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打标机图片:2011年阿城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23:10:07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额骨(é)       恐吓(hè)         酷肖(xiāo)   回环曲折(qū)   

B.肌腱(jiàn)    娴熟(xián)      嬉戏(xī)     人声鼎沸(fèi)   

C.参与(yǔ)      遗孀(shuāng)    嘈杂(cáo)     马革裹尸(gě)   

D.履践(lǚ)       骊歌(lì)        狡黠(xiá)    兀兀穷年(w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曙光        隐晦        孤军愤战     了如指掌  

B.文采        谩骂        润如油肓     井然有绪

C.冥想        尴尬        断张取义     万恶不赫

D.紧俏        辩护        重蹈覆辙     人事沧桑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星出书无可厚非,但有的书错别字连篇累牍,简直让人不堪入读。

B.中央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的节目都办得有声有色。

C.死是一件不必一蹴而就的事,死是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D.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4. 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是………………………………… (      ) 

A.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 

B.为开阔学生视野,我们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C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D.同学们都在积极准备节目,迎接元月一号的元旦联欢晚会。

5、对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舌战群儒—诸葛亮         B大闹野猪林——鲁智深

C大战流沙河——孙悟空     D葬花吟——林黛玉

6、背诵优秀的古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用原文写出下面古诗文句子。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

(2)无可奈何花落去,                  。

(3)会当凌绝顶,                    。

(4)                    ,思而不学则殆。

(5)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与之意思相近,同样强调战争悲壮的语句是:             ,                   。

(6)《次北固山下》中有两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是                ,                  。

(7)沙尘肆虐之下,人们对蓝天碧水、茂林修竹的珍爱愈加强烈。你心中希望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请借用古诗文中的名句来表达,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5分)

(一)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 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7、解释加点词语(2分)

会宾客大宴:                   几欲先走: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①手有百指    指其一端            ②坐屏障中     众宾团坐

③宾客意少舒  陈涉少时            ④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

9.翻译句子(4分)

⑴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⑵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10、“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体现了观众怎样的心情?(2分)

 

 

(二)       当语言死亡时

                         陈  赛

①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 《濒危语言图谱》,全世界有7000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语言将在本世纪消亡,80%—90%则在未来的200年灭绝。相比之下,动植物的灭绝速度慢得多。

②语言的消亡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平均每隔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而且悄无声息。

③中国虽然不在语言濒危的热点地带,但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的黄成龙博士介绍说,中国有129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活力都很低,至少二三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比如云南的阿奴语、东北的赫哲语、新疆的塔塔语、甘肃的裕固语、中部的土家语等。

④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际的传承,而不在于人数。小的语言可以很有活力,大的语言也可以很脆弱。比如中国有1000万满族人,但能说满语的人如今只剩下100多人,随着最后一批会说满语的老人的死去,满语将彻底死亡。也许它的书面语言还会继续存在,但没有了代际的传承,它只是一个无意义的空壳。

⑤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森教授说:“想象一下,如果无缘无故的,鲸要灭绝了,或者金字塔要倒塌了,亚马孙森林被砍伐,人们会非常气愤,并且想尽办法去阻止,因为那些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是肉眼可见的。语言是更加古老、复杂精细的人类财富,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结构独特的人类存在方式。每种语言都有无限的表达可能性,无限的搭配可能性,它们的词汇、发音系统和语法,以精妙的结构组合起来,比我们手建的任何建筑更伟大。”  

⑥语言的死亡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说这种语言的人消失了;第二,说这种语言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母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过去200年间,殖民主义是最大的破坏者,欧洲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消灭了150多种土著语言,在北美扫荡了300多种土著语言;现在则是全球化,经济和社会的压力逼迫人们从村庄搬到城市,他们的母语时时处在强势语言的压制之下。

⑦据统计,世界80%的人口讲83种主要语言,剩下的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载,没有字典,没有书,你在任何图书馆或者数据库里都找不到它们的资料。一切信息只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因此尤其脆弱。当我们失去一种语言,同时也失去这种语言中所包含的若干个世纪以来关于时间、季节、天文、地理、海洋生物、医学、植物、历史、神话、音乐,以及种种日常事务的知识和思考,哈里森教授把这些统称为“人类知识库”。

⑧人类学家玛格丽塔·米德,在去世之前谈到她对于这个世界最大的忧虑:“我们的世界将被冲击成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人类的全部想象可能要被囚禁在单一的智力和精神形态里。”或许,语言的死亡,最可怕的不在于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的知识,而是我们在某一个早晨醒来时,甚至不记得这个世界曾经有过不一样的可能性。

 

                         (选自2010年第2期《读者》,有删改)

11.按要求填空。(3分)

围绕“语言的死亡”,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语言死亡的原因→                      

_______         __→                       四个方面做了说明。

12.语言的死亡通常有哪两种方式?(2分)    

 

  

13.第③段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4. 想象一下,当语言死亡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哪些变化?请写出你的感受。(2分)   

 

 

 

(三)身后的眼睛

曾平

那是一头野猪。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包谷地上,也洒在对熟透的包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

  孩子的眼睛睁得圆圆的。野猪的眼睛也睁得圆圆的。孩子和野猪对视着。孩子的身后是一个临时搭建的窝棚,那是前几天他的父亲忙碌了一个下午的结果。窝棚的四周,是茂密的包谷林,山风一吹,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

  孩子把手中的木棒攥得水淋淋的,这是他目前唯一的武器和依靠。孩子的牙死死地咬紧,他怕自己一泄气,野猪趁势占了他的便宜。他是向父亲保证了的,他说他会比父亲看护得更好。父亲回家吃晚饭去了。孩子是吃了晚饭之后主动向妈妈提出来换父亲的。

  野猪的肚子已经多次轰隆隆地响个不停。野猪眼露凶光,龇开满嘴獠牙,向前一连迈出了三大步。

  孩子已经能嗅到扑面而来的野猪的臊气。

  孩子完全可以放开喉咙喊他的父亲母亲——家就在不远的山坡下,但孩子没有。孩子握着木棒,勇敢地向野猪冲去。尽管只有一小步,但已经让野猪吃惊不已。野猪没有料到孩子居然敢向它反击,嗷嗷嗷地叫个不停。野猪的头猛地一缩,它准备拼着全身的力气和重量冲向孩子。

  在窝棚的一个角落,一个汉子举起了猎枪。正在他准备扣动扳机的时候,一双手拦住了汉子。汉子是孩子的父亲。拦住孩子父亲的是孩子的母亲。

  孩子的母亲一边拦住孩子的父亲,一边悄悄地对孩子的父亲说,我们只需要一双眼睛!汉子只好收回那只蓄势待发的手。

  孩子的父亲和母亲,眼睛全盯在孩子和野猪身上。月光洒在孩子父亲母亲紧张的脸上,他们的担心暴露无遗。孩子的父亲和母亲已经躲在窝棚的角落有些时候了。孩子没有退缩,也没有呼喊。他死死地咬紧牙,举起木棒严阵以待。

  野猪和孩子对视着。野猪恨不得吞了孩子。孩子恨不得将手中的木棒插进野猪龇满獠牙的嘴。野猪喘着呼噜呼噜的粗气。听得见孩子的心咚咚地跳动。月光照在孩子的脸上,青幽幽的。一粒粒的细汗,从孩子的额头缓缓地沁出。

  野猪的身子立了起来。

  孩子的木棒举过了头顶。他们都在积蓄力量。

  突然,野猪扭转头,一溜烟儿地,跑了。

  孩子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一屁股瘫在了地上。

  孩子的父亲母亲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走了过来。父亲激动地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父亲的脸上全是得意。

  孩子看见父亲母亲从窝棚里走出来,突然扑向母亲的怀抱,号啕大哭。孩子不依不饶,小拳头擂在母亲的胸上,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一点儿也没有了先前的勇敢和顽强。

  孩子的母亲抱起孩子,重复着孩子父亲的话,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母亲的脸上全是赞扬。

  孩子依然不依不饶,哭着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母亲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帮了你啊!我和你父亲用眼睛在帮你!

  孩子似懂非懂。他仔细地看了又看父亲母亲的眼睛,父亲母亲的眼睛和平时一模一样,怎么帮自己的啊?

那孩子就是我。那年我七岁。          (选自《小小说选刊》)

15、第二段划线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16、母亲说“我和你父亲用眼睛在帮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2分)

 

                                                                   

17、文章为什么用大量篇幅描写孩子和野猪的对峙?而野猪逃跑了,孩子却瘫在地上号啕大哭,怪父母没有帮他。这样写是否前后矛盾?(4分)

                                                                  

 

18.为何要以“身后的眼睛”为题?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本文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父母该如何培养教育孩子?(4分)

⑴美国调查:继承15万美元以上财产的小孩,会有两成放弃工作,多数一事无成;他们得到的越多,越不满足,甚至失去奋斗目标。这股“富裕病毒”正席卷全球,从美国、日本到中国……

⑵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16岁开始详细地记下自己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他也让孩子们学记账,不管买铅笔、玩具都一一记录,都要有合理的解释。此外他拒绝儿女们进入自己的公司,他要让孩子知道,一切必须靠自己的奋斗。

 

 

 

(四)晚了,但还来得及

①当我们用“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格言鼓励年轻人抓住学习时机的时候,还需要防止另一面,防止用绝对化的观点来看待“时机”。有时候由于主观的原因,人们没有果断地抓住学习的时机,它消逝掉了。可惜诚然可惜,但不要紧,别沮丧,机会还会光临的。

②历史上有过很多“大器晚成”的人物。“晚成”当然不及“早成”来得理想,可毕竟也是一种成功,值得肯定。在我国诗歌史上,“首倡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之纤弱”的唐代诗人陈子昂,早年没有用心读书,以致“年十八未知书”——都十八岁了,在常识上还一无所知,这还来得及?来得及。当然,要改弦易辙,要奋起直追,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需要果断的抉择。果然,在父母的教育下,他一旦悔悟,入乡校求学,便“慨然立志”,“谢绝门客,专精故典”。终于数年攻读,一举成才。

③既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选择时机,已经在时间上落了后,那么再次选择时机应更有紧迫感,在确定目标后应当更为坚韧,近代火车的奠基人史蒂芬孙,直到19岁才一边工作一边进入夜校读书。当一些少年看到史蒂芬孙这样一个大小伙子坐在他们中间时,有的讥讽,有的挖苦,史蒂芬孙却只是一笑置之,只顾埋头攻读,如饥似渴地吸收书本中的养料。还有18世纪的美国电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只读过两年书,后来当印刷工人。在工作的同时,他投身政治活动,成为一名政治活动家。40岁后他又转入科学领域,开始做电学实验。政治活动与科学活动的实践使他愈益认识到自己的学问之不足,于是正像他在《自传》里写的:“除了读书以外,我不允许我自己有其他的娱乐。我从不到酒馆、赌场或者任何其他娱乐场所去消磨时光。”

④虽说富兰克林不允许自己娱乐未免过于苛刻,但他这种力戒“消磨时光”的精神是可贵的。确实,“大器晚成”很不容易。一个人要后来居上,不仅要善于抓住新的机会,并且要善于在抓住机会后,排除各种杂念,盯牢目标,务期必成。唯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说:虽然晚了,但还来得及。

 

20、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全文观点。(3分)

 

 

21、文章第①段中,“绝对化的观点”的具体含义是什么?(2分)

 

 

22、文章第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哪种论证方法?。(2分)

 

 

23、为了更好地证明观点,作者从哪两个角度展开论证?(2分)

 

 

三、作文(50分)友情提醒:请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冷静思考。

24、从下列作文中,任选一个题目作文。

(1)、田野里、山坡上、道路旁、花园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朵朵鲜艳的花,不管脚下的土地是否肥沃,也不管是否有人停下来欣赏,它们总是那么自信、那么骄傲地悄然绽放。其实,从这些绽放的花儿身上,我们能得到很多生活的启示。

   

 请以“心花绽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请认真阅读下边这则材料,你一定有诸多感想,请你选取其中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2)不少于600字

成功之道

  一个青年向一个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却拿了3块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你吃哪块?”富翁问。“当然是最大的那块!”说完两人开始吃起来。当富翁把最小的一块吃完又拿起了最后一块吃起来。显然富翁比青年吃得多。这时候富翁说:“要想成功,要懂得放弃,只有放弃眼前的利益,才能获得长远大利,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是的,只要放弃眼前利益,才不会因小失大。青年吃西瓜时吃大的,表面上看很聪明,占了大便宜,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问题,吃了大亏。而富翁表面上看是吃了大亏,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问题,却占了大便宜。因为小的吃起来快,富翁可以迅速地吃完第一块小的后再拿第二块,这样一来无疑形成了二大于一。富翁用三块西瓜形象地给青年上了一堂如何才能走向成功的课。

 

 

初三(语文)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1.B  2.D  3.B(A、连篇累牍:用过多的文字叙述,不指错别字多。 C、这个句子是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句子.原句应是“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在这个句子中,“一蹴而就”的意思和句子的意思不吻合.“一蹴而就”这个成语指事情很简单,很容易做到.它通常是和“一挥而就”这个成语相区别.  “一挥而就”指作画写文章方面.  D.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语言紊乱空洞。此句指听话人听不懂。)  4.B  5.C 6.略 (每空1分,错字、添字、漏字则该空不得分。)

二、(一)文言文阅读7.适逢,正赶上,恰好;跑8.②  9、略10、急切而向往的心情。

《当语言死亡时》参考答案:11.语言死亡的现象    语言死亡的方式  语言死亡的后果(3分)12. 第一,说这种语言的人消失了;第二,说这种语言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母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2分)13.举例子、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语言的濒危现象。(3分)14. 示例:世界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想象力被囚禁,世界不再丰富多彩。(言之有据有理即可)(2分)

《身后的眼睛》:15、茂密的包谷林在深夜中哗啦哗啦地响着,周围除此之外只有寂静(1分),烘托出孩子与野猪对峙时的紧张气氛(1分)。(共2分) 16、父母用自己的爱关注和鼓励孩子,给孩子以面对危险的勇气和力量,让孩子独立应对面前的困难与危险。意思对即可(2分) 17、为了体现孩子的勇敢和顽强。(2分)不矛盾,孩子毕竟只有7岁,并且是向父亲保证过的,才激发出一时的勇力,所以后怕很正常,这样也体现故事的真实性。(2分。意思对即可。)18、“身后的眼睛”这个标题形象、含蓄,①它是实指,是小说中孩子身后父母焦急、关爱的眼睛;②它是虚指,代表了一种健康合理地培养、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一种既带有关注又带有鼓励的在背后默默支持的爱;③它还暗指不论我们走向何方,我们的身后总有父母的眼睛在关注着。 (3分。意思对即可。视内容和语言分3、2、1给分。)19、没有标准答案。参考要点:父母长辈要相信孩子,为孩子留下单独面对困难、自主发挥潜能的空间,不要在物质上过分满足孩子,更不能越俎代庖。(4分)

《晚了,但还来得及》20.奋起直追是能够“大器晚成”,后来居上的。(符合文意,意思对即可)(3分)

21、学习的时机失去了,就不可能再有。

22、事例论证(或举例论证)。23、①失去了学习的最佳时机,只要奋起直追,还来得及。②再次选择时机应更有紧迫感,在确定目标后应更为坚韧。

 

第三部分  作文  评分标准见中考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