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湾集装箱公共查询:“天人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zz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1:56:43
“天人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天人合一”即“天人相应”,是《内经》基本的学术思想,是中医养生的精髓。而“生气通天”是《内经》中“天人相应”观的组成部分。认为生命之气通于天,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体脏腑、经络及精气神的活动相互协调,相互影响,也是一个整体,从而构成有序的生命活动及其过程。《灵枢》提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因此,凡自然环境的异常和人类自身的身心活动,脏腑器官的不协调,均可影响其生理活动而致病。如《灵枢·岁露论》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金匦真言论》云:“五脏应四时,各有所受。”《内经》云:“肝旺于春,心旺于长夏,脾旺于夏,肺旺于秋,肾旺于冬”;又云:“春气在经脉,夏气在经络,长夏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疾病耗伤人体的脏腑、经络及精气神,就会导致病理性衰老,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所以,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才能够减少疾病,从而达到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既然人与天气相参,与日月相应,说明自然界的一切生物与节气变化生息相关。四季递嬗,五行运转,六气更迭,直接影响人体生命节律的调节。倘若自然变化违反常度,必将影响患者人体正常的气血运转,造成功能节律紊乱、正气下降、阴阳失调,极易感邪致病。所以,中医长将节气与养生密切联系起来。人们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努力去适应季节的变迁,适应自然环境。根据《黄帝内经》的思想,创立了适应环境的养生法。包括:­
1.适应四气的养生法­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认为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如肝病好发于春,初之气,为厥阴风木所司,肝为刚脏,喜柔润,衣食住行都要考虑养肝、柔肝以事预防;夏天多汗伤津,汗为心液,则用育阴生津以养心;长夏最易湿困脾胃,多用健脾利湿以促运化;秋燥伤肺致咳,润燥肃肺为秋令养肺之法则;冬季阳气收藏,适合进补,以益肾为前提。具体来说:肝胆经气在春天条达舒畅,善养生者此时必须避免肝气郁结、思郁沉闷,而应该使思想开朗,肝气舒畅,这是在思想修养方面适应春季的养生要求。与此相关,春季往往会出现肝气过旺,导致肝气胜脾。按照五行调控理论,此时还应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千金要方》),以便从饮食方面满足春季养生要求。夏季养生应该做到精神愉快,情志平和,不得性躁、发怒,以免引起体内火旺。在起居方面,应晚睡早起,适当晒些阳光,以适应自然界隆盛的阳气,有助于体内过盛的阳气向外宣泄。在饮食方面,《养生论》认为:“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不可一于热也。”主张夏季应多吃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多食用热性食物,以免加重体内的火热。“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养收之道也。”秋季的饮食应减少辛味而增加酸味,以免肺气太旺而使肝气过于抑制。此外,由于秋天气燥,人们应多吃芝麻之类的食物以润燥养肺,少吃寒冷食物,多吃温性食物。在起居方面,应早睡早起,趁着秋季天高气爽,山川景色明净之际,多登高远眺,以舒肺气。“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圻,勿扰平阳,早卧晚起,必得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养己所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由于冬季是肾经旺盛之时,肾味属咸,此时的饮食应当减少咸味,增加辛味,以便起到宣达肺气,巩固肾气之效。­
2.适应昼夜晨昏养生法­
因为人的生理活动与一天中的昼夜晨昏变化存在密切关系,白天人体阳气盛,夜晚阳气较衰,所以养生者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护措施。唐代著名养生家孙思邈就说过:“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具体而言,为了资助阳气的发生,早晨应多进行户外活动,吐故纳新,导引肢体,舒展筋骨,流通气血,旺盛生机。但晨起也不可过早,因为过早起床阳气尚未发生,加上风寒和湿露侵袭,则对身体有害无益。进入晚间之后,最重要的养生手段就是设法保证人体有充分的睡眠时间。古人认为最好的睡眠姿势是屈膝侧卧,醒时则伸脚舒体,变换姿势,保证气血的流通。­
3.适应地理环境养生法­
古人还认识到了地理环境与人的寿夭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如南方人腠理多疏松,北方人腠理多致密。所以古代养生家都十分重视生活环境的改造,并创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适应地理环境的养生方法。包括:山林养生法(因山林中空气新鲜,是一种理想的养生场所);日光养生法(日光具有保健作用,早起面向太阳,双目微开,仅露一线,调匀呼吸,仰头将日光吸入腹内。如此便可长生久视);此外,还包括“花卉养生”、“矿泉养生”等各种方法。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就是要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尽可能地让人体充分利用外界地理环境中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条件,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