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太郎大电影:胡键:当前国际社会的中国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23:33:29

胡键:当前国际社会的中国观

发布时间:2011-04-29 11:21 作者:胡键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434次

  ——基于西方民意调查的实证分析


  【摘 要】国际社会很早就开始了解中国,但是早期受交通、通信工具的制约,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对中国的了解是片面的,因而无法形成一个整体的“中国观”。当今,对中国的认知不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但主观因素却成为认知中国的制约因素,特别是意识形态的偏见、安全利益认知等,使得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以及与中国存在着重要利益关系的周边国家,对中国的认知存在着制度化偏见,它们总是把中国视为“他者”即便中国已经进入当今国际体系并在国际体系转型和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方也仍对中国深表怀疑。可见,西方中国观的真正意义不是认识或再现中国的现实,而是根据各自的视角来“建构”一个中国,从而形成“镜像中国”。


  【关键词】:国际社会 中国观 民意调查


  西方很早就开始了解中国,如果从《马可?波罗游记》问世算起,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但西方对中国的了解是基于片面的、不成系统的西方见闻和掌故,而没有客观、全面地看待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发展现状,因而也就无法形成一个整体的“中国观”,更难以形成一个接近客观的“中国观”。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无论历史上还是在当今,西方认识中国是在预设一个“他者”的前提下来“建构”中国的形象的:一方面是“内部他者”,威胁白人基督教国家的文化纯洁性和政治与社会秩序;另一面是“外部他者”,威胁西方文明的完整性,是与西方相对照、被西方所否定的文化特性的代表。西方的“中国观”是一面不透光的镜子,里面有少部分是真实的中国,更多的是变形的西方自身,此外还有两者之间被张力扭曲的权力结构。就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没有任何一种认识完完全全是纯粹想象的创造物或者是纯粹客观实际的真实映像,每一种认识都代表着某个人经历的结果,某个人感知的“真相”,许多人甚至几代人的若干共同见解抽象为一个漫画式、素描式的中国形象。因此,研究西方的中国观有两个视角——研究中国和研究西方。研究中国的目的在于从中国自身寻找中国被认知为某种形象的内部根源,而研究西方则在于理性地寻求西方“中国观”形成的外部根源。


  西方的“中国观”不全是关于中国本身的认识,其中至少包含着三重含义:一是西方关于中国的国民性、国家地位、普通民众的一般认识。二是西方以中国为参照物的自我认识:中国是西方的榜样还是警示或威胁?三是西方对中西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即中国是朋友还是敌人,未来是否应该与中国合作?本文主要借用西方民意调查的数据对当前西方的中国观进行实证分析。


  如何评价中国的品格


  中国的品格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正确认识中国的品格首先必须要充分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西方对中国的认知大多是基于关于中国“他者”的想象,所以关于中国品格的认识,如对中国持何种态度、中国是否值得信任、中国是否有合作精神、中国是否尊重人权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偏见。


  (一)对中国持何种态度(积极/消极)


  这一问题,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在2002年进行了首次调查,抽取了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韩国、菲律宾和日本5个国家作为样本,在这5个国家的被访人员中,对中国持积极态度的都超过了一半,比例最高的是俄罗斯,高达71%,最低的日本也达到了55%。而对中国持消极看法的都在一半以下,比例最高的是日本,达42%。


  从2005年开始,皮尤研究中心每年都抽取一定数量的国家来考察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2005年抽取了16个国家,其中对中国持积极态度的有11个国家(包括中国),超过50%;2006年抽取了15个国家,其中对中国持积极态度的有10个国家(包括中国),超过50%。欧洲的主要大国对中国持积极态度的达到或接近50%。美国的被访者在2006年对中国持积极态度的也超过了一半。中国的传统友好国家巴基斯坦、中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国俄罗斯以及印度尼西亚等的被访者对中国持积极态度的比例相对较高。


  2007年抽样国家最多,共有46个国家。其中对中国持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的国家刚好对半分。但是,欧洲国家对中国持积极态度的比例明显下降,而且都低于50%,被访的非洲国家和拉美国家则普遍对中国持积极态度。巴基斯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国则继续保持比较高的比例。2008年抽样24个国家,与上一年相比,对中国持积极态度的国家百分比低于50%的国家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达到了15个,超过50%的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只有9个。更为重要的是,欧洲国家整体上对中国持消极态度,而且百分比下降的幅度较大。值得注意的是,亚非拉国家对中国持积极态度的被访者继续保持较高的支持率。皮尤研究中心的这一调查结果与世界公共舆论调查中心(World Public Opinion)的同期调查结果是大致相同的。以最近几年的调查情况为例,世界公共舆论研究中心2008年的调查(实际数据是2007年的,下同)显示,对中国的看法45%持积极的看法,33%持否定态度:但2009年2月5日的调查(实际数据是2008年的,下同)显示,对中国持积极看法的下降了6个百分点,只有39%,而持消极看法的上升到40%。2008年,21个国家中有16个国家对中国持积极的看法,5个国家持消极的看法。2009年,10个国家认为中国的影响是积极的。9个国家持消极的看法。与2008年相比,2009年欧洲主要国家普遍对中国持消极看法,法国从上一年度的59%上升到69%,意大利从上一年度的50%上升到68%,德国从59%上升到69%,西班牙从32%上升到54%。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看法也出现了不利的变化,在土耳其,对中国积极的看法从30%下降到18%;消极的看法则从58%上升到64%。菲律宾对中国消极的看法从30%上升到52%,积极的看法则从48%下降到39%;埃及积极的看法下降了20个百分点,从82%下降到62%,消极的看法维持在11%:澳大利亚对中国积极的看法从60%下降到47%,消极的看法则从28%上升到37%。


  不过,皮尤研究中心在2009年的抽样调查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在25个国家中有14个国家对中国持积极看法的被访者达到了或超过50%,持消极看法的下降到11个国家。最大的变化是欧洲大国,包括英国、法国、波兰、西班牙等对中国持积极态度的百分比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包括德国的百分比虽然仍然较低,但与上一年度的调查结果相比也有相当大的提升。


  从调查可以看出:一是2002年以来一直到2007年,国际社会总体上来看,对中国持积极的态度,背后的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的崛起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实际利益,国际社会也深感中国的重要性。二是日本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邻国,对中国一直就持消极看法,除了2002年积极的百分比超过50%以外,其后的各年这一比例都没有超过30%,这表明,日本社会对中国的成见和偏见颇深,甚至远远超过美国,因为调查显示,美国民众对中国持积极态度的人有时超过50%(其中2006年52%,2009年50%)。三是欧洲对中国持积极看法的人比例比较高,但欧洲对中国的看法始终受其价值观的影响,特别是默克尔在德国执政推行“价值观外交”以后,欧洲对华政策和对话看法开始一边倒。这种情况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前达到高潮。因此,2008年欧洲各大国对华持积极态度的百分比是最低的,2009年开始有较大幅度的回升。四是调查还显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始终对中国抱有积极的看法。


  (二)中国是否值得信任


  关于中国是否值得信任的问题,皮尤研究中心和世界公共舆论调查中心都没有作为单独的一项进行调查,但其中的一些数据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这一问题。例如,从调查所涉及的对与中国双边关系的态度可以间接地看出对中国的信任度。皮尤研究中心在2005年的调查显示,认为中国是美国的重要盟友的只有21%,但在2009年的调查中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58%,尽管在美国仍然有53%的人认为中国是美国的威胁。调查恰恰反映出美国对中国的两种心态:一方面,中国的崛起使美国在众多国际事务上不得不需要中国的合作,因而希望中国成为美国的盟友;另一方面,美国又认为中国因内部“不透明”、“不确定”而缺乏国际责任。例如,美国《时代》周刊网站就有署名文章《2010年:中国挑战》认为,在2010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持续不断的不负责行为——重商主义——将成为一个全球热点问题。该文还认为,虽然中国在朝鲜、巴基斯坦、阿富汗等问题上表现出一定的合作诚意,但这些符合中国当前的国家安全利益——特别是中国现在十分担心西部的伊斯兰极端主义。真正对国际社会负责任的行为是愿意为世界的长期利益而努力,譬如气候变化、核不扩散等不那么紧迫但最终会产生破坏性影响的问题。中国几乎没有表现出想解决这些问题的意愿,更不用说在这些问题上发挥一个新兴经济大国应该承担的领导作用了。由此可见,美国对中国明显是缺乏信任的。


  其他的调查机构有的也直接涉及关于对中国的信任的问题。例如,《读卖新闻》和《嘹望东方周刊》在2009年下半年进行了一项联合舆论调查。关于对日中关系现状的评价,日本45%的人回答“良好”,47%的人回答“不好”。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导致日中关系恶化,在2006年对这一问题的调查中,回答“良好”的人只有27%,回答“不好”的占66%。此后一直是回答“不好”的压倒性多数超过回答“良好”的。不过,2008年回答“良好”的人数略有回升,占36%,回答“不好”的占57%,相差21个百分点。在20-29岁的年轻人中,2008年有25%的人回答“良好”,2009年增加至42%;在30-39岁的人中,回答“良好”的人所占的比例由28%增加至45%。这出现了一些好的变化,但关于“中国是否值得信赖”的问题,只有28%的日本人持肯定的态度,69%的人持否定的态度。1988年以来曾经就这一问题进行过9次调查。2002年回答“值得信赖”的人占37%,回答“不值得信赖”的人占55%,后者首次超过前者。此后,日本对中国的不信任感进一步增加,2008年认为“值得信赖”的比例降至19%,认为“不值得信赖”的高达78%。2009年的调查显示,比上一年略有好转。相反在中国,50%的人认为日中关系“良好”,43%的人认为“不好”。关于日本是否值得信赖,34%的人持肯定态度,63%的人持否定态度。也就是说,中国对日本的好感度高于日本对中国的好感度。


  同样,欧洲对中国的不信任感也非常严重。从前面的调查可以看出,欧洲国家对中国持积极态度的比例总体上偏低。欧洲议会负责民主与人权事务的副议长爱德华?麦克米伦?斯科特2010年1月3日在英国《独立报》撰文就公然呼吁“用力量来控制中国”。他要求欧洲“抓住机会制订一个更为协调一致和有效的外交政策,以协调欧洲的共同立场,应对一个不断变化的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仍然是一个恐怖国家。中国无法继续假装它不断增强的全球影响力没有给它带来新的责任。人权与民主是欧洲必须永远捍卫的基本权利。民主、人权、基本自由和法制将主导未来欧盟同中国的关系。”


  西方对中国的不信任固然与中国还不擅于同西方打交道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源于西方固有的意识形态偏见。由于历史的原因,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在西方人眼里无异于洪水猛兽,所以只要中国的这个标签不除,他们就很难接受社会主义中国。另外,某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歪曲报道以及某些组织的肆意攻击,更加深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刻板成见。


  (三)中国在国际社会是否具有合作精神


  前文述及,西方长期以来视中国为“他者”,而中国自身相当长时期内处于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之外,甚至曾经是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的“破坏者”,所以,国际社会不可能认为中国在国际社会具有合作精神。即便中国已经进入当今国际体系并在国际体系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西方也对中国的这种合作精神持怀疑态度。例如,世界公共舆论调查中心在奥巴马访华前的一次调查显示,尽管认为中国具有合作精神的平均比例达到53%,认为中国不具有合作精神的比例只有33%,但是,调查所涉及的所有欧洲国家(俄罗斯、乌克兰除外)、美洲国家(包括智利、墨西哥等拉美国家)认为中国具有合作精神的比例都低于50%。也就是说,53%的比例主要是由亚洲国家和地区(韩国、土耳其除外)、非洲国家支撑起来的。


  (四)中国是否尊重人权


  在人权问题上,尽管中国政府一直在作最大的努力,人权状况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但西方对此一直对中国横加指责。例如,欧盟对华文件就公然指责中国“没有达到国际公认的人权标准”,并表示要“严重关切中国的人权问题”。在世界公共舆论的调查中,竟然认为中国尊重人权的比例平均只有36%,在23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8个国家(包括中国)认为中国尊重人权,而在认为中国不尊重人权的国家中,西方大国的比例普遍都在80%以上。


  如何看待中国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对世界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但是,国际社会究竟怎样看待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从调查数据来看,既有积极的看法,也有消极的看法;既有对中国极力贬责的,也有千方百计“捧杀”中国的。当然,其中也不乏中肯的看法和为中国辩护之声。


  (一)如何看待中国的政治影响


  关于中国的政治影响,多家西方民意调查机构进行了连续的调查。BBC委托“世界扫描”在2006年1月的调查显示:美国关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的看法由2005年的轻度负面变为2006年的严重负面。但是,在奥巴马访华前的调查,关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的评价,略微有所好转,44%的人认为中国对世界发挥积极的作用,34%的人认为中国对世界发挥消极作用。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在2008年就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影响作了调查。在被访者中,53%的美国人、62%的日本人、58%的韩国人和印尼人、76%的越南人认为,中国对亚洲的影响是积极的。除了印尼外,其他被访国家大多数人认为中国将成为亚洲的领导者。这个比例在美国为68%、日本55%、韩国78%、越南71%。而全球公众舆论调查中心在2009年的调查却显示,整个西方世界都认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是消极的,持消极看法的比例美国的62%、法国59%、德国58%、英国47%、波兰55%,而认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是积极的主要是一些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比例比较高的是肯尼亚76%、尼日利亚75%、巴基斯坦89%,另外,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比例也比较高,分别为81%、81%和台湾51%,韩国也达到了54%。


  (二)如何看待中国的文化影响


  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一直在上升,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国,“汉语热”一直“高温”不退。芝加哥委员会的调查也显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在接受调查的亚洲国家中,有相当大部分的民众(70%到91%)认为,学习汉语非常重要。受访者虽然对中国的文化遗产非常尊重,却普遍对其流行文化(包括音乐、服装和美食)打出低分。以10为最高值,美国人仅给出4.6分,日本人给5.1分,韩国4.8分,印尼6.5分,越南7.6分。


  (三)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影响


  美国、中国以及日本民众都认为,在亚洲所有国家中,中国的经济影响力是最强的。韩国、印尼和越南民众认为中国的经济影响力仅次于美国。美国尤其看到了来自中国的某种竞争,与此不同的是,大部分日本人和韩国人倾向于视中国为经济伙伴,日、韩各有53%和67%的人支持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更加使得国际社会感到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重要性。《澳大利亚人报》2010年1月2日刊登的一篇文章就直接指明,“北京堡垒保护了世界”。文章说:“中国是世界没有陷入另一场‘大萧条’的关键原因之一。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部分,……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帮助世界摆脱了大萧条一样,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帮助世界经济在未来两年内回复活力”。皮尤研究中心2008和2009年连续两年就“中国是世界经济的领导者”进行了调查,但认为“中国是世界经济的领导者”的比例都非常低,2008年比例最高的是澳大利亚,也只有40%;2009年比例最高的是加拿大( 37%),但比上一年的比例有所下降。


  (四)如何看待中国的外交影响


  中国的外交影响力在提升,这一事实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会议之后,众多的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外交影响力给予了关注。例如,德新社认为,哥本哈根揭开了中美两国集团主导的世界新秩序面纱;法国《费加罗报》指出,“中美两国集团还不正式、不平衡,也确实存在争议,却依然存在,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更趋成形,不过还是以防御联盟的形式出现。正是中美两国之间的利益分歧最终决定了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果,虽然‘挽救’了一份协议,却使其降到了两国不愿再提升的最低线。更有西方媒体指出:“2010年将朝着美国统治下的单极世界的解体继续前进。英文中‘集团’一词的首字母G如此活跃,但总是偏向中国。2009年,20国集团(G20)地位上升,代替G8成为世界的论坛。还有G8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组成的13国集团,以及刚刚起飞的中美两国集团(G2)。这标志着两个进程:美帝国的衰落和中国霸权的崛起。”芝加哥委员会的调查用外交手段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来衡量中国的外交影响力。调查显示,以10分为最高值美国给中国只打3.8分,日本给中国打4.8分,韩国、印度尼西亚给中国分别打5.3分和6.8分。另一个衡量外交影响力的指标是对外政策有效性。在评估中国在亚洲推行政策的有效性上,日本、韩国、印尼和越南人都认为美国政策比中国政策更为有效。其中,日本、韩国、印尼、越南给中国的分数分别为4.8、5.0、6.6和6.7分,这一分值都比美国要低。


  如何看待中国崛起


  中国崛起已经成为现实不可逆转的趋势,也必然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前,国际社会大体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是中国威胁论或中国风险论;二是中国机遇论或中国贡献论。虽然中国崛起所带来的机遇越来越明显,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也体现了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所作的贡献,但“中国威胁论”、“中国风险论”仍然有相当大的市场。


  (一)中国是军事威胁吗?


  芝加哥委员会的调查报告显示,有相当大部分的韩国人(74%)、日本人(74%)、美国人(70%)以及近半数的印度尼西亚人(47%)担心未来可能面临中国的军事威胁。同时,大多数受访者还将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视为维护地区稳定的力量,认为其有助于防止中日军备竞赛。全球公共舆论调查中心最新的调查显示,在23个被调查的国家和地区中,有11个国家和地区认为中国是军事威胁,美洲的美国、墨西哥、智利,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波兰,以及土耳其、韩国、印度和中国台湾地区,认为中国是军事威胁的比例比较高,而非洲国家以及俄罗斯、乌克兰等并不认为中国是军事威胁。


  (二)中国是经济威胁吗?


  中国崛起最快的方面是中国的经济实力。但是,在国际社会看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还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通过低廉的价格而获得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的,这无论是对发达国家的市场还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商品来说,都存在着威胁。这种看法尤其在发达国家中比较普遍,而且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看法呈上升趋势。皮尤研究中心在2005年5月的调查显示,49%的美国被访者说中国经济的崛起对美国来说是一件好事,40%认为中国的经济崛起对美国是一种威胁。而“公共议程”( Public Agenda poll)在2006年1月的调查则显示,29%的被访者表示他们对“中国崛起威胁到美国”表示非常担心,38%表示有一定程度的担心,即表示担心的占到67%,32%的被访者表示他们根本不会担心。另外的调查还有,NBC/Wall Street Journal poll在2005年5月的调查,61%的被访者认为中国在经济上是美国的竞争者,另有30%的认为中国是美国未来的竞争者。CNN/USA Today在2005年12月的调查显示,64%的被访者认为中国在经济上是美国的威胁,只有33%认为中国在经济上不是美国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