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文安奴:如何抵御八分钱一斤的卷心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0:19:57

如何抵御八分钱一斤的卷心菜

2011年04月27日 08:16:43分类:未分类

  
   山东济南唐王镇39岁的菜农韩进,因为卷心菜只有8分钱一斤而走上绝路,一个农民的生命因为农作物价格过低而丧失。
 
   韩进的悲剧是一个古老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农民还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缺乏定价权的传统弱势农业漩涡中无法自拔。政府为农民免除了农业税,数千年的农业税时代结束,但数千年的小农经济却未能终结,农民身陷传统、弱势的农业生存模式中不能自拔。
 
   如今,类似于唐王镇的农民们还处于小农经济时代,养猪种菜、自卖自售,采摘时等经纪人上门收购。所有的这些都与明、清时代种桑养蚕的农户没有根本区别,那个时代的农户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产品的价格全部指望市场供应下降。
 
   韩进悲剧的实质是,个体农户无法抵抗工业化时代的冲击,更无法独立应对市场的起落与纷繁复杂的信息,韩进无法面对6亩菜地亏损1万元的事实,更无法面对的是,一轮又一轮记无止境的价格循环。
 
   从去年至今,通胀预期节节上升,粮食价格甚至受到人为打压,但围绕粮食的定价体系从未得到梳理。
 
   农业处于产业链下游,在农产品从田头到商店的物流链条中,进城费、通路费、罚款、油价等价格大幅上升,与地头的价格相比,终端价格几乎要十倍以上。
 
   一则网友的微博提示了中间成本之高:曾应邀到苏州长江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菜真很便宜,1盒螃蟹5对80元,在上海只能买1对;鸡毛菜2毛1斤,上海2元1斤,差10倍。为何?流通环节成本高,汽油费、过路费、租车费、摊位费、管理费、人工费、房租、损耗、等等。如何改善?应发展农副产品流通:消除批发垄断,改善市场管理,财税政策扶持,鼓励规模经营,提高效率。从批发到终端价格上涨十倍,从田头到超市,价格起码上涨十倍以上。
 
   物流成本高不仅是中国农产品运输中的痼疾,更是中国所有消费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流通领域百弊丛生,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中国各类产品物价的20%~40%属于物流成本,而美国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20世纪90年代大体保持在11.4%~11.7%范围内。进入本世纪后十年,尤其在本世纪头两年,更下降到10%左右,甚至在2002年降为8.7%。
 
   为什么中国企业热衷于出口,为什么国外超市中的中国制造比国内还要便宜?除了我国一度实行出口导向型的货币、税收等政策外,不可忽视的是,各个市场画地为牢、交通运输等部门公益丧失,重重税费迟迟无法厘清,国内分割的市场、高昂的中间成本与扭曲的定价机制,与国外高效的定价机制、低廉的物流成本相比,体制性劣势过于明显。产品运输到每个市场、每个城市、每家超市都得留下进市钱、进场钱,还有一路的买路钱,这种类似于剪径的强人手段居然成为惯例。内部的制度潜规则成为企业眼光向外的重要诱因,最终反映到价格受控制的农产品领域。
 
   事实上,百年以前的中国就因为制度潜规则而发展出奇特的外向型经济。清同治、光绪年间,浙江南浔出现了一个因经营丝业而发家的豪富阶层——“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财产总额在6000万两至8000万两之间,与当时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相当。关键就在于中国根本没有稳定的市场,而从南浔到当时中国最活跃的商埠上海运价低、出口成本反而低于国内。丝商们进一步向物流、经纪、金融业拓展,最终形成不可小觑的商业势力。
 
   政府一直试图抑制过高的物流成本。由于去年下半年开始菜篮子价格上和或,为了抑制农产品价格,有关方面开通绿色通道。11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提出从十六个方面着手稳定物价。这些措施包括: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保障化肥生产供应、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等等。《通知》提出绿色通道制度:从今年12月1日起,所有收费公路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
 
   很可惜,这样的惠民之举并没有固化为长期的制度,而成为抑制通胀的临时举措,无法形成长期的明确预期。要降低物价,我国所需要做的是建立低成本而高效的物流网络,不仅仅在物联网、高铁领域实行技术变革,更要建立国内统一法治体系下的统一大市场,以杜绝各种隐性的封建行为。政府取信于民,统一取消各个城市的进城费,则是徙木市信的高明之举。
 
   建立市场化的定价机制是让农民过上有尊严生活的根本。
 
   中国土地陷入急剧退化的恶性循环,为了收获更多的农产品,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地进一步板结,不得不使用更多的化肥。要中止这样的恶性循环必须靠市场手段,培育可靠的绿色与有机品牌,使类似于韩进这样的农民通过种植高价的绿色蔬菜过上体面生活。
 
   在需要政府质监等部门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的时候,相关部门再次缺位,中国的食品质量之低劣已经引发公共危机,政府不得不出面以严厉打击的方式重塑市场信心。而对于农民而言,低劣的农产品与食品大行其道,显示农民花力气培育土地、种植有机蔬菜将得不到市场溢价,农民最理性的选择就是加大化肥使用量,导致土地进一步退化。大量使用的化肥是中国农产品的噩梦,所有的优质种籽在贫瘠板结的土地上无法进化。
 
   农产品无论是猪肉、蔬菜、苹果等永远一年涝、一年旱的现象。有朋友曾经告知,猪肉价格有非常明确的循环,大面积的疫病发生后,从种猪到成猪就会进入一轮涨价周期,有人戏称为猪肉通胀周期。
 
   在获取并分析信息方面,大多数农民是弱势一族,看到邻居种菜获利就种菜、养猪获利就养猪,显然并未进入工业化精细的生产阶段。市场潜藏的风险未及时告知农民,甚至一些专业人士都浑浑噩噩。进入春季以来,山东、河南、浙江等多个地区部分品种的蔬菜出现滞销。据农业部数据,3月26日-4月2日,卷心菜批发价同比下降38.4%,就在2月份,各方还在宣扬粮食蔬菜价格上升,给予农民错误的信息。政府信息部门与农民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在印度,通过村村互联网解决了大部分的信息勾通难题,我国的村村通过于注重硬件,忽视了信息等软件建设。
 
   事实是,不仅中国农民如此,其他国家的农民大多如此,依靠农产品脱贫十分困难,连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都给予农民高额补贴,减少农民人口,甚至由金融机构为先锋抢夺大豆、玉米、小麦等重要产品定价权,以增加农业附加值。
 
   我国给予农民的补贴因为人数众多而远远不够,实行工业化运作是重要一环。利益而上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的从田头到超市的直通工程,至今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并非政府不努力,并非超市与农民没有需求,关键是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前提是“土地流转”,需要对农民进行土地补偿。但很多农户因为对补偿不满而不愿意流转土地,而投资商忌惮于农民的要求与复杂的利益渠道而不愿意轻易涉足,目前一些投资者宁可向政府要荒地也不愿意向农民要熟地。
 
   摆脱数千年的小农悲剧,一是坚决地减少农民人数,二要给予农产品以补贴,三要推进农民按照自愿合作的方式实现农业合作协会,由农协出面争取农民的税费优惠政策,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
 
   最后,作为中国特色,农民需要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获得土地红利,或者以土地入股在年终统一分红,在这方面,成都等地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可以推广到全国。
 
   韩进的悲剧,是工业社会与公民社会不发达的标志,是小农社会封建社会迟迟不愿退出舞台的凄怆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