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膜净水器的危害:让成就报道活起来动起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23:05:11

  核心阅读:成就报道的目的是要通过群众亲身感受到的巨大变化来鼓动社会,增强人民群众的信心,鼓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干劲。成就报道活起来,动起来,才能让群众喜欢看。当前成就报道的通病是:谈工作多,讲故事少;列数据多,说新闻少;单向式多,互动式少。如何让成就报道活起来、动起来?一是用“新闻故事”让成就报道活起来,二是让“人物”成就报道动起来,三是通过活动策划,让成就报道与群众互动起来。
  成就报道,是党报正面宣传的重头戏。如何让这出戏变得精彩起来,是许多党报都在探索的课题。
  策划成就报道的目的,不是为了全面回顾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而是要通过群众亲身感受到的巨大变化来鼓动社会,增强人民群众的信心,鼓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干劲。从这个意义上讲,成就报道必须活起来、动起来,才能让群众喜欢看,进而转化为一种精神动力。
  当前成就报道存在的通病在于:谈工作多,讲故事少;列数据多,说新闻少;单向式多,互动式少。总之,就是报道不够活,太安静,激不起读者的阅读冲动。
  如何让成就报道活起来、动起来?
  《浙江日报》近年来推出一系列成就报道,如去年的“迈向新农村的脚步”系列报道、“浙江民生报告”,今年初推出的“和谐年记”等。这些报道的共同点在于,注入更多的故事性和新闻性,而且所选取的新闻故事都紧紧围绕民生,以民生变化看成就。通过群众来看成就,说变化,谈感受,使成就报道的主体从过去的各级党委政府,逐渐变成有代表性的普通群众。这样,报道就生动了,贴近了。当然,在报道形态的创新,在与群众互动方面还有待探索。
  本文结合这些报道探讨成就报道的改进和创新问题。
  用“新闻故事”让成就报道“活”起来
  成就报道要好看,最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让报道生动起来,活起来。
  成就报道不等于简单的工作成绩的报道。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报道理念,用好看的“新闻故事”替代以往的“工作总结”。
  如何选择故事、讲好故事?
  关键还是要从群众的关注点、兴奋点去寻找故事,从群众的视角、用群众的语言去叙述故事。
  1.从群众的关注点、兴奋点去寻找故事。
  群众的关注点、兴奋点,往往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着力点。因此,从这两个“点”去寻找故事,就能达到既贴近群众、又不游离于中心工作大局的理想境界。
  《浙江日报》2006年底推出的一组成就报道“浙江民生报告”,之所以得到读者的认同,因为它既围绕各级党委政府关注民生、解决民生的中心工作,又选取了百姓关注的就业、就医、就学、保障、脱贫致富等事关切身利益的生动故事去表现。当然,这种贴近也不是一般化的琐碎式贴近,而是要去贴近实际的本质。
  在这组民生报告中,同样是反映人民生活改善的内容,《一个贫困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就把村民生活方式的变化、乃至整个村的变迁,放在了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去考量,在讲述一个个真实的细节和故事的同时,又配上相关的“政策举措”与“进展及惠及面”等链接材料,这样的结构,较好地解决了故事个案与普遍性的关系,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
  2.从群众的视角、用群众的语言去说故事。
  成就报道要贴近群众,不仅要选择群众感兴趣的内容,还要从群众的视角、用群众的语言去讲述。
  2006年《浙江日报》在宣传新农村建设成就时,专门选择了农村“四大革命”为切入视角,并用百姓语言进行表述,就取得了比较好的宣传效果。
  新农村建设的主题非常宏大,如何选准切口贴近群众?这组报道策划时就从农村群众最能感受到的垃圾清理、厕所改造、厨房变化、社区文明等角度,去体现浙江农村近年来通过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后发生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都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无疑就是贴近的报道。
  群众语言的运用也让这组报道生动不少。比如,《村里的垃圾“天天清”》就引用了村民的顺口溜:“灰尘靠风刮,抽水靠蒸发,垃圾满天飞。” 《兰溪农民的“厕所革命”》中则通过农民自己的话来反映变化,一位农妇这样说道:“今后,我也同城里人一样,不用再拎马桶了。”《生活在农村新社区》这样写:“村里有了卫生站,就像我老头多养了个小囡。”……这种生活化的语言自然让报道离群众生活很近。
  用“人物”让成就报道“动”起来
  成就报道是为了鼓舞人的,因此,就要以人物的故事、人物的感受来打动人、激励人。
  1.选择什么人?
  把群众作为报道的主体,成就报道的人物选择要平民化,这是成就报道贴近群众的重要体现,但又必须具有典型意义。
  同样是“浙江民生报告”之一的《三个普通人的就业故事》,就是通过三个典型人物——山村妇女、下岗职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故事,把作为民生之本的就业问题进行了故事化的叙说。把百姓最关心的就业问题正在得到有效解决的故事,与相关的就业政策互相映衬,使报道既生动贴近,又紧扣中心工作。
  围绕某一项重大工程实施,其决策者、建设者、受益者都可以成为报道的主体。《浙江日报》曾刊登的《绿色,润泽着人们的心灵》,就是我省生态省建设的成就报道,作者没有正面去写政府怎样抓这项工作,而是选择了一个生态村的村民、一个县级领导、以及高层决策者、专家学者等不同层面,把他们作为报道主体,反映群众所感受到的生态文明成果怎样由决策变成现实。每个层面的人所做的事,所思考的问题,都很有代表性。
  2.怎样报道人?
  成就报道中的人物,是用来感受成就、述说变迁的。因而,重在以他们的视角去反映各种变化。
  可以从对立的视角写出变化。今年浙江日报在策划迎接省“两会”成就报道时,用一组“和谐年记”反映浙江这一年和谐建设的成果和进展。由于反映的是和谐主题,策划之初就刻意选择了一组对立关系,写出矛盾双方的情感变化。通过这些关系的和谐之美,反映出其背后的深刻意义。比如,《员工家里盖新楼我就高兴》,反映的是企业主与员工的关系,记者选取了企业主节日到员工家里走访拜年的片段,写出了双方互相关爱、互相支持的新型劳资关系。这样的和谐,正是浙江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再如,《直把新家当老家》,说的是一个房东与30个房客的故事,写出了浙江普通百姓善待外来农民工的真实情感,其中房东从最初的防备到后来主动关心外来农民工,这种变化就显得可信而贴近。由此,人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浙江会成为农民工满意度最高的省份。
  这些故事的背后,是各种政策举措的支撑,但正是这些富有真情实感的故事,让读者感受到所谓“和谐”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具体事实。
  也可以从主体、客体的相互影响上写出变化。《生活在农村新社区》这样反映农村环境改变后对农民生活方式的影响:“陈有泉的儿子以前‘一根游烟到处转’,搬到新村新家后,不但在家里老老实实用烟灰缸,出门也不随处弹烟灰丢烟蒂了。为环境美观,村里没有在每户人家门口放垃圾桶,远的人家丢垃圾要走五六十米,开始也不情愿,可看到村物业中心把路面扫得干干净净,住得远的农民也自觉把垃圾袋扎紧,出门多走几步扔到垃圾桶里。”
  有了人物的活动,成就报道就不再枯燥,相反,会变得形象而生动起来。
  用活动策划让成就报道互动起来
  如果说《浙江日报》之前的成就报道在“活起来”的同时,还有什么缺憾的话,就是传播方式仍为传统的“Web1.0格式”——单向传播为主,没有升级成“Web2.0版”,尚未与群众形成双向交流互动共享的格局。
  如何通过策划各类活动,吸引群众的参与,在与群众的交流互动中宣传成就,其传播效果必将提升,报道也会更加有声有色、高潮迭起。这种经过创新的报道形态也会更加贴近受众,更易促进形成共识。
  以下两个案例说明,成就报道在报道形态上创新的空间还很大。好的策划,完全可以把成就报道变成一次媒体与读者的交流互动,读者与读者的互动,以及媒体、政府以及读者的多赢。
  1.用活动设计话题,营造气氛,与群众交流互动。
  案例:《南方日报》为迎接省党代会,曾策划推出了一次互动式活动——“十大新闻大家评”。
  让群众参与过去四年中最受关注的广东省“十大新闻”评选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成就宣传,在全省营造出了浓浓的氛围。报纸不仅动态地报道全省人民参与推荐、投票的整个过程,还整版推出了入围新闻的组合式报道,这就把例行的成就报道做成了行进式的报道,做出了声势,显出了大气。
  这一策划给我们的启示是:
  一是可以激活党报的优势资源,包括报社内部的人才资源和外部的资源。比如党政部门的信息资源、研究部门的专家资源。《南方日报》就专门邀请广东10位各个领域的权威学者组成评选活动专家组,并在进行新闻解读时请他们分别撰写“点睛之作”,大大增强了这次活动的权威性。
  二是让群众参与到了报道活动进程中,可以激发群众关心改革开放成就的热情,使广大群众加深了对本省已取得成就的认识,并增强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这就达到了成就报道的目的。
  三是把成就报道的形态做活了。不只是报纸做什么,读者看什么,而是借助报纸平台,把读者的声音放大了,媒体的影响力自然也延伸了。
  2.用活动放低身段,贴近民生,让群众参与报道的过程。
  案例:《北京晚报》为完成“北京重点工程巡礼”系列报道,策划组织了“市民采访团探营北京重点工程系列报道”,让群众与记者一起见证采访成就,用群众的眼睛去捕捉变化,使报道更加贴近。
  他们通过在公共平台发布消息征集市民记者,结果第一天就有一百多市民前来报名。 此后,晚报始终坚持每天在一版刊发导读消息,然后转接十六版整版报道的运作方式,强势推出市民参与采访的这组系列报道。
  这一策划的成功之处在于:
  一是让读者以市民采访团成员的身份完成“采访”,参与成就报道,是开拓成就报道模式上的新探索。事实证明,这一策划不仅受到市民的积极响应,也使原先的信息“受者”,转换成了“传者”,在报道形态上变成了一种双向互动。
  二是把市民记者的真实感受作为报道的主体给予刊登,让读者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北京市政府为改善市民生活,提升北京现代化进程所做的工作,这个互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沟通的过程,最终达到政府与市民上下相互沟通理解的目的,这是一个多赢的结果。
  这个策划给我们的启发在于,只要我们更多地实现从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的转变,成就报道就会有无穷的创新空间。我们可以让群众来点题、来采访、来评选,甚至可以直接刊登群众讲述生活变迁的博客。从群众中来,让群众来说,一切围绕群众,贴近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当然,这两个案例在报道形态上还都只是单个媒体的互动策划。在新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还可以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动的形式,组织更多样化的策划活动,使成就报道的影响力实现最大化。
  事实上,业内专家已经提出,只有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去完善我们的报道形态,积极主动地与其他新媒体联动报道,我们主流媒体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始终保持领先优势。这不仅适用于成就报道创新,更应该成为一种发展战略。
  (作者: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编委、浙江日报采访中心主任)
  让成就报道更精彩
  ——采写《走进闽西红土地》系列报道的体会
  范启麟 石飘芳
  成就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老品种”,长期以来我们的一些媒体习惯用总结式的“老模式”,常常把一些用过的材料“重抄”一遍,很难出新意。2002年下半年,闽西日报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前,组织了一组以反映老区党员干部发扬苏区精神,带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成就报道,先后推出了10多篇,新华社以《新华组稿·走进闽西红土地》专栏刊出9篇,即《“老区”新貌》、《老区党员:群众致富带头人》、《“将军之乡”新一代》、《“读书社”里飘书香》、《东肖:致富科技先行》、《“美食之乡”新泉镇》、《以民为本情殷殷》、《基点村里党旗红》、《群众忧乐挂心头》。这些稿件先后被农民日报、福建日报等报纸转载,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一些老红军、老干部来信说:“看了报道,很受感动”。
  这组报道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主要是因为在立意、策划、提炼上下了功夫。
  在立意上选择重大题材,作深度观察
  从新闻的社会作用来看,新闻传播的第一要义就是你要告诉人家什么,这就要有立意。有了立意,才谈得上舆论导向作用;从新闻写作角度看,我们写新闻首先要找切入点,也就是从哪里入手提炼素材做文章,从哪个角度入手更能彰显新闻价值。这些,实际就是立意问题,有了这个立意,意在笔先,才知道从何处入手。
  闽西是当年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轰轰烈烈的革命实践中,铸就了“干革命走在前头,搞生产力争上游”的苏区精神。苏区精神在战火洗礼中成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展完善。正是有了这种精神,闽西10多万儿女在峥嵘岁月里紧跟共产党,为中国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正是有了这种精神,闽西的共产党员在新时期带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广大群众甩脱闭塞,勇闯市场,走上了小康之路,使闽西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报道闽西苏区的变化,有许多可以写的新闻素材,从闽西人打开山门、走向市场,到闽西儿女乐于奉献,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先进典型;从闽西的路、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到中心城区的变化等等,值得写、可以写的材料很多。如果我们还是沿用过去搞成就报道的做法,都分散开来,一个县用一篇综合性的文章,就有可能重走过去搞成就报道有什么写什么“炒剩饭”的老路。
  为了使成就报道出新出彩,我们十分重视选择党心民心的契合点,围绕老区共产党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重大题材选好报道角度,作深度观察,从而在立意上坚持站在一定的高度,力争提炼出既能在本地读者中引起共鸣,又能在全国有普遍意义的主题。我们在分析所掌握的素材时始终思考这么一个问题:闽西是革命老区,当年闽西儿女义无反顾地跟着共产党走,说明人民相信共产党,党是广大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闽西老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使昔日封闭、落后的山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在新的历史时期,一批批闽西共产党员,带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群众奔小康。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我们站在这一高度来把握主题,由于立意高,稿件深度就出来了,也有了亮度。
  精心策划采访写作,努力使文章有“厚度”纵观过去一些成就报道,就事论事的较多,采用“数字加做法”的报道方式,缺乏厚度,没有可读性。
  看一篇稿件是否有厚度,主要应看是否挖掘了新闻资源和素材所蕴含的全部信息,信息链条是否能有效延伸。而要做到这些,关键是要搞好策划。我们推出的这组“走进闽西红土地”系列报道,正是围绕主题按照预先的策划,依次推出若干独立的篇章作多层次、多侧面报道。我们在总结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宣传经验的基础上,决定从闽西老区的实际出发,在“七一”前后推出这组有影响的系列报道,作为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报纸宣传的重头戏。由报社总编辑牵头,从推出的时机到报道的选题、立意等,经过精心策划后,组织采访组深入一线采访。在具体的策划中,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择好时机。新闻要讲究时效性和时宜性,也就是说要掌握时机,我们策划的报道要想吸引读者,取得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益,就必须选择好报道时机。时机恰到好处,就能事半功倍。《走进闽西红土地》这组报道,放在七、八月份集中刊出,既是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又处在举国上下隆重庆祝我党我军诞生纪念日期间,正好又与上半年的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的宣传相衔接。由于时机选得好,许多读者通过这组报道进一步激发了以实际行动为党的十六大召开多作贡献的热情,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二是抓普遍性。要使宣传报道有质量、有影响,我们策划的报道,应该具有普遍意义。因为越是有普遍意义,其针对性就越强,也就越有指导性和战斗性。改革开放以来,当年被评为“中央苏区第一模范乡”的上杭才溪镇,在党的富民政策引导下,一批批才溪人到特区闯市场,相继富了起来。在新时期,这些富起来的才溪人牢记党的恩情,又返回家乡投资办企业,帮助其他乡亲共同致富,有许多外出回来的乡亲还纷纷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现象发生在革命老区,既有地方特色,在全国又有普遍性。因此,我们抓住这个带有普遍意义的新闻素材进行深入采访,推出了《“将军之乡”新一代》;我们还针对全国老区普遍存在的如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问题,策划采写了反映农民学科学、求知识为题材的《“读书社”里飘书香》;针对老区干部如何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帮助老区人民解决就业和其它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这一普遍性的问题,采写了长汀汀洲镇干部为民办实事的《以民为本情殷殷》。
  三是抓典型性。我们在策划中,注重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人物或事件加以报道,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新罗区东肖镇邓厝村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子恢的故乡,这个村的村委会主任邓建刚则是当年跟随邓子恢一起闹革命的老革命的后代。改革开放以后,他“下海”经商富了起来,前几年,他回到故乡看到群众生活还较贫困,毅然放弃在城里的实业回乡,当上了村委会主任。他不领一分钱报酬,义务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我们在该村采访时,正遇到他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我们抓住这一新闻点,及时采写了《一位老革命的后代放下城里经营的公司回乡当“村官”邓建刚说:“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上杭古田镇,是我党历史上着名的《古田会议决议》产生的地方,改革开放初期,由共产党员带头,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建材业,成为全国老区第一个亿元镇。在新时期,古田镇的共产党员,与时俱进,他们克服小水泥效益滑坡等困难,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实现了当地经济新的腾飞,古田的变迁在全国也具有典型意义。为此,我们通过深入采访,通过历史对比,调集相关新闻事实准确定位,使读者从古田的变迁看到全国老区变迁的一个缩影。
  把握好成就报道的“度”,使读者觉得可信、可亲
  过去的一些成就报道,往往喜欢用主观设定的模式去生搬硬套,任意拔高,使读者觉得不可信,甚至生厌。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组织这组成就报道时,十分注意坚持深入采访,精心提炼,正确把握好“度”。
  首先,我们选择报道的“点”既考虑有广泛的群众性,又要注意其代表性。比如,我们选择了古田会议会址所在地古田镇、当年“中央苏区第一模范乡”、毛泽东同志《才溪乡调查》所在地上杭才溪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子恢的故乡东肖镇、当年红军入闽第一村长汀楼子坝、当年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长汀汀洲镇、苏区时期福建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所在地永定县湖雷镇上南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鼎丞同志的故乡永定金砂乡等,选择的这些“点”既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有代表性,也是人们十分关注的地方,从而使这组报道具备了一定的社会代表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出的精神风貌,能激励民众,振奋人心。
  其次,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既不能脱离大众的认同心理,又要有所提炼、升华,给人以启迪。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不同阶层和群众的文化程度、价值标准、思想倾向不同,在这种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心理价值取向的大背景下搞成就报道,首先必须做到报道的新闻事实要真实准确,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采访,并要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如我们在上杭才溪镇采访时,镇干部介绍一位党员致富后扶持了几位贫困儿童上学。我们没有听一面之词,而是步行到被扶持的儿童家里深入了解,发现与镇干部介绍的情况有出入。试想,如果我们仅听介绍不深入采访,写出的稿件群众能认同吗?肯定不行。
  在考虑受众认同心理、让读者可信的同时,我们还十分注意有所提炼,把最典型、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新闻事实作为“新闻眼”,通过提炼、升华,使成就报道真正让读者觉得好看、爱看、可亲,给读者以启迪。
  (作者范启麟是闽西日报总编辑,石飘芳是闽西日报总编办主任)
  《新闻战线》 (2003年第四期)
  让成就报道亮起来
  成就报道,按报道领域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宏观成就报道,比如说对整个国家某一年或若干年某项或综合成就的报道;二是行业或地区成就报道,比如对某一个或若干个行业、地区在某些方面取得的成绩的报道,特点是以区域视角或剖面视角来看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及变化;三是微观成就报道,比如以某类(个)企业或某类(个)项目为报道对象,突出企业或项目发展建设的进度及成果,展示微观变化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成就报道是新闻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意义非同一般。做成就报道时,最容易遇到以下问题:
  一是“旧闻多”。成就报道与其它报道一样,也要遵循新闻规律,要“新”字当头。如果是大家都已经知道的东西,是别人早就报道过的东西,那就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了。作为一名记者,在做成就报道时同样要有拼抢精神,要讲时效性。谁对某一成就作出报道最及时,谁发的报道准确而有深度,谁采写和制作的报道耐读耐听耐看,谁就会成为成就报道的赢家。
  二是“量过大”。吃蛋糕要切成块,否则无法下咽。如果把许多成就一股脑儿地全盘端给受众,不进行必要的“切割”,“蛋糕”再好也不容易“下咽”。由于成就报道多采用系列报道的方式,因此节目编排要从宏观整体上对报道的内容进行有机的布局,便于受众接受。
  三是“距离远”。明明某项成就与大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但是报道有意无意地将这项成就“高架”起来,不去从与大众切身利益相关联的角度做文章,反让受众觉着跟自己没什么密切的关系。在做成就报道时要始终坚持受众意识,从平民视角去发现和挖掘成就中的新闻点,从报道内容、报道形式上充分体现成就的贴近性。
  四是“不活泼”。不在“生动鲜活”上作文章,弄许多“专业名词”,搞一大堆“数据”,“硬巴巴”的新闻当然引不起人们的兴趣了,因此让这些专业性的内容通俗化势在必行。对于专业术语,就是要用最简单、最生活化的语言来进行表述,让受众不仅易于接受更乐于接受;要使数据不枯燥,就要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等方式使这些数字形象化。
  五是“形式老”。新的报道内容应该与新的报道形式相匹配,如果报道形式总是老样子,“旧瓶装新酒”,受众就没有新鲜感,就算有新的内容也给淹没掉了。以前采写成就报道,多采用阶段性的报道手法,只针对某一时期的成就进行报道。而实际上,如果没有过去的统计数字,今天所取得的成就就没有了参照系,写成就报道就有“虚”的感觉,对此我们可以采用对比法。以联系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今天的成就,既全面地反映了成就的历史,又更加凸现了成就的辉煌。
  六是“深度不够”。一项建设成就的取得是很不容易的,它已经和将要发挥的作用也会是多方面的。如果只是就事论事,讲不出、讲不透其中的“前因后果”,就不能表现出建设成就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真正影响和意义。因此,在进行成就报道时,要尽可能地多问几个为什么,尽可能地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去分析问题,从我们所熟悉的经验和理论出发,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成就报道中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量的变化,大家比较容易就可以感受到。比如说,近年来成就报道中大量出现“凡人琐事”,这表明报道得越真切,离受众生活越近,效果就越好。我们的愿望是通过“一滴水”折射出阳光的七彩灿烂。仅仅进行简单的量的对比,这种成就报道还是浅层次的,因为未经“提炼”的内容容易琐碎,缺少深度和力度。对比不仅要表现在量上,更要着眼于质。毛泽东曾经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深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在策划成就报道时,透彻理解成就的本质,这是前提。
  成就报道的亮点在“新”,在“快”,在“近”,在“活”,在“深”。具体说来,“新”就是有所创新,“快”就是时效性强,“近”就是贴近生活,“活”就是生动多样,“深”就是能够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如果做到了这几个方面,成就报道就能迈上一个新台阶、开创一个新局面。今天的成就,注定要属于历史。登高望远,报道今天的成就,既为了今天,更为了明天。如果在报道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总结多年的经验和教训,更加注重报道的方法和艺术,更加注重报道形式的创新和发展,更加注重开拓新的报道领域和天地,成就报道一定会成为更加夺目的亮点。
  成就报道:创新出彩报成就
  成就报道是“政绩新闻”,是地方党委政府的“得意之作”,也是稳定人心、鼓舞斗志的“稳心之作”和“鼓劲之作”。所以,一直是各级电视台的“规定动作”。
  然而,成就报道往往:一是工作性太强,让观众乏味的套话多,空洞无味的数字多。二是报道面较窄,有地域局限,让观众感到亮点少、时空性差。三是时效性较差,常常让观众觉得没有新闻由头和新闻事件,只是按地方领导意图在图解政绩。四是贴近性较弱,往往使观众感到贴“上”不贴“下”、贴“富”不贴“穷”。
  成就报道出新出彩,须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笔者所在的江苏省盐城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自办栏目《盐城新闻》、《今晚播报》、《新闻七日》、《新盐城》、《交流》、《党的生活》都有不同形式的成就性报道。其中《盐城新闻》几乎每档节目都有成就报道。实践使我们感悟到:要使成就报道出新出彩,就得从以下四方面选好着力点:
  1.遵循新闻规律,选好报道由头。策划、组织成就性报道时,选择好由头,抓好切入点十分重要。成就报道的由头选择,笔者认为最好是“大背景小切口”。“大背景”是指要与大庆典、大活动、大会议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大的部署相配合;“小切口”则是指从小的侧面反映新近发生的事实。例如,我台在配合盐城建市20周年时推出的系列成就报道《三路并进话发展,沧桑巨变二十年》,所报60多个典型大多是以最新的新闻事实为由头,并且都有主持人现场出镜和采访,每档报道都以三路记者在不同方位展开。从历史与现实交错的角度、经济和人文相融的内涵,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展示盐城市建市20周年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报道紧扣“三贴近”,气势恢宏,厚度深广,形式活泼,画面精美,现场感强,播出后受到省、市主管领导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2.寻找平民视角,自下而上铺陈。成就报道要想出新出彩,寻找平民的视角至关重要。要用观众视角去发现和挖掘新闻点,用平民眼光看成就,从小处着手,找出这些成就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关联点,贴近生活,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关注。通过小处一些看得见、摸得着、令人信服的变化,折射和反映整体全局的变化,体现党和政府带领群众奋斗所取得的骄人业绩。去冬今春,《盐城新闻》栏目在配合“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实施和市人代会、政协会召开所做的反映“十五”期间业绩的成就报道,大多是用群众的视角、从小处着眼切入选题的。例如《盐城长高了》、《老家门口处处通》、《海边人烧气不烧柴》、《餐桌天天像过年》、《打工三年回来摸不着家》、《房间有了“电影院”》等,都能给人小中见大、耳目一新的感觉。
  3.把握特色亮点,把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去年,第一、第二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盐城新闻》栏目组策划组织了大型新闻行动《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盐阜行》,“先进性教育”是“规定动作”,各地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过程大体都差不多。而“新闻行动”则是我们的“自选动作”,如何使“自选动作”出新出彩?频道总监提出:“要把各地散落的‘珍珠’串起来,确保每篇报道都有闪光的亮点”。在具体实践中,栏目组分管副总监和制片人没有简单地把各地先进性教育情况归大堆、搞拼盘,而是把握住新闻亮点的核心内涵,找好由头和切入口,把各地先进性教育的亮点揉合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干部作风转变、服务水平提高的大背景中,从不同侧面展现各地不同的特色。当我们在《盐城新闻》中展播这组系列报道时,收视率上升了四五个百分点。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在相关会议上肯定和表扬我们的成功做法。
  4.揭示事物本质,进行深层挖掘。成就报道,从新闻种类的角度来划分,应该算是非事件性的报道范畴,不像事件性新闻那样以一个独立事件为主体,而是综合归纳了许多事实,还要在各类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加以划分、概括与提炼,因而要求成就性报道的采编人员要善于进行纵横交叉、点面结合的立体采访;善于综合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进行深层挖掘,能够从事实报道中总结出宝贵的经验教训或得出发人深思、给人理性启迪的道理。去年下半年《盐城新闻》栏目组为配合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的中心工作,策划推出《追踪亿元大项目》系列报道,计划对全市46个亿元大项目一一进行透视剖析,弘扬成绩,推广经验。然而,这46个亿元大项目在落户盐城的几年里,发展并不均衡。我们逐个剖析各个亿元大项目的发展历程,将它们的亮点“合并同类项”,在采访各家特色的同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挖掘,列出它们“大成”和“小就”的原因,这种总结出规律性的成就报道,犹如明珠结串、节节生辉。经验条分缕析,教训一目了然。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成就报道:以零距离感动社会
  成就报道如何出新,是各级媒体共同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东阳日报每年都要组织一定数量的成就报道,并作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我们认为,成就报道能否取得成功、能否取得预期的宣传效果,关键是有否弥合与读者的距离。这种距离包括时间距离、空间距离、情感距离。只有近距离、零距离,才能感动读者,感动社会。
  一、产生距离的原因
  与“距离产生美”相反,新闻报道离读者生活越近,报道就越真切,效果就越好。成就报道也一样,与读者距离越大,就越没有吸引力、感染力就越差,就可能意味着报道的失败。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成就报道与读者间却存在较大的距离。
  一是成就报道本身的特点容易使读者产生距离感。从时效角度看,涉及成就的时间跨度长,时效性较差,读者很难产生新鲜感。从内容角度看,成就报道具有概括性、综合性、抽象性的特点,运作不当,很容易暴露出故事性弱、枯燥、不形象、缺乏兴奋点等弱势,不容易抓住受众的注意力。从宣传目的上看,成就报道在政治上所要达到的舆论引导目标,与人民群众的普通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读者往往感到与己无关、遥不可及。
  二是成就报道传统的宣传模式导致距离感。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我们往往以宣传需要代替新闻规律,采取居高临下的姿态进行成就报道,再加上表现形式的僵化生硬,在报道中拉开架势做“大文章”,把报道写成很“政治化”的空洞说教文章,使读者感到与学习文件、阅读行业总结大同小异,从而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影响报道效果。
  因此,成就报道本身的特点和现实状况都要求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运用一切新闻手段,缩小与读者的距离,切实提高成就报道的可读性和传播效果。
  去冬今春,本报策划了一个回顾和展望为主题的成就报道。如果按传统做法,这一选题庞大而繁杂,非得运用高度综合、高度概括的叙事方式不可,但如此操作势必拉大与读者的距离。为此,我们对报道内容、形式都作了大胆创新,摒弃过去的叙事方式,注重再现老百姓的个体体验,分别以“2004,我们一起感动”、“2005,笑意写在我们脸上”、“2005,我们有几多期盼”为题,用三个整版的篇幅进行报道。“感动”篇,用7户人家的亲身经历,印证了取消农业税、银行加息、村庄整治、政府调控用电、宏观调控等一年的大事要事;“笑意”篇,通过失地农民、手艺人、残疾人、普通农妇等普通人的感受,体味到党的富民政策带给他们的快乐;“期盼”篇,则对百姓关注的楼市、车市、粮价、油价、供电、增收等热点,进行探访和解读,在解读中让读者品味去年的成就,增强新年工作的信心。读者评价,这样的报道让他们觉得“事件就发生在身边”,特别亲切。而且,回顾与展望连着刊发,延伸了成就报道的内涵,使它具有了纵深感。
  二、拉近距离的方法
  新闻价值的接近性原则告诉我们,新闻内容与受众在利害上、地理上、心理上的关系越接近,其新闻价值也就越高。在采写新闻时尤其需要注意报道与受众心理的距离,比如报道一项重要政策,就要考虑与老百姓工作、生活的关系,以增加报道的贴近性,否则就会淹没或损害新闻的重要性,就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近几年,我们在组织成就报道时,努力缩短与读者的距离,积累了一些做法,可概括为“三个一”:
  1、选好一个切口,即以凡人小事承载大的主题。
  要解决成就报道存在的时空距离,必须重视选取切入点,高处着眼、小处入手,“寻找同市民生活的结合点,把事实的内涵拉向市民的心理空间”。任何一项成就,都由很多小的成绩汇集而成,由很多人物、很多事件组成。成就报道的大主题要体现在凡人小事上,报道只有从小处切入,才能贴近群众,从而解决时空距离上的问题。其有效方法是,把看似遥远的报道主题近化,寻找到把重大主题化成人民群众最近的新闻事件的有效载体。2001年,为庆祝建党八十周年,东阳日报开辟了以成就报道为主的专题栏目“飘扬的党旗”。为反映时代变迁这个大主题,我们刊发了《两代养路工的生活变迁》、《一组数据写发展,一个故事谢党恩》、《两份菜单,别样生活》等文章,通过一家三代从事环卫工作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建国以来环卫事业的变化发展;用相距30年的两份婚宴菜单表现老百姓生活的变化,远大的主题一下子变得让老百姓伸手可及,让他们感同身受。
  我们认为,“凡人新事”也是成就报道不能遗忘的领域,用普通人、普通事最能消弥成就报道与读者间的距离。今年2月初,我们组织的几篇成就报道就是按这一思路操作的。如《金永祥老人和他的三副春联》一文,通过小山村一位老人写的三副春联,为农村面貌、农民生活变化破题;《三笔账里见增收》则从38岁农民楼春阳的三笔增收账入手,缕析了农民增收的途径,并以记者旁白的形式,揭示了“三农”政策、政府服务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提升了报道主题。
  2、确定一个坐标,即给新闻事实找一个最好的时空坐标。
  成就报道的新闻事实往往都不是新近发生的,怎样将其变成读者感兴趣的新闻?主要手段是要找到最佳的背景和特定的时空坐标,也就是让这些新闻事实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并与读者所处的背景和环境发生紧密联系。在推出“飘扬的党旗”系列报道时,我们对栏目的定位是:既要体现党领导人民翻身得解放的战斗历程,又要讴歌新中国50多年的辉煌成就。根据这一定位,我们选取报道了10位历史人物。他们有的已牺牲几十年,对普通百姓尤其是青少年来说,他们陌生而遥远。我们采取两种手段让他们重新走近读者,一是把他们置于全国掀起纪念建党80周年高潮的大背景下;二是深入他们曾战斗过的地方,采访知情人或亲人。这样,这些历史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了新的坐标,重新复活。那段时间,读者纷纷要求多刊登英雄们的事迹,了解他们成了读者的期盼。
  3、实现一个回归,即让成就报道回到新闻现场。
  成就报道简单化、概念化、公式化、公文化的原因,就在于其新闻要素不健全、新闻事实不充分、新闻细节不鲜活。只有要素健全的新闻,才是真实生动的新闻。对成就报道的操作,要还原到细节,深入事件第一现场去发现,用大量鲜活的细节,增强成就报道的亲和力。2004年底,我们推出了“2004,闪亮东阳”系列成就报道,对东阳一年来各个领域的成就进行回顾。在13篇报道中,我们一再强调按新闻规律办事,还原新闻细节,回到新闻现场,使这组报道特色明显。一是用图表解读数字,简洁直观;二是以事件化的特写镜头为由头,或以细节承载起整篇报道。如“旅游篇”,通过两个图表,读者对2000年至2004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客源市场分布一目了然。文中再现了江南水乡景区“暴雨山洪”节目给游客带来的惊喜,描写了福建旅友驾着13辆别克车、衢州34辆私家车进横店的场景。两个细节是全文的亮点,不仅使报道可亲、可读,而且读者可以从细节中品味出东阳旅游业如日中天的个中三昧。
  当然,这些做法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同时作用于某一个报道策划或统一于某一篇报道中。这些方法的运用,必须以事先缜密细致的策划、事中深入周详的采访为基础。
  三、具体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近距离、感动读者,是成就报道的两个方面。近距离是操作层面的;感动读者是成就报道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检验成就报道是否成功的标准。因此,心中有没有读者,是我们组织成就报道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近两年,我们对成就报道的革新和尝试,有了一定的突破,但仍然徘徊在传统与创新的边缘,难以跳出传统模式的窠臼。概而言之,主要有“四个不”:一是报道模式不新。就成就报道成就,不善于化大于细、变远为近。二是报道领域不宽。在选题上我们多局限于各行各业的成绩,政治意义高于新闻价值;在报道时间选择上,则囿于岁末年初、重大节日、纪念日或重要会议期间。三是可读性不高。难以突破以往成就报道数字多、细节少的局限,缺少新闻现场感和生活化场景,枯燥乏味。四是报道深度不够。报道停留在浅性的单一层面上,不能给人留下耐人寻味的东西。
  要破解成就报道的“四不”难题,我们认为,除了在手段上娴熟运用前文所述的“三个一”外,在观念上还要把握两点:
  第一、报道成就不是为某人贴金。成就报道不是单纯的成绩报道,不是为了媚上邀功,哗众取宠,而是为了让受众认同成就,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受到感动、鼓舞,激发他们更大的创业热情。因此,要从读者的需要出发来组织报道、选择信息,找到与百姓的最近点,选择与受众关联度大的新闻事实。
  第二、成就不仅仅是物质层面上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百姓生活的改善,我们写成就报道,眼睛不能只盯住经济指标或其它物质层面上。要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为指导,拓展成就报道的领域,关注民众新的诉求,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上。
  (作者:东阳日报副总编辑)
  浅谈成就报道创新点的挖掘
  成就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老品种”,好比一道经常要吃的“家常菜”。长期以来,我们做成就报道时,最容易遇到以下问题:一是“旧闻多”;二是“量过大”;三是“距离远”;四是“不活泼”;五是“形式老”;六是“深度不够”。一些记者大都习惯用总结式的“老模式”把一些用过的材料“重抄”一遍,很难出新意。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不让读者把这道家常菜“吃腻”,常报常新呢?我们只有不断地策划,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出新招,在“近”、“亮”、“活”、“深”上下工夫,才能写出有新意的合格的成就报道来。
  近———找好切入点
  如何做到以小见大,贴近百姓,使成就报道丰富多彩,是非常考“手艺”的。人民日报、新华社在近几年都搞了《变化在身边》之类的征文活动,其中有记者写的稿子,但更多的是老百姓写的,如《张大妈笑谈票变卡》、《“老北京”不识北京城》、《穷比厅堂富看厕所》、《老司机迷路了》、《餐桌上的馒头个小了》、《“电影院”搬进家》、《山里人烧气不烧柴》等等,内容多是发生在一家一户的事情,但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绵阳日报》2004年年初也开辟了“展示新成就,促进新跨越”的系列成就报道,其中有一篇题为《今非昔比不寻常———管窥绵阳变化》的文章,从“17年前,绵阳还是一座‘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光灰’城市”说到今天,绵阳已经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记者随手拈了几桩生活中的小事;“擦皮鞋的多了,修皮鞋的少了;“轿车摆进小区卖”;“公园概念淡出城市”……用这些老百姓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来说“变化”,宣传效果特别好。这组系列成就报道中,除反映物质生活富裕的,还有反映精神变化的———在家把大学读起来;农民当上公务员等等,都是百姓能感受到的。这些“小”题材拉近了重大社会事件与普通读者之间的情感距离,吸引了读者的眼球,让他们通过这些事实悟出道理来。读者反映说,对这些报道内容“平时注意不多,经报纸这么一说,仔细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曾要求:抓报道要“寻找最带有共性的话题,最能引起共鸣的角度,最能动情的切入口。兼顾这三个“最”,击中时代之弦,定能引起读者共鸣。所以,找好切入点,就可以收到事实胜于雄辩的效果,使“大而硬”的主题变得“软而亲”。
  亮———捕捉闪亮点
  成就报道,不仅要报道成就本身,也要努力去捕捉“闪亮点”,报道取得成就的原因,用理性的思维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和理念,以昭示未来,引人思索,给人启迪。
  其实,农民增收方面的报道,真正“热”起来也不过是最近一两年的事,但是早在2000年末,《绵阳日报》就推出了“农民增收调研行”系列报道,这也是一次典型的成就报道。当时绵阳一些地方大
  胆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增长势头逐日强劲,引起各地关注。人们一直想解开这个成功之“谜”。《绵阳日报》的成就报道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解“谜”的重任。笔者采写了其中的一篇。当时以传统种植业为服务对象的农业大县三台县,其地区性服务组织已不能满足多种商品生产的需要,四川省首家棉花生产联合社———三台永新棉联社应运而生,笔者捕捉到这一极具指导意义的新闻后,以《永新棉花联合社吸引两千多户棉农》为题予以报道,新华社、四川日报等多家媒体采用。四川省省长看了报道说:“永新棉联社的产生,是农业服务体制改革的成功跨越,这种联合组织,它不是靠行政力量的捏合,而是共同利益驱动下的自愿结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本文获当年全省好新闻一等奖。
  这组成就报道和以往成就报道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不是“就成就报成就”,而是捕捉到“闪亮点”,挖掘出成就背后带有规律性的“真经”,体现了较强的思辨色彩。就实论虚做理性思考,挖掘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使经验信息变成大家共同的财富,这也是成就报道捕捉到“闪亮点”、“求深出新”的有益尝试。
  活———善于用数字说话
  由于数字具体,很能说明问题,但仅仅是搞一大堆“数据”、弄许多“专业名词”,文章就会“硬巴巴”的,这时就要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等方式使这些数字“动”起来,也就是说要善于让数字说话。
  笔者所写的《首富村二让办公楼》,是反映绵阳市打造招商引资软硬环境的成就报道。文中报道了台湾企业家郑老板到绵阳“首富村”———涪城区石塘镇御营村做电子元件厂投资考察,郑老板对各方面都还满意,惟独对简陋的厂房有些微词。村干部最终想出了一个妙法,把投资近100万元、刚刚竣工的3楼底层210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让给郑老板作元件厂厂房,御营村办公楼搬到条件不好的旧厂房。郑老板十分感动,当即拍板投资。后来,镇上准备建一所中心小学和一所农民技术学校,可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校舍只好作罢,“首富村”的村干部知道后,主动找到镇上,再次把刚刚建成的新办公楼让了出来。这篇640多字的小通讯充分利用数字说话,反映了“首富村”的村干部“自己居陋室,台商进新楼”、“宁苦自己,不苦娃娃”的思想境界,折射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深刻内涵。人民日报、新华社、四川日报等及时刊发,并被评为全省好新闻一等奖。
  其实,目前流行的“精确新闻”,也就是用数字报成就,只不过用活了数字,用得恰如其分,用得不偏不倚。如2002年10月———12月间,新华社就搞了个《新数字解读》栏目,发了10多篇文章:《GDP突破10万亿意味着什么?》、《国企2500亿元利润是如何实现的?》、《今年新增1郾2万多亿元储蓄存款是怎么来的?》等等,这些文章既回答了读者欲知的问题,又宣扬了成就。现在有不少媒体,在各地“两会”期间,专门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字摘录出来,分别取一个小标题,放在一个叫“从数字看变化”之类的栏目里予以凸现。“绵阳日报”今年就是这样,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头版头条刊发了市长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消息,二版就辟出专栏摘录报告中的数字R蛭删椭饕ü址从常瓜至耸郑褪峭瓜至顺删汀?
  深———透过现象揭本质
  成就报道一定要把深度做够,此所谓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比如,一项建设成就的取得是很不容易的,它已经和将要发挥的作用也会是多方面的,如果只是就事论事,讲不出、讲不透其中的“前因后果”,就不能表现出建设成就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真正影响和意义。因此,在进行成就报道时,要尽可能地多问几个为什么,尽可能地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去分析问题,以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成就报道中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量的变化,大家比较容易感受到。如近年来成就报道中大量出现“凡人琐事”,这表明报道得越真切,离受众生活越近,效果就越好。我们的愿望是通过“一滴水”折射出阳光的七彩灿烂。但仅仅进行简单的量的对比,这种成就报道还是浅层次的,因为未经“提炼”的内容缺少深度和力度。对比不仅要表现在量上,更要着眼于质,在策划成就报道时,透彻理解成就的本质,这是前提。■
  为成就报道找个叙事人
  ——金华日报开展成就报道的体会
  成就报道是党报新闻宣传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总结以往的经验,我们认为,为成就报道找个叙事人是处理好成就报道写事与写人的关系,改进写事的方法,让成就报道见事也见人的一个好办法;是克服成就报道老一套、炒冷饭、一般化的弊端,丰富报道内容,创新报道形式,增强报道效果的有效途径。
  以人叙事  事中见人
  我们知道,改革和建设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人民群众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结果。因此,成就报道不仅要写事物的变化,而且要善于透过事物的变化来展示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变化。从见事到见人,不是报道侧重点的一个简单的转变,而是报道深度的一个层次上的跨跃。因为,只有见人才 能见到根本,才能使报道真正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这几年,我们金华日报围绕重大纪念和庆典活动、市委市府中心工作,推出了“我看改革开放20年”、“纪念金华解放50周年”、“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在建中的重点工程”、“展示新成就、迎接新世纪”、“迈入新世纪、建设新金华”、“城市化掠影”、“效益农业之路”等一系列专栏,成就宣传层层推进、高潮叠起。在这些成就报道中,我们注意处理好人与事的关系,以人叙事、事中见人,防止就事论事,浅尝辄止,从而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例如1998年推出的“我看改革开放20年”系列报道,我们尝试为成就报道找个叙事人,采取请当事人回忆的形式来展示成就,结果很受读者欢迎,最后我们还将这组系列报道汇编成册。
  在组织这组系列报道时,我们认为首先要着眼大局,精心选题,把在市内外有重大影响,最能代表金华改革开放20年成就的重大事件一一列出,然后请这些事件的组织者、实践者、见证人叙说。在我们的报道中,有金华地委原书记厉德馨谈1981年金华在全省率先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当时的金华市委书记仇保兴谈实行“两公开一监督”政务改革所取得的成效;有金温铁路原副总指挥、金华市原常务副市长赵毅通谈怎么以改革精神建成我国第一条利用境外资金的地方铁路;有义乌市委原书记谢高华谈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敢闯敢试,较早地开放市场,最终使义乌成为全国小商品市场之首;有东阳市蔡卢村党支部书记卢楷文谈在不改变家庭承包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蔡卢村成为全省现代农业的样板等等。这些成就不少在全省全国都有重大影响,由当事人如叙家常般娓娓道来,真实可信,形象生动。例如,厉德馨在《金华农村改革大潮回眸》一文中,写他随农业部长林乎加到“大包干”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考察时,为表明“大包干”在解放农村生产力中所取得的巨大成果,特别写了一段细节:“那个长期穷得要命、年年外出讨饭的小岗村,包产到户一年就翻了身。我们在这个村看到,家家户户粮食囤子都是满满的,农家养的鸡在粮食囤子上生蛋,吃饱了再出门。农民不以为这是糟蹋粮食……”
  这种为成就报道找个叙事人的形式,较好地处理了人与事的关系,不仅使读者了解了事件,了解了成就,而且使读者了解了创造出这些巨大成就的人,了解了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情感,也看到了他们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从而拉近了重大社会事件和普通读者之间的情感距离,使成就报道能在更深层次上引起读者的共鸣。
  形式多样  灵活运用
  为成就报道找个叙事人具体做法可灵活多样,除了由当事人撰写回忆文章外,在记者采写的成就报道中也可以广泛采用,并可以为报道增色。
  在2000年年底金华日报组织的“迈入新世纪,建设新金华”系列报道中,有一条消息写得比较生动,标题是《沙畈移民村里看变化——昔日世居山里木头难生财,今朝山外安家木‘财’滚滚来》。在这篇七八百字的报道中,记者采写了三个人,沙畈村党支部书记徐韶余、移民到地处低丘平原的蒋堂镇后第一个办起木制品加工厂的叶有富和木制品加工户虞根泉。记者主要通过这三个人的介绍,用令人信服的事实生动地反映了这个昔日在山里只有两三个人从事木制品加工的移民村的巨大变化,在搬出大山后的短短几年间他们办起了十几家木制品加工厂,大多数村民住上了新楼房,实现了祖祖辈辈都未能实现的梦想。下山脱贫给山民带来的实惠由当事人自己道来,更有感染力。再如,今年4月1日金华日报刊发的通讯《金华大不一样了》,写记者遇到一位当年参加解放金华的老干部,随这位每年都要坐公交车绕城一周的87岁老人逛了一趟金华,通过这位解放初期负责金华道路、房屋建设的老人的独特视角,再现了金华建国五十多年的沧桑巨变。通讯写道:老人告诉记者,金华城的范围原来很小,东到上浮桥,西到八一北街,北到青少年影剧院,南到小码头,就这么小的一块。城内城外以老城墙相隔,城内是老房子,又矮又旧;城外是一大片的田野和壕沟……老人说话间,公交车驶过了人民广场、通济桥,行驶在宽敞的八一南街上。老人看着车窗外掠过的高楼大厦,嘴里不停地说:“变了,变了,这里原来都是田野,荒芜得很。”
  老人是历史的见证人,他发自肺腑的感慨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通讯把“找个叙事人”在成就报道中的作用发挥得相当充分。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艺术,不仅要表现事实,而且要“说话”,即传达某种思想观点。在2000年金华日报开辟的“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专栏中,记者借用年产值可达1.5亿元的永康天行集团总经理应天行的话来宣传致富思源的道理。报道中说,应天行过去跑江湖几十年只赚了3000元,现在固定资产就有4000万元。他感慨地说,同样一个人,为何现在就能致富?除了自己的勤奋外,至关重要的是党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朴实的话语说出了群众对党的富民政策的切身感受,令人深思。这就是“找个叙事人”在成就报道中的作用。成就报道不仅仅是为了展示成就,更重要的是要借此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党委和政府的主张,借助“找个叙事人”的办法,可以把新闻观点融入新闻事实和新闻人物之中,收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为成就报道找个叙事人只是以用新闻人物的话语来宣传改革和建设成就的一种形象的说法,其实,这个“人”不仅可以叙事而且可以对新闻事件作出评价、议论、判断,这样可以增强成就宣传的说服力,尤其是权威人士的评价更可以加重新闻报道的分量。2000年5月,金华日报刊发了一则消息,题目是“(引)一只柜子管钱,一个‘龙头’管支(主)我市财政支出改革经验闻名全国(副)朱基总理认为,这个做法比‘会计委派制’更管用、更彻底”,对金华市以推行机关会计核算中心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支出改革的做法、效果、影响等作了充分的报道,报道恰当地引用了总理“更管用、更彻底”的评价,从而突出了这一改革成果的重大意义,使报道的分量大为增强。此稿在当年浙江省新闻评奖中荣获一等奖。
  以人为主 以人带事
  为成就报道找个叙事人,其实质是在倡导新闻宣传的人文关怀,主张在成就宣传中不仅要关注事,而且要关注人,提倡事中见人。沿着这条思路,进一步的主张则是成就报道也可以把着力点放在人物上,以人为主,以人带事。众所周知,经济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也可以说建设成就的背后是人的发展的成就。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才的成长、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成就中最可宝贵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造就出大批杰出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然而,见事不见人的成就报道却总是忽视这一点,大量的事例和数据展示出辉煌的建设成就,而人的成长、人的发展却被排除在外,这是不少成就报道的一个通病和硬伤。针对这一问题,在成就报道中倡导从写事转向即写事又写人,甚至以写人为主就显得很有必要。
  2001年国庆,根据市委的要求,金华日报在一版报眼位置推出了专栏《金华籍博士档案》,时任市委书记的郑尚金同志为栏目的推出写了热情洋溢的贺辞。档案简要介绍了每个博士的求学经历,从小学直至取得博士学位,博士的专业及主要研究方向、科研成果等等。这一专栏为金华的优秀学子立传,充分展示了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在人才培养上、在人的发展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专栏每篇三百多字,均刊于报眼位置,至今已发了39期。专栏一经推出,立即引起热烈反响,博士的父母、老师、亲友纷纷向报社提供博士的有关资料,短短半个月时间,我们就收到了200多位博士的档案资料。新华社还为此专门播发了消息。
  受“博士档案”成功推出的启发,我们在今年初又组织了寻访金华籍院士的采访活动。金华究竟出了几个院士,他们在哪里,有些什么成就?这些问题过去金华没有一个部门掌握全面情况。于是,记者一个部门一个部门查询,最后终于查清楚了,金华了不起,目前健在的金华籍院士一共有十三位,其中有获“两弹一星”勋章的吴自良,有着名经济学家千家驹,有着名飞行力学专家陈士橹等。自1月8日始,记者到北京、上海、哈尔滨、大连、深圳、成都、西安等地,逐个登门采访了这批金华籍院士,并在金华日报一版开辟“寻访金华籍院士”专栏,陆续刊出有关院士的报道。这些报道详细介绍了金华籍院士们的求学经历、科研成果,以及他们对故乡的关切,由此金华籍院士的风采逐个走入家乡人民的心里。这组报道以人带事,不仅描述了院士们的音容笑貌、思想情感,而且折射了国家在人才培养和科研领域里取所得的巨大成就,应该说也是一组别开生面的成就报道。大年三十,我们又做了一个图文并茂的专版——《八婺院士合家欢》,让十三位金华籍院士集体亮相,给家乡人民拜年。这个专版在读者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议论纷纷,一个共同的感受是,真想不到金华出了这么多的院士,自豪感油然而生。出人才也是一种成就,这种成就或许比一般的建设成就更能激动人心。这是我们在听了读者的反映后产生的一个强烈的感受。
  今年我们将迎来党的十六大的召开,作为党报,成就报道的任务很重,如何搞好成就报道值得探讨的问题很多。我们在开展成就报道时思路应更宽一些,视野应更广一些,办法应更多一些,尤其是在成就报道中应防止只重视物质文明建设成果,而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只关注事,而忽视了人,倡导多写一点人的感受、人的发展,把成就报道搞得更加丰富多彩,内涵更深刻,更有说服力、感染力,更受群众喜爱。(刊载于2002.07《新闻实践》)
  成就报道的创新
  作为一家党报,“成就报道”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这里所说的“成就报道”,不是单个的“××大桥建成”“××铁路通车”“今年经济增长×%”之类的动态性成就新闻。而是指一组反映成就的系列新闻,或是一篇文字较多、内容较为丰富的综述类的成就新闻。例如:
  一年到头了,要回顾一下成绩,就要在年末年初搞过去一年的成就报道,在头版头条位置发七八篇十来篇有分量的报道,如工业怎么样、农业怎么样、教育事业怎么样,人民生活怎么样……等等;
  每逢党代会、人代会等会议的召开,为了显示本届党委或政府的政绩,就要搞这一届党委或政府的成就报道,往往也是这样的规格规模。如反映江泽民当总书记13年我们国家取得的成就的《事非经过不知难——13年发展的启示》《执政兴国看发展》《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等就是;如反映九届全国人大在立法、监督中的成绩的《监督,见证民主的力量——聚焦九届全国人大监督工作五大亮点》《立法,为民主和法制护航——盘点九届全国人大立法十大亮点》《变化总在寻常间——聚焦九届全国人大新亮点》《而今迈步从头越——九届全国人大五年回眸》等也是。
  每遇五一劳动节、七一建党纪念、十一国庆等重大节日,也要搞解放以来或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报道……
  世纪交替时,这样的成就报道就更不用说了。
  “成就报道”频繁地出现在媒体上,如今它好比变成了一道隔三叉五就要吃的“家常菜”。因为是家常菜,天天吃就不免会让人感到“腻”了。为了尽量不让人“吃腻”,于是媒体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断地策划,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出新招,尽可能地做到在新闻采编上“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以前,媒体上是没有这么多的成就报道的。六七十年代时,多的是形势报告,领导作报告总是说“形势大好,问题不少”,或者是“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为什么现在成就报道这么多,这么频繁?笔者分析原因有四条:一是我们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速度在世界上是“一枝独秀”,GDP每年保持着7-8%的增长率,进入了“快车道”,经济、社会,物质、精神,方方面面可报道的东西太多了。二是搞成就报道能鼓舞士气,强化新闻的激励作用。作为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是晓得利用媒体在凝聚人心上的这种特殊作用的。所以,宣传部门会一个接一个地不断地向媒体提出必须搞这样或那样的成就报道的要求;三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任免都比较规范,他们的升迁往往与其政绩联系起来,所以,都非常重视其在任期内的成就报道。四是媒体之间竞争激烈,谁不想从成就报道中“高出一筹”,把对手压下去。同时,报纸进入了厚报时代,而事实上又没有那么多的突发性的事件新闻,而几十个版面又必须填满,所以,成就报道就成为编辑记者们目光专注的对象之一。
  近年来,成就报道搞多了,各种形式百花齐放,愈来愈多,可谓“丰富多彩”。而作为一家媒体,会不会策划成就报道,影响其发展生存的前途;而作为记者,会不会写成就报道,关联到业务水平的高低。
  成就报道如何创新?笔者收集了一些资料,现介绍如下:
  1,分解长文,突显成果。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创新手法。在过去,“成就”隐藏在领导的报告(如《政府工作报告》)和统计公报等文件中,隐藏在刊登在报纸上的洋洋洒洒的几万字的长文中间,一般老百姓不大喜欢看,宣传和传播的效果不佳。大概五六年前,新华社胆子一大,把政府工作报告分割成十几篇消息,每篇消息都有一个标题,这样,看的人就多了。现在,这种方法在省市县级党报中常已被广泛采用。
  2,写好综述,做到“四新”。大量的成就报道是通过综述(包括述评)这种体裁来体现的,这些文章写作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何写活、写生动,千方百计增加可读性方面。人民日报、新华社和省报写的这些成就报道文章,其之所以成功,关键是做到:一是选题新。当然需要有像《现在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评述13年我国经济发展历程》(2002.11.6)《中国农业的历史性跨越》(2002.10.15)之类高屋建瓴地反映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成就的巨作,但也绝不能老是与政府各个部门对应地来确定写作选题。二是角度新。角度新了才能反映内容更深的文章。如《华夏巨变桥为证》
  (2002.10.29)就是一例。它通过全国各地一座座新建的大桥来说明我国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的;《民心所指 改革所向——解析农村改革的“安徽现象”》(2002.10.28)《乡土中国的五年变迁》(2003.2.28)等就是单写农村的改革成就的,因为角度小,反映的内容就深。三是内容新。文章中既有面上的总的情况,也有点上的生动例子,而且这些例子要用新近发生的,不是抄抄有关部门的年终总结写得出来的,所以写这样的报道,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深入深入再深入,掌握大量的材料才能写好,否则,写出来的成就报道就没有可读性了。四是手法新。新闻写作贵在创新,同样内容,写作的手法一新,使人感觉到就不一样。这方面我下面还要展开谈。
  3,集纳报道,形式创新。最近有一种集纳式的报道写法开始流行,最早见于2002年9月15日新华社发的《建设小康谱新篇(上)——评述中国发展十大跨越》和《建设小康谱新篇(下)——感受百姓生活十大变迁》,作者是韩振军、赵承、陈新。
  《建设小康谱新篇(上)——评述中国发展十大跨越》一文的开头的话像“编者按”:
  实现小康,这是中国人的世代梦想。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世纪,回首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和十五大以来的历程,辉煌的画卷展现于我们面前:
  国家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13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丰衣足食的梦想成真,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伟大跨越。
  新华社为此特邀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经济学家邱晓华,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十个显着性跨越进行点评。
  正文就是把反映中国发展成就的十个方面(经济总量、人民生活、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外贸总量、国家财政实力、经济结构、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方式、科技进步,教育发展)分成十个小题,每一小题分“新闻背景”“权威点评”两个部分进行“述”和“评”。例如,第一小题是:
  一、经济总量从世界第10位跃升至第6位,生产力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新闻背景:到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90年增长近两倍。根据国际权威经济组织公布的资料,1990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第10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二。到2001年,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6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进入世界“重量级”阵容。
  权威点评:短短13年,我国经济总量前移4位,名列第6位。这标志着中国已名副其实地跨入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这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事件,是一个人口众多、底子相对薄弱、国土辽阔的发展中大国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的一个值得骄傲的伟大成就。中国的进步,增强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也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够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新跨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建设小康谱新篇(下)——感受百姓生活十大变迁》的基本格式与前一篇相似,也是分为十个部分,每一部分制作一个小标题,其下为《生活变化》和《数字印证》两部分。这种集纳式写法格式固定,写作时如同“搭积木”一样快速容易,且方便集体采写,同时所载的信息量大,资料性好,查阅非常方便,有保存价值,因此,这种写法目前非常受欢迎。2003年2月27日,新华社就发表了两篇,《感受同身说变化——百姓对生活的十大满意》《放眼小康吐心声——百姓对生活的十大希望》,或写“生活变迁”“背景描述”,或写“百姓感言”“记者点评”。在2003年中央“两会”期间有数十篇稿件就采用这种形式。
  4,以小见大,贴近百姓。成就报道分宏观和微观两大类。宏观的全局性的成就报道要搞,微观的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成就报道也要搞,而后者以小见大,贴近百姓,可读性更强,这样使成就报道丰富多彩了。新华社、人民日报在近几年都搞了《变化在身边》之类的征文活动,其中有记者写的稿子,但更多的是老百姓写的。如《张大妈笑谈票变卡》《“老北京”不识北京城》《穷比厅堂富看厕所》《老司机迷路了》《餐桌上的馒头个小了》《“电影院”搬进家》《山里人烧气不烧柴》等等,内容许多是写发生在一家一户内的事情,但是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用这些老百姓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来教育老百姓,老百姓感到亲切,宣传的效果特别好。搞这些“身边小事看变化”之类以小见大的成就报道,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事情要绝对真实,不能有半点虚构,一般可用新闻小故事的形式撰写;二是选材要广泛,既要有反映物质生活变化的,也要有反映精神生活变化的。如反映物质生活富裕的——家里的遥控器多起来、吃饭的碗小起来、探亲的路“近”起来等是看得见的;反映精神变化的——在家把大学读起来、写杂文没有顾虑了、六次跳槽找到了好工作、农民当上了公务员等等,也是能感受到的。写作时角度要小,反映的主题才能深。三是体现时代特色,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老百姓感受最大的是物质丰富了,七票八票不见了;到了九十年代,反映的主要是房子变大了、钱多了、交通方便了;进入二十一世纪,老百姓想的更多的是买车、出国旅游等消费。不同时期写的“身边小事”应有不同,关键是记者要深入下去挖掘,才能有所收获。
  5,制作图表,以图代文。成就报道离不开数字,文章中数字一多,读起来就会乏味。把反映成就的数字拎出来,用新闻图表的形式反映,就可以起到“一图胜千言”的作用。目前,这种形式已被大报小报广泛采用。浙江日报在2001年初搞了个《人均看浙江》的专题,图文并茂地连续发了六七篇反映我省变化的新闻,效果非常好。我们萧山日报在今年“两会”前夕,也搞了个《回眸五年看变化》,宣传的效果也不错。要搞好这种形式的成就报道,一是要精心设计图表,不要千篇一律地用Excel制作的饼图、曲线图、柱形图,要引进漫画的制作技术,使图表生动起来;二是图表上的数字不要太多,能反映出变化的趋势、反映出主题就可;三是配图的文字要短小精悍,尽量要有可读性强的文字,能在图表中反映的数字就不要再写在文章中,不可有过多的数字出现。
  6,巧用历史,突现巨变。利用历史上的旧闻(文字或图片),与现在的现实情况进行对比,突现发生的巨大变化。浙江日报的一位摄影记者徐永辉追踪拍摄了解放前在嘉兴讨饭的黄岩农民叶根土一家解放后几十年的生活变化,这些照片编排在一起被浙江日报上多次采用,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这些做法如今已成为一种成就报道的创新手法被广泛应用。如今年春节,新华社连续发了好几组图片,反映过年的变化。有一组图片中就有清朝时人们用打躬作揖拜年的情景,也有现在人们用手机短信拜年、发e-mail拜年、可视电话拜年等画面,这些图片放在一起,就生动地反映了今昔的变化。也有利用历史上的新闻——现在看来是所谓的旧闻——与现实情况对照进行成就报道的。新华社在世纪交替之际,搞了个“世纪观察”,把百年前的上海申报上的新闻与现在的新闻对比,例如有一篇就讲当时刊登的上海滩上“路有冻死骨”的新闻,与现在全国初步实现小康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杭州日报曾搞过追寻六七十年代物资紧缺时代的旧闻的活动,他们从当时的报纸合订本中找出诸如杭州肥皂紧张,化工厂如何加紧生产肥皂之类的旧闻。这些东西现在看起来显然都是笑料了,但是与今天物资充裕的情况一对比,成就报道的效果就不言自明。
  7,解读数字,精确新闻。成就报道也是数字报道,目前流行“精确新闻”,新华社就把重要的数字单独一篇篇做文章。一篇文章就讲一个特别重要的数字,用人物专访、新闻述评、新闻分析等体裁,尽量把文章做深做强做活。2002年10-12月份间,新华社就搞了个《新数字解读》栏目,发了10多篇文章,例如,《GDP突破10万亿意味着什么?》《国企2500亿元利润是如何实现的?》《今年新增1.2万多亿元储蓄存款是怎么来的?》等等,这些文章既回答了读者欲知的问题,又宣扬了成就。现在有不少媒体在各地“两会”期间,还专门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字摘录出来,分别取一个个小标题,放在一个叫“看数字变化”之类名字的专栏里予以突现。有一张城市报就是这样,版面中间位置发的是领导报告的消息,两边两栏就是报告中的数字摘录。因为成就主要通过数字反映,突现了数字,就是突现了成就。
  8,利用歌曲,反映变化。一些地方出歌,如新疆。五六十年代时歌颂过的地方现在怎么样了呢?2000年时,新华社新疆分社的记者采写了一组风貌通讯共9篇,如《达坂城的歌声四海扬》在一开头就写道:
  “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西瓜大又甜,那里住的姑娘辫子长啊,两只眼睛真漂亮……”王洛宾这首优美动听的《达坂城的姑娘》使新疆小镇达坂城名扬天下。那美妙的歌声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远方游客不远万里踏歌来。只为逛一逛“达坂城的石路”、尝一尝“达坂城的西瓜”、看一看“达坂城的姑娘”。如今,只有万人的达坂城每年接待40万海内外的游客,服务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因为《达坂城的姑娘》这首歌人人耳熟能详,所以,利用歌曲来反映变化的宣传效果就别具一格。
  歌唱新疆的歌曲还有施光南的《打起手鼓唱起歌》,早在1951年就有的《新疆好》,反映石油工人的《克拉玛依之歌》和《石油工人之歌》等,反映军垦生活的《塔里木河》《边疆处处赛江南》《情满伊犁河》、《小河轻轻唱》、《军垦战士的心愿》、《我们来自南泥湾》《草原之夜》等,作者巧妙地把历史上的“歌”与现实生活中的“景”结合,写出一篇篇跨越时空的咏叹成就的报道。
  此外,还有借“新名词解释”,如“GDP”“恩格尔指数”“小康”等宣传成就,进行成就报道的;有运用“新闻背景”的形式进行成就报道的;有利用人物专访搞系列成就报道的。总之,成就报道的形式在不断创新,愈来愈多。只要领导策划得好,成就报道还可以创出更新更好的形式来。
  新闻化 生活化 故事化
  ——谈成就报道的改革与创新
  成就报道如何突破传统模式?随州日报在“三贴近”上下功夫,探索出了一条让成就报道“新闻化、生活化、故事化”的新路子。
  由“点”切入 百姓视角
  第一,按新闻规律取材、选题。
  打破按行业、地域界线分类选材的套路,确立按新闻性、事件性、贴近性选材的思路。本报在“朝气蓬勃新随州”的系列报道中,虽然确定了 20篇,但没有按工业、农业、城建、交通等分类选材。工业方面选取了汽车城、风机城、开发区,交通方面写了铁路、高速、通村公路,教育方面选取了五万学子上大学、随州有了大学等。没有“面面俱到”、“行行选全”。
  打破由“面”切入的陈规,确立由“点”切入的思路,抓住读者的兴趣点做文章。在“2004·随州故事”系列报道中,记者由一片责任田的“命运”切入来反映农民负担的下降和增产增收;由“门前的一条泥巴路”切入来反映交通建设;由一个家庭的再就业切入来反映全市就业和再就业的成绩。当然,由“点”切入容易给人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其补救措施就是以“链接”等形式来反映“面”上情况。
  打破“官视角”、“工作视角”,确立“群众视角”、“生活视角”、独特视角,从角度上体现“贴近性”。在本报“喜迎十六大”的系列报道中,“生活中的变化”确定的就是“生活视角”,“有这样一个家庭”确定的就是群众视角。在“2004·随州故事”中,一片“长”企业的土地、一篇舆论监督稿的背后等,确定的就是独特视角。
  第二,确立“人本报道”的新思维。
  随州日报在探索中,确立了“人本报道”的新思路。所谓“人本报道”,就是在成就报道的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到既让领导满意,也让读者满意,既把成就报道出来,又让读者喜闻乐见,同时也兼顾到报道中所涉及的当事人。“人本报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选材生活化。尽量将工作成就与群众的生活联系起来,将报道的重点放在此项成就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上,多写群众生活的变化,多写群众的感受。在2004年的年终专稿中,反映交通建设成就的报道,就选择背街小巷的硬化和通村公路,写作时选择一户居民(农民)在这条街(路)上多年辛酸与喜悦。对路是如何修的,只是一笔带过。
  情节故事化。选取一项成就中的一个典型事例,写情节、写细节、写故事。如反映就业、再就业成就的报道,就写一位下岗女工再就业的故事,写她如何写信向市长反映情况,有关部门如何了解情况,如何与用人单位协商,她再就业后如何珍惜眼前的工作等。《一条泥巴路的变迁》则两条线索交织进行。主线是路的变迁,副线是路边一个家庭的变化,通过路的变迁给居民带来的变化,来反映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文章精巧化。就是要打破大稿的传统作法,掌握“千字文大容量”的驾驭技巧。本报这几年的成就报道,都是千字文,最多不超过1500字,力求用短文章浓缩大成就,便于读者接受。
  第三,形式上追求板块化、多样式。
  标题上追求形象化、口语化,一组报道的标题力求统一。如“2004·随州故事”的标题分别为:《一片责任田的“命运”》、《一条泥巴路的变迁》、《一片“长”企业的土地》、《一篇舆论监督稿的背后》、《一位下岗女工再就业的故事》等。
  版面编排上追求短文章、多样式、板块化。本报的成就报道,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板块: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1-2条一两百字的链接、一幅新闻照片。编排时追求的整体效果为“冲击力强、新颖活泼、吸引眼球”。在“2004年·随州故事”中,“故事”反映“点”,“链接”反映“面”,图片点睛,浑然一体。
  注重策划 精细操作
  成就报道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新时期,我们党确定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强调“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我们的成就报道就应该努力体现“公”、“民”二字,体现“亲民”思想,突出“亲民”色彩。新时期,我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我们的成就报道就要体现“人本思想”,就要突出“科学”二字,体现“三贴近”的原则。
  搞好策划,精细操作至关重要。好的报道,来自好的策划。做好成就报道的策划,一是要事前做好调查研究,确定好选题。调查研究必须找到明确具体的点,像“责任田”、“泥巴路”一样明确,像“全市田地撂荒、复耕情况”、“今年农民增产增收情况”一样具体。二是对文章的体例要统一明确。在标题上,先提出原则性要求,稿件成熟后明确一位社领导统筹,风格保持一致。排版时统一形式,固定位置。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要精细操作,整体上才能有一个良好的效果。
  搞好成就报道 唱响时代主旋律
  成就报道是党报的“重头戏”和“常规武器”,是党报在重大节日(纪念日)、重要会议(活动)期间经常运用的一种报道形式。搞好成就报道,有利于党报弘扬主旋律,使人民群众充分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鼓舞人民群众的斗志和干劲,坚定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
  一、当前成就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高。在角度上,成就本来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是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但是我们往往不是从平民视角去组织成就报道,而是有意无意地将成就束之高阁,报道调门高,篇幅长,让受众敬而远之,缺乏亲切感。在语言上,对于专业性的内容,习惯于生硬地堆砌数字和术语,没有用简单、生活化的语言来表述。
  二是大。成就报道作为一种主旋律报道,必须讲政治、讲党性、讲原则,体现倾向性、思想性、政策性。但我们在报道时,往往习惯于长篇大论、夸夸其谈。在内容上,忽视报道的新闻性和艺术性,报道简单化、概念化、公式化、公文化,成就报道如同政策解读,政治说教味浓。在语言上,不是娓娓道来、自然亲切、平易近人,而是满口官话,官气大,官味浓,让受众望而生畏、听而生厌,缺乏亲和力。
  三是全。成就报道往往采用系列报道的方式,把各地、各行、各业取得的成就地毯式地报道一遍,不看对象,不顾效果,连篇累牍地发,连续不断地轰,让受众不胜其扰。
  二、搞好成就报道的基本途径
  一是积极研究受众,主动了解受众需求。与以往相比,当前,受众对于成就报道的需求更强烈、要求更高了。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媒体形式已由过去的报纸、广播为主,发展到今天的电视、广播、报纸、期刊和网络并重,媒体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媒体数量和形式的增多为受众接受信息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增加了受众选择信息的难度。在选择信息困难的情况下,受众迫切需要权威信息。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教育的逐步普及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的眼界逐步开阔,思考、判断能力逐步提高,受众已不习惯让媒体牵着鼻子走,而是采取批判和怀疑的态度来接收信息,并综合个人的经验和阅历对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和鉴别。成就报道是从宏观上向受众传递权威信息、介绍社会整体情况的重要方式。党报应该主动适应受众的心理需求,努力改进成就报道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成就报道的质量和效果。
  二是坚持改革创新,主动适应形势要求。第一,要更新理念。在组织成就报道时要树立平民意识,精心选择老百姓关心关注、与老百姓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实,尽可能把镜头对准生活在平凡世界、忙碌于各行各业的普通老百姓,努力拉近媒体与受众的距离,让受众通过生动鲜活的事例来体验和领悟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大主题。第二,要发掘新思想。要站在时代背景的制高点上,抓住事物的特点发掘事物的新思想。只有在思想内容上写出与众不同的报道,才能给读者以新的思想启迪。第三,要选择新角度。同一个主题,可从不同角度报道。角度不同,挖掘的深浅就不同,表达的思想意义也不同,新闻价值也就不同。为了拉近重大社会事件与受众之间的情感距离,让受众产生共鸣,成就报道应该尽可能从小的角度来表现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主题,从而化平庸为神奇、变枯燥为生动。第四,要采用新形式。要突破过去主要依靠消息、通讯体裁组织成就报道的定势,全面运用媒体创造的各种报道形式来进行成就报道。不仅要运用传统的报道方式,还要注重运用评论、图表、图片、征文、访谈录、现场见闻、采访札记、群众来信等形式,以不断增强成就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第五,要运用新语言。要运用优美、新鲜、形象、生动的语言来组织成就报道,做到深入浅出、朴实平和,使受众在接收信息中获得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