沉,故称沉香。檀香,分白檀和紫檀,白檀质优。

    本回提要:

    孙悟空替代唐僧到了金銮殿,自己破腹开肠,拿出了红心、白心、黄心等15种心,唯独没有道士所要的黑心。孙悟空现出了原形,大败道士。妖道与妖女逃到清华洞躲藏,在土地神的带领下,孙悟空与猪八戒打死了妖女白面狐狸精,正要国丈性命时,南极寿星赶到,救其性命,原来国丈是南极寿星的坐骑。孙悟空、八戒和南极寿星带着白鹿和死了的狐狸精,来带国王面前,国王方才恍然大悟,为了感谢唐僧师徒救命之恩,宴请他们并拿出散金碎银,奉为路费,唐僧师徒参加了宴请拒绝了金银。1111个婴儿也得救,全城百姓欢呼,臣民拜为神仙。

    本回提示:

    1、修行者一心一意也,不可三心二意,更不可多心多信,即心猿意马。比丘国王听说用唐僧的心肝做药引,比婴儿的心肝效果更好,于是马上令御林军到宾馆带唐僧,到殿上献心肝。孙悟空冒充唐僧到了殿上,自取牛耳刀,解开衣服,破胸开腹,将胸中的心,一个个揭开给众官看,只见都是些红心红心、白心、黄心、悭贪心、利名心、嫉妒心、计较心、好胜心、望高心、侮慢心、杀害心、狠毒心、恐怖心、谨慎心、邪妄心、无名隐暗之心、种种不善之心,更无一个黑心。那昏君唬得呆呆挣挣,口不能言,战兢兢的教:“收了去,收了去!”那假唐僧忍耐不住,收了法,现出本相,对昏君道:“陛下全无眼力!我和尚家都是一片好心,惟你这国丈是个黑心,好做药引。你不信,等我替你取他的出来看看。”这里虽然是孙悟空变法在教训比丘国王,实际上也是在告诫人们,修行不能三心二意,不能多心多信,更不能包藏祸心、黑心。

    《金刚经》认为,有自私心、对待心、分别心、欲望心者修行不成菩萨。即执着自我,计较得失,杂念纷生,贪念寿命的人无法修行正果。

    2、西游记里有一个规律,凡是有头有面有地位的,不管是道还是佛,不管是仙还是神,或是天庭的兵将都有自己的坐骑,如同现代领导人的座车一样。这样来去方便多了。只是当年,那些神、仙、道、佛和元帅、大将们,受到科技条件的限制,享受不到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只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选择了动物。释迦牟尼的坐骑是白马;如观音菩萨的坐骑是金毛吼;太上老君的坐骑是青牛;唐僧的坐骑是白龙马;文殊菩萨的坐骑是青狮子;普贤菩萨的坐骑是白象。本回的国丈原来是南极寿星的坐骑白鹿,那个女妖原来是白鹿的女儿白面狐狸精。

    3、中西方不同的享受观。西方学者对人的各种需求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五个层次的需求,即生存、安全、友谊、信任和自我价值实现等。西方人认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总是由低级向高级方向追求和发展。

    而国人的需求可以高度概括为福、禄、寿,以及福、禄、寿、喜、财,或是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榜上提名时;花房洞烛夜等。从东西方的需求追求,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不同和共同点。

    他们的不同点是,东方人追求的是完整性,他们的的思考往往是平面的,静态的。他们把精神享受看的很重,甚至是至高无上的,在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上,更看中精神需求,当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发生对立和矛盾时,断然舍去物质追求。

    西方在最求享受时,是一个动态的,立体的,是有层次的,他们认为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追求,因此西方人的思考往往是务实的,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

    不过东西方都认为人的需求最高层次是精神享受,是精神需求。西方认为人在满足基本的生命和安全需求以后,人们更多的是需要科学发展,艺术创造,探索自然界的奥妙等,为了人生理想,为了爱情、友谊和真理,人们可以放弃优异的物质享受,不惜吃苦受难甚至献出生命。

    东方人同样认为“君子喻于意,小人喻于利”,人应该“舍利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

    本回的南极寿星就是古人所说得福、禄、寿三星之一,它可以保佑人们长寿不老,因此是人们三大追求之一。

    《警世通言》讲了一个“福禄寿三星度世”的故事,说上天延寿司掌书记的仙官,因为与鹤、鹿、龟四众到人间游玩,仙官变成渔夫刘本道,其余三个变成姊妹三农夫,其中乌龟变成农夫与刘本道发生误会打了起来,白鹤变成姐姐欲与刘本道结为夫妻,黄鹿变成妹妹,要为哥哥报仇,于是四人吵成一团,南极寿星发现后,将他们四众带回上天。

    不过南极寿星的坐骑是白鹤,不是西游记所说得白鹿。解读西游 八 解读八十回    第八十回姹女育阳求配偶心猿护主识妖邪

    名词解释:

    姹女:姹女是道教炼丹的术语,意思是朱砂,一般都与“婴儿”合用。“婴儿”指的其实是“水银”。当时的道家利用这些特殊的术语,把化学反应的变化写成一些高深莫明的文章,例如:“姹女婴儿”,其实就说明了水银和朱砂两者的关系。不明当中奥妙的人往往认为这是房中术的要诀,把“姹女”曲解成为童女初潮的血、甚至是她们的血,从而造***命的伤亡。

    姹女还是道教气功术语,指肺。不过这里是指一个女妖。

    姹女育阳求配偶:一个美女妖精,知道唐僧是金蝉长老转世,一个十世修行的高僧,乃童身修行,一点元阳没泄,如果能和唐僧做为夫妻,就可以借助唐僧的功德,修成太乙金仙。

    太乙金仙:太乙是终南山主峰名,是终南山的代称。中医有太乙穴,又作太一,出《针灸甲乙经》。太乙原意为元始、最初。古称太乙神居于北极星。《史记-天官书》:“中官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太乙穴在中上腹,近天枢(对北斗第一星为名)穴,故名。仙界仙人分五个境界由低至高计为散仙(也叫地仙、难听的叫尸解仙)、天仙、金仙、大罗金仙、仙帝。可见本回太乙金仙是一个仙位。

    孙悟空就是太乙金仙,也是太乙散仙。所谓散仙,就是没有组织没有系统的,不入流的仙。按今天情况说,就是机关里那些没有编制,非正规的工作人员。而这些人往往守规矩能干事。付出的多,得到的少。

    当年孙悟空在天庭看管桃园,虽然被玉皇大帝任命为齐天大圣,实际是一个不入流的官员,既没有编制,也没有工资,更谈不上地位。不仅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不放在眼里,就是一般官员也看不起。因此,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根本就没有孙悟空的份。孙悟空因为没有能参加这个蟠桃大会,而老羞成怒,进而大闹天宫,一部《西游记》由此而产生。

    心猿护主识妖邪:心猿,即孙悟空。护主识妖邪,主,即唐僧,护主就是孙悟空识破女妖的阴谋。一个美丽绝伦的女妖为了达到成为太乙金仙的目的,要与唐僧结为夫妻。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七级浮屠,七级宝塔。佛教认为,施舍财物修寺建塔为极大功德,但仍不如与救人性命相比。

    喇嘛:我国藏族、蒙古族对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僧侣的尊称,意思是上人、师傅。

    反哺:古人认为乌鸦雏鸟长大以后,常寻食喂养其母鸟,称为反哺。

    毗罗阁:毗(皮)罗,佛名,梵语毗卢舍那的略称。佛教内对此佛有不同的解释,一是莲花藏净土世界的教主。二是,为人本身所具有的佛性。三是佛教密宗所遵奉的对象大日如来,大日,为毗卢舍那的意译,说此佛如太阳,能破除黑暗。

    轮藏堂:藏经室、藏经楼。轮藏,能旋转的柱形佛经书架。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因为好事很小,而不愿意做,不要因为坏事很小,而去做。语出西汉刘安《淮南子》。

    本回提要:

    唐僧师徒离开比丘国,一路西行又是冬残春尽,在黑松林里,遇到了一个受难的美女子,孙悟空识破这女子是妖精,劝唐僧不要管她。唐僧不听孙悟空劝告,坚持救下被绑在树上的女妖,并带上女妖到镇海禅寺,引来一番厄运。

    镇海禅寺:是藏传佛教的寺院,这里的和尚称为喇嘛。我国藏族、蒙古族对藏传佛教的僧侣尊称为喇嘛,意思是上人、师傅。

    本回提示:

    1、女妖也有性生活的要求。神仙都是由人修成的,和人相比,要比人的寿命长的多,本事要大的多,也就是一个更为高级的人,唯一的不同之处就是禁止性生活!无论是道教的神仙,还是佛教的神仙,都一律禁止性生活!奇怪的是,女妖如果想要修炼成仙,却要过性生活!

    可见,神仙们也是有性欲要求的,绝对有,如果神仙们没有性欲,也就不会有这样的禁令了,更不会有仙女思念凡尘,跑下来找男人找爱情了。

    神仙们既然是有性欲的,为什么又禁止性生活呢?这里有个理念问题,就是男人不能泄自己阳精,更不能接近女色。认为女色是祸水,难怪唐僧口口声声色是佛中第一戒,万祸色为源。所以,神仙菩萨罗汉们禁止性生活!

    因为神仙界是禁止性生活的,所以对敢于破禁犯规者的惩罚是极其残酷的!可是,神仙们犯戒的很多,如猪八戒,原是天庭大元帅,因为酒后调戏嫦娥,被玉皇大帝打下凡间。还有二十八宿之一的天狼星和白玉兔,为了爱情,私奔下凡做了十三年夫妻。牛郎织女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年轻的七仙女,为了爱情,说白了就是为了过性生活,也不顾天庭的条律,冒杀头的危险,私自闯下凡间和牛郎结为夫妻。

    可见人人都说神仙好,哪知神仙有烦恼。人间恩爱情意浓,天庭虽优寂寞多。原本超脱凡人界,逍遥自在与天乐。岂知阴阳需交配,无限快乐不言中。

    不过妖魔有一个好处,就是根本不受天庭的条律和佛道的戒律,天底下,对于他们来说没有禁区,没有任何约束,他们敢闯敢试,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

    2、如何成仙?惟有修炼。我们知道佛教徒欲成佛,惟有修行,道教徒成仙,惟有修炼。可是妖精要成仙,特别是女妖成为仙,就不是靠修持了。她靠的是婚配,靠的是找一个有地位,有功德,有道业的老公。本回的女妖是一个美丽绝伦的佳人,你看她有沉鱼落雁之容;有闭月羞花之貌。难怪猪八戒看了就动心,唐僧也有侧隐之情,慈悲之心油然而生,明知可疑,却要借口“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冒再大的风险也要救她一命。这位女妖,也明知孙悟空的本领高强,有火眼金睛,可以识破一切假象,可是为了成为太乙金仙,必须与唐僧结为夫妻,也只好硬着头皮,千方百计骗取唐僧的信任,以美色引诱正值壮年的和尚——唐僧、八戒的欲望之心。

    这里有一个必然的矛盾冲突,凡是道教佛教以及天庭的诸神,都不得破色戒,而女妖们又要急于得道成仙,怎样才能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老公,恐怕不是用美色引诱,就是靠武力硬取了。

    古往今来,上到皇上,下到稍有成就的人,都面临一个美女投怀送暖问题。一些美女们,并没有什么“道业”,有的为了地位,有的为了金钱,有的为了荣誉,有的为了享受荣华富贵,有的为了过上舒适的生活,想得道又不愿意努力,虽然没有什么本领,却年轻美貌的优势。怎么办?只有扬长避短,拿出看家本领,不惜献身,投靠有“功德”,有“道业”的男人,就是做不成夫妻,做二奶三奶也可以。这美色往往屡战屡胜,让一些功成名就者败在石榴裙下。本回唐僧一面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边还要救女妖精,可见美色的力量之大。历史上因爱美女丢江山者有之,今天因爱美女丢官丢脑袋者也有之。难怪宗教都千篇一律排除女性,歧视女性。

    3、对女性的歧视。本回悟空有一句话说得很到位——时来遇好友,运去遇佳人。这是孙悟空说唐僧的。悟空识破美女是一个妖精,劝唐僧不要管她,可是唐僧就是不听,一意孤行要救女妖,孙悟空没有办法,只好感叹,你唐僧遇到美女就是你倒霉的时候到了。猪八戒见了美女,也神魂颠倒,帮唐僧说话。悟空大骂八戒,是一个重色轻生,见利忘义,不识好歹的家伙。请读者注意,人们常用重色轻友,来讽刺因好色而不顾朋友的人,可是悟空骂八戒就更重了,说他好色到不顾生死的程度。

    4、唐僧也有动摇的时候。本回写道:老师父缓观山景,忽闻啼鸟之声,又起思乡之念。兜马叫道:“徒弟——

    我自天牌传旨意,锦屏风下领关文。观灯十五离东土,才与唐王天地分。

    甫能龙虎风云会,却又师徒拗马军。行尽巫山峰十二,何时对子见当今?

    行者道:“师父,你常以思乡为念,全不似个出家人。放心且走,莫要多忧。古人云,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三藏道:“徒弟,虽然说得有理,但不知西天路还在那里哩!”

    可见唐僧也有思乡之情,面对茫茫西天,不由产生“路在哪里”的疑问。

    不过这里还有一处笔误,“观灯十五离东土,才与唐王天地分”,说得是八月十五离开长安的,实际是望前三日离开长安的。

    5、为什么出家?唐僧到了镇海禅寺,见了喇嘛,喇嘛的一段话意味深长:“我们不是好意要出家的,皆因父母生身,命犯华盖,家里养不住,才舍断了出家。既做了佛门弟子,切莫说脱空之话。”可见一般人是不会自愿出家的,出家也都是有原因的,大多是出于无奈。

    这里的华盖,是古代星名,迷信认为若有华盖星犯命,运气不好。温馨提示:按方向键的←键,即自动翻到上一页.按方向键的→键,即自动翻到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