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信打野带什么天赋:中国南海断续线是怎样产生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5:56:52

    中国南海断续线是在1933年法国占领南沙九小岛、二战后法国继续占领西沙群岛和菲律宾企图把南沙群岛并入其国防范围内的背景下由当时的中国政府划定的,其目的是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并向世界公布中国在南海的管辖范围。在1951年的《旧金山对日和约》草案中,美英故意不提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为之后的南海领土争端埋下了祸根。  

    中国南海断续线,指的是在中国南海地图上标明的一条U形断续线,亦称“U形线”或“九段线”。该线于1947年公布,当时的国际社会并未提出异议,周边的东南亚国家也从未提出过外交抗议,这等同于默认。之后,许多国家出版的地图也以此标绘,并注明归属中国。然而,自1993年中国台湾“立法院”通过《南海政策纲领》,将断续线内的水域称为“历史性水域”后,这条断续线开始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南海周边的东南亚国家甚至对断续线的性质及法律地位提出质疑。为了弄清这条断续线的历史面貌,本文拟就其产生的背景、效力与作用作一回顾。  

    从1933年法国占领南沙九小岛谈起

    法国政府自1885年将越南占为殖民地之后,一直对中国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怀有侵占之心。他们除了伪造“历史事实”,编造所谓“19世纪初期,安南(今越南——编者注)嘉隆王与明命王时,均曾出征西沙,现安南既归法国所有,则西沙群岛亦当归法国所有”的谎言外,还对1909年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李准一行前往西沙群岛巡视,每到一岛即勒石命名,构建木屋,竖起桅杆,挂黄龙国旗,以示属中国领土的合法性提出质疑。1930年3月,驻河内法国印支总督致法国殖民部的信中写道:广东省决定由华南当局出面声称他们对西沙群岛拥有主权。1909年发生的巡视西沙群岛的重大行动,是当时的两广总督倡议举行的一次正式的占领仪式,现在广东省政府的声称似乎是基于这个仪式。这种占领对于法国来说,仅是武力的表现,从未得到正式的承认,如果要在法律上生效,只能假设西沙群岛在当时是无主地。

    对此,当时的中华民国驻法国公使于1932年9月照会法国外交部反驳道:“根据国际法和习惯法,拥有远离大陆的一个岛屿的主要条件是最先的有效占领,换言之,是国民最先在那里定居,从而使其国家拥有这些领土。海南渔民在西沙群岛定居,并建造房屋和渔船以供其需要,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前清政府在1909年确实派出海军到群岛考察,并向世界各国宣告其有效占领,即在永兴岛升起中国国旗,鸣礼炮21响。法国政府在当时没有提出抗议。1908年有国际组织建议在西沙群岛的一个岛上建造灯塔,为的是保护航行,是国际海事的重要事项。随后中国政府同意,通过海关要求有关的航运公司建造一座灯塔。1930年4月,气象会议在香港召开时,参加会议的印支气象台法国台长布鲁宗先生,以及上海徐家汇天文台台长弗罗克神父,向中国代表建议,在西沙群岛建立一个气象台。这些不仅证实国际上承认西沙群岛属于中国,而且连法国本身也承认这一点。”

    法国见在西沙群岛问题上无缝可钻,转而将魔爪伸向南沙群岛。1930年,法国炮舰“麦里休士”(Malicieuse)号就曾擅自到南沙群岛的南威岛进行“测量”,他们无视岛上已有中国渔民居住的事实,秘密插上法国国旗而去。1933年4月,炮舰“阿美罗德”(Alerte)号和测量舰“阿斯德罗拉勃”(Astrolabe)号,由西贡海洋研究所所长薛弗氏率领,遍历南沙群岛详加“考察”,以示“占领”。法国政府在1930年9月的一份公报上向其他国家宣告,法国已占领了南沙群岛。1933年4月法国还举行了一场正式的占领仪式,并在1933年7月26日的官方报纸上公布。同年12月,交趾支那(在越南南部)总督克劳泰默(J. Krautheimer)签署法令,把南沙群岛的这些小岛合并到安南的巴地省。其实,当时法国的目的是吞并整个南沙群岛,而不仅仅是区区的几个小岛。这一点从1932年3月30日法国国防部给其外交部的一封信中就可以看出:“你们要求我们一有可能就占领该群岛,但是,这种行动需要在很好的天气下执行,……,我们将把你们的要求转达印支海军司令,请求他们,在他们认为天气条件最有利时,即安排占领该群岛。”

    当时出版的《中国地理新志》列出了法国占领的小岛名称:1、斯巴拉脱来岛,或称风雨岛(Spratly Is. Or Strom Is.),今称南威岛;2、伊脱亚巴岛(Itu Aba),今称太平岛;3、开唐巴亚岛,或称安得拿岛(Amboyna Cay),今称安波沙洲;4、北危岛东北礁(North Danger North-east Cay),今称北子岛;5、北危岛西南礁(North Danger South-west Cay),今称南子岛;6、洛爱太岛,或称南岛(Loaita Is. Or South Is.),今称南钥岛;7、西德欧岛,或称三角岛(Thitu Is.),今称中业岛;8、纳伊脱岛(Nam Yet Is.),今称鸿庥岛;9、西约克岛(West York Is.),今称西月岛。

    法国占领南沙九小岛事件对当时的民国政府触动很大,民国政府外交部于1933年8月4日照会法国使馆,要求将各岛的名称及经纬度查明见复。法国外交部则通过当时中国驻法大使顾维钧发来电报,称“该九岛在安南、菲律宾间,均系岩石,当航路之要道,以其险峻,法船常于此遇险,故占领之,以使建设防险设备,并出图说明,实与西沙群岛毫不相关”。面对如此局势,民国政府感到有必要出版中国南海疆域的详细地图,对疆域内各岛礁的中英文地名统一进行审定,因此成立了“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在1934年12月21日举行的第25次会议上,审定了中国南海各岛礁的中英文地名。在1935年1月编印的第一期会刊上,较详细地罗列了南海的132个岛、礁、沙、滩的名称。1935年4月,该委员会又出版了《中国南海岛屿图》,确定了中国南海最南的疆域线至北纬4°,把曾母暗沙标在疆域线之内。这幅地图1936年被收入由白眉初主编的地图集——《中华建设新图》,另名为《海疆南展后之中国全图》,图中在南海疆域内标有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团沙群岛,其周围用国界线标明,以示南海诸岛同属中国版图。南海诸岛最南的国界线标在北纬4°,并将曾母滩标在国界线内。这就是中国地图上最早出现的南海疆域线,也就是今日中国南海地图上U形断续线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