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拉双重美白系列:没有独立,就没有一流的大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4:35:23
 

作者:李东凯 2011-04-29 14:10:21 发表于:博客中国

没有独立,就没有一流的大学

中国有句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科学地去理解,遗传基因大多在生理方面起作用,至于后天怎样,则将相宁有种乎?

然而,在世袭时代,“将相”确有“种”。贵族世袭、门阀体制、民籍政策在世界各国历史上都曾出现过,如印度之种姓,日本之民籍,身份地位之“种”居然被固化,延续千年。相比较,中国却很开明。古传尧舜禹皆从民间选拔,皇朝世袭之后,也有举孝廉以晋身,如曹操,虽出身宦家,却以“孝廉”而获乡民举荐,进而才华大展,成就一番英雄伟业。两晋时期,贵族世袭,特权当道,贤达之人只能隐蔽山野。至隋朝,为了尽揽天下人才,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寒门出贵子,草民成栋梁,上合天道之天生万物皆有用,中为皇家国家办事,下为底层开设一条晋身之路,合天理顺民心,而延续一千多年。中华文化之灿烂,文明之传承,实赖此科举制度。

道德文章为科举之核心。以文章晋身,以道德约束。如果道德行为败坏,纵有功名,也可被销夺,而前途尽废。如此,从小到大,文章道德教育并重,经史子集也皆为道德文章。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世事之处理,则更重经世致用之材。道德文章及第之后,宦海沉浮,人生前途,则主要在于其经世致用之才能。在朝之人才大略分两类,一为道德文章之清流,一为经世致用之干吏。俗雅共存,虚实皆备,功业与文章并举,水火既济,符合天道,人心皆服,而中华文明博大传承。

或有问中国为何近代落后于西方?

中国之近代落后于西方,与西方中世纪落后于中国,同理。此理为何?在于人类文明之融汇进步。人类几个古文明发祥地之后,文明之进步在于不同地区之间文化文明成果之交融会合。古埃及、古西亚之文明成果在古希腊融汇进步产生更高级的古希腊文明。亚历山大大帝的版图曾从希腊到埃及再到中东再到印度,而把古印度、古波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之文明成果融汇交流起来。公元7世纪开始到13世纪,默罕默德的子孙所创建的阿拉伯帝国,更把古中国的文明成果如造纸术等吸收到中东,融汇中国、印度、波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之文明成果,不仅包括欧亚大陆上的丰富物产和生产技术,并且传承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科学,而产生人类中世纪最发达的文明-----阿拉伯文明。阿拉伯鼎盛时期的11世纪左右,中国已经开始落后于世界,而当时的西欧,则不仅落后于阿拉伯,也落后于中国。

近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逐渐地让欧洲人意识到了阿拉伯的发达和繁荣。到了12世纪,阿拉伯文明成果经西班牙涌入欧洲,意大利人从阿拉伯人那里得到了第一份纺织图纸,基督教神学被迫抛弃了柏拉图的哲学而接受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为欧洲人文理性的解放奠定了思想基础,进而实现了文艺复兴以及欧洲经济的发展,欧洲在充分吸收阿拉伯文明的基础上,开创产生了更加发达伟大的西欧文明。

遗憾的是,阿拉伯文明没有及时地传入中国。8世纪,唐朝军队曾经与阿拉伯军队在当今的大概阿富汗一带有过一次战争。结果,中国的造纸印刷术传入了阿拉伯,为阿拉伯文化的大发展提供了必须的条件。11世纪之后,更高级的阿拉伯文明成果却没有大量传入中国。虽然在元朝,欧亚大陆一统于蒙古家族帝国,交通畅通,中国与波斯(伊朗)、中亚、欧洲之间有过交流,但是,于传入欧洲的阿拉伯文明成果以及影响后果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

明清时期,海禁开关反复,闭门自大,而欧洲却在经济、科技、文化、思想、政治、宗教、司法、道德、伦理等各个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本来就落后于中世纪的阿拉伯文明,当更高级的欧洲文明来到中国之时,其差距,几乎类同于14-15世纪时期,欧洲人到了美洲大陆。

无知愚昧的满清拒绝同欧洲各国进行平等的经贸交流与合作,而导致了鸦片战争。如同十字军东征让欧洲人见识到了阿拉伯的发达,两次鸦片战争也让满清中国充分见识到了欧洲的发达,而开始学习西方。从1862年到1911年满清覆灭,再到1949,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既是战争关系,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时期,也是更新的文明成果在中国孕育产生的时期。

这就是在民国时期,为什么能出现那么多的文化大师的原因。他们学贯中西,融会贯通,人格独立,学术自由。战乱的时代,思想却是自由的,大学有很高程度的独立性。独立的大学,自然就有自由的思想,自由的思想则必然导致学术的创新,创新的学术必然成就一个个的大师,一个个的大师,则必然成为推动中国文明进步发展的先锋力量。

众所周知的原因,49年之后,特别是50年之后,大陆的思想文化一统于马列这一种思想,思想不再自由,大学不再独立,文化不再纯粹,所有的一切,成为马列政治的附庸。犹如一块菜园,被铺上了一样高度的塑料膜,被撒满了一样性质的种子,可想而知,可见而知,生长出来的,则全是一样的货色。

改革开放之后,商品经济繁荣起来,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也逐渐地在大陆开始传播发展开来。遗憾的是,现在,虽然中国经济GDP名列前茅,可是,中国的文化、文明成果,却几乎看不到世界水准,学贯东西,自主创新的大师人物,依然没有出现。

更让人沮丧的是,肩负文化发展文明创新的大学,却成了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名利场。重知识不重品性教育,结果就有撞人杀人的大学生。重经济不重学问,结果就有没有四千万身价就不认学生的教授。论文指标化,职称名利化,教学标准化,考试政治化,教育产业化,老师如流水线上的工人,学生如流水线上的产品,而且几乎没有“品质检验”,就全被贴上了“大学合格”的标签。

而大学体制的行政化,则让大学完全成为政治的附庸。在政府官员面前,大学校长不得不低头哈腰,谄媚取上,甚至有的完全丧失独立人格,简直斯文扫地。头上戴着早已过时的马列紧箍咒,身上拴着通向各种级别的行政缰绳,眼里盯着房子票子车子,手里抓着特权,市井商贩不如,官家走狗作派。

如此禁锢,怎能有一流学问?如此官场,怎能有一流大师?如此体制,怎能有一流大学?

人类文明史可以充分地说明,独立是大学的魂魄,自由是创新的前提。只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的大学,才可以有纯粹的学者,才可以有纯粹的学问。

到了不再是发财的工具,不再是政治的附庸,中国的大学,才有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流。

201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