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够的反义词是什么: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石家庄第一 北京倒数第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9:35:39


  2011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中国网北京5月6日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今日上午发布《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作为中国社科院关于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的重要成果,这是该蓝皮书第九次发布。

  本次发布的城市竞争力首次尝试对294个城市进行了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在294个城市中,石家庄市居民幸福感排名第一。排名后9位的分别是临沂,扬州,承德,滨州,莱芜,鹤壁,包头,北京,新竹。

  报告完善了城市竞争力指数的指标体系,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尝试对全国294个和33个城市的幸福感竞争力,进行2001、2005、2009、2010四个年份的回顾性的一般和重点调查。结果发现:

  1.现状格局:城镇居民比较幸福,城市差距较小。2010年度的294个城市幸福感打分均值为76.06,最高分为89.36,最低分则为66.57。最高分是最低分的1.34倍,整体标准差为3.49。其中超过80分以上的城市个数为37个,75分以上的城市有176个,而70分以上的达到282个。

  2.变化趋势:幸福感均值上升,差距逐步减小。四个年份所调查城市的幸福感打分的均值分别为69.40、70.52、73.55和76.06,我国城市居民整体上处在比较幸福的状态。四个年份的变化趋势呈现持续上升特征,而幸福感打分标准差指标表明离散程度不断减小(从2001年的5.00降到了2010年的3.49),这说明各城市居民的幸福状态呈现收敛趋势。

  3.区域比较:内地城市环渤海最佳。环渤海区域表现不错,人们的幸福感打分均值为79.48,与其他内地区域相比有明显的优势。西北地区均值最低,为74.23,39个样本的离散程度也较高。东北区域虽然只有34个样本城市,但离散程度却是所有区域中最大的中部区域却有着较低的离散程度。

  4.经济发达程度:“倒U”规律显现。中国城市居民的幸福感程度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上升,但二者并非直线关系,在一定阶段出现了下降或者不再敏感。我国城市居民总体上比较幸福,但一些发达城市的幸福感程度并不符合其发达程度,如香港、上海、台北等。这说明我国城市也开始呈现发达程度与幸福感的背离现象。

  5.幸福感解释:家庭和睦最满意,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幸福感原因的问卷调查中发现:针对294个城市一般短卷问题调查中,按照6项指标平均得分排序:未来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信心、居住状况、环境卫生状况、交通状况、社会医疗保健条件、就业状况。其中,人们对未来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信心是分值平均最高,同时离散程度也最小;人们对就业状况打分是最低的。

  针对33个城市重点长卷调查中,按照14项指标平均得分排序:家庭和睦状况、人际关系状况、未来生活和社会发展信心、灾害防范状况、居住状况、社会治安状况、教育状况、环境卫生状况、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业状况、社会医疗保健条件、社会道德风气、经济收入状况、交通状况。显示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最满意,收入状况和交通状况最不满意。

  当前提升居民幸福感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理念。本次调查发现对于全面认清我国城市居民的幸福感程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增强居民的幸福感程度,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1)避免幸福感考量的“一刀切”做法。幸福感在根本上是个阶段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城市间的幸福感程度虽然呈现收敛趋势,但离散程度不小,不同城市的发展阶段相差还比较大,要避免用发达城市的发展模式来替代其他阶段的发展路径。所以,在目前的阶段,建立“幸福”相关的更综合的科学指标体系并以之为政绩评价体系并无不可,但更重要的是考虑“因时因地”的具体情况和评价体系的执行应用情况。

  (2)科学量化幸福感指标体系。实现从GDP向“幸福”的目标转换,正是中国逐步由中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过渡的必经阶段,是向社会和谐发展目标的进一步跨越。“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告诉我们,人们总是倾向于去完成那些具有清晰界定、较易做出评价的任务指标,而在另一些较难评价的“软任务”上花费心思不大。

  (3)改进和完善政府的基础公共服务。幸福的概念在根本上是主观的,但这背后的基础确是客观的。构成幸福的要件多种多样,提供一个健全的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正是人们获得幸福的客观基础,也是人们对政府的期望。这包括社会保障体系、医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用基础公共服务来降低现阶段较大收入差距带来的“不幸福感”。

  (4)构建城市发展的深层激励体系。如何设置更高层级的激励制度来使得各地方去追求人们想达到的“发展”,如何将设定指标“内生化”,这样才跳出了“指标”的圈子,走向“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

  (5)要实现城市发展、竞争和追赶的转型。中国的城市要从各种硬指标转向各项软指标的竞赛,因为我们最在乎的是“如何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