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牛粪火锅:心电图v1呈qr型v2呈qs型是什么意思-天涯问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19:48:01
心电图v1呈qr型v2呈qs型是什么意思 [] 收藏 悬赏点数 0 2个回答 匿名提问 2009-10-13 19:53:28 60.1.52.* 今天到医院做了12导全息动态心电图结果是:1、窦性心律2、偶见房性早搏3、24小时12导动态心电图显示ST-T未见异常。V1呈QR型,V2呈QS型,是什么意思?
验证码:      换一张  
正在发表回答,请稍候…… 您输入的内容将会在您成功登录之后自动发表。 回答1682156818 2009-10-13 20:29:09 122.97.246.* 你好像发错区了,不过 我愿意为你解答。
  本文收集了51例在本院心电图室记录的12导联同步电心图示V1、V2导联呈QS型或rS型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其中男35例,女16例,年龄在40岁~75岁之间,合并有高血压病者15例,冠心病者12例,脑血管病者10例,糖尿者8例,无明显既往病史者6例,结合病人目前症状定时监测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及时掌握病人病情变化。  2 结果

  51例因V1、V2呈QS型或rS型的患者,经过追踪分析,对照既往心电图,有15例确诊为左心室肥厚,占总数的29.41%,有10例确诊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占总数的19.60%,有9例确诊为肺气肿、慢性肺心病患者,点总数的17.64%,有8例确诊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占总数的15.68%,有5例确诊为B型预激综合征,占总数的9.80%,有2例为正常变异,占总数的3.92%,有3例确诊为心肌梗塞患者,点总数的5.88%。心肌梗塞患者对比既往心电图,出现胸导联r波振幅较前降低,V1、V2呈QS型或rS型,心电图复查有动态变化,并有血清酶学改变,临床诊断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经积极有效处理,病人病情得到控制。  3  讨论

  ECG胸导联QRS波群代表QRS波群向量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正常的R波由V1-V4或V5逐步增大,因心肌组织分布的异常、除极顺序的改变,心脏位置的异常等原因也可引起QRS波群起始部分的异常[1]。本文中有15例为左心室肥厚,其心电图表现为V1、V2导联均可出现QS型或rS型,ST段轻度抬高呈倾斜型或凹面向上且稳定不变,T波直立,V5-V6的q波不会消失,且R波电压增高。有10例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为V1-V2甚至V3可能出现QS型,但低一肋间相应部位描记,可能出现rS型,V5、V6导联出现粗钝切迹R波,QRS时限延长。有9例为肺气肿、慢性肺心病患者、V1、V2甚至V3导联可能出现QS型,低一肋间相应部位描记出现rS型,同时伴有低电压,额面QRS与P电轴均指向+90°。有8例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V1、V2导联呈QS型,但低一肋相应部位描记出现rS型,Ⅱ、Ⅲ、avF导联呈现rS型,I、avL导联呈现qR型,额面电轴明显左偏。有5例为B型预激综合征,V1、V2导联会出现QS型,但会出现“三联征”即P-R缩短、QRS时间增宽,有预激波。有3例为心肌梗塞,心电图表现为V1、V2导联r波振幅对比既往心电图明显降低,或呈QS型或呈rS型,即表现为r波递增不足[2],并伴有ST-T改变,结合血清酶学改变,经过追踪分析,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

  综上所述,如就诊时心电图V1、V2导联出现QS型或rS型,注重与既往心电图对照和追踪,密切结合临床,才能避免误诊,漏诊。除少见于正常个体外,更常见于心室肥厚、束支传导阻滞、肺气肿和慢性肺心病患者、B型预激综合征,并可见于前间壁心肌梗塞,临床应引起重视     DaiLinhongp 2009-11-12 04:35:05 123.15.234.* 杰姆氏预激综合症是临床上一种非常特殊的心脏病,它主要是因为在心脏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房室环结构上遗留下心肌组织,使得心脏的激动传导多了一条“旁道”,在某些情况下表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影响正常生活,长此下去可能发展为心脏扩大,严重时会导致患者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一般无心动过速发作、或偶有发作但症状轻微者,无需给予治疗。如心动过速发作频繁伴有明显症状,应给予治疗。由于你的爱人已经怀孕,身体负荷增大,可能会出现心速过快等现象也是很正常的,建议做好孕期检查,遵医嘱。如果症状严重时,可能需要停止妊娠,不过,一般情况下,都应该没有问题的。

另外,缺乏维生素和铁,尽量从膳食营养中获得,如猪肝、牛肉、鸡肝、鸡血、大豆等含有充足的铁元素,平时可以适量多吃一点。还有维生素C的补充也可以从膳食营养获得,如多吃水果、青椒、白菜、土豆、菠菜、番茄等。首推鲜枣,每100克中含维生素C540毫克,每人每天只需吃3-5枚(约20克),即可满足人体1天的生理需求。维生素B食物如肉类、牛奶、蛋黄、动物肝肾、小麦胚牙、黄豆、大麦、花生、牛肉、牛肝、鱼类、蘑菇、甘蓝等,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如果膳食不是很充足,可以在医生的许可下补充此类谷物素。

祝:健康快乐! 你在网上也只能了解简单的常识,还是要听医生检查之后的意见啊
预激综合征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心房肌与心室肌之间的联系依赖于房室传导系统,即心房激动通过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系统传递到心室。但在某些情况下,房室间存在异常的附加旁道,即房室间另有短路,加速了房室间的传导,心房激动一方面沿正常途径传到心室;另一方面心房激动可沿旁路途径快速传递至某一部分心室肌,并使其除极,产生一预先激动的心室波,该部分心室波与正常途径下传产生的心室波相融合产生了畸形的QRS综合波,此种心电图改变称为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本身常无任何临床征象,但预激综合征有引起多种快速心律失常发作的倾向,约占40—80% ,有时难以控制,甚至导致死亡。 杰姆氏型预激综合征  



  【摘要】  目的  旨在观察比较立体心电图在诊断预激综合征优于传统心电图。方法  采用卫生部中卫瑞德科技发展公司研制的SCA-Ⅱ三维立体心电图仪,为患者做立体心电图检查。结果  3例不典型预激综合征患者在立体心电图中得到了确诊。结论  立体心电图在诊断预激综合征及反映心肌生物电传导扩布方面优于传统心电图。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心电图;  立体心电图


  预激综合征有典型和不典型之分,临床常见。典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容易得到诊断,但不典型的预激综合征表现不一,心电图特征表现不明显,容易漏诊和误诊。为此,本文回顾性地将3例不典型预激综合征的体表心电图与立体心电图做一比较,探讨不典型预激综合征的立体心电图表现,以供同道参考、指正。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病例选择 2002~2004年在本院门诊就诊被诊断为预激综合征的3例患者。


  1.2  方法  采用卫生部中卫瑞得科技发展中心生产的SCA-II立体心电图仪。患者均取仰卧位,24通道同步采样12导心电图,3导正交心电图,9导变向时间心向量图、时间心向量图、连续心向量图以及分解/放大心向量图。心电图电压为10mm/mV,正交心电图电压为20mm/mV;走纸速度为50mm/sec;心向量图泪点(时标)间距为2.5ms。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


  例1:患者,男,54岁。一次集体体检中发现心电图异常。心电图诊断为V1呈QS型,ST改变。为明确诊断,给予做立体心电图检查。立体心电图示:连续、时间、变向时间心向量图示额面(F)呈逆顺“8”字型,主体位于左下;横面(H)呈顺钟转,主体位于左前,QRS环几乎全部在X轴之前;左侧面(LS)呈顺逆“8”字型,主体位于前下。3个面的QRS环离心支初始30ms内泪点密集,起始向量指向左、前、下;回心支泪点疏、均匀、间距大,QRS环总时限<0.12s。正交心电图y轴可见P波后直接形成R波升支。SECG诊断:预激综合征。
  
  例2:患者,男,68岁。因晕眩、心跳不适就诊。心电图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R-R间期规则,频率约155bpm。V1呈qR型,V2~V6呈RS型,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V1导联似乎可见P波。立体心电图示:连续、时间、变向时间心向量图快速、匀齐,F面大部分位于左下;H面几乎全部位于前下,呈顺逆“8”字型;LS面几乎全部位于前下,呈逆顺“8”字型。3个面的起始向量位于左、前、下,30ms内泪点密集;终末向量亦泪点密集;H面形成形态扭曲的“附加环”,QRS环时限>0.12s。正交心电图y轴可见T波后直接形成R波升支,QRS基底宽阔、粗钝。立体心电图诊断:B型预激综合征,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例3:患者,男,42岁。头晕、胸闷、间中心跳不适就诊。心电图示各导联P波后无P-R间期,Ⅱ、Ⅲ、aVF导联QRS起始部顿挫,Ⅲ导联似有δ波。立体心电图示连续、时间、变向时间心向量图3个面(F、H、LS)QRS环几乎全部位于左前下,环体光滑,泪点均匀,间距大,起始30ms内未见泪点密集,瞬时间总和<0.12s。T环与QRS环一致。正交心电图y轴P波后可见P-R段。SECG排除预激综合征。


  3  讨论
  
  预激综合征是由于心房激动一部分经正常房室传导系统以外的异常途径提前下传至心室,使一部分心室肌提前激动。此激动沿心室肌传布,较正常缓慢,故P-R间期缩短,QRS初始部分形成δ波。预激综合征所致的QRS向量环的初始部分运行缓慢,心电向量图表现为QRS环初段的光点运行缓慢且密集,有时几乎相连成一曲线[1] 。光点密集部分>20ms,QRS环总时限延长>100ms,ST向量及T环与QRS环最大向量相反[2] 。根据旁道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典型预激综合征”、“杰姆氏型预激综合征”、“马海姆氏型预激综合征”。不典型预激心电图表现不明显,其与旁道的部位不同及激动通过旁道的程度不同而不一致。本征的心室激动顺序改变所致的QRS波群变化及继发性ST-T改变与束支传导阻滞、急性心梗、心室肥厚、心肌病和心肌损害相混淆而造成误诊。例1考虑旁道为马氏纤维。激动从右室进入心室,向量指向左前下,心电图V1呈QS型,直到左室壁已除极结束,右室前壁上部仍有一小部分心肌仍在继续除极,便出现一个小的指向右前方的终末向量,投影在V2导联轴的正侧,故V2导联出现R’波。本例V1呈QS型易与右心室心梗及右心室肥厚相混淆,但V2高R波可排除之;且易误诊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但SECG中3个面的QRS环均支持预激综合征而排除其他诊断。
  
  预激综合征可合并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阵发性室上速、房颤、房扑等。例2的心动过速是由于预激导致。当心动过速发生时,室上性激动分别传至右束支阻滞部位的远端和近端,预激的激动使一部分心室肌提前除极,而右束支阻滞又延长了经右心室肌纤维的传导,使激动在心室内产生差异性传导;心动过速发作时,室上性激动从侧束下传,再经由房室传导系统逆行传回心房,致使QRS初始和终末部分均明显模糊、顿挫,心电图无法明确区分此例宽QRS波群为室上性或室性,但SECG中的QRS环初始和终末向量分别呈预激和右束支阻滞改变,符合B型预激综合征合并右束支阻滞,心动过速为阵发性室上速。例3的心电图QRS初始部分亦表现模糊、顿挫,甚至似有δ波,可疑不典型预激综合征。但SECG中QRS环初始向量运行速度正常,环体光滑,瞬时间总和<0.12s,基本排除预激综合征。
  
  立体心电图(SECG)是采用和发展了心电向量学原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从时间域、空间域和瞬时间域全方位观察研究心脏生物电空间解剖部位,传导系统顺逆时相和心肌结构与相应的生物电扩布特点[3]。SECG以泪点(时标)的疏密、径路、方位、转向、形态、时间、面积等方式反映出心肌生物电扩布,其信息量远较ECG大,弥补了近百年来依靠一维线性表达的简单方式阐述P、QRS、T波振幅、形态变化,更新了传统经典理论[4] 。对一些ECG的疑难病例的诊断更为直观、细致和全面,较好地表现出心肌生物电扩布折返的规律特点,对于初步体表定位诊断预激综合征的旁道传导过程中生物电在心肌各向异性的扩布传导路径、方位、转向、时间等方面比QRS更为直观、准确;亦可为临床射频治疗提供初步的数据,衔接起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为一种重复性好的无创性心电检查新技术,尤其适合于无条件开展有创性心电生理检查技术的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这个问题在此不能解决,建议你必须去三级医院心内科就诊,征求专家意见。关于缺铁,VC,VB,都须经过产科医生的嘱咐,才能补充。
推荐一文供你参考:

预激综合征是怎么回事,其发生的原理是什么?
  在正常情况下,心房肌与心室肌之间的联系依赖于房室传导系统,即心房激动通过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系统传递到心室。但在某些情况下,房室间存在异常的附加旁道,即房室间另有短路,加速了房室间的传导,心房激动一方面沿正常途径传到心室;另一方面心房激动可沿旁路途径快速传递至某一部分心室肌,并使其除极,产生一预先激动的心室波,该部分心室波与正常途径下传产生的心室波相融合产生了畸形的QRS综合波,此种心电图改变称为预激综合征。多年来,人们不断地从心电图学、胚胎发育学、解剖学、电生理以及外科治疗等方面研究预激综合征。对其发生的机制、发生部位、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均有深刻的认识。近年来,在临床上已经开展了射频电流消融阻断房室旁路治疗预激综合征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根据尸体解剖,预激综合征患者心房与心室间除存在正常的房室传导通路之外,还存在附加的传导途径,即肯特束,通过这一途径,心房激动可快速下传并预先激动部分心肌。由于正常激动远较附加途径慢,因此,在心电图上提前形成宽大有钝挫的预激波。当心房激动沿房室正常传导途径下传,并激动其余心室肌时,心室除极结束的时间与正常相同,导致整个QRS综合波增宽。
  还有一种少见的情况是激动经房室结传入马海姆纤维而预先激动心室,马海姆纤维近端起源于房室结与希氏束交界处,远端根植于心室。当窦性激动沿其下传时,改变了心室的正常除极顺序,并由于预先除极的那部分心室肌传导缓慢而产生Delta波。这种旁路位于房室结以下,房室结仍存其生理延迟。因此,在心电图上虽有Delta波,QRS增宽,但P—R间期仍保持正常。
  还有一附加旁路起自心房下部,止于房室结的下部,甚至不与房室结相连而直接与希氏束相连,称为杰姆束。由于窦性激动通过杰姆束不通过房室结而避免了房室结的生理延缓,则在心电图上表现为P—R间期缩短,小于0.12秒,又称为P—R综合征,由于患这种预激综合征的患者多无心动过速史,仅表现为房室结传导能力加强,故有人否定它不为预激旁路。
  
  预激综合征是如何分类的,其心电图特点是什么?
  预激综合征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典型预激综合征和不典型预激症候群,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1)典型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如下:
  ①P—R间期缩短至0.10~0.12以内。
  ②QRS起始部粗钝,挫折有delta波。
  ③QRS波群延长至0.11秒以上。
  ④P—J时间正常<0.27秒。
  ⑤可伴有继发性ST—T改变。
  (2)不典型预激症候群的心电图特点:
  ①P—R间期正常,QRS波群有delta波,QRS时间正常或稍延长,又称马氏预激综合征。
  ②间歇性预激:在不同时间记录的心电图可以出现两种表现形式:即典型预激图型和正常心电图图型。有少数情况在一连串的心搏中,预激波由小逐渐到大。心电图由不典型预激逐渐变为典型。有人称为“手风琴效应”。其发生的原理可能与某些药物有关。
  ③隐匿性预激:有一类患者的体表心电图上无典型预激表现,这类患者常发生心动过速,后做电生理检查证实有隐匿性旁道存在。
  此外,有人根据传导旁路的不同将预激综合征分为三类。
  第一类:P—R间期缩短,QRS波增宽,有delta波,又称吾—巴—怀型预激综合征(W—P—W)。此型预激综合征又分为A、B、C三型。常见A、B两型。
  A型:delta波除极向量向前、向下、向右,故整个胸前导联主波向上。
  B型:delta波除极向量向后、向下、向右,故右胸导联除极波的主波向下,呈下降支钝挫的QS或Qr波。
  第二类:又称L—G—L综合征。P—R间期缩短,QRS波型的时限均正常,无delta波,又称金氏预激综合征(有的是杰姆氏预激综合症)。
  第三类:P—R间期正常或延长,QRS波增宽并且有delta波,又称马氏预激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的发生机理是什么?
  关于预激综合征的发生机理,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主要是由于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存在着附加的传导径路,该径路的传导速度远较正常的房室传导为快。当通过正常房室传导的心房激动尚未到达心室之间,该激动已通过附加的房室径路迅速到达心室,因而使部分心室肌提前开始激动。目前,在组织学上已经证实的附加径路有肯氏(Kent)束、詹氏(James)束以及马氏( Mahaim)纤维等。
  预激综合征大部分是由肯氏束(又称附加房室连接)引起,它是跨越左或右房室沟的肌桥。由肯氏束引起的预激综合征称为WPW综合征。如果肯氏束的心室端终止于心室底的后中部,则提前的心室激动由后向前除极,故左、右心前导联QRS波主波均向上(呈R或Rs型),形成A型WPW综合征。如果肯氏束连接右房与右室,其心室端终止于右室前侧壁,则提前的心室激动由右向左除极,故V1-2QRS主波向下(呈QS型或rS型),V5-6主波向上(R型),电轴多左偏,形成B型WPW综合征。如果肯氏束连接左房与左室,心室端终止于左室外侧部,则激动由左向右除极,故V1-2QRS主波向上(呈R型),V5-6向下(呈Qr或QR型),电轴右偏,形成C型WPW综合征。
  由于心房的激动绕过房室结,经附加径路先到达心室,故心室波群提前出现,使P-R间期缩短;由于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提前,而全部心室肌除极完毕的时间和正常相同,故各类型预激综合征的附加传导径路与心电图特征
  QRS时间延长;由于心房开始除极到全部心室肌除极完毕的时间和正常相同,故P-J间期(自P波开始到J点的时间)仍在正常范围;由于预激的激动开始在心室肌内缓慢地传导,因而使QRS起始部出现缓慢、粗钝的预激波(△波)。
  有时预激综合征是由詹氏束引起,它是正常后结间束的一个分支,连接着心房与房室结下部或房室束,也称房室结旁路束。由于心房激动越过房室结,但未到达心室肌,故P-R间期缩短,无△波,QRS时间正常。这种类型预激综合征称为James型预激综合征或LownGanongLevine综合征,简称LGL 综合征。一般正常后结间束的路途较远,当激动从后结间束到达房室结下部或房室束时,经前、中结间束与房室结下传的激动早已使该部处于不应期,故正常不出现LGL综合征。在少数房室结发生畸形或传导减慢,或房室结旁路发生传导加速时出现此征。
  少数预激综合征是由马氏纤维引起,称为Mahaim型预激综合征。马氏纤维是连接房室结、房室束或室束支到室间隔的肌束,故又称为附加结室连接或附加束室连接。由于心房激动仍通过房室结传导,故P-R间期正常;由于激动通过马氏纤维,越过房室束与室束支,提前激动心室间隔,故引起△波和QRS间期延长。个别病例詹氏束合并马氏纤维可引起与肯氏束相同的心电图表现。
  
  预激综合征心电图分型是怎样的?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可分三型:
  (1)WPW 型预激综合征:
  ①PR间期缩短<0.12秒,儿童<0.10秒,但P波仍为窦性。
  ②QRS间期延长,时限>0.10秒,儿童>0.09秒,部分患者QRS波群后半部近乎正常。
  ③PJ间期正常,一般P-J间期<0.26秒。
  ④出现预激波(即δ或△波),波幅较低持续0.04~0.06秒。多数病例表现为QRS波群起始模糊、粗钝、切迹现象,一般与QRS主波方向一致。
  ⑤ST-T呈继发性改变。
  ⑥根据胸导联上的图型改变可把典型的预激综合征分为4型:
  A 型:这一型的激动从左心室后基底部进入心室。预激波平均向量指向左、前、下方。图型表现:V1- V6导联预激波向上,QRS波群主波亦向上。V1导联多呈R、Rs、RSr,V6导联呈R或Rs。
  B型:激动自右心室前侧壁进入心室,由前向后除极,δ向量指向左后。心电图表现:V1、V2导联预激波向下,QRS波群主波亦向下,呈QS或rS型,而V5、V6导联预激波向上,主波向上呈高R波。
  AB型:其激动以右室的后基底部进入心室δ向量指向左前。心电图表现:V1导联以向下为主,QRS波群呈QS、Qr、rS型,而V2-V6导联呈高R波,预激波向上。
  C型:激动从左心室前侧壁进入心室,δ向量指向右前方,V1-V2导联预激波及主波向上,V5-V7导联预激波向下呈Qr型,易误为前侧壁心肌梗塞。
  (2)James型(快速型)预激综合征(即L-G-L综合征):
  ①PR间期缩短,小于0.12秒。
  ②QRS时限、形态正常。
  ③无预激波(△)波及继发性ST-T改变。
  (3)Mahaim型(延缓型) 预激综合征:
  ①P-R间期0.12秒。
  ②P-J间期延长。
  ③QRS波群宽大,起始模糊,切迹,有δ波。
  (4)各种复合型:Kent束、James束、Mahaim纤维不仅可以单独存在,而且还可以各种不同的组合形式存在,表现出复杂的图型。