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歌曲:为长征而歌(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20:49:03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5日17:50 贵州都市报
70年来,长征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们中有的人到处传唱红军的故事,有的人为长征著书,有的人演了一辈子的“红军戏”……
吴兴堂:今生最爱是《长征》
吴兴堂是一名军人,原本不是记者在黎平“计划”中要采访的对象,但当听说记者想听听黎平人讲述与红军长征有关的故事时,他却可以信手拈来。
吴兴堂家在黎平县永从乡传洞村,那一带曾经是红军长征时驻扎和经过的地方。还在很小的时候,村里的老人们就时常给小孩子讲,红军长征过黎平时,有部队在传洞村顿洞自然寨驻扎了7天7夜。开始,由于听说是“共匪”,村里很多人都跑了,躲到山上去了,只留下一些跑不动的老人躲在鼓楼里。红军进入村里后,没有乱动村民的东西,只是找到鼓楼里的老人们找水喝,并与老人们拉家常、问寒问暖,与老人们相处得非常融洽。于是村民们纷纷回家,腾出空房子给红军住下。当时,红军部队中有一位战士病重,急得村民们不知道如何是好,于是大家喊来“鬼师”替红军战士驱“鬼”,叫来“水师”给他喷药水,还由村民砍“马草”让他闻……村民们想尽各种办法,终于治好了红军战士的病,让他赶上了长征的红军部队。
红军长征时留下的故事,让吴兴堂从小立志:将来接过红军的枪,保家卫国。1982年,18岁的吴兴堂应征入伍,成为云南边防部队的一名光荣的战士。1989年,解放军总政治部慰问团到云南慰问前线部队时,发了一些书籍,当时已经是事务长的吴兴堂,看见《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这本书时把书“抢”到了自己手上,一口气从头看到尾,之后又看了无数遍。
吴兴堂说:“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一直把它放在枕头边。”在部队,一位连长与吴兴堂所在连指导员是战友,连长到边防部队来看望指导员时,得知吴兴堂有这样一本书,也很喜欢,想“据为己有”,吴兴堂不给;连长提出用一件新大衣换,他不同意。连长又为这本定价4.7元的书出价20元想买,仍被他拒绝。后来,连长到昆明陆军学校进修时,开车跑遍了昆明市的大小书店,但没有买到。
吴兴堂在部队上搬了几次家,很多东西扔掉了,但这本书却一直没有离开过身边。
1993年,吴兴堂转业回到黎平,把这本书带了回来。至今,《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仍是普通黎平人的最爱。
他说:“在部队上,战友们开始都不太能理解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这本书,我告诉他们,我的家乡在贵州黎平,红军长征时在我的家乡驻扎过,还有过黎平会议。后来,大家也就明白了,我是一个黎平人,有很深的‘长征情结’、‘红军情结’,这种情结这辈子在我这里是谁也拿不走的了。”
石新民:呕心沥血写“巨著”
2004年12月3日下午,一场“黎平会议与红军精神”的主题报告会在黔东南州民族师专举行,全校4000多名师生多次自发给予报告主讲人以热烈的掌声。而作报告的则是一个普通的黎平人、53岁的农民石新民。
石新民来自红军长征时经过的地方———地处湘黔桂交界的黎平县洪州镇阳朝村,是一位“拿起锄头下地、放下锄头写作”的农民作家。
创作一部长篇小说,艺术地再现红军黎平会议前后的这段历史,是石新民多年来的愿望。1987年,《南风》杂志发表了他的一篇红军长征的故事后,更加坚定了他的创作决心。1993年,他开始萌动着要写这部小说并陆续搜集了900多万字的各种关于红军长征和毛泽东等革命领袖的资料,甚至还高价搜集到了反动分子胡羽高撰写的《共匪西窜记》。
1994年10月,石新民杀了家里准备过年的肥猪,并在县政府的资助下,共筹集到700余元钱,踏上了徒步重走长征路的征程,到江西、广西、福建、湖南等地走访知情群众,考察红军史迹,请教各地党史、文化、宣传部门的同志。他啃着冷馒头,挤住在最便宜的旅社,以惊人的毅力每天步行30余公里,足迹遍及25个县市,历时88天,行程2500多公里。
后来,石新民回忆————在龙胜,在我身上仅剩下7.4元时,是广西龙胜县文化局局长杨宝庆解囊相助150元,让我翻过了老山界猫儿岭;在龙平侗寨,我发高烧时,是吴云秋、吴云珠两位老人提着马灯上山为我采药治病,通宵守在我身旁;在越城岭腹地江底村,那位68岁的瑶族老阿妈鸡还未叫便起床为我蒸糯米饭,像送亲人一样送我上路;湘江河畔的油炸坪,老向导伍长贵燃起篝火让我度过了严霜如刀的寒夜……
88天后,石新民回到家中开始他的创作,他把小说暂定为《巨澜》,取毛泽东诗句“翻江倒海卷巨澜”之意。然而,小说写到第100页的时候,他却写不下去了————妻子的腰痛无钱医治,妻儿已经3年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了。他说:“妻子流了一夜的泪,而我也哭了一夜,泪水滴在稿纸上一片模糊。”他默默地把手稿锁进抽屉里,继续为生计而劳作。
2002年12月,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和黎平县有关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石新民从1998年至2000年几易其稿、历经8年呕心沥血创作的33万字长篇小说《太阳石———黎平会议前后》,终于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2年12月18日,在黎平县委、县政府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8周年”为期一天的活动中,专门安排半天时间,对刚出版的《太阳石————黎平会议前后》进行了座谈和研讨。来自省内及湖南、广西与会学者、作家和评论家对这部小说给予好评,对农民作家石新民的创作精神无不感到由衷的敬佩。
朱桂玉:青春献给“红军戏”

朱桂玉:演了十多年的“红军戏”
在革命老区黎平,有一个关于红军女团长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
故事说,红军进入黎平休整时,为了备足军粮,动员全城的劳动妇女集中起来帮助舂米、簸米。红军中的一些“小伙子”也跟劳动妇女们一起用簸箕、筛子劳动,而且动作很熟练,这让许多参加劳动的妇女很诧异:这些“小伙子”居然还会筛米!共同劳动了几天,妇女们与这些“小伙子”混熟了,急性子的妇女杨岩妹拉着一个会簸米的“小伙子”问:“你们到底是哪样人?怎么又会打仗,又会簸米?用簸箕、筛子比我们还麻利。”“小伙子”一听忍不住笑了起来,把帽子一揭———原来是长头发、短辫子的女红军。女红军对杨岩妹说:“我们也是农村妇女,从小就会簸米干农活,红军到我们那里闹革命才当了红军。”妇女们见了,纷纷围拢过去说:“真是出了女兵女将啦,女团长一定是穆桂英转世。”这时大家才知道那位女团长姓金。
故事里所说的“金团长”就是女红军金维映,她是红军的宣传员。
这个故事之所以在黎平广为流传,与黎平县文化馆文艺小分队从1972年开始长演10多年不衰的花灯歌舞戏《我为红军簸米忙》是分不开的。
朱桂玉女士是黎平县茅贡镇人,1972年,县文化馆文艺小分队到茅贡挑选演员时选中了她,她曾出演过这出戏的每一个角色,她把10多年最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这出“红军戏”。
朱桂玉说:“我演过这出戏里的每一个角色,演过群众,也演过红军女团长,还演过石大妈。最拿手的还是演石大妈,用黎平方言演。当年在全州各地巡回演出结束后,回到黎平又到几十个乡镇巡回演出,之后便成了黎平县的保留节目,连续好多年,黎平县里每开一次大会都要作为晚会的压轴戏演出一次。”
说起当年演出这出戏时轰动黎平城乡的情景,朱桂玉非常自豪:“当时都是露天演出,每次都是人山人海,大受群众欢迎,许多群众甚至跟着我们走乡串寨,看了一场又一场,以至于戏中的歌曲很多老百姓都广为传唱。而我一参加工作就开始演这出戏,也是非常喜欢演这出戏,并且一下子就成了黎平城乡家喻户晓的人物。”后来朱桂玉在儿子出生后还经常演出。直到1985年后她才淡出黎平“红军戏”的舞台。
演出红军戏10多年,她说:“因为演‘红军戏’,让我觉得这辈子很值得。” 作者: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