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推销话术:湿碎广州的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21:42:54
湿碎广州的意义

 

/郑渝川

 

     所评图书:《湿碎广州》,陈扬 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2月版

 

    “湿碎”大抵有琐碎、微小的意思,源自粤语,用陈扬在这本书自序的话来说,叫做“微不足道”。全书辑录了他在一年多的时间里(400天)刊发于《南方都市报》广州读本“早茶”版的专栏文章,陈扬本人自称“只是我对这一年多来广州时光的‘感觉流水账’”。

这当然不无自谦的意思,陈扬本人是广州本地非常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媒体人,是让广州街坊普遍感到可以信任的草根知识分子。如果你是广州人,或者像我一样来自外省、外地而长期生活在这里,又或者愿意对广州有所了解而保持过较长期的关注,不可能不知道陈扬“陈sir”的名头,也应当记得他主持期间的电视评论节目《新闻日日睇》——这档节目用广州话播出,却吸引了大批居住在广州、新来到广州的外乡人(节目有普通话字幕),不是因为别的,就在于陈sir用老百姓(广州街坊)能听懂的话,日复一日的评点广州,批评权力,关怀弱者。

无论是《新闻日日睇》,还是《南方都市报》广州读本改版后新增的本地评论版面“早茶”上的“陈sir扬言”专栏,陈扬及其所言能够得到老广州人和新广州人的一致喜爱,除了上段提到的“批评权力、关怀弱者”之外,更重要的是当中的真挚情怀。

一个城市,以及这座城市的市民,在历史当中沉淀出许多传统,如生活方式、文化符号,等等。这些传统并非一成不变,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响应人的需求而动态调整,广州的传统、广府文化,同样遵循这番调整变迁的规律。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经济、社会、文化都在剧烈转型,变迁的速度更快,一代人还没来得及向下一代人进行传统的传承,传统本身就已经面貌全非了,甚至成为了碎片、遗迹。你当然可以说,这样的调整变迁是大势所趋,问题是,城市、城市生活、城市面貌、城市文化因此同质化,千城一面、无分南北、竟把他乡当故乡,也就失去了特色和活力,人(市民)的精神世界因此变得空洞和苍白。

说到这里,我们应当对陈扬所提的“湿碎”一词有了更深的理解。一方面,可以将近几十年来广州、广州生活的变化,看做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中的“湿碎”,水滴石穿,不知不觉就“音容笑貌不再”,而权力、商业(资本)还在加剧“滴穿”传统的速度,试图消除已成“湿碎”存在的遗迹。另一方面,我们每一日每一时对广州边边角角的“湿碎”记录、描绘,是对剧烈的社会变迁的无声抵抗,作为证据,提醒今天和未来的人们,广州曾经怎样存在过,广州人曾经怎样生活过。《湿碎广州》一书就是对陈扬这方面努力的汇总。

广州幸而有陈扬,有能理解、支持并效仿他的街坊,有跟陈扬一样爱护广州、广州人和广州文化的知识分子,当然也有相对更能宽容民声批评、接纳坊间建言的地方政府,尽管每个人(组织)的力量实质上都是微小、“湿碎”的,然而汇总起来,就成为对城市扩张冲动的减速阀门,让城市里的人有机会和时间稍稍喘一口气,得以休憩和反省。这或许就是“湿碎广州”的存在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