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尔号同试炼开始新手:病魔缠上企业家:王石被诊断出有血管瘤(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22:11:11

病魔缠上企业家:王石被诊断出有血管瘤

www.eastmoney.com2011年04月27日 07:41英才  

柳传志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个个相似,不幸的家庭个个不同。”这句话,在企业家生病这件事上,有点不太成立。在乔布斯重疾的几乎同一时期,中国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也因为公司的内忧外患,不幸种下了美尼尔综合症的病根。

  1987年,联想第一次从香港进口计算机设备。那时,整个外贸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要引进设备,不仅要找进口商人帮忙,还要有人民币兑换指标和进出口商品的批文。

  几经周折,柳传志找到了一个深圳进口商。因为介绍人说这个进口商非常可靠,所以柳传志很爽快的把从银行贷来的300万元打了过去。可没想到,钱一到账,进口商就“人间蒸发”了。为了追回公司的救命钱,柳传志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追款中,因为心理压力巨大,柳传志每到晚上一、两点钟就会从梦中惊醒。这种长期的煎熬,最终转变为美尼尔综合症。

  尽管随后,联想逐步走向正轨,公司规模不断壮大,但柳传志的病状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大有愈演愈烈的态势。那段时间,柳传志不得不每天早上到八一湖边散步,“欣赏”老头老太太跳舞的目的,只是为了暂时丢开烦心事。

  行拂乱其所为

  生病对于企业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能够让企业家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亢奋状态,能够把破坏式创新精神发挥到极致,实现改变世界的愿望;坏处就是有时候会让企业家由“苦其心志”转变为“乱其心志”,失去了对局势的正常判断能力。在瞬息万变的时局中迷失自我,行为发生错乱,不仅自己深受其苦,也会让整个公司掉进泥潭。

  在这方面,乔布斯的案例可谓经典。

  由于无法从心理阴影中走出来,乔布斯的言行举止一直保持着旁人无法接受的乖张。这种乖张不仅严重影响了乔布斯的家庭生活,更让他一手创建的苹果,一度陷入了进退失据的困境。

  创业早期,乔布斯对所有的创业伙伴都存在严重的猜忌感,担心他们背后会做出不轨行为。在这种畸形心态的诱导下,乔布斯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控制欲。

  这种因为常年的心理错乱导致的自我矛盾及行为错乱,不仅乔布斯有,汽车巨人亨利·福特也有。

图为亨利·福特

  晚年时期,福特被过往的荣誉冲昏了头脑,在公司内大搞一言堂,不仅独断专行,还排斥任何新想法,并极力反对公司内部引入新鲜血液。这种家长式作风的必然结果就是公司管理极度混乱。

  在福特错误思想的干扰下,福特汽车高层员工素质开始逐步降低,在公司担任高级职员的500余人中竟没有一名大学毕业生,整个公司陷入严重创新不足状态,不仅设备、厂房陈旧,更无人过问技术更新,财务报表像杂货店账本一样原始;没有预算、决算,甚至早已死亡的职工名字还列在工资单上。

  福特的病态行为,使公司产品的更新换代完全停滞,以至在T型车问世后的19年里,公司几乎没有推出一个更新的车型。这让福特迅速丧失了竞争先机。1928年,福特无可奈何地让出了世界汽车销量第一的宝座,随后,市场占有率直线下滑。1940年,竟跌至18.9%。

图为泰德·特纳,他曾是躁狂性抑郁症患者

  被偏执的臆念折磨的,除了乔布斯和福特这两位泰斗,还有传媒界巨星CNN创始人泰德·特纳。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特纳时常为了维持公司正常运转而做出非常之举。在疾病的支配之下,特纳总是从抽屉里拿出一把手枪,顶着自己的头,威胁别人借钱给他。“我要开枪了,如果你不给我钱,我横竖都是一个死。”

  好在,这些不被外人理解的“行拂乱其所为”,常常在关键时刻,成为帮助企业家独领风骚的一把利器。

  曾益其所不能

  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仿照这一句式,一句现代健康观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比财富更重要的是事业,比事业更迷人的是生活,比生活更关键的是健康。

  随着,物质的极大繁荣,现代病不仅侵蚀着众多企业家,也越来越多地困扰着中高层管理人员。

  实际上,大多数中高层管理者健康状态的恶化,多半与企业家本身有很大关系。所谓上行下效,如果老板拼命加班,下面人即使真的无所事事,也要装着忙里忙外。

  这一点,在畅销书《联想风云》中略有叙述。一天,柳传志去海军医院看病。相熟的李大夫对他说:“你手下的年轻人都不要命啦。”之后,柳传志看到了一串名字和一串疾病: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肝功能小三阳……虽然深知治理一个大公司的艰难,但柳传志怎么也没想,他的年轻经理几乎个个拖上了一身病。

  的确,在过度竞争的现代社会里,企业发展是逆水行舟。但是不是真的一定要抱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心态,才能将企业做好?

  事实上也不尽然。比如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他也深受竞争压力之苦。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企业家表面看上去风光无限,其实,一个人一旦选择了以企业家为业,便意味着他的一生从此将与压力、竞争、劳累、焦虑结伴而行,再也不得轻松……”

  正因为看到了风光背后的煎熬,所以他一直在寻求超脱之道。经过反复的摸索和实践,黄鸣找到了理想的职业团队,并建立起一套符合自己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之后,充分放权的黄鸣甚至如此“警告”员工:事无大小,不要找老板,直接归口找对应的管理层,违者轰出去。

  成为甩手掌柜后,黄鸣每周都有一、二次到街头找素不相识的小伙子踢足球。那些愣头愣脑的年轻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常常被他们撞得鼻青脸肿的人,其实是一个潇洒的亿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