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的参加人数:千古奇耻—— 张学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5:20:04
一,张学良生平
    张学良生于1901年6月3日(清光绪二十七年4月17日)出生于今辽宁省台安县桑林子乡詹家窝堡。名学良,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后改小六子。7岁从师学儒学。11岁生母赵氏病逝。15岁随父进入奉天城,步入社会。1919年3月进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第一期炮兵科就读,任营长,1920年4月毕业,任团长,6月晋升为东三省巡阅使署卫队旅旅长,11月授陆军少将衔。1925年4月授陆军中将衔,10月升任镇威军第三军团军团长,1926年6月擢拔为安国军陆军第三方面军军团长,1927年授陆军上将衔。同时还兼海空军司令要职。期间奉父命参加了军阀混战:1920年的直皖战争,1922年和1924年的两次直奉战争,1927年10月至1928年1月同晋军傅作义的涿州之战。此外还参加了1920年秋吉林的剿匪战争,1925年平定郭松龄倒戈的战争,1926年8月同国民军冯玉祥南口之战,1927年春对抗北伐军的河南之战等。1928年5月至12月,主持京津易帜、热河易帜、滦东易帜和东三省易帜。。东北易帜后,出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和东北政务委员会主席,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929年1月枪毙杨宇霆、常荫槐,巩固了执掌东北军政大权的地位。1929年7月挑起中东路事件,发动“抗俄”战争。1930年武装调停中原大战。10月就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11月就任国民政府委员。1931年4月在北平成立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行营,除主管东北军政外,还兼理华北军务。1931年11月任北平绥靖公署主任,1932年11月改任代理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1933年3月通电下野,出洋考察。
  1934年3月复出,任“豫鄂皖三省剿匪副总司令”,1935年3月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武昌行营主任,4月授陆军一级上将衔,10月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1936年12月12日,与杨虎城一道,对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1936年12月25日,为表示联合抗日的诚意,促蒋实现诺言,张学良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从此蒋介石将张学良长期幽禁起来。1964年7月4日,于台北与赵一荻正式举行婚礼。1991年3月,张学良携夫人赵一荻赴美国探亲观光,从此结束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幽禁生活。1995年4月,美国移民局正式核发“绿卡”,张学良夫妇移居夏威夷。
  2001年10月15日14时50分张学良因病抢救无效,在美国夏威夷逝世,享年101岁。
二,张学良的才能
    纵观张学良一生并没有任何令人称道的才能,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花花公子。军事上他一败涂地,政治上他一塌糊涂。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是北洋军奉系首领,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掌权者,号称“东北王”。1928年6月4日发生皇姑屯事件,张作霖乘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死去。张学良父业子承,27岁便当上东北统帅。当时人称“少帅”。为了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成为真正的“东北王”。其父死后不到半年,张学良就枪毙了对其父忠心耿耿的杨宇霆、常荫槐。从此,东北军不知道什么叫“胜利”。最后这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战斗力,装备最先进,日本人最其忌惮的军队在张学良的领导下烟消云散。
  在关系民族存亡的抗日战争中,无论是中央军,杂牌军,还是新四军,八路军都拼死抗战。他们都战功卓绝,彪炳史册。唯有张学良的东北军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张学良亲自指挥的战斗没有一次不是惨败的:1:1929年7月为了收回苏俄在中国东北铁路的特权,错误地认为:苏联内部空虚,边境武装不堪一击,战端一开,必然土崩瓦解,尤其连年收成不好,军需粮食大成问题,即或引起战争,最后胜利必然属于奉系。张学良居然采取武力接管中东路,导致中苏边境武装冲突。不仅使东北当局损兵折将(二个旅被人家全歼),实力大为削弱,更恶化了中苏关系,方便了日本坐收渔利。2: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为了挽回“不抵抗”将军的声誉,亲自指挥“热河抗战”,结果被打得丢盔卸甲,最为可笑的是当地的老百姓居然支持日本人。与之作战的日本兵甚至认为这不是战斗,纯粹是大人打三岁小孩。3:围剿红军 1935年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就是这样一支疲惫不堪,弹尽粮绝的军队竟然把张学良的精锐之师完全,干净地消灭。要知道张学良的军队可是装备精良而且以逸待劳。精锐之师全军覆没,这在民国内战史上是非常少见的。
   在政治上张学良更是一个糊涂虫。虽然枪毙了老将杨宇霆、常荫槐,可以让自己胡作非为,说一不二,却不知亲手挖掉了自己的政治眼睛。中东路事件纯属头脑发热。九一八事变书写下千古奇耻。西安事变后送蒋回南京更是自掘坟墓。
   在生活上张学良还是有常人不及的地方。中国人把吃,喝,嫖,赌,抽定为“五毒”。张学良可是真正的“五毒俱全”。民国时,达官贵人通常都是“五毒俱全”的。张学良也无可厚非,但张学良在“嫖”字上让人刮目相看。俗话说:朋友妻,不可欺。张学良在这方面确实让人大跌眼镜。据他自己讲:他有11位情妇(妓女除外)其中有几个竟是他朋友的夫人。一个把所有精力花在吸毒,玩女人的统帅怎么可能会取得胜利?民国的国运可见一斑。国民党有这样的副统帅,迟早要完蛋。
三,功过评说
1:功劳
  1928年北伐军节节胜利,北洋政府已是日暮途穷。张作霖这个自称为“孙中山的学生”东北王在外有日寇磨刀霍霍,苏俄虎视眈眈;内有西北军死缠烂打,北伐军步步紧逼的形势下,派张学良主持东北易帜。张作霖死后,张学良完成了其父遗愿。这是张学良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也是他一生唯一做的一件好事。东北易帜结束了中国的无政府状态,在形式上完成了中国的统一。这方面张学良是有功绩的,无论他出于什么目的都不能抹杀他的功劳。此外1930年中原大战,张学良权衡利弊在患得患失中武装调停,结束了这次大内战也是有历史功绩的。当然,如果他及早出手,或许能避免更大的国防内耗。
2:千古奇耻 
   1931年9月18日22时20分,以日本军官河本末守中尉为首的7名驻扎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按照预定的阴谋,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村一段。日军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军队,随即向沈阳东北军精锐第七旅驻地北大营发起进攻。日军袭击了北大营火药库,守护火药库的众多中国士兵从睡梦中惊醒,来不及着装,便被射杀、屠戮。驻北大营王以哲旅数逾万人,装备齐整,素有东北军模范旅之称,由于执行张学良不抵抗的命令,却被日军铁路守备队第二大队500人一举将营地攻占,王旅仓惶溃退。
  当时,东北军的总人数有30万左右。除参加中原大战随张学良进关的11万余人外,留守东北的尚有20余万人,另有公安、警察部队若干。而日本关东军此时在东北的兵力只有1万余人。由于执行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导致在兵力上占优势的东北军将士对突如其来的进攻毫无戒备,致使日军偷袭得逞。
   鉴于东北军如此窝囊,日本军方嚣张气焰顿时高涨。19日零时20分,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向所属部队下令,向东北各地实施进攻。同时,又令驻东北的关东军第二师主力迅速集中,攻击沈阳城;独立守备队各部队进攻南满铁路沿线的安东(今丹东)、营口、凤凰城和长春等地。关东军还电请驻朝鲜日军司令官林铣十郎中将尽速增援。19日凌晨3时,日军攻入沈阳。留守的沈阳公安总队在警务处长黄显声的带领下同日军展开了巷战。晨4时,驻扎长春、宽城子等地的日本军队向中国军队发动了进攻。当时,在沈阳的东北地方军政大员仅有东北军参谋长荣臻和辽宁省主席臧式毅两人。与关东军的蓄谋已久相比,荣、臧二人对日军的突然行动毫无准备。当得知日军开始进攻时,臧式毅通过电话向日本驻奉天总领事进行了交涉。日本领事的回答却是:“军人行动,领事无权处理。”当北大营第七旅值班军官向荣臻电话请示处置措施时,由于当时身在北平的张学良事发时正在同英国大使一起看京剧,联系不上,不敢擅自改变张学良的既定对日政策的荣臻下达了这样的命令:“不抵抗,即使勒令缴械,占领营房,均可听其自便。”
   9月19日晨6时30分,经过5个多小时的战斗,日军占领了沈阳城。日军第二十九联队仿佛进入无人之境,所有中国警察、宪兵都被缴械。东北当局及辽宁省设于沈阳的党、政、军、财、教育等机关,兵工厂,飞机场,银行等全被侵占。辽宁省省长臧式毅被俘,东北边防军代理司令、参谋长荣臻等微服逃走。日军攻占沈阳后,大肆抢掠公私财物。据不完全统计,仅官方财产损失就达18亿元以上,损失飞机262架,各种炮3091门,机枪5864挺,步枪、手枪11万余支。这些中国人制造的先进武器最终成为了杀害中国同胞的屠刀。日军在攻占沈阳的当天,还攻占了安奉、南满两铁路沿线的长春、营口、海城、辽阳、鞍山、铁岭、四平街、公主岭、安东、凤凰城、抚顺等20余座城市,略地千余里。日军又继续扩大占领区,仅一星期,就侵占了辽、吉两省。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中国人的千古奇耻。这是张学良留给后人最惨痛的伤痕。
3:责任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把责任推卸给当时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谎称收到蒋介石的“不抵抗”密电。果真如此吗?
   1,蒋介石的确写过"攘外必先安内"的手令,但那是1932年的事,而“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
   2,发生“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在南昌忙着“剿匪”1931年9月19日他才得知此事。
   3,东北易帜后,国家虽然形式上统一,实际上处于诸侯割据的局面。中央政府根本无法命令地方军队。况且东北有自己的军部,党部。张学良作为最高领导人从来就没有服从过中央,“中条路”事件就是明证。当时国民政府已经通过外交途径与苏俄达成赔偿协议,张学良就是不理这一套,悍然发动“抗俄战争”,结果丧权辱国。
   4,如果是张学良忠实的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那后来的“西安事变”又作何解释呢?“九一八”事变之前,张学良富,可敌国。兵,可立国。他是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一方诸侯。而“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成了丧家之犬,各种军事装备及粮饷全靠中央供给。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变,武力扣压前来督战的蒋介石。张学良在他兵强马壮时听命于蒋介石,在他日暮途穷时竟然扣压蒋介石。这样的结论是不是太荒谬了。
    其实,张学良从来就没有把蒋介石放在眼里,与他结拜兄弟只是互相利用。倒是蒋介石还真是把他当兄弟。蒋先生一生杀人如麻,对自己的敌人更是心狠毒辣,宁可错杀三千,绝不放走一个。但他对张学良真可谓仁至义尽。西安事变 是在武力胁迫下达成的城下之盟,没有任何道义可言,更谈不上正义,在法理上也是应该否定的。蒋介石事后完全可以置之不理。然而,蒋介石毕竟是一位民族英雄,他从民族大义出发最终还是忠实的执行了西安事变时协议:停止了内战,促成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这是蒋介石的大义,与张学良关系不大。西安事变后,张学良亲自送蒋回南京,其行为本身就说明他是错误的。而蒋介石不杀他也是把他看做了做错事的小孩子。当然,张学良的行动无意间挽回了蒋在国人心中的地位。这一点是他没有想到的。
    国民党溃逃台湾后,许多高级官员生活潦倒贫困。台湾愤青李敖把台湾的现代化建设归结为国民党在大陆抢走了大量的金银财宝,这是非常可笑的。国民党上将汤恩伯是护送金银财宝去台湾的主要官员,1952年,他因为没有钱住院,居然在乡下卫生所做阑尾炎手术。刘歭上将也因为生活去马来西亚当教师。山西王阎锡山当时任行政院院长,他的随从也因为生活各自作鸟兽散。从这一点上看,国民党官员贪污腐败之说并不足信。而张学良到台湾后除了行动上没有绝对自由外,其生活可以说是锦衣玉食,一应从前。在对待张学良的问题上蒋夫人宋美龄体现出了她的睿智和人格魅力。张学良原本信仰佛教在宋美龄的影响下改信基督教。而基督教的教义宗旨是忏悔和救赎。张学良忏悔六十余年,还真的有所觉悟。
   5,张学良忏悔六十余年后终于觉悟。
1991年5月28日,张学良在纽约曼哈顿中城贝公馆接受纽约东北同乡会会长徐松林偕老报人李勇等8人访谈时,有人提问:“大陆拍摄的电影《西安事变》说:蒋介石下手谕,令你对日本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究竟有没有这道手谕呢?”张学良立即回答:“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我当时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藉口。‘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是我下的指令,与蒋介石无关。”

著名华人历史学者唐德刚应张学良之邀,为他录载他的口述历史。唐记载了张学良回答他询问“九一八事变”不抵抗问题的一段谈话。张学良与唐德刚谈话记录中,对“不抵抗命令”有如下一段记述:“我要郑重地声明,就是关于不抵抗的事情,‘九一八事变”不抵抗,不但书里这样说,现在很多人都在说,这是中央的命令,来替我洗刷。不是这样的。那个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说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的,绝对不是的。”张学良说:“那个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我下的所谓不抵抗命令,是指你不要跟他冲突,他来挑衅,你离开他,躲开他。”他解释当时他为什么下令不抵抗:因为过去对日本的挑衅,一直“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当时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东北那么大的事情,我没把日本人的情形看明白,……我就没想到日本敢那么样来(指用武力侵占整个东北——引者注),我对这件事情,事前未料到,情报也不够,我作为一个封疆大吏,我要负这个责任。”张学良说明:“这就是我给你的解释。不抵抗,不能把这个诿过于中央。”

唐德刚教授笑着感慨道:“我们听了五十多年了,都是这个说法呢,都说是蒋公给你的指令呢!”“……都说蒋公打电报给你,说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民族国家于不顾。又说你拿着个皮包,把电报稿随时放在身上。”唐教授探询地问张学良。张学良回答说:“瞎说,瞎说,没有这事情。我这个人说话,咱得正经说话。这种事情,我不能诿过于他人。这是事实,我要声明的。最要紧的就是这一点。这个事不是人家的事情,是我自个儿的事情,是我的责任。”
张学良亲口承认自己是不抵抗的责任者是他忏悔的结果,也是他对自己的救赎。他活到90岁才真正做了一回东北爷们,没有再为中国军人抹黑,也让他的一生不完全是漆黑一片。
行文至此主编有诗哭曰:
  五百日兵攻沈阳
  探囊取物淫威扬
  大好河山顿色变
  九月十八人断肠
又有诗叹曰:
   千古奇耻张学良
   纨绔子弟难逞强
   国仇家恨抛脑后
   醉心吸毒嫖女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