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影传说赤羽苏沫新婚:福州市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语文质检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7:13:27
 



 试卷评讲解析

福州市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语文质检详解

 

一、古代诗歌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青,取之于蓝,               。(《荀子·劝学》)

(2)              ,池鱼思故渊。(陶潜《归园田居》)

(3)别有幽愁暗恨生,              。(白居易《琵琶行》)

(4)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臣生当陨首,              。(李密《陈情表》)

(6)              ,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1)而青于蓝  (2)羁鸟恋旧林  (3)此时无声胜有声 

(4)无边落木萧萧下 (5)死当结草  (6)舞幽壑之潜蛟

(每处1分,凡错、漏、添字,该处不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东轩记

苏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①。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②,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③,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晏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jù,贫穷)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jīzhí喻束缚之意。羁,马 络头。絷,马缰绳。),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④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仰慕)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福,宜其不可得哉?
    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⑤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监筠州盐酒税——市场管理的小官。②蔑——无,没有。这里指淹没。③漘(chún唇):水边。④劫——佛教名词。梵文kalpa的音译“劫波”的略写。古印度传说世界经过若干万年毁灭一次,重新开始。这一周期,叫做一“劫”。遭“劫”时,有水、火、风三灾出现,世界归于毁灭。后人引为“天灾人祸”。 ⑤环堵:四面为墙,内室皆空者为环堵,泛指简陋。

                                          

余既以罪谪(被贬谪)监筠(jūn)州盐酒税(担任市场管理的小吏)。未至,大雨。筠水泛溢(泛滥),蔑(淹没)南市,登北岸,败(毁坏,冲坏)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滣(chún,江边),水患尤甚(严重)。既至,敝(破败)不可处(居住)。乃(于是)告于郡,假(借来)部使者(中央临时派遣到州、府行使管理权的官吏)府以居。郡怜其(代指自己)无归也,许(同意)之。岁(这一年)十二月,乃克(完成……工作)支(支撑)其欹(qī)斜(歪斜的房子),补(修补)其圮(pǐ)缺(坍塌的墙壁),辟(开辟)听事堂(官署中听事问案的地方)之东为(作为)轩(以开窗敞朗为特点的亭、阁、长廊、棚类建筑物),种杉二本(株),竹百个,以为晏休(平静安逸的休息)之所。然盐酒税旧(先前)以三吏共事(一起做事)。余至,其二人者适(恰好)皆罢去(罢职离去),事委(交付)于一(一人)。昼则坐市区鬻(yù卖)盐、沽酒(打酒)、税(卖)豚(小猪)鱼,与市人争寻尺(比喻微小或细微之物)以自效(为别人或集团贡献自己的力量或生命);莫(通“暮”,傍晚)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天亮)。旦则复出营职(履行职务,从事本职工作),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莫(通“暮”)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私下)尝怪(奇怪)颜子以(凭借)箪(dān)食瓢饮(喻为“安贫乐道”之意),居于陋巷,人不堪(承受、忍受)其忧(忧虑),颜子不改(改变)其乐。私以为虽(即使)不欲仕(出仕、做官),然抱关(做看门人)击柝(做打更者)尚可自养(养活自己),而不害(妨害、影响)于学(治学),何至困辱(陷入困境受到侮辱)贫窭(jù,贫困)自苦(痛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操劳)盐米之间⑤,无一日之休(休息)。虽欲弃尘垢(喻世俗之意),解(解脱)羁絷(jīzhí,喻束缚),自放(自我放任)于道德之场(道、僧修行的地方),而(然而)事每劫(陷于劫难)而留之。然后知(明白)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俸禄)以自给(jǐ,依靠自己,满足自己需要)者,良(的确,确实,果然)以(因为)其害于学故(缘故)也。嗟夫!士方(正)其未闻大道,沉酣(沉溺)势利(权势和财利),以玉帛(泛指财富)子女自厚(珍重自己),自以为(认为)乐(快乐)矣。及其循理(遵照规律)以求道(求取大道),落其华(通“花”)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是最大的)与死生之为变(是变化的),而况(更何况)其下者(处于低位,指百姓)乎!故(因为)其乐也,足以易(改变)穷饿而不怨,虽(即使)南面之王(泛指王侯,或最高统治者。古代以北朝南为尊位)不能加之(超过它),盖非有德不能任(承受、享受)也。余方区区(奔走尽力)欲磨洗浊污(喻社会弊端),睎(xī仰慕,仰望,向往)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有所不足),而欲庶几(差不多,近似)颜氏之福,宜(似乎)其不可得哉?  

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最高时)为鲁司寇,下(最下时)为乘(shèng)田委吏(春秋时鲁国主管畜牧的小吏),惟其所遇(境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见识高超、豁达豪放、不同凡俗的人)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仰望)也。余既以(因)谴(受贬谪)来此,虽知桎梏(zhìgù古代刑具之一,叫手铐脚镣,即“在手曰梏,在脚曰桎”。这里喻为束缚人的东西)之害而势(权势)不得去(离开),独幸(独自暗暗庆幸,唯一值得庆幸的)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里,治(修整)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指没有家具器物的空房子,)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悠闲自得的样子)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指望、向往)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败刺史府门                   败:坏,冲坏

B、假部使者府以居            假:借

C、而不害于学           害:害怕

D、治先人之敝庐           敝:破旧

【参考答案】选C。(害:妨碍,伤害)

3、下列不是写苏辙坐市忙碌公务的一项是(3分)

A、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

B、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

C、旦则复出营职

D、治先人之敝庐

【参考答案】选D。(写苏辙想归去后管理先辈留下的旧房舍产业)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表现作者不得志人生中的“超然”情怀的一组是(    )

       ①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

       ②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

       ③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④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⑤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

       ⑥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解析】先用“作者”这一要求快速读题,可排除掉④⑤,也就排除了AC;再用“‘超然’情怀”这一要求快速读题,可排除①⑤,也就排除了ACD。

【参考答案】选B。(①是作者对上司的请求,希望有个栖身之所; ④颜渊的行为  ⑤循理求道之后的士人)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记叙开辟“东轩”,坐市区,公务繁忙的全天生活,简明地交代了作者去筠州的原因和“哑然自笑”的无奈心情。

B、第二段,从东轩的简陋日子联想到颜回苦学生活;表达作者对颜回“箪食瓢饮”之乐的不理解,抒发其政治失意后而又急于排遣的旷达心情。

C、第三段,由颜回的安贫乐道,联想到将来“归休田里”,抒发了他“追求颜氏之乐”的超然情怀。

D、全文通过一天坐市忙碌生活的描叙,借题发挥,成功地刻画了一位地位虽卑下而心境尚崇高的贬官形象。

【参考答案】选B。(“表达作者对颜回“箪食瓢饮”之乐的不理解” 错, 作者是借颜回“箪食瓢饮”之乐,追求一种“安贫乐道”精神)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苏辙初贬筠州身境可谓穷愁,际遇实属可伤,充满了失意之感,文章表达了作者谪居一隅的悲愤之情。

  B.轩成却不能安的现实,引发了作者对自己仕途生活的反思,庆幸自己因此变故而终能分享颜氏之乐。

  C.文章用颜渊精神自乐与生活自苦,自己与颜渊,俗士与德者、达者等多重对比,表现自己重道、求道与行道精神。

  D.身处逆境,难行大道,作者寄望回归田园,潜心学习,终老故里,蕴含了对人生之乐的深情呼唤。

【参考答案】选B。(“终能分享”不合文意,注意“宜期不可得哉”“然而非所敢望也”句)

 

5、断句及翻译(6分)

(1)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字断句。(2分)

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参考答案】(1)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2分)

【解析】句子间或句中停顿(断句),是以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一般有谓语中心词)为单位的。因此“每旦”后不能停顿,“未尝不”后不能停顿,“其旁顾之”不能形成一个意义单位(说不通),“每”后更不能停顿,因为它是一个词。较多考生从“入”后断开,主要原因是对“莫”的含义理解有误。如果能联系上文,再想想“旦莫”组合,就可知“莫”通“暮”。有的考生盲目断句,随意断句,最多的达7处,现在有的省份考断句,是错一处反扣一分,岂不枉费了你的投机之心?也有的考生以分值“猜”断几处,凡事不能绝对,建议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如果出现的对象比较多,则通“抓对象”来断句,即谁/什么——是什么/②怎么样;如果出现的动词较多,则可通过“抓动词”来断句,即以动词为中心“瞻前顾后”,进而准确断句。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然后//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斗升之禄//自给者,良以//害于学/故也。(4分)

【解析】翻译步骤:回归原文,细分结构,采得分点,直译为主。此次考场译文出现的问题:很多考生把“俸禄”,写成“奉(衤录)”;“然后”“所以”“良以”“害于学”没译准确。

【参考答案1】这样以后,我才懂得颜回为什么甘心贫贱,不肯做一名追求斗米薪俸而糊口的人,确实是因为他害怕对治学有所妨碍啊!

 (“然”“禄”“于”各1分,句式1分)

【参考答案2】这样以后才知道颜渊心甘情愿于贫穷卑贱,不肯为了求得一点点俸禄而供给自己过活,实在是因为那样对学习有妨碍的原故。(采分点:“然后”1分,“所以”1分,“以”1分,“害于学”1分。)

【补充】将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4分)

(2)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3分)

(3)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3分)

(4)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

【参考答案】11、(1)我已经到了那里,看到房屋损毁得不能居住,就向郡报告,想借部官员的官府来居处。(“敝”“乃”“假”“以”各1分,句意1分)

(2)晚上归来,我已筋疲力尽,常常昏昏沉沉地入睡,不知不觉黎明已经到来。

(3)这样之后追寻探求颜渊的快乐,怀想东轩,优游自得忘记自己年岁已大。(4)可是监盐酒税的工作过去有三名小吏一起做事,我到达筠州后,其中两人正好都被免职离开了,所有事务全托付给我一人了。

【解析】然后: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然而:然而不胜者,是地利不如人和也。然则:是退亦忧,进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浅尝辄止/假公济私/既往不咎

                       

【相关链接1】所以……者,……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判断句。

所以遣将守关,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的缘故,是因为……)

所以不成,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徒以吾两人在

【相关链接2】

1介词结构“于……”(介宾短语/于+宾)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面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当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状语后置”或“介宾结构后置”。

“青,之[于蓝],而[于蓝]。”(《劝学》)

使负栋之柱,[于南亩之农夫]。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己]。

生[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古人【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介宾短语/以+宾

“形似酒尊,饰[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参考译文我因乌台诗案牵连罪被贬任筠州监盐酒税职。还未到达住所,天就下起大雨。筠河泛滥,毁坏了州的南城,河水爬上了北岸,刺史府门也被冲坏。盐酒税机关房舍正好俯临锦江之滨,洪水灾害更为严重。我一(已经)到达住所,只见房舍破旧不堪,无法安身。于是,我向州府呈上报告,想借部使者府宅居住。郡守同情我无家可归,答应借给我住。当年十二月,就撑起倾斜的墙体,把塌了的地方补好,还将听事堂东面的一线长廊辟成房舍,种上两株杉树和上百棵竹子,用作闲休的地方。可是,监盐酒税的工作过去有三名小吏一起做事,我到达筠州后,其中两人正好都被免职离开了,所有事务全托付给我一人了。白天,我就在市场上处理买卖盐酒猪肉征收税务一类的事务,同市人一道评论细小事物,为他人出点力;晚上归来,我已精疲力竭,常常昏昏沉沉地入睡,不知不觉黎明已经到来。到了白天,再去市场履行本职工作,一天到晚不能在所谓“东轩”里面安闲度过时光。每天早出晚归在东轩旁边穿来穿去,回首望它,我未尝不发出“哑然”的笑声。
    我年少读书时,曾暗暗奇怪:颜回箪食瓢饮,住在陋巷,连旁人都忍受不了那样一种愁苦,而颜回始终不改变他认为快乐的生活方式。我暗自认为,即使不想当官,但做个守门打更的小吏,至少可以自给自养生活,也不致于对治学有所妨碍,何必弄到这样贫穷、这样自苦的地步呢。等到我来了筠州,在管理盐米事务之间勤来苦去,没有一天的休息。虽然想抛弃世俗,解脱束缚,自由放任于道佛修炼的地方,但是,办一件事,每每遭受阻碍而滞留任上。这样以后,我才懂得颜回为什么甘心贫贱,不肯做一名追求斗米薪俸而糊口的人,确实是因为他害怕对治学有所妨碍啊!可叹啊!有些士大夫,当他们还不懂得高深的道理时,只会沉醉于酒肉,拜倒于财富、权势之下,以财富、子女为重,自以为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快乐。等他遵循规律以求人生之路,才明白花落之后才能收获果实的道理,从从容容地自我享受,全然不管宇宙有多大,以及人生有多大变化,更何况比起那些居于底层的平民百姓呢!所以他们的这种快乐,足以不在乎贫穷饥饿而没有怨恨,即使是王侯公卿的快乐也不能超过它,所以没有德行的人是不能享受的。我正想尽力清除身上的污垢,努力向圣贤学习,自觉有所不足,而想有与颜回差不多的福气,似乎是不可能得到的啊!孔子周游列国,位高时当了鲁司寇,位低时则做乘田、委吏,只要他接触的官职,没有不可以当的。他所做的都是“达者”的事情,不是一般的学者所能企望的。

我既然因罪被贬来到筠州,虽然懂得人身不自由之痛苦,但是监筠州盐酒税之职辞不掉。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世人或许同情我,可怜我,让我回归乡间,去管理先辈的旧房舍产业,即使家徒四壁,我也安心居住下去。有了这样的经历后,再来追寻颜回箪食瓢饮之乐,怀念东轩的生活,优哉游哉地度日,从而忘掉了人生衰老,然而这不是我现在所能奢望的。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人苏辙作记。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①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释】①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

【补充注释】①红颜:指年青的时候。②轩冕:指官职,轩:车子;冕:高官戴的礼帽。
③卧松云:隐居。④中圣:曹魏时徐邈嗜好饮酒,他将清酒称为圣人,浊酒称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的意思。
⑤清芬:意为高风亮节。

(1)从整首诗的构思角度入手,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感情的?(3分)

【解析】弄清题目要求:①从“整首诗”(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的构思角度。②每联在写法上、表达情感方面有什么联系。

【参考答案】(1)(首联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之情;(1分)二、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酒月中,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揭示出“可爱”之处;(1分)尾联归结到对孟浩然的“敬爱”,把他的高雅比为巍峨峻拔的山峰,令人仰止。(1分)

(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言之有理亦可)

 

(2)这首诗歌运用了哪些主要表现手法?请选取其中一种做简要分析。(3分)

【考点知识】表现手法:包括联想、想象、白描、渲染、悬念、/映衬烘托、对比、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借景抒情(乐景衬哀)、情景交融/用典抒情;/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欲扬先抑(抑扬关系)、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从对方落笔写自己、同时写双方、/画龙点睛、以小见大等;

【考点知识】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立足典型手段。
      一首诗歌不可能单纯只用一种表达技巧,多数是几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从高考命题形式看,有的在题干中加上“最突出”、“最主要”等字眼,有的只是宽泛提出评析表达技巧。即便是宽泛的要求,在分析诗歌表达技巧时,也应该抓住最典型的表达手法。因此,在考查一首诗运用的表达技巧后,还要结合诗歌的情感内容,从主次方面进行甄别,找出在表情达意上最突出、最典型的一种或几种。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这首词中,“候馆梅残,溪桥柳细”,“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是严整的对偶;“草薰风暖”化用江淹《别赋》中的句子,是用典;“辔”本义马缰,以之代马是借代;“迢迢不断如春水”是化虚为实、形象贴切的比喻;上阕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借助想象写“行人”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上阕是实写,下阕是虚写,整首词虚实结合,相辅相成。在这众多的表达手段中,最能突显人物情感和诗作意图的显然是虚实结合,分析评价这首词应当主要围绕这一点。

【解析】很多考生没有注意“主要手法”这一要求,也没有按题“选取其中一种”作答。回答这一问题,要明确诗歌(有哪些)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然后要结合诗歌的内容,说明其中的一种主要手法通过哪些具体内容呈现出来的,并指出这种表现手法达到了怎样的效果。(答题提示

 

 

【参考答案】(2)对比、用典。(或指出一种即可)(1分)如“对比”中的“红颜”对“白首”,概括了孟浩然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孟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1分)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1分) 

或:对比、用典。(或指出一种即可)(1分)如诗中的“高山”一句用了《诗经》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让人产生联想,(1分)突出了令人肃然起敬的孟浩然的高大形象。(1分

(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言之有理亦可)

 

                                                                      

【赏析】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二、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仰止。诗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调,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

诗人对孟浩然不图名利,淡泊清高的品格予以了赞颂,表现出诗人与孟浩然深厚的情意,同时抒发了诗人敬仰孟浩然,羡慕他的生活的情绪。

【赏析】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和谐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同伴和知音。史载孟浩然曾隐鹿门山,年四十余客游京师,终以“当路无人”,还归故园。而李白竟亦有类似的经历。他少隐岷山,又隐徂徕山。后被玄宗召至京师,供奉翰林。终因小人谗毀,被赐金放还。的确,笑傲王侯,宏放飘然,邈然有超世之心,这便是两位著名诗人成为知交的根本原因。这首诗就是二人友谊的见证。

首联即揭出“吾爱”二字,亲切挚恳,言由心出,一片真情掩蔽全篇。“孟夫子”,点出所爱之人,扣紧题目。孟浩然比李白长十二岁。年岁既长,襟怀磊落,生性潇洒,诗才又特出,自然令李白仰慕钦敬,所以才以“夫子”相称。“夫子”非章句腐儒,那是作者鄙夷不耻的。这是对孟浩然倜傥旷放生涯的赞誉。果然,下面使补充道:“风流天下闻”。

接下来二联,作者集中笔墨刻画这位儒雅悠闲的“孟夫子”形象:“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红颜”对“白首”,当是概括了孟浩然漫长的人生旅程,“轩冕”对“松云”,则象征着仕途与隐遁,象征着富贵与淡泊。前者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后者虽有人表示倾慕,但未见有几人能守本持一。孟浩然不同。他拋弃了功名富贵,便安心林下,终日与劲松白云为伍。自少至老,心志如一。这里,一“弃”,一“卧”,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孟浩然对人生所作出的抉择。其欲摆脱世俗羁绊的高风亮节,其迷恋山水的自得之貌,呼之欲出,形神毕现。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这一联写孟浩然闲居无事,日以饮酒赏花为乐。前一联作纵向勾勒,此一联则作横向铺染,纵横反复,详尽描绘了孟浩然的隐士风流。谢榛《四溟诗话》曾谓,“红颜”句与“迷花”句,“两联意颇相似”。其实,李白的描写是各有侧重的。醉酒迷花,亦是李白乐为之事。写此,意在突出孟浩然的洒脱不拘。同时,也愈益显出二人的灵犀相通。

尾联在赞誉对方时发出由衷的喟叹:“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你的品格像高山一样怎么能够仰望得到?我只能在这里向你作揖崇仰你高尚的德行)。以“高山”喻对方,流露无限慕敬之情,又与首句呼应;“安可仰”,翻进一层,以己之惭愧不如进行反衬。这就自然逼出结句——对孟夫子,自己只能徒然向他清幽芬芳的人品拜揖。这是礼赞,这是天性率真的诗人向自己爱慕的人坦露出的赤诚。

【作品赏析】这是孟浩然放还南册,李白写的一首送行诗。孟浩然虽“文质杰美”,却坎坷一生,而李白的遭遇,同他也是极其相似的。所以在这首诗中,李白倾注了自己的真挚情感,热情地赞美了孟浩然高洁芬芳的品德,气势豪放,韵调高朗。全诗运用“赋”的手法而又极有情致。此诗大约写于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这一时期,李白常到周围各处游历,与孟浩然相识并结下深情厚谊。本诗即表现他对孟浩然的无比崇敬之情,也委婉地表现出诗人自已的精神世界。开头写“吾爱”之意,中间写孟浩然“可爱”之处,最终表“敬爱”之情,形成抒情——描写——抒情的结构。随情而咏,自然流动。首联点题,开门见山,直抒胸臆,从意境上统摄全篇。“爱”字为全诗的抒情主线,“风流”二字为孟浩然品格气质的主要特征,有提纲挈领之妙。中间两联具体写孟浩然的“风流”。寥寥20字,勾勒出一位高卧林泉,风流自赏,不为尘物所动的高士形象。“红颜”对“白首”,从纵的方面来写,概括出孟浩然大半生的风流情致。他宁肯丢弃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也要高卧在松风白云之下。通过这一弃一取的行为上的对比,凸现出其超凡脱俗的气度风范。“卧”字尤精妙,活脱脱地画出一位潇洒出尘的隐士的神态,确有不食人间烟火的情韵。“醉月”对“迷花”,从横的方面描写其隐居生活。两联诗各有侧重,错综有致。前联诗着眼于时间,即纵向概括,取意上先反后正,先弃而后取;后联诗着眼于空间,即横向拓展,取意上先正后反,由隐居而不事君。纵横郊外错,笔法灵活。尾联回应首应,再度表现对孟夫子的景仰之意。本诗以情构篇,线索分明,全诗豪放,韵调高朗。全诗极力赞美了他的高尚品格,表示了自己对孟浩然无限景仰的心情一气舒卷,劲健豪迈,主题鲜明,意境深婉。

 

【拓展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2009年高考安徽卷)

小重山•端午

[元]舒()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解析】这是一首以大家都熟悉的端午节为题材的元词,尽管词作者给人以陌生的感觉,但这首词在内容上没有多大难度。既然是写端午节,自然会写到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开篇抓住代表端午节特征的“碧艾”、“香蒲”,展现出人们忙于过节的喜庆景象,然后宕开一笔,写词人的独自惆怅,继而交代惆怅的原因是端午节感怀于屈原。 下阕对屈原高度评价,表达词人内心对屈原的无比敬仰之情,继而又宕开一笔,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不能深刻理解屈原的内心,甚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  该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需要关注“最突出”三字。上下阕在词意上有明显转折,上片由众人的喜悦写到自身的哀伤,下片由自己对屈原的仰慕写到众人的不理解,这里前后的对比是很明显的。

回答这一问题,要明确诗歌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然后要结合词作的内容,说明对比是由哪些具体内容呈现出来的,并指出这种表达方式达到了怎样的效果。(答题提示

【参考答案】对比/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答“反衬”,且简析合理也可)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葛朗台患了疯瘫症,便坐在转椅里亲自指挥女儿把一袋袋的钱秘密堆好,当女儿将储金室的房门钥匙交还他时,他把它藏在背心口袋里,不时用手抚摸着,他瘫在转椅上,就叫女儿整天推着他在密室与卧房之间转来转去,生怕有人来偷。(《欧也妮·葛朗台》)

B、聂赫留朵夫第二次探监,提出要与玛丝洛娃一起流放来赎罪,受到她的怒斥和谴责后,他展开了“沉重而痛苦”的内心斗争,这是他思想转变的关键。从此,他才真正地开始反省,进而否定了自己十年的堕落生活,认识到了自己的罪恶,走上了精神复活的道路。(《复活》)

C、青年诗人甘果瓦不经意闯入乞丐王国,按照“奇迹法庭”规定,除非乞丐王国中有人认他为丈夫,否则将被处死。。正当甘果瓦即将被乞丐们处以绞刑的时候,爱斯梅拉达为了解救他,答应与他结为夫妻,并歃血为盟,婚期四年。(《巴黎圣母院》)

D、黛玉听说了宝玉和宝钗已成婚的消息后,急为攻心,吐出血来。她还把以前的诗稿和题诗的旧帕全烧了,万念俱灰,只求速死。(《红楼梦》)

E、马谡立下了军令状,自告奋勇率两万五千精兵前去镇守街亭。到街亭后,他违背诸葛亮叮嘱,拒绝副将王平劝阻,生搬兵法,屯兵山上。司马懿到后命令大军围山,断绝汲道,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自乱,于是街亭失守。(《三国演义》)

【参考答案】选A E。(B. “一起流放”错,聂赫留多夫是提出要和玛丝洛娃结婚的建议C.非“歃血为盟”而是“摔罐为证” D. “听说了宝玉和宝钗已成婚的消息后”有误,是“听说他们即将成婚”

( 答对1项给3分,答对2项给5分)

 

8、填空题(5分)

(1)在《子夜》中,冯云卿为了挽回败局而施用“美人计”,把唯一的女儿冯眉卿送给了          (人名),只为了打探消息。但他的女儿早把此事抛于脑后,为了应付她父亲的追问,信口胡诌,最后冯云卿落得个人财两空。(《子夜》)

(2)          (地名)之战时,曹操对前来奔自己的许攸          (动作举止),这一细节充分表现了曹操的爱才之心,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国演义》)

(3)觉新是高老太爷的(辈分及排行),其特殊的地位和软弱的性格决定了他虽然是明知封建礼教的严重危害,但事事不敢自作主张,反而有意无意中作了维护封建礼教的一些蠢事。觉新为了不失家的“体面”,心有不满也无力反抗,常常违心应允难忍之事,被觉民痛斥为“         主义”。(《家》)

【解析】本题考“中国小说”。所谓填空,只是考查形式的变化而已,其内容还是着眼于考小说主要的人物、故事情节和重要的细节。相对于简述题,填空题考查的范围会更广,空格会更多些,但难度也会降低的。要特别注意把字写对。此次考查,某些考生因出现以下错别字而失分:韬—滔、渡——度、揖—缉。

【参考答案】(1)赵伯韬  (2)官渡   赤脚相见(此处意思对即可)

(3)长房长孙 /长孙  作揖/无(不)抵抗        (每处1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佛(Bì)肸(xī)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注】●佛肸:音bìxī 人名。春秋末年晋大夫范氏﹑中行氏的家臣,为中牟(móu)的县宰。●中牟:地名,在晋国,约在今河北邢台与邯郸之间。 

【补充注释】●“由”,子路字,即子路自称。●“诸”,之于。“之”指孔子下面说的话。●“不入”,不进入,不加入。●“畔”,通“叛”。 ●“磷”,音lín,薄;损伤。●“涅”,音niè,矿物名,古人用来作为黑色染料。●“淄”,音zī,通“缁”,黑色。●“匏瓜”,葫芦的变种,俗称“瓢葫芦”。古时有甜、苦两种,苦的不能吃,但晾干后,可以用作浮水工具,或剖开制成瓢。“匏”,音páo。●“焉”,哪,怎么。●“系”,挂,结,扣,拴缚。(本节见《论语·阳货》17•7)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路阻止孔子前往,是因为他鄙视佛肸的为人。

B、孔子是把自己放在和子路平等的位置上来共同探讨讨问题的。

C、孔子认为佛肸“坚而白”,值得信任。

D、孔子认为自己不应该像“匏瓜”,中看不中用。

【参考答案】(1)C(3分)(C项是孔子自比,而非写佛肸。)

 

(2)孟子曾说过:“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结合上述《论语》选段,谈谈孔孟思想的共同点。(3分)

【参考答案】积极参加社会变革,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1分)强烈的自信心,(1分)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气概。(1分)

【译析】 佛肸叫孔子去,孔子打算去。子路说:“从前我听老师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盘踞中牟谋叛,您却要去,怎么说得过去呢?”孔子说:“对,我有过这话。但你不知道吗?最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薄;最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的。我难道是匏瓜吗?哪里能够只是被人悬挂着而不给人食用呢?”

这段对话很有意思,传递出的信息也很多。孔子执意要到过去他认为的坏人那里去,还说自己能够经受考验。一方面可以看出孔子师生关系的平等和融洽,另方面也可以看出孔子的为人处世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但最重要的是强调有志向的人能够做到“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宜居,重在环境保护,它虽然也是环境美学肯定的,却又是环境保护学、环境生态学所共同的,并不是环境美学的特殊性所在。利居,重在环境开发,仍然没有摆脱将环境当作资源的观念,明显地在利用环境,而环境一旦成为利用的对象,它与人的关系就存在某种对立。只有乐居,人与环境的关系才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的,而且,这种和谐具有亲缘性、情感性、文化性。亲缘性,说明环境与人共生的关系,人与环境命运相共,真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情感性,宜居,重在生态,利居,重在功利,只有乐居,才重在情感,而众所周知,情感是人之为人的最为深刻的心理因素,是人之为人之根本。(第11题)文化性,说明乐居是具有丰富而又深刻的文化意味的,它建立在人类创造的全部文明的基础上,而且它浓缩提炼了人类文明的精华。在某种意义上,乐居这一概念是与幸福概念相通的,而且它就是幸福的代名词。环境美学将乐居作为环境美的最高功能,实际上它成为人类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

人性化,或者说以人为本,在环境建设上如何落实?笔者认为,就要落实在乐居这一层面上。宜居、利居,均也是以人为本的,但不是最高层面,因为在宜居和利居的层面上,人性没有充分地肯定,只有到达乐居层面,人性才获得充分地肯定。人在环境方面的全面需要才得以满足。(第10题)

从以人为本的维度来看环境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是最能满足人性的,而且也是最能令人乐居的。

山水园林城市,首先是是自然较一般城市多,它有山,有水,能充分满足人对自然的需要,人本来自自然,然当人们为了功利的需要,涌进城市以后,这城市为了满足人对功利的贪欲,不得不削山填水,城市是原有的青山没有了,碧水没有了,有的只是成片的钢筋水泥森林。生活这样的森林里,人的内心是极度恐慌的。山水园林城市,将已经被人们赶出的自然请了回来,这就满足了人的亲和自然的本性。山水园林城市虽然自然山水多,但是它并不缺少现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山水园林城市中的山水不是原生态的山水,而是按照艺术原则,加工过建设过的山水。由于山水园林城市全面满足人对自然、对文明的需求,因此,它是人类最为理想的生活场所,是乐居的首选之地。(选自《学术月刊》2010年第7期,删减)

10、下面有关“宜居、利居、乐居”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宜居重在环境保护,利居重在环境开发,乐居强调人与环境是和谐的。

B、宜居、利居、乐居都是以人为本的,三者同处在一个平面上。

C、宜居关乎人的生存,利居关乎人的发展,乐居关乎人的生活质量。

D、宜居重在生态,利居重在功利,乐居重在情感。

【解析】快速阅读,找到各选项在文本中的对应点,然后加以比较,判断对错。

【参考答案】选B。(宜居、利居不是最高层面,因为人性没有被充分肯定,只有到了乐居层面,人性才获得充分肯定。)(3分)

 

1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把环境作为资源来看,就会去利用环境,于是造成环境与人的关系不和谐。

B、人与环境的和谐具有亲缘性、情感性、文化性,其中情感性是第一位的。

C、令人乐居的环境是山水园林城市,因为它满足了人亲和自然的本性。

D、山水园林城市中的山水是按照艺术原则加工过、建设过的山水,是乐居的首选之地。

【解析】文中并没有明确指出情感性是第一位的,属无中生有。

【参考答案】选B。(亲缘性、情感性、文化性三者是并列的。)(3分)

 

12、请结合文本,简述乐居是人类对环境的最高要求。(3分)

【解析】找出关键性语句加以简述即可。注意答案要点的完整。

【参考答案】示例:只有乐居人与环境是和谐的,这种和谐具有亲缘性、情感性、文化性。 只有到了乐居层面,人性才获得充分肯定,环境美学将乐居作为环境美的最高功能。(2分)所以乐居是人类对环境的最高追求。(1分)

 

(二)文学类 、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人面鸟

高军

怎么就越来越多呢?他常衔一柄竹杆的黄铜烟袋锅,在夕阳滑下山去的意境里,吧哒几口,嘟囔几句。烟末燃尽,在鞋底下使劲地磕几下,复装上旱烟末,又点上。在脸前的悠悠青烟里,向山下猛盯。

    山下,干农活的人正陆续收工回家,悠悠的。

    偶尔有羊群过去,牧羊人来到他身边,见他迷迷怔怔的,站定,问,张老三,什么越来越多?

    过半天,见他似未听见,拔腿走去,也自语道,这人看山看傻了。

    从年轻时就过上了看山的日子,不知不觉中,40多年过去了,竟因此也未找上个女人过生活。以前,山林茂密,野兽出没,飞鸟不时地掠过蓝蓝的天空。眼下,除了山下的人多了以外,树、兽、鸟越来越少了,稀了。

    在山下,一遇见人,他就问,人怎么就越来越多了呢?

    看好你的山就行啦,别瞎操心了。人多了好啊,人眼旺盛啊。人说。

    好……好?他睁着大眼,直直的,愣愣的,癔症着。

    不好你别做人啊,不就少一个啦。人话里的刺亮起来,利起来。

    他问,不做人做什么?

    做狗做猪,做牛做马。人用手向周围一划拉。爱鸟做啥就做啥呗。

    他瑟缩着躲向一边。不,不好。

    人皆轰堂大笑起来。

    是的,人是太多了,是不能再做人了。他紧紧地皱着眉头,心里认可。好似根本未看见人的反应。

    头一点一点,上半身向前一倾一倾,腚撅得老长,上山去了。

    沉默了几天,抽出了一大堆烟灰后,他觉得还是做一只鸟好。

    谁知这么一想,他真的化作了一只鸟,飞上了天空。他很奇怪,怎么说飞就飞起来了。扭头一看,两个胳膊变成了两只翅膀,上面长出了长长的羽毛;两条腿也变成了鸟腿,细多了;且长出了尾羽。

    他一边飞翔,一边想,这样也太好了,太好了,地上这么多人,如果人像我一样化作鸟,人不就少了。这样,鸟不就多了。

    他感到年轻了许多,心里又朦朦胧胧的有了想找老伴的欲念。发现鸟类,他就飞去合群。但他一降临,鸟们就呼的一声,飞走了。他的高兴化作了苦恼。

    这日,微风和煦,艳阳高照,他正在树林上空飞翔,猛听嘭的一声枪响,一缕青烟在不远处升起,“呱──”一声凄利重重的摔在地上,美丽的鸟儿在地上抽搐,血正往地上渗,一片殷红。

    他快速地向下飞去,想赶快帮帮这只受伤的鸟儿。

    你、你……受伤的鸟惊恐地张大眼睛,里面满是恐惧。

    别怕,我们是同类,我只想救你。他说。我是来救你的啊。

    你怎么长了一张人脸?你是人装的。求求你快走开,别再伤害我啦。我不指望你救我。正是你们人类刚刚用枪打伤了我。

    他脑子里一片空白,我怎么还是人啊,我不能要这张脸了。

    你快走啊。受伤的鸟儿浑身哆嗦着,歇斯底里地吼了一声。

    他只好飞了起来。

    他发现,下面几个扛猎枪的人正在快速地向四处搜寻。一个人突然发现了他,你们快看,天上飞的是什么?一齐抬头,啊,鸟,稀奇,人面的,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玩意儿。

    几管猎枪同时举了起来。

    他看到,几只黑洞洞的枪口跟着他慢慢移动……

(2009年第3期《山东文学》)

13、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张老三看山看了四十多年,他喜爱茂密的山林和山上的鸟兽,面对人越来越多了的现实,他感到困惑不解。

B、本文用了对比的写法,张老三对人越来越多的操心体现了他与其他村民的不同,他思想觉悟高,其他村民却麻木迟钝。

C、张老三变成了鸟,却不能被鸟所接纳,是因为他长了一张人脸,鸟儿害怕再一次受到人类的伤害。

D、文章结尾意味深长,“黑洞洞的枪口”象征着人类还在通过不断地残杀异类而获得自己的生存,使自我不断膨胀。

E、这篇小说亦真亦幻,虚实结合,表现了对社会人满为患、生态失衡的忧虑。

【解析】考查的内容包括小说的人物、写法(表现手法、标题、结构思路等)、主旨、作用等。有的选项可以看出明显错误码率的,就直接选出;如果你有把握判定正确的项,则可以用排除法排除。两者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准确率。本题ACE较容易看出是对的。

【参考答案】选BD。(B项:“他思想觉悟高”有误,张老三对人越来越多的焦虑是出自一种本能的、淳朴的意识。//D项:“象征”的说法不当,只是一种暗喻。)

( 答对1项给3分,答对2项给5分)

 

14、“人怎么就越来越多了呢”?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4分)

【解析】此题考查句子的作用,要瞻前顾后。首先要明确句子的位置,此句可看作是在“开头”的位置;其次看这个句子的特点:问句;再次,结合“句子的作用”来答题:①在内容方面的作用,②在结构方面的作用、效果

【参考答案】从结构上看,这句话(或“人多”)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它具有推动情节发展,引发下文的作用。(2分)从内容上看,它点明和强化了文章的中心,引发人们对人越来越多问题的思考。(2分) /引发人鸟矛盾,暗示了人为了生存而猎杀鸟的原因/为下文不再做人而化为鸟做铺垫。

【相关链接】句、段的位置特点及作用:

段落或文章开头:引起下文,为后文铺垫(打伏笔),设置悬念;揭示文章中心,突出强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

设疑法(悬念法/悬起式):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段落或文章中间:自然过渡,承上启下,转换话题,线索连接,推动情感或情节的发展。

段落或文章结尾:总结上文,揭示文章中心,照应文章开头(前文),升华主旨等。

 

15、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我怎么还是人啊,我不能要这张脸了”这句话的理解。(6分)

【解析】①“结合文本”,意味着答案要立足于文本。②由句内到句外。先看看句子有什么特点(特别是修辞手法);再分解句子,可以理解全面,不会漏答;最后再联第上下文,跟人物的思想性格、主旨等(句外)联系起来理解:“我怎么还是人啊”是一个问句,可结合上下文(句外),理解说这句话的背景;“我不能要这张脸了”为什么会这样说?(句外/与小说主旨相联系)

【参考答案】这句话是“我”因为自己是人却被受伤的鸟拒绝救助而发出的感慨。(2分)从鸟类对人类的敌视中,“我”反思人类的所作所为,为人类破坏环境、残杀异类而感到羞愧甚至厌恶自己是“人”。(3分)因此“我”不愿也不能再做人了。(1分) (意思对即可)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非常张五常

李功耀

张五常经历独特,机遇奇佳,屡逢名师,曾师从阿尔奇安、赫希莱,并与科斯、弗里德曼、阿诺德、哈伯格等经济学巨匠亦师亦友。1966年,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张五常,博士论文刚完成一半,就获得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的通知,学校给了他一个博士后奖金。1967年秋天,张五常到芝加哥大学任职,并在开学后几天就到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拜访了经济学家科斯。过去张五常与科斯素未谋面。
  他一到科斯的办公室就战战兢兢地自我介绍说:“我是史蒂芬·阿尔钦的学生,曾经花过三年的时间读你的《社会成本问题》。”张五常才打量科斯,只见科斯头发斑白,戴着眼睛,正在桌子前阅读。科斯听了张五常那样说,好奇地抬起头来,问:“我那篇文章是说什么呀?”张五常一时无言以对,不知从何说起,过了一阵子,勉强地答了一句:“你那篇文章是说合约的局限条件。”科斯立即站起来,高兴地说:“终于有人明白我了!”
  从此,张五常和科斯成了好朋友。正如张五常所说的,尽管他与科斯没有师生之名,但倒有师生之实。1969年张五常到华盛顿大学任职时,经常会接到一些不相熟的经济学者的长途电话和来信,说科斯要他们来问张五常,关于科斯的某篇文章是怎么解释的。20世纪80年代张五常到了香港,一位教授路过香港,告诉张五常一个故事。科斯到他们大学演讲,听众济济一堂。在演讲中,科斯直截了当地说,引用他的思想的人都引用得不对。到了个人提问时,一位听众问道:“当今之世,有没有一个引用你的思想的人是引用对了的?”科斯回答说:“只有张五常。”

被美国经济学大师如此看重的张五常在香港受挫,被评为“最差的教授”,对这个结果,他倒不以为意。每次上课,只要铃声一响,张五常进入教室,整个教室顿时会鸦雀无声。只见张五常往黑板前的椅子上一坐,把一双腿往讲台上一搁,就有声有色地讲起来。在课堂上,学生们或是鸦雀无声,全神贯注地听讲,张五常思维快如闪电,稍不留意,其精妙之处就会失之交臂;或是会哄然大笑;或是激烈争论,谁有疑问随时可以举手与张教授讨论,而正是这样的讨论,又会引发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正因为这样的课堂气氛,张五常无论是开大课,还是开小课,每堂课都会爆满。香港大学有一个可以容纳350人的大教室,张五常在这个大教室开课已有多年,但是每次开课都有后来者席地而坐,对于学生迟到早退,他都“悉听尊便”。
  张五常讲课,从来不备课,也没有讲义,更不在黑板上板书。在他看来,自己天天思考的经济学,备课是多此一举;依书本讲授,只会限制自己思想的表达和灵感的迸发。即使是正式场合的演讲他也不会有多少准备。张五常教书几十年,从来就没有想到要写一本教科书。因为,在他看来,书中有的东西是不需要老师多说的,任何一个国际上有分量的教授从来不会依书而教的。而老师在上课时讲过的东西,学生必须在课堂内,尤其是在课堂外,到学校的图书馆去消化,这样学生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因此,张五常上课,重点在于给予学生思路,给予学生启发,教给学生的重点不是经济学的知识,而是如何利用经济学的推理、方法及假设去思考问题、解释现实的经济生活。
  (节选自《乐龄时尚》2008年第9期,有删改)

1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张五常博士论文刚完成一半,就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后奖金。这是由于他去拜访了著名经济学家科斯,得到了科斯的器重。

B、张五常花三年的时间读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终于理解了文章说的是合约的局限条件。他是唯一理解科斯学说的人。

C、美国经济学大师看重张五常,可是他在香港却被评为“最差的教授”,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

D、张五常进教室,整个教室鸦雀无声,无论是开大课还是开小说,每堂课都会爆满。这是从侧面表现他的课非常精彩,非常具有吸引力。

E、张五常教书几十年,从来就没有想到要写一本教科书,他认为依书而教只会使自己受到束缚。

【解析】A项:“这是由于他去拜访了著名经济学家科斯,得到了科斯的器重”有误。张五常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后奖金在前,拜访科斯在后,二者之间不能构成因果关系。C:“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有误。【参考答案】选AC。( 答对1项给3分,答对2项给5分)

 

14、“非常张五常”有哪些“非常”之处,请根据文本分点概括。(4分)

【解析】“非常”是不一般,非同寻常的意思。阅读时要注意分出层次、角度,有关键语句的找出来,没有的要概括,关键是答案要点要完整。  【参考答案】①经历独特,机遇奇佳,屡逢名师。②讲课生动,深受学生欢迎。

③对教育教学的见解独特。④教学方法与众不同。(概括言之成理即可)(4分)

 

15、对于张五常在香港被评为“最差的教授”,你有什么看法?(6分)/探究性

【参考答案】张五常的“最差”和“非常”是相对应的。(2分)(从教学管理的角度) /“最差”是因为他教学不遵循常规,不按部就班,这正是他最有见解,最有个性,最有才学,最有亮点的“非常”之处,他因此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3分)(从教学特色、效果的角度)//我们的社会正需要这样的具有独立见解和创造精神的人才。/(表明看法)(1分)  (意思对即可)

【相关链接·张五常如是说】记者:据说,在香港大学,你曾被评为讲课最差的教授,但你演讲每次又都是爆满,能解释原因吗?

  张五常:为这事,校长还写信给我道歉,因为班上有四百多个人,只有二十几个人参加投票,都是比较差的学生。其实以香港学生的招法,我应该是最劣的教授,因为我没有讲义,也不写黑板,就坐在那里讲,你能够听到多少就是多少。我进去就讲,一直讲下去。下次我去问前面的学生,上次我讲到什么地方,然后接着讲。

  记者:为什么你要这样做呢?

  张五常:假如我有讲义的话,那就没有什么新意了,因为我是一直不断地在准备的,我在美国加州,应该是1966年,我就拿到加州经济学最佳教授奖,同样的教法,天马行空,你跟着我过瘾吧,美国学生喜欢这种,中国香港的学生很多也喜欢。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3分)

中学生要阅读的课外书籍,这可真得用“多如牛毛”来形容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同学们时间有限,大可不必也不可能全部读完,所以要签别,要筛选,还要按循序渐进的规律读书。不论时间多么紧张,八部名著就要抓紧时间读完。

【解析】“成语”改错,可用正确的“成语” 替换。本材料共有2个成语,“多如牛毛”“循序渐进”, “无所不包”不算成语。本题辨析成语要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和适用对象。病句考查关联词语的搭配习惯。

【参考答案】

错误类型

指出错误(摘要) 

订正

错别字

成语错用

多如牛毛(贬义)/中性

浩如烟海、不计其数(任选其一)

病句

不论……就(要)(关联词搭配不当)

 

不论……也(要)

不论……都(要)

(任选其一)

(指出每处错误并订正得1分,仅指出错误不得分。) 

 

1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某社区办公室大门贴出这样一则告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即将开始,希望本社区各住户密切配合工作人员开展这项工作,否则,责任自负。

材料二:该项工作开展后,不少媒体都在报道人口普查遭遇入户难的问题。原因多种多样,有人认为其中一个问题可能就出在此类的告示上。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解析】①高频词,主要对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人口普查遭遇入户难);②两则材料间的关系:包容关系。/③抓主体句:即包含较多重要信息的句子。概括时可以此“主体句”为主干,再此基础上添枝加叶,使信息更完整。以本题为例:主体句在“材料二”里面。//部分考生对“入户难”理解有误。

【参考答案】(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遭遇入户难/事出有因。(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原因跟上面的“责任自负”类的告示有关,点明了两则材料的关系,于是用“事出有因”概括)(意思对即可)(3分)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7分)

【解析】先要理解分析告示的内容,着眼于材料阐述理由,解答导致入户难的原因;再联系实际进一步阐述理由;还可以提出合理建议,强调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2)示例:人口普查遭遇入户难的问题是难免的,//其中有些问题也是情有可原的,诸如有人住多套房、出外谋生、旅游、出差、工作忙等等,但绝不能排除“否则,责任自负”这类威胁性语言种下的恶果。/可能有些当事人因反感而产生抵触,故意不予配合。/如把这类语言改成“多谢您的支持与配合,祝您全家快乐!”等用语,人们还是会想尽一切办法乐于配合的。 (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亦可)(7分)

 

五、写作(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当然啦!”

“电灯是谁发明的?”

“爱迪生。”

“那爱迪生的爸爸怎么没有发明电灯?”

爸爸顿时哑口无言……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70分)参见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解析】材料中的关键点:1、“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当爸爸的是否听清儿子问题中的“总”?)2、“那爱迪生的爸爸怎么没有发明电灯?”3、爸爸顿时哑口无言……

     材料内容中的关键点:父亲、儿子、总比、知道得多与少

【考场警钟】部分考生在立意时转移了话题,去论述爱迪生为什么能发明电灯。

                                                     

※※参考立意

    我认为用辨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来立意,更符合这则材料的意图,也就不会离题

1、从父亲的角度

●凡事无绝对。●没有绝对,只有相对/全面理解材料

●做人应该虚心●要谦逊与慎言/局部理解材料

●不要被惯性思维所束缚

2、从孩子的角度

●质疑,是一种精神(要勇于质疑)

●勇于挑战权威

3、从两代人的角度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越——一代胜过一代)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学无止境,人类在不断超越中前行

                            

其它拟题或立意(来自考场):

●术业有专攻(人各有所长)

●姜不一定是老的“辣”

●学无止境,人类要不断去超越、创新

●突破思维的局限

●谈父母的教育思想对孩子的影响(家长就给孩子怎样的家庭教育)

●切莫倚老卖老

●大人的话,不一定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孰为汝多知乎

●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符合题意的(来自考场):

●时代需要创新精神

●行动贵在坚持

●做时代的“弄潮儿”(歌颂像爱迪生一样的弄潮儿)

●付出与收获

●成就来自知识的积累

●追求人生的高度

●要懂得运用知识

●不要忘了父亲节

●抓住机遇

●不要小看爱迪生的父亲

●勤奋改变人生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超越——一代胜过一代/超越自我)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2(要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必需勇于奋斗,不怕吃苦。/要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要敢于向老师质疑。)

【解析】同样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果论述“一代胜过一代”、要勇于挑战权威,勇于质疑,则是符合材料的“含意”;如果写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必需勇于奋斗,不怕吃苦,则不符合材料的“含意”。看标题,再看观点,还要看写什么。

同写超越,如果论述“一代胜过一代”,则符合材料的含意,如果论述“超越自我”则不符合材料的含义。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1(要勤奋刻苦,要有坚持的精神,要有创新的意识,要不畏艰险)/转移了话题,去论述爱迪生为什么能发明电灯。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2(要打破思维常规、要勇于质疑)

【解析】同样写“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1不符合材料的含义,2才符合含义的材料。

                           

【关于儿子的问答】除了要注意“总比”的陷阱外,实际上儿子的问题中“知道得多”也有不同的理解。“知道得多”是“多与少”方面的问题,可理解成是数量上的相对比较。因此,这一句话不一定硬要说在“某一点” 上知道得多与少,也可理解成从“整体”上知道得多与少。(有的考生就中得出的观点是:父亲可能在某一方面不如儿子,但整体上还是知道得比儿子多。如孔子某一方面的能力可能不比弟子强,但孔子的综合能力使他成为大圣人。)“有没有发明电灯”似乎不是数量上的知道得多与少,而是成就贡献的大与小。

 

                    以上为正稿                                             

整合 4  构思技巧

知识概说

一、抑扬

    有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之分。抑扬,“抑”是贬抑否定,“扬” 是褒扬肯定。为了褒扬肯定某一方面,故意先对其他方面作贬抑 否定这叫欲扬先抑。“扬”是目的,“抑”是手段。“抑”与“扬”是对立统一的。运用抑扬手法,可以尽情抒发情感,还可使行文跌宕 起伏,曲折有致,引人入胜。如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 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人便运用欲扬先抑手法,展现了春天美好的景象。

二、层层铺垫

    宋朝苏辙的《江上看山》:“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 如赭。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前山更新色更深,谁 知可爱信如今。唯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描绘出一幅幅美景:“赤如褚”的“荒村”,“落日”时分的“霭新画”,“更新色更深”的“前山”,已让诗人观止,抒发感 叹:谁知可爱信如今。却哪知巫山最浓秀。层层的渲染,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三、伏笔照应

    诗人在描写、叙述过程中,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 当的地方提示或暗示一下,后面与前面形成呼应。这种结构特点 可以使作品结构严谨,脉络分明。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开始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后面又写到 “一尊还酹江月”,从大江始,又以大江结,前后呼应。

照应的种类有:

    1.首尾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

    2.扣题照应。围绕主题反复照应。

    3.伏笔照应。先设伏笔,后予交代的照应。在一些诗歌中, 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对照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的情感。

    如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 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照应; “身老沧洲”与“关河梦”句相照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 心酸遗恨的悲凉心情。

四、以小见大

    写小的景物来显示大的主题,即通过“小景”“小事”“小物”来 反映大的主题。它可使诗的意境更深邃,更阔远,主题更深刻。

    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 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传烛分火是寒食节发生在宫中的生活 小事,但是诗人却借百姓禁火而宫中不禁,写出宫廷的特权,讽刺当权者的腐败,小事写出大主题。

五、以景结情

    以景结情,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以写景结束诗句,从而抒 发感情。以景结情,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例如宋朝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诗人在末句并未直抒离 情别绪,只是把眼前开阔的横塘缩小到与离情别绪更直接相连的细雨、垂柳、画船上,颇具神韵。

六、卒章显志

    卒章显志是指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和情怀。如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明自己的心志,亮出全诗的主旨,唱出了敢于与权贵抗争的心声。再如郑谷《菊》中:“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卒章显志,表明 菊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也表明了诗人的情怀。又如李白另一首《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实现理想的高远抱负。

七、结构对比

    对比手法在诗歌中运用较多,因其具有层次性的特点,结构性较强。如欧阳修《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这首诗就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结构明晰。表达了作者对禁锢思想、束缚人才现象的抨击和对言论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

八、无理而妙

   所谓“无理”,乃是指违反一般的生活情况以及思维逻辑而 言;所谓“妙”,则是指其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反而更深刻地表现了人的各种复杂感情以及因这种逆常悖理而带来的鉴赏者所意想不到的诗美、诗味。这种写法别具一格,诗人往往把本无关联的景物人事与情理联系起来,虽有悖常理,却别开生面,更 巧妙曲折地表现了复杂的感情。如李益的诗《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诗的前两句“嫁 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用语平淡、朴实,没有作任何刻画和烘染。后两句“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则突然从平地翻起波澜,曲折而传神地表达了这位少妇的怨情。这位少妇因盼夫婿情切而突然异想天开,想到潮水有信,而怨夫婿还不如“潮有信”,进而还想到弄潮之人,后悔自己没早嫁给他,这闺阁之想,确实是“无 理”之极。其实,这正是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展示了闺中少妇由盼生怨、由怨而悔的内心活动,更深刻地展示了她的苦闷和怨恨心情。这首诗的妙处正在其联想看似无理,看似荒唐,却真实、直率地表达了一位独守空闺的少妇的怨情,与其说它是无理、荒唐之想,不如说它是真切、情至之语。“无理而妙”在 古诗词中是常和其他修辞手法配合在一起运用的。

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构思技巧;

    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此种技巧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第三步:指出运用此种技巧的艺术效果。即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示例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①,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 ①逐臣:是被放逐之臣,这里指贾谊因力主改革,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本诗采用了“欲抑先扬”(或“先扬后抑”)的手法。(第一步) 先写汉文帝求贤若渴,调回贾谊,虔诚求教,后笔锋一转,点出汉文帝垂询的内容。(第二步)诗由赞叹化为慨叹,由歌颂化为讽刺,表达了诗人对汉文帝的讽刺,对贾生的同情。(第三步)

解析从全诗看,一、二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义, “求”“访”等字,仿佛是热烈颂扬汉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 态度之诚之谦,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第三句承转交错,是 全诗枢纽。末句紧承“可怜”与“虚”,一针见血——不问苍生问鬼神。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意味着什么呢?诗人仍只 是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 出结论。语言犀利,讽刺辛辣,感慨深沉。

【示例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三、四句是写景的句子,它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三、四两句以景结情,(第一步)通过日暮秋风吹落无边枫叶的萧瑟之景,进一步烘托了屈子的哀怨和作者对屈原的显得含同情,蓄隽永,令人回味不尽。(第二、三步)

解析此诗为凭吊屈原而作。三、四句只是描绘了一幅特定形象的图景,引导读者去思考。季节是深秋,时间是日暮,景色是枫 树林,再加上“萧萧”这一象声叠词的运用,更觉幽怨不尽,伤情 无限。这种写法,称为“以景结情”或“以景载情”。分析三、四句的作用,首先要弄清楚三、四句写的内容,其次要分析它与一、二句 以及全诗主旨的关系。

                                  

                                                               

父亲的哑然失声(原文录入)

关于小男孩问父亲“爱迪生的父亲怎么没有发明电灯”,我想这是很多人所听过的。记得当初看到这个故事只是在笑话书中轻笑而过,并未多作感想。如今再看却也确确实实地哑口无言了。

我想,如果让我回答小男孩的问题,我会在“儿子”的前面加个年龄。如果孩子没有长大是不是都比父亲聪明?我又得考虑孩子的年龄该是多少,智商情商如何,或看孩子的心智发育的快慢,我更加深入地思考之后,我还是把它当笑话看来得好。可我思索着如何让那个哑口无言的父亲下台呢?孩子的世界把父亲看作山一样的屹立着,孩子在父亲的保护下时不时地睁大眼睛问父亲: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父亲都能对答如流。可这次父亲怎么了?难道父亲没有自己聪明?

    想起了一件小事,让我很深刻,同样是一个父亲和他的孩子。父亲手中(一手)拿着报纸,一手握着玻璃杯,杯中有纯净的白开水,无意将报纸放到了杯子的后面,透过玻璃杯看到了被放大了的报纸上的字,父亲欣喜地叫了他的儿子,想给他看父亲这个“重大发现”。孩子不屑转头,“我早就知道了,老师在物理课上讲过它的原理呢!”说这些的时候,你亲的身影动了两下,没有讲话。

是的,父亲的形象是高大的。小时候以为那是山,高大、伟岸的背影,一抬头,一脸童真也掩盖不住崇敬之情。(然而就)在刹那间,父亲的形象崩塌了,那小男孩也欣喜地认为他发现了父亲的小秘密,揭穿了“父亲比儿子聪明”的小谎言。而父亲在沉思,在沉思“爱迪生的父亲怎么没有发明电灯”?还是在沉思孩子比自己更聪明,会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笨?当然,小男孩的问题很简单,想到爸爸总能一一回答自己的疑问,觉得父亲一定很聪明。男孩的童言无忌让许多人深深地思考了一番。我觉得父亲也许是最辛苦的:一方面要在孩子面前保持高大的形象,另一方面还要耐心回答孩子对大千世界提出的十万个为什么。随着孩子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多,对父亲的依赖也不断减少,这或许是父亲的寞落,也许不再有一双大眼睛仰望着问:“爸爸,那是什么?”但这也是位成功的父亲的伟大之处吧!

也许爸爸顿时哑口无言之后,便开玩笑地拍拍孩子的小脑袋,说:“可爸爸会制造儿子,儿子不会制造爸爸啊!”

                                                                                 

【简析】考生从父亲的“哑口无言”中,读懂了父亲似乎已意识到了什么。父亲并没有狡辩,也没有发火,完全没有了“家长”的权威,因此,全文表达对父亲的同情可怜,也表达对父亲的理解与尊重:不是父亲没面子,恰恰是父亲的伟大之处。文章结尾,形象表现了父亲的豁达,也有力地反驳了儿子的“爱迪生的父亲怎么没有发明电灯”,留下了人们对“父亲、儿子、谁知道得多”的思考。

                                                                                 

可爱的爸爸(原文录入)

我相信在大多数的家庭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家中都有一个发号示(施)令的人——我们的爸爸。而爸爸们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自己的孩子面前爸爸总认为自己比孩子懂得多,爸爸的话都是对的。我的爸爸可以说是一个典型。

我的爸爸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大男子主义的人。小时候,我常听爸爸说教,那时懂得也少,于是对他唯令是从。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长大了,当他再向我说教时,我常发现一些错误于是向他纠正,可是他从不听。因此也有过几次争吵。他的大男子主义不仅体现在他的言语上,还有行为上。记得有一次家里买了个可以拼装的床,于是拼装的任务就交给了我和爸爸。过程都是由在爸爸指挥,当拼到一个重要环节时,有一根木条放不进去,于是爸爸就在那使劲地往里按,我发现有一个技巧只要变动一下木条就可以放入。我对爸爸说了一下,他只是试了一下没放进又回头使劲了。我说那我试一下,可是木条始终没离开他的手,到最后当然也放进去了,但他还是认为他是对的,我也没有与他多做争辩,因为他的思想真的是难以改变。

我爸爸还喜爱打乒乓球,这是他唯一爱好的运动。他常常带我去打乒乓球,每次都是我败下阵来,可能我是他手把手地教出来的吧!后来学校教了打乒乓球的技巧,我发现爸爸教的是错误的。我用学校教的方法成功地击败了他,我也说了这方法,可他却坚持说是老师错了。对我而言,“爸爸都是对的”这句话他从小到大对多说了无数次了,即使错误摆在他面前他也不会承认的。后来他的朋友约他去比一比,爸爸是个好面子的人,他爽快地答应了,并说一定会赢胜利。比赛那天,父亲总是处在下风,眼看就要输掉比赛了,此时,我惊奇地发现爸爸用上了我教给他的方法,最后竟然取得了胜利!爸爸笑着过来拍拍我的头,竟还对我说:“怎么样,爸爸都是对的吧(,说能赢就能赢)!”我愣了一下,嘴角轻轻扬起,此时我看爸爸他变得如此可爱!

后来我明白了爸爸之所以如此,也只是为了维持自己在孩子心中那独特的地位,所以爸爸在孩子心中往往都是对的。也许以后我为人父了,也会如此吧。

                                                                                                

 

12个“别有深意”的笑话

●父子二人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感悟】你对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内心真正的态度?

●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没有骂人。”
【感悟】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责人以严,待己以宽。

 

●有两个台湾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一位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我们现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
【感悟】虽是同样的情况,然而不同的意念,就会产生不同的态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决定权在你。

 

●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将来的志愿同是当小丑。中老师斥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老师则会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感悟】身为长辈的我们,不但要求多于鼓励,更以狭窄界定了成功的定义。

 

●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感悟】学会体谅他人并不困难,只要你愿意认真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

●在故宫博物院中,有一个太太不耐烦地对她先生说:“我说你为甚么走得这么慢。原来你老是停下来看这些东西。”

【感悟】有人只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狂奔,结果失去了观看两旁美丽花朵的机会。

 

●理由充分

一辆载满乘客的公共汽车沿着下坡路快速前进着,有一个人在后面紧紧追赶着这辆车子。一个乘客从车窗中伸出头来对追车子的人说:“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我必须追上它,”这人气喘吁吁地说:“我是这辆车的司机!”
【感悟】有些人必须非常认真努力,因为不这样的话,后果就十分悲惨了!然而也正因为必须全力以赴,潜在的本能和不为人知的特质终将充分展现出来。

 

●误会

张三在山间小路开车,正当他悠哉地欣赏美丽风景时,突然迎面开来的货车司机摇下窗户大喊一声:“猪!”张三越想越气,也摇下车窗大骂:“你才是猪!”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感悟】不要错误地诠释别人的好意,那只会让自己吃亏,并且使别人受辱。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学会按捺情绪,耐心观察,以免事后生发悔意。

 

●后生可畏

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当然啦!”

“电灯是谁发明的?”

“爱迪生。”

“那爱迪生的爸爸怎么没有发明电灯?”
【感悟】很奇怪,喜欢倚老卖老的人,特别容易栽跟斗。权威往往只是一个经不起考验的空壳子,尤其在现今这个多元开放的时代。

 

●不必紧张

小明洗澡时不小心吞下一小块肥皂,他的妈妈慌慌张张地打电话给家庭医生求助。医生说:“我现在还有几个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时后才能赶过去。”小明妈妈说:“在你来之前,我该做什么?”医生说:“给小明喝一杯白开水,然后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让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时间了。”
【感悟】放轻松些,生活何必太紧张?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何不坦然自在地面对。担心不如宽心,穷紧张不如穷开心。

 

●钥匙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
【感悟】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惟有关怀,才能把自己变成一把细腻的钥匙,进入别人的心中,了解别人。

 

●原来如此

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

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
【感悟】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会不一样。在你面对冲突和争执时,先想一想是否心中有亏,或许很快就能释怀了。

                                              

福州市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语文质检3 福州市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语文质检(详解)1 福州市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语文质检1 福州市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质检1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广东四校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联考文综 高一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河南省新乡市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期末试题下载 三明市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考试高三历史试题_历史题网 高二年级组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22222222 山西大学附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考试文综试题 高三补习班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年级组工作总结 美术教学计划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江苏无锡市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地理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张飞教语文 山西大学附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2月)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山西大学附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2月)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回顾与总结 天津科技大学授课计划(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科蒙乡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家长会程序 北京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地理试卷 北京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地理试卷 2010学年第二学期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练习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