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鬼学校完整版下载:许芝烈士传略——辽吉长留一瓣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1 00:05:47

辽吉长留一瓣香

——许芝烈士传略

昌图县史志办

许芝字秀岩,辽宁省昌图县苇子沟村人,1909年出生于一个中农家庭。1920年入宝力镇两级小学,后就读于昌图南学堂、东北大学附属高中。入东北大学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他随校流亡入关,就读于北平。1934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文科教育系后,先后任教于湖南省立乡村师范和山东省立师范,致力于教育救国事业。“七 · 七”芦沟桥事件发生,华北之大已难容一张书桌,许芝痛感祖国危难日深,遂投笔从戎,奔赴抗日战场。

1937年入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不久离延安,到抗日最前线的晋察冀边区。1938年下半年,在平西四纵队(宋时轮、邓华领导)政治处任干事,1940年任冀热察挺进军宣传部教育科长, 1942 年调往平北分区(十三军分区)政治部任组织科长, 1943 年兼任地委敌工部副部长, 1944年下半年调任平北城市工作部部长、分区东北工作部部长。

1945 年“八·一五”后,奉晋察冀军区命令,许芝随第一批干部队出关。同年 10月初,到昌图任县委书记兼县长。 1946 年8月 15 日,在战斗中,以身殉职,时年三十七岁。在辽吉省委召开的追悼前线将士阵亡烈士大会上,省委书记陶铸亲笔为他书写了挽联:“英雄永著千秋业,辽吉长留一瓣香!”


(一) 

许芝少时,聪颖好学,力求上进。师生相聚,所谈唯学问,虽成绩佼佼,却毫无矜持之色。少小离家,身居闹市,从不做任性不羁恣情放纵之游。老师、同学公认其是颇堪造就之良材。民初的东北农村,识文断字者少,每逢春节和婚嫁喜事,求写春联、喜帖者盈门。许芝不论贫富,不分昼夜,不管路途远近,有求必应,直至相求者满意为止。而对乡绅富户,则从不诌媚,也不与之交游,常说:“穷与富人格相等,人不欺我,我不欺人。”邻里夸他:有大人风度。

许芝待人热情诚恳,常急人之难,解囊相助。他在东北大学读书时,不仅享有助学金,而且享有学品优异的奖学金。许除购置学习用品和安排俭朴生活外,开支所余,倾囊资助家贫学友,其慷慨高风,深为同学敬重。东大姬教务长也常施爱戴之情,毕业时亲自为许安排工作。许芝在省立师范任教,每月现洋 120 元,可谓高薪,创建美满家庭,绰绰有余,但其不然,其全部所得,除供给胞弟读书、爱人度日及自己日常必需外,均资助家境困窘和有急难的学生、朋友,从不私积一文。


(二) 

许芝任教于湘、鲁时,爱人与幼弟许芳留居北平。一次许探家,与弟促膝谈心:“东北不收复,绝不可回家乡去当亡国奴,结婚成家更不可想。”又说:“你应改名许国”!切盼乃弟成为以身许国之人。与同事、东大同学聚谈时,常说:“不赶走日寇,誓不回家,国尚不国,何以家为!”对东大同学傅强说:“我家报国,有弟兄两人,比一般同学多一份力量。”

“七 · 七”事变,日寇侵华凶焰日张,铁蹄踏处山河破,狼烟漫及骨肉分。许芝痛感国势日蹙,民难日深,舌耕笔战,已难遂报国之心,毅然投笔从戎,奔赴延安。

许芝临行前,将家室托给同学傅强、康什新照料。后因家无积蓄,生活困难,其弟不得不于 1938 年返回故里,许妻投奔河南亲戚家寄居,后亦回转东北老家。

早在许芝随东北大学流亡入关时,昌图的亲日分子就密告:“许芝参加了义勇军,张学良供给子弹,反满抗日了” ! 日伪警宪将其父亲、亲友多人捕到昌图城,并以 18 斤重镣投其父入监。禁锢 18 天后,家中卖掉土地,买通关节,以“事无实据、亲友联保”得释。许芝抵家时,其父已在破产的激忿中病故。虽困窘至此,尚不能逃脱汉奸的敲骨吸髓,伪宝力村长和警察分所的赵警尉补,谎称许芝家书已落赵手,两次上门讹诈,许家不得不破产疏通以求存活。日伪威逼紧迫时,其弟许芳流浪沈阳不求伪职而苟安。可见,许芝对其教诲已生根心中。


(三) 

1938 年,许芝任四纵队政治处干事时,兼给教导队讲课。为提高教育质量,工作之余即埋头于马列主义经典中,嗜读成习,终抗战八年如一日。 1939 年,肖克司令员将冀东大暴动队伍与平西四纵队合编为冀察挺进军,驻宛平。该军成份来源多方,思想复杂,不纠正错误思想,,部队战斗力就难能提高。许芝从 1940年起即在该军任宣传教育科长。任职期间,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动态,循循善诱,对新队伍的巩固与军政素质的提高做出了成绩。 1942 年,调任平北分区(十三分区)政治部组织科长后,主管干部选配,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评功授奖,工作更繁重。领导同志称赞他:生活艰苦朴素,作战勇敢沉着,工作踏实细致;对同志即团结又有原则性,对自己要求严、标准高,即注意大节又注意小节。干部和战士都称赞他:为人谦虚谨慎,公道正派,是一位颇孚众望的表率人物。

1942 年的平北地区经日本侵略者两年多的反复扫荡、蚕食,人民生活已极端贫困。部队处境也非常艰苦,小米饭、苞米模,难得充饥,大衣充被褥,难以御寒。当时平北分区机关驻大海坨山,距日寇重兵盘踞的赤城仅二十华里,生活艰苦、环境险恶,因此,一般同志视之为险地,很难调入干部。 1942 年,许芝奉调,虽患病未愈,仍欣然赴任,扎根平北,直至抗战胜利。四年苦战,他视险如夷,将生死置之度外,五尺之躯,一腔热血,全部奉献给党和人民。 1945 年冬,一次与同志们回忆起抗战生活时,他风趣地说:“抗战八年,只脱过一次衣服”。


(四) 

“八·一五”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他被第一批派往东北。西满分局、辽西省委任许芝为中共昌图县委书记兼县长。

1945 年 9 月,许芝带七名干部、一名警卫员、两支枪接收了昌图。此外,身无长物,只《延安整风文献》、《列宁选集》、《论持久战》 各一册而已。当时东北各地盗匪蜂起,昌图亦不例外。伪县长官司廷藩与豪绅戚亚亭相勾结组成“昌图地方治安维持会”,将伪警察与伪国兵合编为昌图县公安队,权控全县。而许芝仅以九人,两支枪之力,接收全县。历时两个月,新区开辟工作即初具规模。他们解散了伪地方治安维持会,争取伪县长转变立场,创建了县、区领导机关,动员联合地方开明人士,选出县参议会,并收编公安队,亲为公安队干部战士讲为人民服务,转变立场的革命道理。严词拒绝国民党县长赵惠东和谈期间的“共存”伪诈,赶走了国民党群丑的县党部。平息公安部队的未遂武装叛乱,镇压出卖民族利益,鱼肉乡里的汉奸,清算敌伪资财运动由城到乡,取得丰硕成果。通过一系列工作,稳定了昌图局势。每项工作的每一步,他都事事躬临,带动全员,深入群众,由点到面,进行具体指导。他来昌图三个月,未入家门。直至春节,在同志们的督促下,才只身回家与阔别八年的亲人团聚。居家两日,常以持家唯俭和亲睦邻里等道理善诱亲人。他虽然重权在握,却严以律己,一针一线不沾。其舅舅来会晤时,穿走一件收缴敌人的皮大衣,他派警卫员王德林前去索回,仅此一例,足见其洁身如玉,示范亲友的良苦用心。


(五) 

昌图地处辽北重镇,因而日伪统治极严,人民灾难最深。沦落十四年间,苦莫甚于粮谷“出荷”,害莫过于日军宪特、汉奸恶霸的双重压迫。所以清算敌伪资财运动一开始,公开信、密告信与结伙上访,纷至沓来。民愤最大的是伪兴农合作社理事卢云峰和伪泉天村村长刘子扬。他们是强征粮谷的罪魁、鱼肉乡里的暴君,人民恨不能生啖其肉,以解冤仇。而卢却故作镇静以为自己曾是许芝青年时的同学,许不会加罪于他,遂传流言以惑众,掩蔽其奸,刘则认定“官官相护”“有钱就有路”,且手握重兵,量许芝九人二枪不敢动我。他腰插双枪,招摇过市,借以威吓人民。对此如何处置,全县人民拭目以待。许芝大义凛然,不为所动,亲自组织智捕卢、刘,召开大会公审,宣布罪状,立地枪决。群众惊呼!嘉庆设治以来,国朝三迭,而今才见“青天”。许县长不循私,为民做主,真是青天大老爷的呼声,成为街巷聚谈的中心。不久,县大队迅猛扩大,超千人,升编为主力军十旅二十八团,并扩建了县警卫团后改为县大队。

1945 年初冬,其弟许芳已参加区政府工作。来县,许在灯下告诫说:“人生要有价值,不要贪妻恋子顾家。”又指在一起叙谈的县委书记杨建群说:“要跟杨大哥好好学习”。奋勉胞弟坚定革命,廉洁奉公,向先躯者看齐。

1946 年春,局势恶化,国民党新一军沿中长路北犯, 4 月 4 日进占昌图城,继续向四平推进。遵照中共中央“让开大路,占领两厢”指示,昌图县政府与铁路线上的一、三区先两日撤往县西北部农村,开始了“区不离区,县不离县”的武装游击战争。同年7、 8 月间,全县大小城镇为国民党的警察队、清剿队、蒙奸骑兵队所占,不时对我进行围剿,迫我县、区武工队于辽河沿岸一线之地。

为打击敌人步步蚕食进逼的嚣张气焰,许芝虽患赤痢未愈,仍亲率小分队深入敌人腹地,拔掉了廿家子村据点。当率队宿营于廿家子与宝力镇之间的前双岔子屯时,地主刘继业竟闭门不纳,枪伤许的警卫员。小分队兵力不足不得不转移到分水岭赵家为警卫员医伤。入村不久,接到刘继业、周六嘎子密告的宝力镇清剿队包围了分水岭。在突围与反突围的激战中,警卫员王焕文壮烈牺牲,许芝腿负重伤,弹尽援绝以身殉职。时间是 1946 年 8 月 15 日,终年三十七岁。

噩耗传来,父老饮泣,大地呜咽,一篇《许芝同志小传》传阅在队伍中,一首《许芝县长之歌》传唱于民间:

“许芝县长家住辽宁省昌图县,

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八年抗战标青史,

铲奸锄霸是青天,”

……

……

“分水岭,一场突围战,

许芝县长英勇战斗,光荣牺牲。

许芝县长牺牲,为的是老百姓,

咱们广大老百牲永远记心中!”

 许芝同志牺牲了,但他的英雄业绩千秋永著,一瓣香花长留辽吉。

1948 年,当地人民为许芝同志在家乡重建了“许芝烈士之墓”。 1951 年,昌图县政府用全县人民的自动献款,在旧县府遗址,许县长办公原地修建了“许芝烈士纪念碑”,以缅怀先烈,激励后人。

赵  犁  编辑 欢迎访问辽宁双拥优抚工作图书馆http://lnsyyfgz.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