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秦钟干秦可卿:陈光标式的暴力慈善:扼杀善良还是维护诚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3:17:48
核心提示:
  近日,有媒体曝光“陈光标多笔善款掺假,借首善之名包揽项目”,引起舆论轩然大波。而陈光标也很快通过微博回应道:“让我感到无奈和不解的是,中国真的容不得高调慈善吗?许多善良和爱会被扼杀的。”…其实这样的质疑并不是第一次了,而早前围绕“暴力慈善”等话题,陈光标也曾经引来过非议。不过一点都不意外的是,绝大部分的网友都支持陈光标。
  到底这场风波里有着怎么样的是是非非,能不能质疑陈光标呢?

 

 

引发“暴力慈善”争议的照片(资料图)

  对陈光标的两大质疑与回应

  两家媒体的报道总结起来不外乎两点,但是与“高调行善”无关:1.陈光标涉嫌“诈捐”;2.陈光标利用做慈善谋私利、揽项目,他的公司其实经营状况很糟糕。很快,陈光标也做出了回应。

  争议一:陈光标诈捐?

  综合两家媒体的报道,陈光标的捐款被描述为大部分其实都是空头支票,比如:陈光标在去年一月份通过中国人权基金会向海地捐款100万元人民币,据记者查询没有这个基金会;陈光标去年春节曾经带领企业家团队号称发了2100万红包,但是据当地青基会掌握的情况,红包总额大约600万元;陈光标捐赠给家乡的两大公益项目——老年人活动中心和大型农贸市场,其实产权人都是他的弟弟,并且还有租金回报……凡此种种,记者调查了出许多的捐款“猫腻”。另外报道称陈光标的公司其实经营状况很糟糕,不知道钱从哪里来的。

  回应:向记者展示媒体质疑“清单”中的一部分捐款证书和收据

  陈光标在微博上发表了一段接受媒体的采访的视频,向记者一一展示了其多本捐款证书和收据。其中包括陈光标家乡江苏泗洪县天岗湖乡出具的接收捐款证明、收据和证书、向智利地震捐款100万的两张收据证明及捐赠证书、通过中华慈善总会向海地地震捐款收据等。不过,记者注意到,陈光标回应的仅是此前媒体所列质疑“清单”的一部分。另外,陈光标还表示,有部分的捐款存在“缓捐协议期”,他的公司经营状况也很好。

  争议二:陈光标借慈善与政府搞好关系,揽项目?

  报道说,一位拆迁企业负责人表示,陈光标的慈善之名为他的公司带来了不少生意机会。基于中国“首善”的名号,很多地方政府都会给陈光标一个面子让其入围,而陈光标的慈善名气是决定性因素之一。同时,陈光标的黄埔公司在南京的办公楼很大很豪华,而这块地是当初地方政府以公益事业为名划拨给黄埔暂时使用的,陈光标曾经派人到当地国土局询问该地块产权转让事宜。

  回应:从未通过行善换项目

  陈光标一直都说,自己做企业以来,从来没有哪个政府帮过忙。而这次他也回应说,自己从未通过行善换过项目,并且有一个原则——就是在做慈善的地方不做项目。

  当事人和质疑者双方都称自己有坚凿证据

  陈光标把自己的“事实依据”制作成视频发布在个人微博上,瞬间获得了大量转发,而这场“风波”的引起者——报道原作者之一,中国经营报记者叶文添随后也在互联网发表了宣言式的几点意见,“文章数据皆来自于工商资料、税务局、拍卖公司公告、官方慈善组织回应、实地采访,无任何个人杜撰。”对此,陈光标表示不排除将来诉诸法律。

  下一页:陈光标“暴力慈善”有没有伤害穷人 陈光标“暴力慈善”有没有伤害穷人

  陈光标是目前国内最具争议的慈善家。他去云南盈江、台湾、日本等地,都喜欢亲自给灾民派发红包。不久前,他跟盈江地震灾民在一起,与每个灾民拿着200元钱合影留念的照片,再次引起议论纷纷。

  3月29日,“凤凰公益沙龙2011年度第一期”的中国仁富榜上,陈光标排在第三位。主办方称,仁富排行榜是以富豪们实际资产持有量为分母、捐赠支出为分子相除得出的“仁富指数”来排名。在这次沙龙上,“中国慈善需要暴力吗”主题讨论,陈光标再次成为争论焦点。

  观点一:陈光标式的慈善是对公益基金管理机构的一种拷问

  《中国商人》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李宏刚:曾经接到很多企业家的来信,说他们在做公益慈善的时候,面临的困惑就是大量资金没有办法通过一个信任的渠道去投放,很多时候,企业必须亲力亲为。因此,在我看来,陈光标的所谓“暴力慈善”是对僵化的公益基金管理体制和不透明的捐赠去向、低效垄断的捐赠渠道的一种拷问与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鼓励陈光标的“暴力慈善”。如果多出几个陈光标,会促动公益基金改变运营方式,进一步增加透明度。

  陈光标在发红包的时候,有很多钱也来自别人的委托。陈光标为何能够获得其他企业家的委托,而一些公益基金会却做不到这一点,值得深思。有人说,陈光标在发现金的时候侵害了穷人的尊严,我觉得根本原因不在这里。这些年贫富差距加大,让老百姓觉得没有尊严的是某些更沉重的原因。陈光标的暴力慈善是否有效,需要进行综合评估,需要基金会好好反思,而不是对他横加指责。

  观点二:陈光标式的慈善是种倒退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陈光标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中的表现非常英勇,但后来他在慈善作秀方面登峰造极,就有悖公益之道。

  不久前,陈光标到台湾去亲自向贫困居民发放现金,中山大学教授朱建钢说:“这样的一种慈善行为是对穷人不可抗拒的暴力,让穷人不得不接受这样一种伤害。”我认为,如果以牺牲接受者的尊严来满足慈善者的虚荣,我想这是一种慈善的暴力。我认为,陈光标这样的做法是一种倒退。卡耐基说过一句话,如果富人拿着钱到处撒给穷人,这不是慈善,这是作恶。富人的钱应该去提高穷人的能力,让他们改变命运。

  现代慈善已经发展到了社会创新阶段,去年35个慈善基金会建立了基金会中心网,2000多家基金会信息全在上面。还有,在汶川地震中,四川省所有的希望小学没有死一个人,这就是专业化的管理。不能说现在的慈善基金管理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慈善就应该以陈光标为引导,倒退回传统的慈善,我非常不赞成陈光标的“暴力慈善”。(桂杰 原题:暴力慈善:伤害穷人还是拷问机制)

  慈善事业需要“陈光标之问”

 

 

  前日,有媒体刊发“陈光标首善虚实成谜”,列举了大量以陈光标名义的虚假捐款,更表示陈的公司状况堪忧,无力支撑慈善。对此陈光标称,他已经一条一条“过”了,每个都有凭据,用事实依据来回应,不是嘴巴回应。相关媒体随后也坚决回应称证据确凿。

  对于陈光标的首善争议由来已久,此次报道列举的“伪善事实”似乎坐实了相关猜测。但是,值得强调的是,慈善家不是道德家,陈历历在目的善举已然证明,他是一个合格的慈善家。至于陈是不是一个“美人”,完美身上没有任何瑕疵,则过于苛求并且有跑题之嫌。

  报道列举了7笔可疑捐赠,这些捐赠有多处含糊不清,有的受捐赠单位根本不存在,其中汶川地震和西南抗旱也存在将与他人联合捐赠的钱物计算到自己名下的情况。众所周知,这7笔捐赠只占陈所有捐赠中的极少量,不足以否认陈的贡献。今年4月,胡润慈善排行榜,陈光标以2.2亿元的捐款名列排行榜第八。而在同月发布的福布斯中国慈善榜中,陈光标捐款数额为7171万元。两家全球顶级的专业调查公司的调查数据也有天壤之别,可见考虑目前财务凭证的现实,慈善这笔“糊涂账”,找来华罗庚也难以算清。特别是,陈光标号称“暴力慈善”的教主,往往直接堆起钱墙,暴力发钱,把每一笔送到村民手中,查实这些数据,请来“天河一号”恐怕也是白搭。

  正如陈光标自称,我是一个大好人、大善人。这个自我定位其实更符合中国慈善事业的现实困境。中国慈善不缺大好人,不缺传统的布施者,但缺大师,缺现代的慈善家。何谓现代慈善家?与其说盖茨、巴菲特是慈善英雄,不如说他们是慈善形象大使,现代慈善不相信个人主义,他更依赖类似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慈善因此才具有“对新的社会需要和时代变化的应对能力”,并以创造高效率的赠款途径带动受赠机构同样高效率的运营。即使二人百年之后或者公司破产,对这套体系也不会有致命影响。

  人性都有弱点,慈善与虚伪、欺诈、贪婪一样,都是人性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许陈有点小虚荣,但陈只是刀耕火种时代“慈善富农”,在面对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的时候,手忙脚乱甚至漏洞百出几乎成了必然的宿命。现代慈善靠的不是神仙救世主,靠的对人性的洞察力和约束力,靠的是组织化和程序化。无论是平民慈善还是官办慈善都要纳入这个程序设计。例如美国有些社区,小到一个普通的凳子也刻有捐款人的姓名,大到国家程序上,美国国税局借免税制度监管慈善机构与捐款人、受捐人。如果想享有免税的权利,那么这三方都得在资金问题上接受国税局的监督。如此,陈的每笔帐都跑不出三界外,这些争议和纷扰也成会随风而去。“陈光标之问”,如慈善专家王振耀的呼吁,问的是这个非常巨大的公益慈善行业,为何目前仍然缺乏项目设计、网络系统和支持系统,乃至一个健全的机制?

  下一页:谁造就首善陈光标成首骗? 谁造就首善陈光标成首骗?

 

  文/心悦白云

  近日首善陈光标,成了首骗陈光标,据媒体报道“首善”陈光标——老年人活动中心、农贸市场、南京黄埔防灾减灾培训中心名为“捐赠”,实为投资。他高调捐钱,但多笔含糊不清,有的受捐赠单位根本不存在,有的系联合捐赠。公司负债累累却热衷“注水”行善,爱发现金是为“到底捐多少,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我感觉我们的媒体真可笑,一会把人捧入云端,一会把人踩在脚下,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陈光标是首善的是你们,说陈光标是伪善的也是你们,那么请问我们是相信陈光标还是相信你们?既然陈光标有捐款被退回、到帐不实等问题,那么当初你们为何不核实就报道?若大一个中国竟然对一个快要名扬四海的“首善”至今却不知道他到底是真捐了还是假捐了,捐款的数目是多少?是否真实?仅凭他的口头说捐了就捐了,岂不是荒唐透顶?难怪中国成了造假时代,作恶的人之所以喜欢作恶,是因为人生给了他许多作恶的机会。

  对陈光标笔者的评价就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开水不响,响水不开,其实人们并不是反对陈光标高调慈善,“暴力慈善”,而是对他这种行为的动机加以质疑而已,所谓质疑不是错,经得起质疑的慈善才是真正的慈善,因为有时候伪善要比不善更可怕!当然高不高调、暴力不暴力无关紧要,即使是追名逐利也不是罪大恶极,世间没有绝对高尚的人,因为每个人都要生存,都要吃喝拉撒,难免会攻利,只不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同时,也并不是所有的追名逐利都是不高尚。比如为他人为社会谋利等。报道指出,陈光标以高调慈善扬名之时,社会地位也节节高升,其公司业务也随之壮大,慈善之名为他的公司带来了不少生意机会。基于中国“首善”的名号,很多地方政府都会给陈光标一个面子让其入围一些重点项目。我认为如果他真是一个“首善”得到这样的回报也应该,也无可指责。

  重要的是陈光标的财路来的是否正当?他的慈善是否是空头支票?他是否打着“慈善”的名义行不法或不轨之事?是否是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俗话说:不怕红脸关公,只怕抿嘴菩萨!我认为这样的慈善才是真正危害社会和他人,除此之外我们不应该说三道四。至少他比那些一毛不拔的富翁高尚千倍万倍!我想这也是大家拥护和支持陈光标的原因!不论他的方式怎样,至少他捐了,不象一些富人象老母鸡捂鸡蛋——一个子舍不得出!这就说明只要你为老百姓做了哪怕是一点点好事,老百姓也不会忘记,也会对你宽容,也说明做慈善的人太少了,忽然出来一个“善人”,大家就感动不已,即便是假的,大家也宁愿相信!不过我提醒这些人,你承认陈光标是首善的根据是什么?如果只是道听途说,那么你无疑也是在助纣为虐。

  陈光标此次被揭老底,有两种可能:一是他的慈善是真的有假;二是他的高调慈善使其它富豪相形见绌,从而使他们揭力想抹黑他,以达到不想行善的目的,这就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高调慈善”应该经得起舆论质疑

 

 

  我向来反对“诛心之论”。譬如对陈光标的慈善,有人质疑陈光标如此慈善,是为炒作,是想出名。对此我不敢苟同。倘若拿出真金白银行善,即便炒作、即使为出名,也未尝不可。遗憾的是,陈光标在回应媒体质疑时,同样也犯了“诛心之论”的错误。陈光标称“我高调慈善,可能得罪了某些利益集团。”

  我们无法质疑陈光标的慈善动机,而应该看其所作所为,看其有没有通过“虚假慈善”来谋取私利。是的,媒体报道需要用事实说话;而陈光标回应媒体质疑,同样应该用事实说话。

  慈善给陈光标带来了巨大的名声,而陈光标对每一笔的捐款也是十分高调。既然如此高调,就应该让每一笔捐款都能经得起舆论质疑。倘若不想承受舆论质疑,就不该“高调慈善”,而应选择低调。既想“高调”,又不想掏钱,这样的慈善是没有的。 (刘义昆)

  下一页:陈光标的“慈善清白”需制度保障陈光标的“慈善清白”需制度保障

 

  虽然从目前来说,媒体包括公众的目光仍然聚集于陈光标身上,但就证明“慈善清白”一事,仅有陈光标公布捐款证明还不够,接受陈光标捐款的相关机构也应该公布各自接受陈光标捐款的数额、时间、用途等信息。这样才能完整地证明陈光标是清白的。

  事实上,陈光标这次所遭遇的质疑,从小处说是对陈光标个人慈善诚信的一次拷问,从大处说则是对现有慈善透明机制的一次质疑。如果中国慈善事业高度透明,根本就没有这场风波。因此,只有慈善事业真正透明,既能避免陈光标继续被质疑,也能避免第二个“陈光标”再遭遇质疑。

  在笔者看来,慈善事业的生命力不在于发展了多少慈善组织,募集了多少善款,救济了多少生命,出台了多少制度,关键在于慈善透明度。慈善事业越透明,不仅参与慈善事业的明星、富人、企业家越来越多,而且还能让“小公益”变成“大公益”,最终实现“全民公益”。

  然而,《2010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指出,目前在我国,对于捐赠人和社会公众非常关注的慈善款物用途、项目实施效果的信息,慈善组织的披露情况非常不乐观。调查还显示,九成社会公众对慈善信息公开满意度偏低。可见,陈光标这次遭遇质疑,不是因为“高调”、“首善”惹的祸,而是慈善不透明惹的祸。

  英国之所以慈善事业发达,就是因为根据《慈善法》的要求,慈善信息披露不亚于上市公司,公众很容易获得慈善组织的年度账目和财务报告。而且,美国绝大多数州都规定,慈善机构必须向州首席检察官提交年度报告,首席检察官还可以代表公众对触犯公共利益的慈善机构提起公诉。

  如果我们的慈善制度信息高度透明,显然,陈光标遭遇质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即使陈光标想“少捐多报”也没有机会,因为慈善账目都是公开的;而且,陈光标也不敢冒着诚信风险去“少捐多报”。

  我以为,陈光标风波不仅折射出慈善信息不透明,而且还折射出我们缺乏权威、独立的第三方调查监督机构。慈善事业不仅需要社会监督,也需要专业化监督。然而,目前似乎只有某些慈善榜编制者在扮演第三方监督的角色——由于权威性不够,难以打通慈善调查的通道,所以很难获得完整、准确的捐赠信息。(冯海宁)

  暴力慈善,我拿什么拯救

 

  陈光标21日称,中国需要他这样的“暴力慈善”。这一切源于那张“发钱照”太红太暴力。在盈江灾区,陈光标让灾民举着百元大钞围绕在身边摆出POSE,照片登上各大媒体,此举被猛烈抨击。陈解释,受助人一起举钱照相,两个手指的姿势是胜利和坚定信心的意思,并非炫耀。

  义举自然值得夸耀,只是“暴力慈善”一词依然有碍观瞻。特别是联想起这段时间以来,他接连用“1500万砌成钱墙”和“红包之旅”暴力造势,这还是那个开着挖掘机去汶川玉树,默默捐资助学的中国首善吗?善人也做“钱神”,而在晋人《钱神论》里,钱神是有铜臭味的,自然招人不喜。

  例如郭台铭有言,行善须顾及受惠者尊严。薛涌愤而反驳,方济各(中世纪圣徒)崇拜贫困、亲吻麻风病人,他的行为在今天中国肯定被视为神经病。但是,他在欧洲成为伟大的圣徒,中国连一个陈光标也接受不了?此番交锋也暴力。不过在喧嚣之外,却可看出东西慈善文化的碰撞。薛涌有点理太偏,西方的慈善恰恰是“悄悄的慈善”,而东方更强调“宣扬的慈善”。西方认为行善是责任,是个人自觉;而陈光标大呼“给儿孙留下‘大好人’仨字就够了”,因为慈善是美德,捐赠额度往往就会成为后人和旁人评价美德的依据。

  当然陈认为中国目前的慈善(组织)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被逼无奈走上暴力慈善之路,这也是事实。但是现代社会,陈却要做中世纪的圣徒,难免会剑走偏锋。方济各的传人德兰修女1979年获诺贝尔奖,也是那个年代风靡全球的超级偶像之一。她创建的基金会管着4亿多美金的资产,汇聚了世界各大公司的捐赠。这应了盖茨的话,仅仅把钱一捐了之,不是慈善,慈善需要天才,譬如诺贝尔。

  德兰最令人尊敬的地方,也不在于她在物质上如何帮助穷人——世界上有很多慈善机构每天都在解决穷人的生存问题,而在于她始终坚信:穷人也有尊严。为此她还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在穷人凄惨卑微的外表下,寻找并发现他们的尊严。可见在当下,陈光标值得尊重,但不值得复制。一个人的暴力慈善,朴素的方式会给灾民带来“二次伤害”,更会带来社会效率的巨大损失。

  即使慈善组织目前还在“1.0时代”,尽管我们看到重重的制度迷障,但是方济各告诉我们“不是被理解,而是去理解”,慈善不是畏途,沉溺“暴力慈善”的个人英雄主义幻想,会让我们放弃对现代慈善体系的追寻。拿什么拯救?有了陈光标,呼唤诺贝尔!(付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