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车总动员2美国特工:基础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20:00:07
 房地产基础知识 房地产销售技巧分析

建筑基础知识

房地产基本知识 2008-06-24 10:58:01 阅读343 评论1   字号: 订阅

建筑基础知识

 

 

一、有关房地产概念

二、经济技术指标

三、房屋构造基础知识

四、建筑识图基础知识

五、有关建筑面积知识

 

一、 有关房地产概念

1、概念

¨         房地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其他地上定着物。

¨         土地:是指地球的表面及其上下一定范围内的空间。

¨         建筑物:是指人工建筑而成,由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如给排水、卫生、燃气、照明、空调、电梯、通讯、防灾等设备)等组成的整体物。

¨         其他地上定着物:是指固定在土地或建筑物上,与土地、建筑物不能分离,或者虽然可以分离,但是分离不经济,或者分离后会破坏土地、建筑物的完整性,使用价值或功能,或者使土地、建筑物的价值明显受到损害的,如为提高土地或建筑物的使用价值或功能,种植在地上的树木、花草、埋没在地下的管线、设施,在地上建造的庭院,花园、假山、围墙等。

2、各称

real estate

香港:物业

地产、楼宇、房地产

估价定义:

房地产:土地or建筑物or土地与建筑物的合成体

房地:土地与建筑物的合成体。

土地:土地部分,此价格不含地上建筑物的价格。

地上建筑物:不仅是指地面以上的建筑物,还包含地面以下的建筑物,以区别于建筑物真正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

建筑物:仅指建筑物部分。分为房屋和构筑物。

3、房地产的类型

1)按用途来划分的类型

¨         居住房地产:普通住宅,高档公寓,别墅等。

¨         商业房地产: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商业店铺、超级市场、批发市场。

¨         办公房地产:商务办公楼、政府办公楼。

¨         旅馆房地产:饭店、酒店、宾馆、度假村、招待等。

¨         餐馆房地产:酒楼、美食城,餐馆、快餐厅

¨         娱乐房地产:游乐场、娱乐城、康乐中心,俱乐部、夜总会、影剧院、高尔夫球场等。

¨         工业和仓储房地产:工业厂房、仓库

¨         农业房地产:农地、农场、林场、牧场、果园

¨         特殊用途房地产:车站、机场、医院、学院、寺庙、基地等。

¨         综合房地产:指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用途的房地产。

2)按开发程序中划分的类型

生地:只指不具有城市基础设施的土地  :荒地、农地。

毛地:是指具有一定城市基础设施,但地上有待拆迁安置的房屋的土地。

熟地:是指具有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土地平整、能直接在其上进行房屋建设的土地。

在建工程:是指地上建筑物尚未建成,不具备使用条件的房地产。该房地产不一定正在建设,也可能停工多年了。

现房(含土地):是指地上建筑物已建成,可直接使用的房地产。可能是新的,也可能是旧的。

3)按是否产生收益来划分

收益性房地产:是指能直接产生租赁或其他经济收益的房地产。包括商店、公寓、旅馆等。

非收益性房地产: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收益的房地产如:未开发的土地、教堂等。

4)按经营使用方式来划分

出售型房地产

出租型房地产

营业型房地产 :商店、餐馆等

自用型房地产

二、经济技术指标

1、城市居住区:

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居住小区

一般称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3、居住组团:

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4、居住区用地(R):

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5、住宅用地(R01):

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6、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02):

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7、道路用地(R03):

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小汽车、单位通勤车等停放场地。

8、居住区(级)道路:

一般用以划分小区的道路。在城市中通常与城市支路同级。

9、小区(级)路:

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

10、组团(级)路:

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的道路。

11、宅间小路:

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

12、公共绿地(R04):

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

13、配建设施:

与住宅规模或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14、其它用地(E):

规划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以外的各种用地,应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它单位用地、保留的自然村或不可建设用地等。

15、公共活动中心:

配套公建相对集中的居住中心、小区中心和组团中心等。

16、道路红线:

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17、建筑线:

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18、日照间距系数:

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

19、建筑小品:

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的、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游憩观赏设施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

20、住宅平均层数:

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层)。

21、高层住宅(大于等于10层)比例:

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率(%

22、中高层住宅(79层)比例:

中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率(%

23、人口毛密度:

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a)。

24、人口净密度:

每公顷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ha)

25、住宅建筑密度(毛):

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ha)

26、住宅建筑套密度(净):

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ha)

27、住宅面积毛密度:

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ha)

28、住宅面积净密度:

也称住宅容积率。是指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ha)或以住宅建筑总面积(万㎡)与住宅用地的比值表示。

29、建筑面积毛密度:

也称容积率,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ha)或以总建面积(万㎡)与居住用地的比值表示。

30、住宅建筑净密度:

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的比率(%)。

31、建筑密度:

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32、绿地率:

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应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33、拆建比:

新建的建筑总面积与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34、土地开发费:

每公顷居住区用地开发所需的前期工程的测算投资,包括征地、拆迁、各种补偿、平整土地、敷设外部市政管线设施和道路工程等各项费用(万元/ha

35、住宅单方综合造价:

每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所需的工程建设的测算综合投资,应包括土地开发费用和居住区用地内的建筑、道路、市政管线、绿化等各项工程建设投资及必要的管理费用(元/㎡)。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

开间——一间房屋的面宽,即两条横向轴线间的距离。

进深——一间房屋的深度,即两条纵向轴线间的距离。

层高——楼房本层地面到相应的上一层地面的竖向尺寸。

建筑物——范围广泛,一般多指房屋。

构筑物——一般指附属的建筑设施,如烟囱、水塔、筒仓等。

预埋件——建筑物或构筑物中事先埋好作某种特殊用途的小构件。

构造柱——楼房中为抗震而设置的柱子。

埋置深度——指室外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地物——地面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河流、森林、道路、桥梁……

地貌——地面上自然起伏的情况。

地形——地球表面上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地坪——多指室外自然地面。

竖向设计——根据地形地貌和建设要求,拟定各建设项目的标高、定位及相互关系的设计,如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坪、地下管线、渠道等标高和定位。

强度——材料或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标号——材料每平方厘米上能承受的拉力或压力。

标高——建筑总平面图和一幢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需要竖向设计的图纸,都要注标高。

轴线——画图与地面上放线,都要先从轴线入手,它是建筑物的控制线,凡是承重构件,如承重墙、柱子、梁、屋架等都要用轴线定位。

中心线——对称形的物体一般都要画中心线,它与轴线都用细点划线表示。

居住面积系数——指居住面积占建筑面积的百分数,比值永远小于1

使用面积系数——指房间净面积占建筑面积的百分数,比值永远小于1

红线——规划部门批给建设单位的占地面积,一般用红笔圈在图纸上,产生法律效力。

 

三、房屋构造基础知识

(一)建筑概论

1、建筑物分类

1)        按照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可以分为:

  工业建筑:供人们从事各类生产用建筑和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用建筑。

  农业建筑:供人们从事农业、牧业的种植、养殖、畜牧、贮存等用途的建筑。

  民用建筑:供人们居住、生活、学习、工作和从事其它公共活动的建筑。民用建筑又分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类。

2)        按照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可以分为:

  生土——木结构建筑:以土坯、版筑(干打垒)等生土墙和木屋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

  砖木结构建筑:用砖墙(或柱)、木屋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建筑。

  砖混结构建筑:用砖墙(或柱)、钢筋混凝土楼板和屋顶承重构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建筑。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

  钢结构建筑: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制作的建筑。

3)        按照建筑结构的承重方式可以分为:

  墙承式结构建筑:用墙承受楼板及屋顶传来的全部荷载的建筑。

  骨架承重式结构建筑:用柱与梁组成骨架承受全部荷载的建筑。

  内骨架承重式结构建筑:当建筑物的内部用梁、柱组成骨架承重,四周用外墙承重。

  空间承重式结构建筑:用空间构架或结构承受荷载的建筑。

2、建筑物等级

建筑物的等级是从防火、耐久年限及重要性等不同角度划分的建筑级别。

1)        按照防火性能可以分为:

耐火等级标准是依据建筑物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确定。

燃烧性能:按照燃烧性能建筑构件分为非燃烧体、难燃烧体和燃烧体。

耐火极限:指建筑构件遇火后能支持的时间。

2)        按照耐久年限可以分为:

一级耐久年限,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性建筑物和高层建筑。

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耐久年限,2550年,适用于次要建筑。

四级耐久年限,15年以上,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3、建筑物的组成

从建筑物本身的构造要求来看,一幢建筑物是由基础、墙或柱、楼地面、楼梯、屋顶、门窗等主要部分组成的。

基础:是建筑物最下面的部分,埋在自然地面以下,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下面的土层——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坚固、稳定、能经受冰冻和地下水及其所含化学物质的侵蚀。

墙或柱:墙或柱是建筑物的垂直承重构件,它承受地面和屋顶传给它的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基础。

楼地层:是建筑物的水平承重和分隔构件,包括楼板和地面两部件。

楼梯:是楼房建筑中联系上下各层的垂直交通设施。

屋顶:是建筑物顶部的承重和围护部分。

门和窗:门是供人们及家具设备进出房屋的建筑配件。窗的作用是采光、通风和供人眺望,窗应有足够的面积。

建筑物除了上述基本组成部分外,还有一些其他配件和设施,如:雨篷、散水、通风道、烟囱、垃圾道、壁橱等。

4、建筑工业化与建筑模树协调

建筑工业化的内容包括:设计标准化;构件与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

建筑模数:是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建筑空间、构配件以及有关设备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建筑模数包括基本模数和导出模数。

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度单位,基本模数的数值应为100㎜,其符号为M1M=100

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扩大模数是基本模数的整数倍数,分模数是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

(二)地基和基础

1、 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及作用

基础:在建筑工程中,常把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

地基:把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

※基础位于建筑物最下部,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它们传给地基。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只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壤层。

地基是由持力层和保护力层的下卧层组成。每平方米地基所能承受的荷载称为这种土壤的“地耐力”(承载力)。

2、 地基与基础的关系

F=N/R   其中:F-基础底面积    N-总荷载     R-地耐力

地基的地耐力越大,基础的底面积就可以相对地减小,材料也可以节省,施工速度就可以提高,造价也就降下来了。

基础底面积的计算公式:F=B×L

l         基础断面形式:是指用一个垂直于地面的剖切平面将基础垂直剖开之后所显示出的断面形状。砖混结构建筑物其承重墙下面的基础,通常是连续设置的,这种基础,叫做条形基础。

l         钢筋混凝土的抗拉与抗压强度均比较高,称为柔性材料。砖、石和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低,抗压强度较大,两者相差较多,这类材料称为刚性材料。宽度和厚度的比例关系可以用а角表示,称为刚性角,或称压力传递角。

埋深:设计室外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叫做基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埋深。基础埋深的大小对工程造价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埋深越大,造价也越高。

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应从下列几方面综合考虑:

1)        建筑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型式和构造。

2)        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的大小和性质。上部荷载大,基础就须埋置的深一些,这样才能比较稳固。

3)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造建筑物时,都希望建造在坚实的地基上,而不愿设置在承载能力低、压缩性很大的软弱土层上。

4)        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

5)        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基础的类型

基础的类型是随着建筑物上部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土质情况及基础所用材料的性能而决定的。

条形基础或带形基础: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形式直接影响基础的类型。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砖墙承重时,它的基础多做成长条形。所以,条形基础往往是砖墙基础的主要形式。

独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承重时,其基础常采用方形的或矩形的单独基础,这种基础称独立基础。独立基础是柱子基础的主要形式。

杯形基础:如果柱子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柱时,往往把基础做成杯口形状,然后将柱子插入杯口,缝用细石混凝土灌实,这种基础称杯形基础。

联合基础:荷载大小与土质情况决定基础的类型。当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条件较差时,为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避免各个柱子之间产生不均匀沉降,可将相邻柱下的独立基础在一个方向上连接起来,做成条形基础,称联合基础。或在纵横两个方向上都连接起来做成十字交叉的井格基础。当有些建筑物上部荷载特别大而所在地的地基又比较软弱,这时采用简单的联合基础和井格基础已不能适应地基变形的情况时,常采用满堂板式的筏形基础。筏形基础由板、梁所组成。为了加强筏形基础的刚度,以及换取地下部分的土重,则考虑采用箱形基础。箱形基础由顶板、底板和纵横交叉的垂直隔板所组成。它具有较大的空间刚度,一般不至于因地基局部不均匀的沉降而导致上部结构的开裂。它较适合于高层建筑或有地下室的建筑中。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基础基本结构类型。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创造了许多新型基础结构形式,如壳体基础、不埋板式基础等。不埋板式基础是在天然地表面上,将场地平整,并用机械将地表土碾压密实后,在较好的持力层上浇灌钢筋混凝土薄板的基础,它可大大减少挖土方工作量,且较适宜于较弱地基的情况,特别适宜于五、六层整体刚度较好的住宅建筑中。

基础所用材料的性能决定基础的类型。当基础材料采用砖石砌筑或用混凝土浇捣时,由于这些材料是刚性材料,基础的宽度与厚度受刚性角的限制,这类基础称刚性基础。当基础材料的宽度与厚度受刚性角的限制,这尖基础称刚性基础。当基础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时,钢筋混凝土为柔性材料不受钢性角的限制,这类基础称柔性基础

砖基础的构造

砖基础的构造由基础墙、防潮层、勒脚、大放脚、垫层等组成。

基础墙与墙身的分界线,在构造上一般以防潮层为界。防潮湿层以下称基础墙,防潮层以上为墙身。在工程预算中,为计算方便起见,一般以室内地坪或勒脚以上作为墙身。防潮层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地下水和室外地面水对墙及室内的侵入。常见的防潮层做法有如下三种:

1、  防水水泥砂浆防潮层。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室内地坪以下,(地面面层底部),高出室外地面处。以1212.5防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加防水剂),抹20毫米厚的防水层。

2、  在室内地坪同下,用防水泥砂浆砌筑3~5皮砖。

3、  豆石钢筋混凝土防潮带。在防潮处以豆石混凝土加钢筋以增强其强度。一般用在三根ф6的钢筋沿基础墙铺设。

勒脚是在基础墙室外部分到室外地面处的一段基础墙加固构造措施。常见的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加厚墙体,外表抹灰或不作抹灰;二是基础墙壁外表面不加厚,作抹灰加固。

勒脚的设置,上部应高出基础墙防潮层与室内地坪相平或略高,下部应与外墙散水相接。

基础大放脚、垫层,为使建筑物上部荷载均匀地传递到地基上,并使地基反力减小,增加基础的稳定性,可将基础墙与地基的接触面增大,设置大放脚与垫层。在刚性基础中,要注意受刚性角的限制。大放脚分为两皮一收或一皮一收与两皮一收相间(基底必须保证两皮一收),每收一次两边各收四分之一砖长(6厘米),前者叫等高式砌法,后者叫间隔式砌法。垫层可以用3:7灰土,或碎砖三合土,或混凝土制作。

地基土

地基土着眼于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质(特别是强度与变形特性)来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杂填土五类。

地基以施工作业特征来划分,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

就用天然土层(不须作人工加固)作为地基的,称天然地基。可作天然地基的土壤有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杂填土因压缩变形过大,而沉降又不均匀,不能作天然地基。

当天然土层的地耐力满足不了承载要求时,上述五种土壤均需做人工加固。经过人工加固的地基,叫人工地基。一般地讲,需加固的地基其物理性质是疏松、高孔隙比;其化学性质是强度低、压缩性高。我们加固的方针是提高密实度、提高强度、降低压缩性、降低渗透性。

常见的人工地基

1.         换土地基。当地基土壤不符合工程需要时,挖去浅层软土,换上砂、砾石等强度较高的材料,从而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少部分沉降量。此种方法适用于处理浅层软弱土基,一般只应用于荷载不大的建筑物基础。

2.         土的压密。分为浅层压密与深层压密。常见的浅层压密方法,有机械碾压法、振动夯实法、重锤法和强夯法。其原理及作用是通过机械碾压及夯压实土地的表层,强夯法则利用强大的夯击原理,迫使深层土液化和动力固结而密实。其适用于砂土及含水量不高的粘性土。强夯法就注意其震动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常见的深层压密方法有挤实土桩、挤实砂桩、振冲桩。其原理及作用是通过挤密或振动使深层土密实,并在振动挤压过程中,回填砂砾石等,形成砂桩或碎石桩,与土层一起组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其适用于需处理地基深度3米以上,范围大,适用于处理砂土、粉砂或部分粘土含量不高的粘性土。

3.         排水固结。常见的有预压法和砂井预压法,其原理及作用是通过改善地基的排水条件和施加预压荷载,加速地基的固结和强度增长,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并使基础沉降提前完成。其适用于厚度大的饱和软弱土层。

4.         化学加固。常见的有电硅化法、硅化法、旋喷法、深层拌和石灰加固法和深层拌各水泥加固法。其原理及作用是,通过注入化学浆液,将土粒胶结,或通过化学作用或机械拌和等,改善土的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其适用于处理软土,特别是对已建成的工程事故修复处理或地基的加固。

5.         桩基。当地基上部软弱、土层较深而下部埋藏有坚实地层时,可以采用打桩的办法将柱子送到地基中去,常见的有预制桩、灌注桩和爆扩桩。其原理及作用是,利用把桩打入坚实地层,由桩尖传递荷载(称为端承桩),或由桩壁摩擦力承受荷(称为磨擦桩),桩基常用于竖向荷载大而集中或受大面积地面荷载影响的结构,以及在沉降方面有较高要求的建筑物和精密设备的基础;桩基能有效地承受一定的水平荷载和上拔力,可用于作用有很大倾覆力矩的高耸建筑物。此外,还可用于减少机器基础的振幅,减弱机器振动对结构的影响,及作为地震区的结构抗震措施。

地下室

全部或一部分建筑在地下的房间称地下室。许多建筑物都设置地下室。地下室不仅可以起到基础的作用,耐用可以增加建筑物的使用面积,同时在战时还是防化学、生物、原子武器的掩体。

地下室从其所处位置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二类。一是半地下室,即地下室虽然设在一层以下,但还可以利用地下室外墙设窗,应用天然通风和部分天然采光。二是全地下室,即地下室全部埋于地下,可以是一层,也可以是几层。此种情况应采用机械通风和电气照明。

(三)墙体

墙是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般民用建筑中,墙和楼板称为建筑物的主体工程。墙壁的造价,约占工程总造价的3040%;墙的重量,约占建筑物总重量的4060%

墙体作用

民用建筑中的墙一般起承重、围护和分隔的三个作用。

1.         承重作用。墙主要承受屋顶、楼板等构件传来的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故起承重作用。

2.         围护作用。墙体隔住了自然界的风、雨、雪的侵袭,防止太阳的辐射、噪声的干扰以及室内热量的损失等,故起保温、隔热、隔声、防水等围护作用。

3.         分隔作用。墙体把房屋内部划分为若干房间和使用空间,故起分隔作用。

并不是所有的墙体都同时具有上述三个作用。

墙体的类型

墙体的分类方法有多种,一般按墙体所处的位置、方向及按墙体的受力特点和墙体所用的材料来划分类型。下面分别介绍:

1.         按墙所处的位置可分为外墙和内墙。外墙指建筑物四周与室外直接接触的墙;内墙是位于建筑物内部的墙。

2.         按墙的方向可分为纵墙和横墙。纵墙指与建筑物长轴方向一致的墙(包括外纵墙和内纵墙);横墙指与建筑物短轴方向一致的墙(包括外横墙和内横墙)。习惯上外纵墙称檐墙,外横墙又称山墙。

3.         按墙的受力情况可分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承重墙是指不但承受自身重量,同是还承受屋顶及楼板传来的荷载的墙。非承重墙是指仅承自身重量、不承受屋顶及楼板传来的荷载的墙。非承重墙也称自承重墙。建筑物中的隔墙也属于非承重墙。

4.         按构成墙的材料分:砖墙、石墙、砌块墙、板材墙等。

墙体的设计要求

1.         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2.         满足热工要求。

3.         满足隔声的要求。

4.         满足防火要求

5.         满足减轻自重、降低造价的要求。

6.         适应工业化生产要求。

墙体的结构方案

1.         横墙承重方案,是将楼板及屋面及屋面板等水平承重构件,搁置在横墙上。

2.         纵墙承重方案,是将楼板及屋面板等水平承重构件,均搁置在纵墙上,横                               墙只起分隔空间和连接纵墙的作用。

3.         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是建筑物中的纵墙和横墙是承重墙。

4.         墙与柱混合承重方案,当建筑物内部采用柱、梁组成的内框架时,建筑物的外墙和内框架同时承受垂直荷载。也称内框架承重方案。

墙体的构造

墙体设计首先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确定墙体的布置,并使其具有承重、围护和分隔的作用。同时,应满足各项构造要求,包括墙体厚度与砌合形式和其它细部构造等。

1.         墙体厚度和砌合形式

1)        墙体厚度

墙体厚度除应满足强度、稳定性及保温、隔热、隔声、防火等各项设计要求外,与所用墙体材料的规格尺寸有关。以普通粘土砖为例说明砖的规格与墙体厚度的关系。

我国现行变通粘土砖的规格尺寸为240×115×53(单位㎜)。它使一个砖长(240㎜)恰好等于两个砖宽加一个灰缝(115×210)、或等于四个砖厚加三个灰缝(53×49.5×3),根据砖的规格尺寸形成长:宽:厚=421的关系,在1m长的砖砌体中有4个砖长;在1m宽的砖砌体中有8个砖宽;在1m厚的砖砌体中有16个砖厚。这样在1m3的砖砌体中,用砖为4×8×16=512块,用砂奖0.26 m3

现行墙体厚度用砖长作为确定依据,常用的墙体厚度有以下几种:

l         半砖墙:标志厚度为120㎜,构造厚度为115㎜;

l         3/4砖墙:标志厚度为180㎜。构造厚度为178㎜;

l         一砖墙:标志厚度为240㎜,构造厚度为240㎜;

l         一砖半墙;标志厚度为360370)㎜,构造厚度为365㎜;

l         二砖墙:标志厚度为490㎜,构造厚度为490㎜;

2)        砖墙的组砌方式

砖墙的组砌方式是指砖在砌体中的排列方式。为了砖墙坚固,砖的排列方式应遵循内外搭接、上下错缝的原则,错缝距离一般不小于60㎜。错缝和搭接能够保证墙体不出现连续的垂直通缝,以提高墙的强度和稳定性。

实心砖墙

l         全顺式。全顺式指每皮均为顺砖叠砌,砖的条面外露,上下皮错缝120㎜,适用于砌筑半砖墙。

l         一顺一丁式。丁砖和顺砖隔层砌筑,使上下皮的灰缝错开60㎜。这种砌法砌筑的墙整体性好,目前广泛用来砌筑一砖厚以上的各种墙。

l         多顺一丁式。即多层顺砖和一层丁砖相间砌成。目前多采用三顺一丁式或五顺一丁式,这种砌式在各顺砖层间存在着连续的垂直灰缝,所以它的砌体强度比一顺一丁式低。但是这种砌式外露的砖比一顺一丁式少,所需技工数量少,碎砖利用率高,帮仍被采用。一般用于砌筑自承重墙和荷载较小的承重墙。

l         两平一侧式。3/4砖厚的墙是由两皮顺砖和一皮侧砖为一层交替砌成。这种砌式由于砖要侧砌(俗称斗砖),所以砌筑费工,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l         每皮丁顺相间式。又称沙包式、梅花丁式。这种砌式是在一皮之内丁砖和顺砖相间,上下皮错缝砌筑而成。它的优点是墙面美观,但砌筑时费工,常用于不抹灰的清水墙。

空斗墙。

空斗墙是用普通砖侧砌或平砌和侧砌结合砌成,墙体内部形成较大的空心。这种墙用料省、自重轻、基础的用料和费用也相应减少,但对砖的质量和对工人的砌砖水平要求高。空斗墙内部形成的空气间层有利于隔热、和温暖和炎热地区常有采用。在空斗墙中,侧砌的砖称斗砖,平砌的砖称眠砖,空斗墙的砌法有两种。

l         有眠空斗墙。用普通砖每隔一至三皮斗砖砌一皮眠砖。凡隔一皮斗砖砌一皮眠砖时称一斗一眠式。每隔二皮斗砖砌一皮眠砖时称二斗一眠式。同理也有三斗一眠的砌式。

l         无眠空斗墙。无眠空斗墙全由斗砖砌成,没有眠砖在一皮内可由一块丁斗砖和一块顺头斗砖相间砌成,也可由两块丁斗砖和一块顺斗砖相间砌成。

空斗墙的厚度一般为240㎜。无眠空斗墙可用于二层以下房屋,有眠空斗墙可用三层以下房屋。

空斗墙的基础、勒脚、门窗洞口两侧、墙的砖角等处要砌成实心墙,在钢筋混凝土楼板、梁和屋架支座处六皮砖范围内也要砌成实心墙,用以承受荷载。

2.         勒脚:

是外墙外侧一室外地面接近的部位。有三个作用:一是保护墙脚,防止各种机械性碰撞;二是防止地面水对墙脚的侵蚀;三是美观,对建筑物的立面处理产生一定效果。

3.         墙身水平防潮层

作用是阻断毛细水,使墙身保持干燥,为了隔断毛细孔,阻止毛细水进入墙内,通常在勒脚部位设置连续的水平防潮层,简称防潮层。

4.         散水与排水沟

房屋四周的地面水渗入地下时,会增加基础周围土地的湿度,这不仅使基础含水率增加,还可能降低地基承载力。因此,要在房屋四周勒脚与室外地面相接处,设排水沟或散水,把勒脚附近的地面水排走。

排水沟:又称明沟,常用于南方多雨地区。排水沟通常用混凝土浇筑成宽180㎜,深150㎜的槽。槽底应有不小于1%坡度,以确保排水畅通。也可用砖、石材砌筑排水沟,此时槽内用水泥砂浆抹面(块石砌筑的排水沟也可用水泥砂浆勾缝)。

散水:又称排水坡、护坡。为了防止地面水沿勒脚渗入地下,侵蚀基础,常在外墙四周地面做成向外斜倾的坡面,将雨水排至远处,即为散水。

5.         门窗过梁

门窗过梁专指门窗洞口上的横梁。过梁的作用是承受洞口以上的砌体自重及梁、板传来的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门窗间墙。

6.         窗台

窗台是窗洞口下部的排水构造。设于窗外的称外窗台。设于窗内的称内窗台。

7.         烟道与排风道

为了排除炉灶的煤烟,通常在墙内设置烟道。为了增加室内的通风换气,还需在墙内设置通风道。

8.         垃圾道

多层房屋内,为了排除各户所清除的垃圾,需设立垃圾道。

9.         变形缝

为了避免由于建筑物过长、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和地震引起的墙体破坏,将建筑物分为几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变形,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缝称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搞震缝。

10.     圈梁和构造柱

圈梁是沿房屋外墙、内纵承重墙和部分横墙内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作用是加强房屋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防止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振动荷载等引起的墙体开裂。

构造柱必须与墙体及圈梁紧密连接。构造柱则从竖向加强层与层之间墙体的连接。

11.     隔墙

隔墙是把建筑物内部分割成若干房间或空间的墙,隔墙是不承重的。

 

(四)楼板层、地面和楼梯

楼板层分类

1.         按其在建筑物的位置分:(1)底层楼板层:将底层房间和地板下面分开;(2)地下室上楼板层:将底层房间和地下室分开。(3)层间楼板层:将房屋按其高度分成上下各层;(4)阁楼楼板层或天棚层;将最高一层房间与屋顶空间或阁楼分开。

2.         按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分:(1)钢筋混凝土楼板层;(2)木阁栅楼板层;(3)钢梁楼板层。

3.         按施工方法分:(1)全现浇楼板层;(2)全预制楼板层;(3)部分预制楼板层;

4.         按耐火性能分:(1)可燃烧板层:暴露的木阁栅楼板属于可燃楼板层;(2)难燃楼板层:在可燃体外加以保护层。

楼板层的组成:

楼板层由三部分组成:楼板、楼层地面和天棚。楼层地面也称楼面。

对楼板层的要求:

l         坚固方面的要求

l         隔声方面的要求

l         热工方面的要求

l         防火方面的要求

l         经济方面的要求

楼板的分类与构造

楼板依所材料不同主要有钢筋混凝土和砖拱楼板。

钢筋混凝土按施工方法不同又分

1)现浇整体式楼板:是指施工现场支撑模板、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经养护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而的楼板。

2)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板和梁,是在工厂或现场预制,然后用人工或机械安装到房屋上去。

砖拱楼板:是普通粘土砖或拱壳砖砌成的,它比钢筋混凝土楼板节约钢筋和水泥,但自重大。

顶棚的构造

也称天棚、天花板。是屋顶承重结构的下面及各层楼板的下面。

顶棚的构造方法依据房间使用要求不同分为直接抹灰顶棚和吊顶棚两类。

1)直接抹灰顶棚:就是在楼板底面直接抹灰后喷浆或不抹灰直接喷浆的形成的顶棚。

2)吊项棚:某些房间或走廊,有较高的隔声要求或视觉要求,要求顶棚底面平齐,或者沿楼板底面敷设管道、电线,这些管线又不宜外露时,可以作吊顶棚。

地面

包括底层地面和楼层地面,楼层地面也称楼面。

地面的组成

1)面层(2)结合层(3)找平层(4)防水层(5)防潮层(6)保温、隔热层(7)隔声层(8)垫层

地面的分类

1)按面层材料及施工方法分:整体面层和块料面层地面

2)按地面的热工性能分

3)按地面的特殊功能分:耐腐蚀地面、不发火地面、防火地面等。

地面的构造

常用地面构造

1)水泥砂浆地面;(2)现浇水磨石地面;(3)菱苦土地面;(4)缸砖地面;

5)陶瓷砖地面; 6)半硬质塑料地面;(7)木地板;(8)水泥石棉浆面层地面;

踢脚板与墙裙

踢脚板是地面和墙面相交处的构造处理。作用是保护墙的根部。故高度为100㎜左右。

墙裙:在厕所、厨房等房间,墙的下部容易污染,需经常洗刷,常将不透水材料加高至9001800㎜,称为墙裙。

地面变形缝

一般对应于建筑物的变形缝的部位设置。

阳台与雨篷

阳台是供楼房各层接触的平台,能够使人们乘凉、休息、观景、晾晒衣物等。也称凉台,是突出于外墙面或在墙内的平台。按阳台与外墙的相对位置,阳台分凸阳台、半凸阳台和凹阳台三类。

雨篷是房屋入口处遮雨、保护外门免受雨淋的构件。

楼梯构造

楼梯的组成:由楼梯梯段、平台和中间平台、栏杆或栏板三大部分组成。

楼梯的类型

按楼梯所在位置分:室内楼梯和室外楼梯;

按楼梯的使用性质分:主要楼梯与辅助楼梯、疏散楼梯与消防楼梯;

按楼梯所用材料分:木楼梯、钢楼梯和钢筋混凝土楼梯;

按楼梯的开花分:直跑式、双跑式、双分式、双合式、转角式、三跑式、四跑式、螺旋式、曲线式、剪刀式、交叉式等。

楼梯的尺度

楼梯的坡度是指楼梯段的坡度。它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斜面和水平面所夹角表示;另一种表示方法是斜面的垂直投影高度与斜面的水平投影长度之比。

楼梯的宽度包括楼梯段的宽度和平台宽度。

净空高度包括楼梯段的净高和平台过道处的净高。

踏步尺寸:楼梯踏步踢面与踏面尺寸的比决定楼梯的坡度。

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m,靠近梯井一侧水平扶手超过0.5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m

楼梯构造

楼梯按构成材料不同,可以分为钢筋混凝土楼梯、木楼梯和钢筋楼梯。

钢筋混凝土楼梯依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

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梯段和平台浇筑在一起,具有整体性好、刚度大、坚固耐久等优点。

2)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

楼梯的细部构造

1)踏步面层:表面应耐磨并且光滑,以便于行走和清扫一般钢筋混凝土楼梯都要抹面。

2)踏口处理:光滑并有防滑构造。

3)栏杆、栏板和扶手:栏杆既起防护作用,又有一定的装饰效果。

电梯及自动扶梯

电梯:同机房、井道、轿箱三大部分组成。

自动扶梯由电动机械牵动,梯段踏步连同扶手同步运行。

 

(五)屋顶构造

屋顶的作用及常用坡度

屋顶位于建筑物的最上部,是屋面和承重结构所组成。屋面是屋顶最上层起覆盖作用的外转围护构件。承重结构则支承屋面。并将荷载传递至墙体或柱子上。

屋顶的分类:一般按排水坡度的不同分为平屋顶(屋顶坡度小于10%)屋顶坡度小于10%和坡屋顶(屋顶坡度大于10%,又称斜屋顶)两大类。

屋面坡度通常采用高度与长度的比来标定,如:1213等;较大坡度也有用角度,如300450等;较平坦坡度,常用百分比,发2%5%等表示。

 

装修

第一节  门窗

1、门的种类

不同的划分依据,得到不同的划分结果,常见的划分有:依据门所用材料不同,分为木门、钢门、塑料门及其合金材料门。

依据门扇的用料和作法为拼板门、镶板门、胶合板门、玻璃门、纱门、百页门等。

依据门的开启方式不同分为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折叠门、转门、卷帘门、升降门、上翻门等。

我们主要介绍按照开启方式的不同而划分出来的门的种类。

l         平开门:水平开启的门,铰链安在侧边,有单扇、双扇、有向内开、向外开之分。

l         弹簧门:形式同平开门,唯侧边用弹簧

l         推拉门:亦称扯门,在上下轨道上左右滑行。

l         折叠门:一般为多扇折叠,可拼合折叠推移到侧边。

l         转门:为三或四扇门连成风车形,在两个固定弧形门套内旋转的门。

l         卷帘门:用很多冲压成型的金属页片连接而成。开启时,由门洞上部的转动轴将页片卷起。

l         升降门:开启时门扇沿导轨向上升起。

l         上翻门:在门门扇的侧面有平衡装置,门的上方有导轨,开启时门扇沿导轨向上翻起。

平开门的组成

门主要由门框、门扇、亮子窗和五金零件等组成。

亮子窗又称腰头窗,在门的上方,为辅助采光和通风之用,有平开及上、中、下悬等数种。

门框是门扇及亮子窗与墙洞的连系构件,有些还有贴脸、门蹬或筒子板等辅助构件。

五金零件通常有铰链、插销、门锁、风钩、拉手、门碰头等。

2、窗的种类

窗依据开启方式不同分为平开窗、固定窗、推拉窗、横式旋窗、立式转窗及百页窗。

l         平开窗:这侧边用铰链转动、水平开启的窗,有单扇、双扇、多扇及向内开、向外开之分。

l         固定窗:不能开启的窗,作采光和眺望之用,一般将玻璃直接安装在窗框上,尺寸可以较大。

l         推拉窗:分垂直推拉和水平推拉两种。垂直推拉窗需要滑轮和平衡设施,多用在内窗。水平推拉窗一般上下放槽轨,开启时二扇或多启扇重叠,和其它窗相比无悬挑部分,窗扇和玻璃平面尺寸可以放大,利于采光和眺望。

l         横式旋窗:按转动铰链和转轴位置的不同,有上悬、中悬和下悬式旋窗之分。

l         立式转窗:为上下冒头设转轴、立向转动的窗。

l         百页窗:引用要板、塑料或玻璃条等制成,有固定百页和可转动百页两种,主要用于通风和遮阳。

平开窗的组成

窗主要由窗框、窗扇和五金零件组成。

抹灰与贴面

抹灰是把各种砂浆抹在建筑物墙体、梁板、地面的表面装修工程,贴面是以砂浆作为粘结材料,将各种块状贴铺材料固定到建筑物墙体、梁板、地面上的装修工程。

抹灰与贴面的作用,是保护建筑构件不受自然因素的侵蚀,提高构件防潮、抗风化、保温隔热的能力,增加构件的耐久性,改善清洁卫生条件,抗腐蚀,提高光洁度,增加光线反射,改善声学效果,改善建筑物的艺术形象,增加建筑物的美观。

抹灰的组成一般分底层、中层和面层。

底层主要起与地基粘结和初步找平作用。中层主要起找平作用。面层主要起装饰作用,要求大面平整、无裂缝、颜色均匀,用料随抹灰种类不同而确定。

抹灰与贴面的种类

l         混合砂浆抹灰。

l         水泥砂浆抹灰。

l         水刷石

l         干粘石

l         斩假石

l         拉毛灰

l         纸筋灰抹面

l         水磨石

l         块材贴面。

 

住宅房型

(一)住宅有套型和户型

套型是指按不同的使用对象和家庭人口构成而设计的成套住住宅的类型。

套是指一个家庭独立使用的居住空间范围。通俗地讲,就是指每家所用有住宅单元的面积大小。住宅的“套型”也就是满足不同户型家庭生活需要的居住空间类型。

对于住宅套型的大小,一般都是用面积指标来规定。根据19877月颁布的《城镇住宅设计规范》,住宅的面积标准分为三种套型:小套使用面积18——29㎡;中套使用面积30——44㎡;大套使用面积45——65㎡。

对于住宅的户型,按平面组织可分为:独幢公寓、一室一厅、二室二厅、三室一厅、三室二厅、四室二厅等。按剖面变化可分为:复式、跃层式、错层式等,户型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入住后的舒适感,户型设计应遵循“四明三大”原则,做到动静分离,洁污分离,食便分离,确保通风、采光,这样的户型因其科学合理而永远不会过时。

(二)进深与开间

住宅的进深,在建筑学上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筑从前墙皮到后墙皮之间的实际长度。为了保证建成的住宅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住宅的进深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要求。目前我国大量城镇住宅房间的进深一般都有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扩大。在住宅的高度(层高)和宽度(开间)确定的前提下,设计的住宅进深过大,就使住房成狭长型,距离门窗较远室内空间自然光线不足。进深大的住宅可以有效地节约用地。

在住宅设计中,住宅的宽度是指一间房屋内一面墙皮到另一面墙皮之间的实际距离。因为是就一自然间的宽度而言。故又称为开间,住宅开间一秀为3.03.9米。规定较小的开间尺度,可缩短楼板的空间跨度,增强住宅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

(三)层高与净高

住宅的高度计量除了用“米”,还可用“层”来计算,每一层的高度在设计上有一定要求,称为层高。层高通常指下层地板面或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之间的距离。层高减去楼板的厚度的差,叫做净高。当上部有吊顶、吊柜、搁板时,应按地(楼)面至其底面之间的高度计算。《住宅建筑建设规范》规定,住宅层高不应2.8米。卧室、起居室的净高不应低于2.4米,其中局部不应低于2米。利用坡层顶内空间作卧室时,其一半面积的净高不应低于2.1米,其余部分最低处高度不宜低于1.5米。卫生间、厕所、贮藏室的净高不应低于2米,卫生间、厕所内采用蹲式大便器时,其蹲位处地面距上部存水弯的净高不应低于1.9米。

(四)户型比

户型比,又叫户室比,它是指各种户型在总户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反映到住宅设计上,就是体现在一定数量住宅建筑中,各种不同套型住宅占住宅总套数的比重,如一栋住宅楼中,小套(或一室户)占25%,中套(二室户)占47%,大套(三室和四室户)占28%

(五)平面系数

房屋的使用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为建筑的平面系数,使用面积是指房屋内,除掉墙、梁、信等结构部位所占面积,即为使用者所用面积。建筑面积为使用面积加上建筑结构所占面积。对于住宅,各户要均分楼梯和走道的建筑面积,一般住宅建筑的平面系数为6080%

一般来说平面系数较高为经济,因为人们用房就是为了使用空间,平面系数高意味着整个面积中能为人们使用的面积比例大。但是也不能单纯去看平面系数,过去在我国设计界中曾因为单纯追求平面系数高,而忽视厨房卫生间等小房间的设计。这样,平面系数,但用起来并不好用。因此,购房者在选房比较平面系数时,可将建筑面积、房间类型、数量差不多的房屋进行比较。如两种房屋都是二室二厅,面积也不相上下,那么谁的平面系数高,谁就相对经济。

住宅平面

住宅平面是表示住宅在水平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从房屋各部分面积的使用性质来划分,是由使用房间、辅助房间,交通联系部分和房屋构件四部分组成。

使用房间又称为主要房间,是指起居室与卧室等。

辅助房间是指厨房、卫生间等。

交通联系部分是指住宅中各个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和房间内外之间联系通告的面积,如门厅、过厅、楼梯、坡道、以及电梯等所占的面积。

房屋构件是指房屋承重系统、分隔平面各组成部分的墙、柱、墙墩以及隔断等构成。

住宅平面设计的要求

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室内使用活动和家具、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

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应考虑房间的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

房间的构成应使结构构造布置合理,施工方便,也要有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所用材料要符合相应的建筑标准;

室内空间能主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要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

住宅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

房间的面积

使用房间面积的大小,主要是由房间内部活动特点、使用人数的多少、家具设备的多少等因素决定的,要求我们把一个房间同倍的面积,根据它们的使用特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l         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

l         人们在室内的使用活动面积(包括使用家具及设备时,近旁所需的面积);

l         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房间平面形状和尺寸

房间平面形状和尺寸,主要是由室内使用活动的特点,家具布置方式,以及采光、通风、音响等要求所决定的。在满足要求的同时,构成房间的技术经济条件,以及人们对室内空间的观感,也是确定房间平面形状和尺寸的重要因素。

购房者在确定自己的购房面积时,要针对自己的工作、生活特点进行选择:

开放型:企业家、社会活动家、领导干部等开放型家庭,经常需要在家中会客议事。因此,从房屋面积上来说,就需要有较大的公共空间,同时要求公共活动不打扰家庭的私密活动。由于公共空间的增多增大,分隔空间的增多,如果面积太小,就很难达到满意的使用要求。此类住宅面积在100㎡以上为佳。

休闲型。一般的工人、工薪阶层、家庭活动主要以看电视、会亲友、做家务、玩棋牌、养花鸟为主,对面积的要求主要由家庭的人员构成决定。具体面积选择应与家庭人口多少相适应,建议数据:3口之家以5070㎡为宜,4口之家以6080㎡为宜。

学习型。科技工作者、部分行政干部、教师的家庭,除了必要的家务和餐饮休息之处,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工作和学习。因此,此类家庭需要一些安静、封闭的空间,如书房等。在保证必要的生活空间前提下,应提供工作、学习面积。

除了工作、生活类型差别,还有家庭人员构成对建筑面积的多少发生影响,包括家庭人口多少、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是三代同堂还是三口之家?家庭人员近期的变动趋势,是有女要嫁,还是有儿要娶?儿女是否要出门读书,是否要添小宝宝?是否准备请保姆?均要做统一考虑,使确定的房屋面积在一定时期内具有适应性。不要购完房,就觉得整个房间“空荡荡”,空巢效应明显,或刚搬进新房,又觉得面积不够用了!应综合考虑购房目的与制约因素,是准备住510年,还是准备长期使用,是为了解决当前的“无房”之急,还是为了营造成长期的“安乐窝”,买房是为了住,还是为了投资?现有收入和积蓄高的,可对自己的住房,可暂购面积较小者,做短期打算,面积只要能基本满足当前需要即可。

门窗在房间平面中的布置

房间平面设计中,门窗的大小和数量是否恰当,它们的位置和开启方式是否合适,对房间的平面使用效果也有很大影响。同时,窗的形式和组合方式又和建筑立面设计的关系极为密切,门窗的宽度在平央中表示,它们的高度在剖面中确定,而窗和外门的组合形式又只能在立面中看到全貌。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

一幢住宅除了满足使用要求的各种房间外,还需要有交通联系部分把各个房间之间以及室内之间了联系起来,住宅内部的交通联系部分可以分为:

水平交通联系的走廊、过道等;

垂直交通联系的楼梯、坡道、电梯等

交通联系枢纽的门厅、过厅等。

交通联系部分的面积,在一些常见的建筑类型,约占建筑面积的1/4左右。这部分面积设计得是否合理,除了直接关系到建筑物中各部分的联系通行是否方便外,它也对房屋造价、建筑用地、平面组合方式等许多方面有很大影响。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的主要要求有:

交通路线简捷明确,联系通行方便;

人流通畅,紧急疏散时迅速安全;

满足一定的采光通风要求;

力求节省交通面积,同时考虑空间处理等造型问题。

目前,许多开发商对这部分特别重视,注重设计的艺术性以及舒适性、豪华性,使人们感受到一种档次,一种地位与身份的享受。

住宅平面的组合

建筑平面的组合,实际上是建筑空间在水平方向的组合,建筑平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和卫生等要求,倒塌安排建筑各组成部分的位置,并确定它们的相互关系;

组织好建筑物内部以及内外之间方便和安全的交通联系;

考虑到结构布置、施工方法和所用材料的合理性,掌握建筑标准,注意美观要求;

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密切结合基地环境等平面组合的外在条件,注意节约用地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可看房间的功能分区是否明确:看平面组合“水份”是否过大?看整个建筑的平面组合。是一梯四户?一梯三户?或是一梯二户。或每层楼户过多,那么每户的采光面和采光方向要受到局限。

住宅空间

人们购买住宅,就是要利用住宅的空间;室内空间质量的高低好坏直接关系到居住质量的高低。

针对住宅的空间,应从四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每个房间的物理性质;二是各个房间的组合关系;三是门厅、楼梯间的空间情况;四是住宅的层高。

(一)房间的物理性质

注意房间的物理性质,这是每位购房乾最基本考虑到的东西,作为销售人员要能够掌握住,主要包括房间内的温度、湿度、光线的明暗和强弱,房间内的色彩和色调,易形成角落空间,不好再布置其他家具,造成空间的利用程度低。另外,异形房的造价成本也高,不利于销售。

l         卧室不能采用异形房。因为住宅中有床,床为规则短形,或房间为异形,易形成角落空间,不好再布置其他家具,造成空间的利用程度低。别外,异形房的造价成本也高,不利于销售。

l         客厅可以用异形,但是不能过于狭长,要以方形为宜。

l         各使用空间的大小要有恰当良好的比例。

(二)各房间的组合关系

这主要表现在室内空间的序列与室内空间的层次上。由于各房间的空间存在着对比和变化,使不同功能的房间,在空间大小用形状上存着差异需要在设计突出空间的对比强烈,以便取得良好的空间效果。所谓的空间序列是指在建筑内按一定的流线组织空间的起、承、开、合等转折变化。一幢住宅内有很多流线,但最重要的是主流线。

对于住宅的空间组合,首先应是实用与方便。空间组合一般以客厅、饭厅为中心枢纽展开,有一完整墙面(墙面上无门、窗),同时,客厅要能快速、简捷地将人流分开,从客厅到各房间绕行距离要短。饭厅要与客厅联系紧密,饭厅也可承担部分疏散任务。

(三)门厅、楼梯间的空间利用

在住宅开发中,这些都是“门脸”的事情,对此以前都不重视,如果进行设计科学合理,而且又突出艺术性,会给购房者带来一种附加值。

另外,有些地方可以作为物业管理所需,更方便业主。

住宅的空间在实际开发中需要突破与创新,不能守旧,按照传统的思路进行,必须进行一系列的革新才能使所开发的房子供不应求。

(四)住宅的层高

层高,对住宅的空间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讲,住宅的层高每增加10㎝,其造价就要增加1%。因此,层高对建筑的造价影响较大。以前,层高较大,后来变小,最近的趋势是在小的基础上,以在增大,使层高给人一种空间的美感。

l         要处理好层高与平面的关系。

一间房间是由墙、顶棚、地面围合而成。各个界面的大小、高低、颜色、质感不同,空间给人的感受就不同。当顶棚、地面都确定了,墙的高度变化会给人的感觉就是压抑,人呆在里央有压扁了、透不过气的感觉。如果房间的面积很小,但层高又特别高,容易给人以飘渺、向上的感觉。可哥特式建筑中,建筑师就是以垂直向上的高直空间和形体来表达对天堂的崇拜和向往。当然,在一般的住宅、公共建筑中,层高不可能那么夸张,但是,层高与平面是否协调的问题仍然存在。一般来说,层高在房间平面长边与短边长度之间为宜。如果房间平面是方形,层高与平面边长以11为宜。

l         要处理好层高与结构的关系

住宅的结构物是建筑空间围合的主要手段,结构形式的不同,结构形式的不同,对空间的划分、分割方式也不同,对住宅的层高也有一定的影响。框架结构,由于墙只是其中的分割构件,而非承重构件,其位置布置、更改就相对灵活。但是,框架结构中,由于梁的跨度一般较大,故梁的高度也较大。在空间的分割中,有时候,梁会横在一间房子的中间暴露出来,这种情况下,由于梁的横入,使层高发生了变化,整个空间的统一性被打破。即使房间的主要层高是满足要求的,也给室内空间的布置,使用带来了难题。

l         要处理好层高与户内楼梯的关系。

现在的商品房住宅中,户内出现楼梯的情况比比皆是。伴随着室内楼梯的出现,室内层高也发生了变化。给予人以不同的空间感觉。楼梯是连接不同高度空间的主要形式,楼梯设置位置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人们对建筑空间的感受。现在的不少商品房设计中,各房间的层高(或室内净高)完全一样,只是房间处在两个不同的水平标高上,这样的设计,楼梯的位置就很重要。楼梯应设在较醒目的位置,保证上、下空间的连续性。如果卧室空间较低,客厅一定要把上下空间贯通,让人体会到整个空间的完整性和“步移景移”的变化性。

l         要处理好住宅层高与空间综合利用的关系

住宅的层次主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如有足够的空气可以呼吸,光线可以大部分地进入)和心理需要(对空间的心理感觉等)。因此,高明的建筑设计,往往会使建筑层高变化有致,使错落的空间得到充分合理的应用。是否充分利用了上层空间做贮藏空间。如房间有门厅,可看设计者是否设计吊柜。因门厅面积小,就空间感觉来说,空间可以低一些,这样就给吊柜留下了空间,因门厅不会停留过多的人,故空间压低,也不会带来空气不新鲜、光线不充足的问题。同时,由于门厅空间的相对收缩,与室内空间在大小、明暗上的对比就更强烈了,使空间效果更加生动鲜明。在走道上也应降低层高,设置贮藏空间。

l         要处理好住宅层高与设备的关系

房屋内的给排水管道、天然气管道住住上下贯通,在室内的天棚下面有各种管道穿出。消费者在挑选时,要注意这些管道凸出的部位是否经常出入的地方,是否会影响到自己的行动工,如碰头、蹭手等。

对于住宅空间来讲,一定要追求一种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使空间充满动感和灵性。

 

住宅外观(外立面)

建筑的艺术是空间的艺术,有人说建筑中凝固的音乐。住宅的艺术是由住宅空间和实体这两大基本要素,而建筑的功能和艺术均由两个因素的组合变化而形成。

实际上,住宅的外观就是住宅体现型与立面的表现。住宅的美观问题,不但在房屋外部形象和内部空间处理中表现出来,又涉及到建筑群体的布局,还和建筑细部设计有关。其中房屋的外部形象和内部空间处理,是单体住宅所要考虑美观问题的主要内容。

 对住宅外部形象设计的要求

1、住宅的外部形象要反映住宅类型的特征

住宅的外部形象要反映住宅类型内部矛盾空间的组合特点,美观问题要紧密地结合功能要求。不能脱离功能要求,片面追求外部形象的美观,也就是不能违反适用、经济、美观三者辩证的关系。

2、结合材料性能、结构构造和施工技术特点

3、根据建筑标准及开发成本等经济指标

4、适应基地环境和建筑群体形象。

5、符合住宅造型和立面构面的规律

(一)住宅体型的组合

住宅体型确立的主要依据是内倍空间的组合方式,其主要反映的住宅总体量的大小、组合方式和比例尺度等,对住宅外形的总体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根据住宅规模大小、功能要求特点以及基地条件的不同,建筑物的体型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复杂,这些体型从组合方式来区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对称和不对称的二类。

对称的体型有明确的中轴线,建筑物各部分组合体的主从关系分明,形体比较完整,容易取得端正、庄严的感觉。我国古典建筑较多的采用对称的体形,一些纪念性建筑和大型会堂等,为了使建筑物显得庄严、完整,也常采用对称的体型。

不对称的体型,它的特点是布局比较灵活自由,对功能关系复杂,或不规则的基地形状较能适应。不对称的体型,容易使建筑物取得舒展、活泼的造型效果,不少医院、疗养院、园林建筑等,常采用不对称的体型。

建筑体型组合的造型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l         完整均衡、比例恰当

对于对称的体型,通常比较容易达到。对于较为复杂的不对称体型,为了达到完整的要求,需要注意各组成部分体量的大小比例关系,使各部分的组合协调一致,有机联系,在不对称中取得均衡。

l         主次分明,交接明确

建筑体形的组合,还需要处理好各组成部分的连接关系,尽可能做到主次分明,交接明确。建筑物有几个形体组合时,应突出主要形体,通常可以由各部分体量之间的大小、高低、宽窄,形状的对比,平面位置的前后,以及突出入口等手法来强调主体部分。

各组合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几个简单形体的直接或咬接,以廊或;连接体的连接。形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房屋的结构构造布置、地区的气候条件、地震烈度以及基本环境的关系相当密切。

l         体形简洁、环境协调

简洁的建筑体形易于取得完整统一的造型效果,同在结构布置和构造施工方面也比较经济合理。

建筑物的体型还需要注意与周围建筑、道路相互应配合,考虑和地形、绿化等基地环境的协调一致,使建筑物在基地环境中显得完整统一、配置得当。

(二)住宅方面

建筑立面是表示房屋四周的外部形象。建筑立面可以看成是由许多构部件所构成:它们有墙台体、梁柱、墙墩等构成房屋的结构构件,有门窗、阳台、外条廊等和内部使用空间直接连通的部件,以及台基、勒脚、檐口等主要起到保护外墙作用的组成部分。恰当地确定立面中这些组成部分和构部件地比例和尺度,运用节奏韵律、虚实对比等规律,设计出体形完整、形式与内容统一地建筑立面,是立面设计地主要任务。

l         尺度和比例

比例直辖市既存在于立面各组成部分之间,也存在于构件之间,以及对构件本身的高宽等比例要求。

l         节奏感和虚实对比

节奏韵律和虚实对比,是使建筑立面富有表现力的重要设计手法。建筑立面上,相同构件或门窗作有规律的重复和变化,给人们在视觉上得到类似音乐诗歌中节奏韵律的感受效果。立面的节奏感,在门窗的排列组合、墙面构件的划分中表现得比较突出。门窗的排列,在满足功能技术条件的前提下,应尽可能调整得既整齐统一又富有节奏变化。

建筑立面的虚实对比,通常是指由于形体凸凹的光影效果,所形成的比较强烈的明暗对比关系。

l         材料质感和色彩配置

一幢建筑物的体型和立面,最终是以它们的开头材料质感和色彩等多方面的结合,给人们留下一个完整深刻的外观印象。在立面轮廓的比例关系、门窗排列、构件组合以及墙面划分基本确定的基础上,材料质感和色彩的选择、配置、是使建筑立面进一步取得丰富和生动效果的又一重要方面。根据不同建筑物的标准,以及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基地环境和气候条件,在材料和色彩的选配上,也应有所区别。

一般说来,粗糙的混凝土或砖石表面,显得较为厚重;平整而光滑的面砖以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按照格式塔心理学的“图——底理论”,图与底是相辅相成的,互为主从的。如果建筑物是图,把它放在主要地位,那么包围建筑物的空间是底,即背景。这时候空间成为背景,处从属的地位。我们常常习惯于突出建筑物的重要性,而忽视周围空间的作用。实践证明,离开当时当地的特定环境条件,建筑物再好,再美也不会是成功的作品。反之,把建筑物当作底,建筑物以外的空间作为图,在居住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时候室外空间环境不再是可有可无的。

可以设想,当一幢住宅座落在孤零零的荒野上,四周无依无靠。即使住宅院墙高筑,内部豪华舒适,住在里面的人也不会感到安全,也无法摆脱孤独的失落感。另一方面,当你的居室处于密密麻麻的棚屋包围之中,除了狭窄的通道之外没有一点的活动的室外余地。虽然你的居室还算宽敞,也始终被压抑的感觉所困扰。

居民对环境的需求包括两个方面,即物质的需求和精神的需求。美国心理学家A·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中提出,人的需求分5个层次: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友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他认为人们首先追求较低层次的需求,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合理的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突出出来不同层次的需求可能在同一时间共同发挥作用;但依据具体情况总有某一层次的需求在其中发挥主要的作用。

通过市场调查分析,我们将城市居民对居住区环境的需求分为如下5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消闲需求和美的需求。

一、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新鲜的空气、充足的阳光、良好的通风、没有噪声干扰、要求冬暖夏凉等是求得生存的保证,乃是生理上优先的需要。

二、安全的需求包括个人私生活不受侵犯,避免人身和财产遭受伤害和损失等也是一种求生存的基本需求,自远古至今从来如此。

三、人与人的接触,邻里关系、互助互爱等社会交往的需求是文明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人类活动。离开社会交往城市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四、消闲指的是闲暇时间如何消遣。休息、游戏、文艺、体育、娱乐等等,各人爱好不同,内容十分广泛。

五、美的需求不仅指赏心悦目景观待环境的美,还指在这样的空间里人们感到生活是那么美好,产生一种自豪感,不禁令人自觉地尊重别人并受到别人的尊重。正象俄国车尔尼雪斯基说过的一名话:“美就是生活”。

居民对环境的需求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循序进取的。当上一个层次得到满足以后,就会有下一个更高层次的需求。也就是说,当人们满足了物质需求后必然要追求精神上的需求。然而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不同的人由于不同的环境刺激会产生不同需求的反应。有的需求是正当的,有的需求却并非是正当的。我们的任务是尽可能满足居民的正当需求,并刺激其发展,与此同时削弱不正当的需求,并制约其发展。因为当某一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后就加快它的发展,而如果它越是得不到充分的满足,穹就越是处于不活跃的状态。然而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会提出更多、更高的需求。在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中不能只顾目前,满足于低层次的水平,而应该精心规划、精心设计,全面地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

(三)、建筑图纸

1.         要牢记并识别建筑图中的常用的图例和符号。

2.         建筑平面图

主要说明拟建筑物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的平面布置。一般在图上应标出新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层数、绝结标高;建筑物周围的地貌以及旧建筑物的平面开头新旧建筑的相对位置(新建筑与道路和相对位置);建成后的道路、水源、电源、水道管线的益;指北针等。

3.         建筑立面图

建筑剖面图是按一般规定比例绘制的建筑物竖向剖视图,它表示房屋垂直方面的内部构造和结构特征,编制预算时利用剖面图计算墙体、室内粉刷等项目。

4.         建筑剖面图

建筑剖面图是按一般规定比例绘制的建筑物竖向剖视图,它表示房屋垂直方面的内部构造和结构特征,编制预算时利用剖面图计算墙体、室内粉刷等项目。

5.         建筑透视图和表现图(效果图)

住宅建筑的透视图,表示建筑物内部空间形体与实际所能看到的住宅建筑本身的相类似的主体图像,它具有强烈的三度空间透视感,非常直观地表现了住宅的造型、体量、空间布置、色彩和外部环境。一般都是在住宅设计和住宅销售时使用。从高外俯视的透视图又叫做“鸟瞰图”或“俯视图”。住宅透视图一般要严格地按比例绘制,出于某种需要和测绘计算上的困难,有些透视图不一定严格按比例绘制,并进行绘制上的艺术加工,这种图通常被称为住宅建筑的表现图。

6.         小区规划图

7.         基础平面图

基础平面图是假想用一个水平剖切平面在室内地面以下将基础进行水平剖切后,得到的被剖切以下部分的正投影图。

8.         电气设备施工图

电气设备施工图是房屋建筑内部电气线路的走向和电气设备的施工图纸。

9.         暖卫施工图

是一幢房屋建筑中卫生设备、给排水管道、暖气、煤气管道、通风等布置和构造图。

10.     房型图

(四)、房屋面积

1.         使用面积

住宅套内使用面积的概念是每套住宅户门内除墙体厚度外全部净面积的总和。其中包括卧室、起居室、过厅、过道、厨房、卫生间、储藏室,壁柜(不包括吊柜)、户内楼梯(按投影面积)。利用坡屋顶空间作房间时,其一半的面积净高不低于2.1米,其余部分最小净高不低于1.5米,符合以上要求的可计入使用面积;否则不算使用面积。

每户阳台(无论凹、凸阳台)面积在6平方米以下的,不计算使用面积。超过6平方米的,超过部分按阳台净面积的1/2折算计入使用面积。

199711日起,北京地区经销的住宅商品房均以使用面积作为首次计价单位。为保持过去长期以来住宅商品房按建筑面积计价的延续性,亦同时注明按建筑面积换算的单位价格。

2.         销售面积

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即为购房者所购买的套内或单元内建筑面积与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之和。

商品房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套(单元)内的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各部分的计算原则如下:

一、套(单元)内的使用面积

住宅按《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的方法计算。其它建筑,按照专用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的方法或参照《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计算。

二、套内墙体面积

商品房各套(单元)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有共用墙及非共用墙两种。

商品房各套(单元)之间的分隔墙、套(单元)与公用建筑空间投影面积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均为共用墙,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非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三、阳台建筑面积

按国家现行《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进行计算。

四、套内建筑面积的计算公式为: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五)、建筑质量

1.         鲁班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