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星河56次求婚截图:抗日爱国的爆破专家宁匡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4:18:47

抗日爱国的爆破专家宁匡烈

康雅丽  何世芬

1934年7月l日,在天津北面的塘东茶淀车站,发生了一起震惊中外的火车爆炸事件。它打击了日寇的侵略气焰和国民党的妥协投降政策,更加激励起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本来,自“九·一八”事变后,北平、沈阳间即不通车,双方均开至山海关为止。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后,对国民党政府施加军事压力,逼迫国民党政府实行平沈通车,以造成事实上承认伪满洲国的局面。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竟屈从于侵略者的威胁,同意于 1934 年 7 月 l 日平沈段直接通车。消息传出,引起各界人士的反对和不满。通车那天,尽管日方严加防范,仍未能制止住中国人民的革命行动。是日下午一时十五分,轰然一声巨响,火车头后的一辆车厢崩裂,列车被迫停止运行。这一炸车事件使日蒋双方均极震动。炸车所用的炸药,就是地下共产党员宁匡烈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制造出来的。


(一) 

宁匡烈同志,1911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县王府官屯的一个小康之家。原名宁自申,参加革命后曾用过宁列、庆生等名字。小学毕业后,先在沈阳北陵东北第三中学读书,后考入东北大学化学系。 1929 年留学到德国,在德国的西门子化学工厂勤工俭学,一边做工一边学习,学会了制造炸药和爆破技术。在德国学习期间,他追求进步,同情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惨痛境遇,逐步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因而被吸收为共产国际领导的“国际反帝大同盟”的盟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蒋介石拱手把东北的大好河山让给了日本侵略者,三千万同胞被蹂躏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中国人民是不甘心做亡国奴的。辽、吉、黑三省的爱国志士纷纷揭起义旗,展开了广泛的抗日武装斗争。这些斗争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猖狂气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斗志。

国内抗日武装斗争的形势吸引着宁匡烈,经组织同意,他回国参加东北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决心把侵略者赶出自己的家园。

宁匡烈先来到黑龙江抗日义勇军马占山部。被任命为司令部秘书。11月下旬,他随同马部撤退到海沦。这时马占山以“黑龙江抗日救国军”的名义,大量吸收民团、工农民众和学生等,积极扩大队伍,进行抗日战争。但是马占山在日本帝国主义威胁利诱之下,一度就任伪黑龙江省省长、伪“满洲国”军政部长。对此,宁匡烈非常气愤,曾企图暗杀马占山,后为人所劝阻。他愤然出走,离开了马占山部。


(二) 

1932年下半年,宁匡烈来到黑龙江省另一支影响最大的抗日义勇军——原黑龙江省防军步兵第二旅旅长苏炳文部。1932年9月,苏炳文在海拉尔正式宣布公开抗日。10月1日,在海拉尔组成了“东北民众救国军”,吸收了大批的工农和学生,在海拉尔——满洲里地区展开了抗日战争。苏炳文在准备起义时,曾把一百多名从沈阳兵工厂逃来的技工组织起来,在博克图兵营中秘密创办兵工厂。在宁匡烈领导下,该厂工人利用简陋条件,几个月的时间制造了大量的地雷、手榴弹等,有力地支援了抗日前线。为避免日本侵略军抢夺车辆和屠杀抗日的铁路员工及其眷属,宁匡烈奉命率领二十多名工兵来到富拉尔基,成功地炸毁了嫩江大桥,迟滞了日本侵略军的追击,掩护铁路员工及其眷属安全撤退。

为了动员民众支援苏炳文抗日,宁匡烈于1932年10月初同任作田、高众青等一起,组织建立了“东北民众救国军抗敌后援会”。会长由任作田担任,宁匡烈任副会长。“后援会”成立不久,即在海拉尔组织了三千多人的示威游行。示威群众高呼“打倒日本侵略者”、“拥护苏炳文将军抗日”等口号,造成了很大的抗日声势。示威群众还来到苏炳文处,送给他一面“抗日到底”的锦旗。苏炳文将军亲自接旗并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向示威群众表示,一定要抗日到底,誓死不变。宁匡烈还与其他同志一道,领导“后援会”积极开展募捐活动,以补充苏炳文抗日部队的给养。

为了清除隐患,“后援会”还积极开展肃清敌特的斗争。1932年10月末,他们得知海拉尔有一开理发馆的日本人,是长期潜伏下来的间谍。宁匡烈在进一步查实后,即率“后援会”的张大同、古雪涛、高众青、林雪岩、任作田、黄乃强等六人逮捕了这个家伙并搜查罪证。由于这个特务拒捕,宁匡烈当场击毙了这个敌人。接着,宁匡烈等又抓获了一个叫米胜的日本特务,经过审讯,弄清了他是日本武部六藏派来的间谍,任务是策动劝降苏炳文,以破坏抗战。

在东北民众抗日初期,苏炳文率领“东北民众救国军”多次打击张海鹏伪军和日军多门师团的来犯,消灭了大量的敌人。为激发人民的抗日热情,鼓舞士气,宁匡烈领导“后援会”动员人民群众,组织慰问团到前方进行慰问,并向官兵赠送慰问袋。

后来,苏炳文部队终因敌我力量相差悬殊,而退入苏联境内。在撤退过程中,由于数千家属和群众随在军中,致使队伍撤退速度很慢。为了阻止日本侵略军的追击,宁匡烈亲自带领工兵爆破了博克图铁路,迟滞了敌人的进程,保护了部队和家属的安全。

当苏炳文部队撤入苏联时,他坚持不走。对“后援会”的同志们说:“打倒日本侵略者的任务还未完成,我要在国内继续斗争。”他的行为,使同志们深受感动。


(三) 

1933年,宁匡烈辗转来到北平,参加了由阎宝航、高崇民、卢广绩、车向忱等东北爱国人士组织的“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不久,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3年5月,“塘沽协定”签字以后不久,“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被迫转入地下。这时中共北方局的柯庆施同志指示宁匡烈、张希尧继续参加“东救会”的抗日救亡活动。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就是把流亡到北平的东北青年组织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转送到抗日前线。因为当时流亡到北平的东北人特别是东北青年日益增多,他们身受国破家亡、妻离子散之苦,抗日心情十分迫切,但缺乏组织领导,出出进进于北平旧刑部街奉天会馆。期望“东救会”为他们指出一条抗日救国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1933年11月,宁匡烈、张希尧与“东救会”常委阎宝航等人秘密筹办了西山东北青年训练班,地址选定北平西山卧佛寺,对外以“学生夏令委员会”名义为掩护,其成员大多是东北青年。

参加西山训练班的青年约一百多人,都是经过审查后选拔出来的。宁匡烈在训练班教授爆炸技术,包括配制炸药,按装定时器(当时主要是用钟表改制),以及秘密投放方法等。在配制炸药方面,他讲解细微,指导操作耐心,特别是他根据我国抗日斗争的实际情况,讲授了配制炸药的多种方法。从用棉花等原料制造的高级炸药梯恩梯到用木炭硝石配制的土炸药他都细心教授。他说这是因为我们所进行的是抗日游击战争,有时是在秘密条件下进行斗争,各地的条件很不相同,多学会几种方法才能适应斗争的需要。宁匡烈还领导学员实际操作。宁匡烈的教授是很成功的。学员们掌握了爆炸技术,去到日伪统治地区遍地开花,影响很大。宋黎回忆说,他在西山训练班听课时学到了这个技术,回东北后曾组织辽西义勇军人员炸过沈阳的大烟馆和南满火车站,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主持这个训练班的阎宝航回顾这段工作时说,这个训练班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宁匡烈、张希尧等党员同志举办的。由于当时的环境险恶,“东救会”的某些领导成员对共产党的认识尚有差距,甚至还有反共的,因而训练班不得不保守秘密。开办训练班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使这批东北的流亡青年学会抗日救国的本领;另方面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认清国民党投降卖国、与人民为敌的反动本质,坚定这批青年跟共产党走,真正从事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


(四) 

西山训练班结束以后,1934年夏天,宁匡烈在北平新桥附近开办了一个化学工业社。经常在工业社工作的有六、七个人,它生产肥皂、花露水、雪花膏、牙粉等。这个工业社生产的牙粉商标是“国难”牌,牙粉袋上印有祖国地图,东北地形特别加重笔划标明,以唤醒国人不要忘记已经沦陷的东北大好河山。因该社的产品均有抗日救亡标记,很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这个化学工业社还秘密生产各种炸药。由宁匡烈直接指导制作,供给抗日联军作战和地下党在敌伪地区进行破坏之用。该社经常联系一些东北流亡青年,在这里进行抗日活动。

由于出入该社的人员过多,引起了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注意,他们始终不给这个工业社立案并且派人秘密监视。后因工作条件日益恶化,不久就终止了活动。


(五) 

化学工业社关门后,正值宁匡烈的妻子王扬从沈阳来到北平,他们遵照地下党的指示,迁居到宣武门外校场口居住。这是一家独院,有两间房子,和外界接触较少,有秘密工作条件。在这里宁匡烈与王扬制作炸药、雷管,供游击队打日本用。

制作炸药是很困难的,原料要靠宁匡烈通过关系一点点地弄来。那时校场口的一家小猪肉铺里经常有特务在活动。屋里地方小,制做时要把行李吊起来。因为怕暴露往往是晚间工作,光线暗,电烙铁常常烧焦了眉毛。就是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他们夫妻还是制作了一批又一批的炸药、雷管送到抗日的部队中去。

 1934年6月,蒋介石政府和日本帝国主义妥协,决定7月1 日北平到沈阳直接通车。这等于事实上承认日本侵略者扶植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

党组织决定打击这种背叛民族利益的罪恶行径,指示宁匡烈设法炸掉这列火车,以惩戒侵略者与卖国贼。宁匡烈接受任务后,和他的妻子王扬一同赶制了定时炸弹。定时器是用一个德国小表改制的。炸弹装在一只装糕点的匣子里,由另一位地下工作者带到列车上。原计划是到沈阳爆炸,但因小表走时不准,列车开到天津北塘东茶淀车站炸弹就爆炸了。当时报刊曾报道此事:“平沈直达通车第一次列车,昨日上午八时四十五分由北平东站开出,……下午一时十五分平沈列车驶抵北塘东茶淀车站。车进第一道扬旗,该站路警队郭警长正在站台前瞪望之际,突见车头后所挂第一辆三等客车内浓烟弥漫,正诧异间,忽轰然一声巨响,声如雷殛,震耳皆昏,随见该辆列车前半部崩裂,……”经检查发现“该被炸毁之第十一号三等车上有黄色铁盒一个,内有一支袋满盛未炸之药,……就其爆炸力之剧烈观察,放置者意欲连同机车一并炸毁,所幸药力并未完全爆裂,否则当更不堪设想。”

这一事件迫使日蒋双方停止平沈直通列车运行。

 1934 年初冬的一天,宁匡烈去鼓楼鸭儿胡同张希尧家,想商量同去武汉找阎宝航研究抗日对策。谁知这时国民党特务已经逮捕了张希尧和他的弟弟张金辉。然后,留人在张家守候。不幸这时宁匡烈来到,就被抓住了。

宁匡烈和张希尧等被捕后,先是被押到宣武门内国民党北平市党部,第二天又被转到北平市警察局。在警察局,宁匡烈等人受到严刑拷打,敌人要他们承认是共产党。宁匡烈表现坚贞,只承认自己是东北青年,参加了抗日爱国运动,其他拒绝回答。

宁匡烈、张希尧等人是被当做政治嫌疑犯而被捕的,不算是北平市警察局的犯人,而是国民党北平市党部“寄押”在这里的,叫做临时“留监”。又由于敌人并没有抓到“真凭实据”,后来,在阎宝航、王卓然、车向忱等老一辈爱国人士的营救下,他们都被释放了。


(六) 

1936 年初,党组织派宁匡烈到汉口鸡公山东北中学去工作。他把妻子王扬和小女儿也带到那里。在东北中学他讲授化学。

1936 年夏天,宁匡烈一家又回到北平。这时共产国际要求我党派几个人到苏联去学习。经北方局领导下的东北特别工作委员会推荐,宁匡烈、李大光、魏国昌三人于1936年6月24日,离开北平,踏上赴苏的征程。

1937年4月,苏联肃反运动扩大化,没有经过任何法律手续就逮捕了他们,不久宁匡烈含冤死去,时年二十六岁。

(邓智勇  编辑) 欢迎访问辽宁双拥优抚工作图书馆http://lnsyyfgz.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