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罗天征配音:穴 经络系统的组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20:21:48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经络在内能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其络属如下:
经络系统包括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经脉包括正经十二(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
正经十二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
手三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经包括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阴经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
足三阳经包括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规律是:凡属六脏(心、肝、脾、肺、肾、和心包)的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经,分布于下肢内侧的为足三阴经。凡属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的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腰背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外侧的为手三阳经,分布于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经。
手足三阳经的排列顺序是: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的排列顺序是:太阳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汇,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汇 ,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什么是腧穴?腧穴的作用?
穴位又称腧穴,是经气出入人体的门户,是人体脏腑、经络的活动机能聚集于体表的一些特殊部位,也就是常说的联系内脏于体表的桥梁。如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位。通过对这些穴位进行针灸、按摩等,可以调整人体机能,起到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我们常说的三个穴位指按摩合谷、内关和足三里这三个极有代表性的穴位。其中合谷穴管头面和上肢,内关穴管胸腔,足三里穴管下肢、全身以及五脏六腑,对它们的按摩可以使全身气血通畅,为祛病健身打下重要的基础。
合谷穴——手阳明大肠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在第二掌骨的中点,桡侧边缘处。“面口合谷收”。所以经常按摩合谷穴除了对大肠经循行之处的组织器官的不适与疾病有一定作用外,还对头痛发热、口腔疾病、面瘫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内关穴——手厥阴心包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腕横纹上三横指两条明显的肌腱之间。“心包取内关”。经常按摩内关穴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疾病。此外由于这条经脉直接与胸腔肺腑和心脏相通,所以对肺脏疾病的治疗也有特效。
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膝盖的髌骨外侧凹陷的犊鼻穴下三寸,于胫骨粗隆旁开一横指处。“肚腹三里留”。此穴通过胃经与胃相连,而胃与脾相表里,因此凡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按摩足三里都有显著效果、另外,足阳明胃经从头一直循行到脚,所以按摩足三里对全身及各脏腑的疾病如:头痛发热、口舌生疮、腹胀、胃痛、黄疸、心悸、精神及泌尿疾患等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当然对于不同的病症也可配合采用不同的但针对性强的三个穴位,如:
抗衰老:涌泉、劳宫、足三里;
增强食欲:足三里、合谷、中脘;
增强正气(免疫力):气海、关元、命门或足三里、涌泉、肾俞;
增强睡眠质量:三阴交、涌泉、神门;
消除疲劳:命门、足三里、合谷;
养心安神:神门、内关、劳宫;
增强脑力:神庭、百会、脑户;
增强性机能:曲泉、关元、肾俞;
消除视疲劳:肝俞、睛明、四白;
预防感冒:大椎、合谷、风池;
注意:一般人每天早晚两次,左右不拘,每次五分钟,按摩时如能感到酸、胀、麻,并且这种感觉有上下窜动的得气感,就证明得到有效按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