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手绘:感悟永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19:52:57

                   感悟永生

                                                         

基督徒最大的盼望就是永生,永生对常人来讲可能是天方夜谭,或者说是遥不可及的梦幻。笔者在刚信主的时候,曾经对得救与永生的关系弄不清楚,总以为得救的人未必都有永生。理由虽然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三条:第一,基督徒的永生之道,其实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成圣过程。因着常人的局限性很难达到上帝的圣洁标准,既使有人能够达到,也只是那些寥若晨星的少数精英;第二,对上帝的认识要整全,要明白上帝的心意,顺应圣灵的引导,在与之同工的过程中能够配合默契;第三,信主后虽然罪得赦免,但却无法消弭原始的罪根,后续不断地犯罪,可能导致上帝对人的厌弃。以上观点不仅是笔者个人的想法,相信也代表了某些主内肢体的共同忧虑,如果这种意念不能释怀,势必会对基督教信仰的根基造成动摇。

近日在参加“把握时机”宣教课程时,与主内同工陈建伟传道交谈,当聊到得救和永生的关系时,陈弟兄的一番话使我茅塞顿开,他以《路加福音》中浪子回头的比喻,使我深切地明白了“凡得救者皆有永生”的道理。大凡基督徒都是蒙上帝的恩召,藉着耶稣基督得称为上帝的儿女。其实这个名分的取得并不是徒然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也并非偶然,这一切都是出于父神的旨意;我们是因着上帝的创造,才来到这个世界。作为耶稣基督的门徒,我们都是上帝在万古之先就已经拣选的单一个体,只是到了预定的日子,因着基督的福音,我们和主耶稣在灵里相遇,并借着祂圣子的名分,与天父上帝形成了这种独特的、超自然的亲缘关系。

当我们打开圣经,重新温习浪子回头故事的时候,仿佛亲眼目睹了父亲(上帝)那慈爱的面孔;祂是那样的鲜活、生动、亲切而富有人情味。当看到离家归来还有一段距离的小儿子时,“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路15:20)”这个形象的比喻,真实地描绘了父亲和儿子久别重逢的感人情景。每个基督徒都会时不时地悖逆上帝,甚至还会在现实生活中经意或不经意地重新犯罪,但上帝是慈爱的天父,祂了解人性的软弱和缺陷,祂的属性决定祂对自己的儿女不会轻言放弃。祂对那些犯错的儿女虽然有一定的责罚,其本意源于爱、也至于爱,最终的目的是要恢复与儿女的和睦关系。在浪子回头的故事结尾,父亲对因自己接回离家出走的小儿子而心怀怨恨的长子说:“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路15:32)”由此可见,上帝的心意如日月昭昭,早已向世人彰显无遗

基督徒因信靠耶稣而罪得赦免,成为上帝的儿女,这种关系一旦确立,即成为一种永恒之约。每个人都要以敬虔、圣洁的生活来回应上帝;自己蒙福也要惠及他人,让更多的未信之民都能感受到上帝的爱,以此来影响他们,让他们决志信主,成为天国里的一员。需要警醒的是,信徒一旦受洗,就意味着已经蒙恩得救,从此断不可再走从前的老路。受洗既然是重生的标子,就意味着旧人已经死去,在基督里他是一个新造的人,他不再属于过去的老我,而是已经被分别为圣,从此要完全属于上帝。信徒的圣洗礼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礼仪,其实也包含着更深层次的属灵含义。它更是一种行为上的宣告,向世人表明自己向着“罪”死,然后从水中上来得着圣灵,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这种生活的目标指向“永生”。只有获得上帝的赦罪(过去的罪),才能期待新生命的开始。不过,将洗礼与赦罪紧密挂钩,有时也会给人带来误解,上帝所赦的是既往之罪,并不能溯及到未来之罪;因此,基督徒一生都要在上帝面前,不断地为自己寻求赦罪。“与罪争战”和“寻求赦免”,是每个信徒终其一生的属灵操练。当然,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人与人之间能够互相认罪,以彼此宽恕来化解矛盾,甚至还要宽恕和善待自己的仇敌。因为一个人经历了上帝的宽恕和赦免之后,也应当宽恕和赦免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主动拆除心理上长期形成的隔阂,这是整全福音的一部份。

有许多基督徒信主以后,因着信心的软弱,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使得他们又重新犯罪,并且是胆大妄为、无所顾忌,就必然会遭到上帝的责罚;公义的上帝决不会以有罪的为无罪,也决不会纵容罪的滋生和蔓延,祂会伸出大能的手加以阻止。但是,上帝因着祂慈爱的属性,不会随意抛弃或脱离这种父亲与儿女的关系,祂会想方设法拯救他们,甚至采取严厉的措施去挽救他们继续堕落。从旧约时期以色列人的历史中,我们能够找出许许多多的例证。当然,这些人受苦受罚是必须的,也是咎由自取的,他们只有付出高昂的代价,才会最终回归到上帝温暖的怀抱中去。由此可见,基督徒一旦蒙恩得救,尽管有些人在成圣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甚至遭受许多的坚难和挫折,但是,因着上帝的怜悯与宽恕,最终都必然会享受到永恒的生命。

西方有位叫约翰.杜兰(John Drane)的神学家讲过这样一段话,他说:“凡有基督生命的人,耶稣的复活对他们有更深远的意义。耶稣说跟从祂的人将有永生,这是祂重要的教训之一。永生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它说明基督徒享受一种新的生命本质。永生是神的生命,…….  但基督徒得着神的生命的意思,不但指今世可享受新生命的动力,也是指基督徒将有无穷无尽的生命。”今生的喜乐与来生的盼望,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葛培理牧师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到:“我们不怕死,因我知道天堂的喜乐正等待着我。我最大的愿望是,一边过好今世的生活,一边预备灿烂的明天,且准备好受欢迎地回到神永恒的天家。”基督徒只有具备如此开阔的胸怀,以仰望的心,交托的心,好好享受上帝赐福于我们的今生。对于将来的人生结局,我们没有必要花太多的心思去算计,因着人的渺小和属世生命的短暂,使得自己的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唯有创造万物的上帝主宰着一切。正如《传道书》所告诫我们的那样:“敬畏神,谨守祂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因为人所做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神都必审问。”(传12:13-14)所以,积极的心态与良好的个人行为,应当成为每个基督徒共同持守的生活准则。

基督教信仰虽然有其超越的一面,但并不是方方面面都能超越。记不得是那位华人学者讲过这样一段话,他说:“上帝的超越性信徒并不能完全明白,甚至很多都没有听说过,但是很多人信主之后,热心按照‘非以役人,乃役于人’,‘施比受更为有福’,‘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等教导去生活和事奉,实际上超越成了他们的动力。”基督徒努力今生,把“爱神爱人”的诫命当作生活的基本守则,就已经是一个获得永生的人了。耶稣用“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试图向我们说明,除了将“爱神与爱人”两者联系、不可分割之外,其中蕴藏的重要教导就是说,如果我们照着撒玛利亚人那样,对发生在身边的小事都能很好去做,不但有益于别人,同时也有益于社会,那么,我们既是一个有别于常人的人,更是一个开始享有永生的人。

现在,当笔者重新审视得救与永生的关系时,原本积压在心头的困惑已经烟消云散。一个期盼永生的人,首先是要蒙恩得救,而得救的前提是在上帝面前承认自己的罪,并请求祂的赦免。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要敞开心扉,让圣灵进入其中,并在里面动工,帮助自己的生命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尽管这种转变是渐进式的,非一蹴而就。但是,只要人愿意顺服圣灵的引导,最终就一定会心想事成。使徒保罗明确指出:“我们若与基督同死,也必与祂同活;我们若能忍耐,也必和祂一同作王。我们若不认祂,祂也必不认我们;我们纵然失信,祂仍是可信的,因为祂不能背乎自己。(提后2:11-13)”得救的凭据在圣经中能找出许多, 不过,圣灵在基督徒内心的见证,每个人在言语和行为上的见证,以及教会的弟兄姐妹所给予的启迪、支持和鼓励等,这些都能够帮助我们明白自己的身份与处境。

在我们的眼中,不管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只要他一旦蒙恩得救,就必然会享有永生,因为这是父上帝的恩典,它不是靠人的能力所能赚取的。我们不应该用属世的眼光去评判某某人是否应当得救,或者某某人是否有资格享有永生;因为,我们并不拥有审判或论断别人的资格,也没有随意判断或诠释别人是非的主权。上帝已将永生的恩典摆放在那里了,每个人都可以凭信心向上帝求取。不论你穷富贵贱,也不论你能力大小,上帝只要你有一颗谦卑顺服的心,只要你愿意接受生命的改变,这就足够了。如果哪个信徒对上帝的恩典还存有疑虑,不妨以下列标准作个考量,看一看自己是否已经拥有,且眼下正在享受着:第一,我的生命是不是崭新的;第二,我的生命是不是丰盛的;第三,我的生命是不是充满喜乐和祝福的;据此,就能明确知道自己是否已经享受到了永恒的生命,并且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