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出库入库怎么登记: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 早春探访叶嘉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6:53:51
早春探访叶嘉莹
安然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1-05/04/content_810632.htm?div=-1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5月04日   第 07 版)

叶嘉莹教授(青铜雕像)
纪峰作
早春二月,寒意料峭,应雕塑家纪峰之约,我和他一同去天津,拜访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
在我的朋友中,纪峰是很有特点的一位。他师从艺术大师韩美林勤勉刻苦学习雕塑,同时在国学大家冯其庸的教导下,以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为底蕴,追求东方神韵的审美情趣,创作出一大批形神兼备的作品,特别是为季羡林、冯其庸、饶宗颐、启功、钱仲联等文化艺术大师塑造的青铜雕像,得到高度评价,走出了一条可圈可点的艺术之路。
我们这次去天津,也是因为雕塑。去年,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委托纪峰为叶嘉莹先生塑造一尊雕像。叶先生是著名的中国诗词研究大家,一生以把中国的传统古典诗词推向世界为己任。上世纪50年代在台湾大学任教授,60年代赴美国任密西根州立大学、哈佛大学客座教授,后定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自70年代末,先后任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客座教授。现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及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主要著作有《迦陵论词丛稿》、《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唐宋词十七讲》等近20种及《叶嘉莹作品集》24册。要为这样一位女教授塑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纪峰几经反复,雕像终于完成。原本安排雕像的交接仪式在北京举行,但因先生微恙不能成行。于是,纪峰提出把雕像送到天津。这才有了此次天津之行。
车过八里台,眼前就是熟悉的南开大学西南村。南开大学是我的母校,正是在南开,我聆听了叶嘉莹先生讲解的古典诗词,领略了她令人难忘的学者风采。记得是初夏的傍晚,在南开主楼的阶梯教室里,第一次听到叶先生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吟哦:“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此前,我从未听过这样吟诵诗词——婉转低回,千娇百媚,把《花间词》中令人销魂的旖旎风光演绎得回肠荡气……如今,叶先生和她讲述的古典诗词已经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一道独特风景,而我和先生则暌违多年了。
走进叶先生的府邸,先生热情地招呼我们。虽然先生略带倦意,而那熟悉的笑容和温婉的语调依然如旧。
雕像被小心翼翼地安放在客厅的桌子上。打开包装,一尊叶先生的铜像展现在众人面前。刹那间,谁都没有说话。终于,先生低声但清晰地喃喃道:“我很喜欢。”
这是一尊不算太大的头像,粗粝和简洁的质感准确地勾勒出叶先生相貌的轮廓,那是先生最为人们所熟悉的面容。难得的是,那面容中,分明有很多难以言表的神韵和魅力。眼前的叶先生虽然已进耄耋,但眉宇之间流露的温文尔雅和隽永深邃却一如当年,依然充溢着令人感动的温暖和智慧。我很惊异纪峰竟能如此准确地把握并传神地表达了这种神采,非常生动地表现了先生丰富的内心世界。
叶先生吩咐收拾桌子,调整光线,而后端坐在桌旁,留下了一张张与雕像的合影。还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叶先生先前的倦容一扫而空,兴致勃勃地和我谈起了许多往事,谈起了一个个亲切而熟悉的名字:李霁野、朱维之、郝世峰、宁宗一……
纪峰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但自己的作品得到先生的认可无疑是一件很愉快的事。看着叶先生兴趣盎然地和我谈着许多他熟悉和不熟悉的故事,纪峰满脸幸福地静静听着……
在回北京的车上,我们都没有多说话。然而,相同的感动和欣慰却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