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网.cn:网瘾少年残忍的将母亲推下楼 背后的冷思考(附2则评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4:07:18
 网瘾少年残忍的将母亲推下楼 背后的冷思考                央视综合频道3月20日《今日说法》播出的节目《被推下楼的母爱》,讲述了一个15岁的少年崔元(化名)因不满母亲阻挠其玩网络游戏,一怒之下把母亲勒死并将尸体推下楼的案件。在节目介绍崔元在网吧玩游戏时,电视中出现的却是著名网游DNF的画面。想必DNF如果看到这一幕,一定会内流满面吧……

                                       类似悲剧时有上演

    其实,类似的悲剧曾经亦有发生。

  2005年,河北15岁网瘾少年为了上网,先是偷家里的东西,后来发展到偷邻家的东西,到了最后,竟然对亲生母亲绳刀相向……

  2007年,韩国一名初中生因沉迷于网络暴力游戏,而涉嫌打死自己的亲奶奶并意图分尸被警方逮捕。

  2008年,因沉迷网络,3个月就将父母给他做生意的5万元全用来购买了网络游戏“传奇”的装备。感到无颜面对父母,小青年胡安戈竟荒唐地选择毒杀父母。

  2009年,四川眉山市仁寿县一对中年夫妇被人发现死在家中,两人年仅13岁的儿子小涛承认自己在家里杀死了自己的父母后,继续到网吧上网。

我们不禁追问:真的一切都是网游惹的祸?网瘾真的是酿成这些悲剧的罪魁祸首吗?

    专家认为:网瘾并非导致此类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 应反思教育方式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马皑认为,此案只是个例,但任何一个个例都发生在一个家庭之中,而任何一个家庭在我们整个的社会都可以找到和它相似和相仿的环境。我们的大环境在影响着所有的家庭,对孩子应该成为什么样人的一种期望,对教育孩子的时候过多地以学习成绩为坐标的这种方法,以及我们传统上在和孩子交流时那种成年人永远是正确的这种态度,才是造成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在这一点上能够达成共识,让我们培养的是一个快乐的孩子,是一个能够适应不同环境的孩子,是一个善良的孩子,而不是一个功课有多么好的孩子。做事先做人,我们先要培养的是一个会做人的孩子,而不是简单的会做功课的孩子。

        央视主持人撒贝宁也认为,在这个案例中我们首先看到的又是网瘾,一提到网瘾人们就会想到网络游戏里一些暴力的不健康的内容,确实这些内容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引导。但是,这些内容并非是导致此类悲剧的最根本的原因。透过网瘾的背后,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应该想一想我们的教育方式当中是否存在一些缺失,导致我们的孩子可能心理和身体方面出现了不健康的倾向。

  确实,喜欢玩网游的人何止千万,但走向犯罪道路只是极少数人。把一切罪过都推到网游身上的做法实不可取。家长们、老师们、专家们更应反思我们的教育方式和社会环境,从中真正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让网瘾悲剧不再上演。

   不要让爱成为孩子的负担——观《被推下楼的母爱》有感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恰如其分的爱将转化为孩子成长的助力,过度的爱、溺爱会成为熊熊烈火将孩子燃烧成灰烬。      ——题记         “安徽泗县一15岁高一少年,用电源线把亲生母亲勒死,然后从3楼窗户把母亲尸体扔了下去。”今天与儿子一起收看《今日说法》时被崔元对母爱的亵渎而震惊。15岁的花季,还没来得及绽放自己的风采就因故意杀害自己的亲生母亲而被判15年。他的第一个15年是在父母的加倍呵护下度过的,而等待他的第二个15年将是高墙下的牢狱……        崔元从小到大一直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初中三年就读于所在县城的重点中学的励志班,也就是这么一个人见人夸的好学生亲手用电线勒死了自己的母亲。面对记者的提问,他说“他害怕回到租住屋,他害怕母亲的灵魂来找他”,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是唯物主义者,与其说是害怕母亲的灵魂倒不如说是内心深深的自责和对母亲的愧疚。       “他们都盖上了新房,我们却以孩子优异的成绩而自豪。”在时下的农村,村邻都盖起上漂亮的楼房,而唯独崔元的父母不惜付出代价供儿子读书,期望儿子能考上大学,成为家族的第一位大学生。正是崔元的父母给予孩子过高的厚望,才使得他们夫妇将孩子的读书看的高于一切。父亲种地、外出打工,母亲为了监督孩子戒掉网瘾而不惜租房、陪读……其实母亲的良苦用心是天下父母所能理解的,可崔元的母亲在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忽略了沟通和交流(也许没有太高文化水平的她并不懂得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她为了监督儿子,每天到学校接送儿子上学,有时还穿梭在教室外的走廊上,她认为只有如此“盯梢”才能帮助儿子戒掉网瘾,她手持棍棒在网吧痛打儿子的场面激起了儿子的愤慨。其实此时的她恰恰忽略了青春期孩子的敏感和自尊,她用无私的母爱伤害了儿子的自尊,以至于儿子东躲西藏、找寻不同的网吧。此时的崔元瞒着母亲去网吧一是游戏上瘾,二是母爱让他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他也只有在游戏中才能找回现实中所不能实现的、不能达到的“愿望”。       “我担心孩子太小,在里面受罪。”72岁的奶奶得知孙子的所作所为后不但没有半句的斥责,反而担心他在监狱里受不受委屈,这就是爱?        教育孩子德为先。崔元犯下的罪行是不可饶恕的,可透过崔元我们有太多值得深思的地方:这到底是孩子的悲剧?还是家长的悲剧?孩子不但是独立的个体,更是一个自由的人,他应该有自己成长的自由空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并非过度的呵护与关爱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15岁的孩子不会做家务、连袜子都不会洗,孩子并非是应试的工具、学习的机器,孩子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但可以锻炼自己的自理能力,还可通过劳动体味父母的艰辛,更懂得感恩父母、回报父母,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把孩子看成是实现愿望的工具和替代品,此时的爱已经变成一种压力和负担,她正危害着孩子的健康成长。”透过崔元的悲剧让我想起了曾读过的《狼王梦》中的紫岚。为了让自己的狼崽成为狼王,她用畸形的爱先后葬送了狼崽黑仔、蓝魂儿、双毛的命,故事的最后,她不惜以生命做代价,换回女儿媚媚母子的平安,相信此时的紫岚会加倍珍惜这份亲情,也会放弃狼王的梦想…… 做父母,我们合格吗

午间,央视《今日说法》栏目,报道了这样一则案例:2010年11月份,安徽宿州一名15岁高中生崔元,因不服其母亲管教,用绳索勒死其母。此悲剧令人发指。

经民警及办案人员的走访与调查,我们才知悉这件事的背景:崔元上小学时,其母亲就重视对儿子的教育,在他取得好成绩时,母亲不仅心花怒放,而且对儿子的约束更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将来成才——考上重点大学。就这样,崔元在母亲的严格管教下,中学时成绩也一直很好。儿子取得好成绩的原因,除了他自己用功外,另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母亲的督促。

然而,一个青少年,除了学习,还有更重要的是心理问题,也就是他是否愿意学习,是否快乐学习,崔元虽然取得了好成绩,但他失去了应有的空间,他没有自由,就导致性格的更加内向。后来他沉迷网络游戏,就是因为没有交流的群体,没有倾诉的对象。

这个案例,虽是个例,但确有其悲剧产生的必要条件,那就是父母的教育心理出了问题,育人观出了问题,我们在教育孩子时,究竟采用怎样的方式,才是科学的、合理的?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包括他尊重他的人格,尊重他的隐私,尊重他的圈子;其次,要具备两个条件:身体健康,心理快乐。让孩子愿意学、乐意学;再次,要有科学的方法加以指导,不盲目、不轻率、不包办,随时点拨。

我们知道,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但若过于苛求孩子完美。常常会导致悲剧的发生,前几年,江苏徐力杀母事件中,徐力也算得上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可母亲盲目的教育,(在班里第一名时,还不满意,还要求孩子达到自己的分数。)不给孩子说话的权利。

孩子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就环境而言,他总是要与外界接触的,总会跨入社会,面对纷纭的世界观、价值观,特别是诸多诱惑,他未必能一一拒绝;就自身而论,他的性格从依靠逐渐走向独立,摆脱父母的干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个性(青少年的叛逆),孩子某些方面的发展,是不以我们父母意志为转移的。

矛盾论告诉我们:你给孩子太多的呵护,反而不如少一点,只有增加他自己的认识与体验,他才能真正走向成熟与成功。你过度地保护孩子,就是让孩子陷入困境中,或者让孩子失去自由的空间。将来一旦他自己面对挫折,就会不堪一击。

爱孩子,是每一个父母的天职;懂孩子,更是父母的必修课。为了孩子,让我们时常反思,降低身份,与孩子平等交流,走进孩子的心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