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雪品牌代理:一辆车究竟包含多少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4:39:58
 昨天我撰文指出,2009年中国车主车均承担的税收降低了,但那指的只是购置税,但实际上一辆车在原材料采购、生产、流通环节的税收最终都是由车主承担的。那么以一辆裸车成交价10万元的车来计算,车主支付的购车款中,到底有多少是税收呢?

   如果我们的税收仅限于生产厂商代最终车主缴纳的税收,那么厂商主要支付的税收包括:消费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等。

  首先看大家都熟悉的购置税

  2010年的购置税是1.6L以下按照7.5%征税,那么车主需要纳税:
购置税:10/(1+17%)*7.5%=6410元


  再看厂商承担并转嫁的增值税

  增值税:10/(1+17%)*17%=14530元
        这部分比较复杂,因为厂商不仅通过生产为产品增值,同时它还采购零部件和原材料,按照税务规定,它能够抵扣这部分“采购”来的增值税,因此,厂商需要实际承担的税收要看它的材料采购成本是多少,这个比较复杂,不管怎么说,即使是原材料厂商需要承担的税收,其实最终也还是消费者买单,因此我们就还是把这笔钱都看做是车主需要最终“买单”的税收。

  消费税:10/(1+17%)*5%=4274元

  企业所得税
        这部分税收要看究竟厂商的毛利润是多少,对任何厂商而言,恐怕它都很难说得清楚卖给你的这辆车的成本是多少,它只能说清楚一段时间内购入的原材料是多少、员工工资多少、最终出厂的车辆原材料成本是多少,但实际上当月或者当季厂商所得到的名义毛利润,也就是所谓按照出厂价格计算的收入减去成本后,未必就都是利润,因为这辆车到经销商那里之前它库存的时间、市场价格波动、资本利率波动等情况变化都会导致厂商的利润发生变化,所以,每次当记者问及厂商的老总,它的单车利润是多少时,我觉得这位老总未必真能准确回答得出来,当然,大致是多少他是应该有概念的。言归正传,我们暂时不考虑这种需要专业人士去研究的问题,只假设每辆车是可以计算出净利润的,比如我们假定厂商拥有10%的制造毛利润,也就是说,我们假定厂商生产出这辆车之后,总收入减去总成本尚能赚10%。这种情况下,厂商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是这块毛利润的25%。
厂商的总收入=裸车价10万元-增值税14530-消费税4274元=81197元
厂商的所得税=81197*10%*25%=2030元

城建税
       这个税大约是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之和的7%(城市)或者5%(乡镇)。考虑到上述税费都在千元上下,7%的城建税计算要考虑增值税的进销复杂性,此处不再考虑它。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一辆10万元的车,车主需要承担的税大约是
购置税6410元+增值14530元+消费税4274元+所得税2030元=27244元
大约占裸车价的27%。


  这个税负是否高呢?让我们看看香港,对于新车,香港政府会征收首次登记税,同时还要收取牌照费,对于15万港币以下,首次登记税的税率是 35%——这是最低的,50万港币以上的部分还要缴纳100%的税收——正因为如此香港才能控制住居民的购车欲望。但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车主为新车承担的税负并不高呢?因为有人会指出中国使用环节还需要缴纳很多税,比如车船使用税、燃油税等等,但问题的关键看你和谁比,如果你和美国、加拿大这些国家比,我们为新车支付的税收就过高了,比如美国某些州的新车销售税大约仅为8%左右,燃油税更是奇低。但如果你和很多欧洲国家比,他们在销售环节的税负大致在中国和美国之间,但使用环节的燃油税会高达100%。

  所以,我认为,比较不同国家的购车税负意义不大,它其实取决于政府的意图,如果它鼓励消费,那么它会降低销售环节的税负,如果它意图降低车辆的外部性,那么它会提高使用环节的税负。我此前在文章中计算过,中国的燃油税负大约是45%,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汽车消费者在税负方面大约在全球处于中等水平,我猜得到,有读者会指出,同样缴税,中国的公共交通环节如何如何不济,对此,我暂时无暇去讨论,比如高速公路收费的问题——其实并非只有中国收费,很多国家都对高速公路收费,如果你和少数不收费的国家相比,那可能更多体现出你看待事物的乐观和悲观态度。这个冬天,我们不妨乐观点,毕竟,国内有 5000多万私人车主和你一样要承受这样的汽车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